武松一生中遇到的女人很多,但只有3個女人改變了他的命運:潘金蓮、孫二娘、玉蘭。
3個女人中,只有潘金蓮明確表示過她喜歡他。原著中孫二娘和玉蘭都對武松沒有男女之情。
說到最喜歡武松的女人,我覺得是孫二娘。——不是男女之間的喜歡,是「英雄惜英雄」的喜歡。
01、潘金蓮:是武松的人生走下坡路的開始
武松殺了西門慶、潘金蓮,從「打虎英雄」武都頭變成流放犯,是他的人生開始走上不歸路的開端。
潘金蓮是武松人生路上的第一個大「劫」。
武松從小父母雙亡,由他哥武大郎撫養長大。因為在清河縣把人打昏了,他誤以為自己打死了人,害怕吃官司,所以逃到滄州躲到了柴進的家裡。躲了一年多才知道對方沒死,因此要回家找哥哥。
路上武松見到酒家「三碗不過岡」的酒旗,跑進去連喝了十八碗酒,然後就在景陽岡打死了大老虎。隨後,武松就被惜才的陽穀縣知縣任命為步兵都頭,從畏罪潛逃的平民百姓一躍成為縣衙都頭。這是武松人生中第一個高光時刻,也是他唯一的正道職場高光。
在陽穀縣的日子,應該是武松最開心舒暢的日子,「上官見愛,鄉裡聞名」。百姓們人人敬仰他,職場上也沒人敢招惹他。
巧的是,武大郎也搬到陽穀縣來了。於是,武松就住進了武大郎的新家,遇到了潘金蓮。
潘金蓮在看到武松的第一眼就喜歡上了他。
原著中,潘金蓮做丫環的時候,因為不肯依從男主人,被得不到她的男主人倒貼嫁妝,一文錢彩禮都不要,把她嫁給了武大郎。
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是個人人恥笑的「三寸丁谷樹皮」。嫁給這樣的老公,潘金蓮可能是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開始自暴自棄,喜歡偷漢子。
所以一見到有打虎英雄的稱號又長得高大威猛的武松,頓時就動了非分之想。
「這婆娘倒諸般好,為頭的愛偷漢子。……那婦人吃了幾杯酒,一雙眼只看著武松的身上,武松吃他看不過,只低了頭,不恁麼理會。……那婦人情意十分殷勤」——第二十三回
潘金蓮引誘武松失敗。隨後武松就搬回了衙門,離開時還叮囑武大郎守在家裡不要再出去擺攤,由他來負責武大郎夫婦的日常開銷。武大郎聽勸,每天晚出早歸,回家後就關上門窗,讓潘金蓮無法偷漢。
潘金蓮鬧了幾回,無可奈何,反而養成了估摸著武大郎快回家的時候收帘子的習慣。結果,就有了「竿子打到西門慶」的名場面。
後來,武大郎被西門慶潘金蓮王婆合計毒死。為報仇,武松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等人,這才有了他被流放孟州的事情。
潘金蓮簡直是武松人生中的一個大坑,害得他從沒了遠大前程,還第一次開了殺戒,殺的還是人倫上屬於至親的長嫂。
她的罪在於:1、害武鬆開了殺戒,導致武松的殺人魔性開始甦醒;2、讓武松失去了世上唯一的親人,從此孤家寡人,做事再無牽掛;3、無論潘金蓮多麼該殺,但手染至親的鮮血,把武松的道德底線和心理底線一下子降到最低,人命在武松的世界裡開始越來越不值得尊重。
02、玉蘭:滅了武松對生命的最後的敬畏,徹底淪為殺人不眨眼的魔星
在98版的《水滸傳》電視劇中,玉蘭是和武松情感互動最多的女人,武松情竇初開的樣子,玉蘭試圖阻止武松去抓賊的模樣,讓許多人對他們的感情感到惋惜。
但在原著中,玉蘭的戲份其實沒那麼多。到了孟州後,武松幫施恩搶回了快活林,張都監為了報仇,假意要抬舉武松。把他請到家裡設宴款待,又把玉蘭指給武松當媳婦。她和武松僅酒席上有一面之緣。
「武松吃的半醉,卻都忘了禮數,只顧痛飲。張都監叫喚一個心愛的養娘,叫做玉蘭,出來唱曲。」——第三十回
原著中,玉蘭的身份是張督監心愛的婢女,更是算計武松的幫兇。
「武松進到房裡,卻待脫衣去睡,只聽得後堂裡一片聲叫起「有賊」 來。武松聽得道:「都監相公如此愛我,他後堂內裡有賊,我如何不去救護?」武松獻勤,提了一條哨棒,徑搶入後堂裡來。只見那個唱的玉蘭,慌慌張張走出來指 道:「一個賊奔入後花園裡去了!」」——第三十回
當晚,武松被張督監留在家裡,剛躺下就聽到有人喊抓賊,一出門就遇到玉蘭騙他賊往後花園跑了。一到後花園,他就被人當賊抓住,並在他房裡找到「贓物」。贓物是誰放的,我們不知道,但玉蘭陷害武松在原著中卻是明明白白的。
因此,原著中,玉蘭根本沒喜歡過武松,武松也沒愛過她。
玉蘭甚至不是武松的「劫」,張督監才是武松的「劫」。張督監把戴罪之身的武松請回家裡,又是送前途又是送老婆的,弄得武松以為又過回正常人的日子了。結果希望有多美好失望就有多痛苦,張督監不僅誣陷武松偷竊,還賄賂知府想在獄中害死武松,更想在武松刺配恩州的路上殺人滅口。
簡直就是殺人誅心,把武松的最後一絲理智都逼斷了,經過張督監這麼一折騰,別說是英雄了,武松連正常人都不想當了,徹頭徹尾地陷入了仇恨和殺戮之中。
所以在「血濺鴛鴦樓」時,武鬆手段極其殘忍,不僅殺了始作俑者張督監、張團練、蔣門神,還把無辜的丫環、奶媽、馬夫、門子全殺了,那晚死在他手上的有15個人。連小孩武松都殺了,更何況是玉蘭這個幫兇呢?
「只見兩個丫環,正在那湯罐邊埋冤,說道:「伏侍了一日, 兀自不肯去睡,只是要茶吃!那兩個客人也不識羞恥,噇得這等醉了,也兀自不 肯下樓去歇息。只說個不了。」……武松……先把一個女使髽角兒揪住,一刀殺了。那一個……武鬆手起一刀,也殺了。卻把這兩個屍首拖放灶前……武松握著樸刀,向玉蘭心窩裡搠著。兩個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樸刀一個結果了。走出中堂,把拴了前門,又入來,尋著兩三個婦女, 也都搠死了在房裡。」——第三十一回
也是從血濺鴛鴦樓開始,武松開始濫殺無辜,打虎英雄成為了一尊殺神,淪為真正的魔星。
玉蘭是武松唯一有機會卻沒娶成的女人。但僅此而已,兩人沒有感情戲。她和張督監的罪在於:斷了武松做個正常人的機會。
03、孫二娘:她縱容武松的惡,卻也用死亡喚醒武松內心的善
孫二娘和武松沒有男女之間的感情線。她和武松第一次相遇,是武松殺了潘金蓮之後,在去孟州的路上誤入孫二娘的十字坡酒店。武松和她夫妻二人不打不相識,很快就稱兄道弟起來。
初遇到孫二娘時,武松還是個很讓人心疼的好漢,那時的他正氣凜然,前程雖然艱難,他卻充滿了希望。正常人如果不是走投無路,誰會去落草為寇?誰不希望正大光明地活著呢?
話說當下張青對武松說道:「比及都頭去牢城營裡受苦,不若就這裡把兩個公人做翻,且只在小人家裡過幾時。若是都頭肯去落草時,小人親自送至二龍山寶珠寺與魯智深相聚入夥。如何?」
武松道:「最是兄長好心顧盼小弟。只是一件,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漢。這兩個公人於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伏侍我來,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你若敬愛我時,便與我救起他兩個來,不可害他。」
但是血濺鴛鴦樓後,武松就沒有那麼瀟灑了。他在張督監家裡殺完人後又偷了東西逃走,路上被孫二娘店裡的4個夥計活抓,意外和孫二娘夫妻再次相逢,可惜,彼時的武松已不是那個揚言「平生只打天下硬漢」的英雄了。
孫二娘夫妻陰差陽錯把武松打扮成頭陀,又把武松引薦去投奔二龍山。後來三人又都成了梁山108條好漢之一,過著殺人如麻、血肉橫飛的日子。而孫二娘呢?身為把人做成肉包子的「好漢」,她本性極其殘忍且心理扭曲,弒殺幾乎就是她的代名詞,武松越墮落越殘忍,她估計越喜歡越欣賞。
從蜈蚣嶺殺死被壞人擄劫來的小道童後,水滸傳中,武松就再也沒有單獨的單元情節了。這可以解釋為,他已經入魔了,和梁山的其他魔頭已沒有任何區別了。而孫二娘是引他入魔道且長期保持魔性的關鍵人物之一。
屬於武松的單元劇,以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為開局,以濫殺無辜為結束。實在令人唏噓。
後來,孫二娘和張青兩夫妻在出徵方臘時死在戰場上,而武松則在徵討方臘的戰役中失去了一條手臂。再後來,武松在六和寺出家,被封為清忠祖師,賜錢十萬貫,享年80歲得到了善終。
04、總結:
《水滸傳》的108條好漢中,其實沒幾個正常人。比如孫二娘夫妻、喜歡用聰明人的心肝做醒酒湯的矮腳虎王英。所以才顯得武松、花榮、林衝等一開始本有大好前程卻被迫上了梁山的正常人可貴和可惜。
真相是,在《水滸傳》中,武松沒有對誰動過男女真情。但是因為題目是「哪個女人最喜歡他」,所以,以原著為準,我總結一下這3位女人對武松的感情:
玉蘭:她根本不喜歡武松,身為張督監心愛的丫環的她,更喜歡張督監給的榮華富貴。
潘金蓮:她喜歡的是偷情,不是武松這個人,沒有武松,她還有西門慶,沒有西門慶,還有無數浪蕩子。和孫二娘能跟武松同生共死的情義相比,肯定輸了不僅一籌。
孫二娘:和潘金蓮、玉蘭對比,她是最喜歡武松的一個女人。不過她對武松的喜歡是惺惺相惜的喜歡,跟男女之情無關。孫二娘還喜歡殺戮,落草為寇的武松殺人越狠殺得越多,她越喜歡。
可殺戮其實和武松的初心是相違背的,他要做的是大英雄,而不是落草為寇的大狗熊。所以在梁山上,他越來越自閉,也是對前程的絕望和麻木的表現。
武大郎死後,武松世上再無親眷。如果不是遇到張督監,武松很可能就走上正常人的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可惜,他最終以頭陀的身份落草為寇,無論是山賊的身份還是頭陀的身份,都不適合結婚。加上他後來大徹大悟,就更拒絕了結婚生子的念頭了。
從某種意義來講,孫二娘張青夫婦對武松真心真意,在他危難時給予頗多救助,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武大郎的角色,成為武松在凡塵的牽絆。估計這也是武松雖然不開心卻始終留在梁山的原因。
徵討方臘之戰,孫二娘夫妻去世,武松的牽絆就沒了。最終武松無牽無掛在六和寺做起了真正的和尚。
和現在動不動就安排感情線的作品比起來,我更喜歡《水滸傳》對武松的安排。大丈夫就該直面慘澹的未來,愛情從來都不是人生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