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古曼童系列。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古曼童,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甚至許多出國旅遊的人都會當特產買幾個回來,當成首飾佩戴。但,大多數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古曼童,是東南亞地區所特有的事物,也被稱為「金童子」或者「佛童子」。用不同的材料製作成為孩童的樣子,經過高僧或法師加持而成。如果你知道古曼童另外一個名字,我相信下次你遇到的時候會有顧慮的,因為它另外一個名字叫「養小鬼」。
其實古曼童是有兩種的,一個是龍婆古曼童一個是阿贊古曼童。在泰國龍婆一般指巫師,阿贊指大師,比如高僧等。其實去泰國旅遊你們所見的都是阿贊古曼童,寓意好運,免災多福,凡佩戴者須多行善事。不過今天的故事所講的則是另外一種,那就是龍婆古曼童。
小林,他其實是個中泰混血兒,他的生母是個地地道道的泰國人。只不過母親在他3歲後出了意外去世了,現在的母親是他的後媽。「沒有媽的孩子像根草」小林的後媽對他並不好。只要父親一出門,小林經常挨餓受罰。飽受屈辱與摧殘的他,依然決定離家出走。沒想到這一走就是10年,從此以後再也沒回過家。
其實他對那個家沒什麼留戀的,如果硬要加上一個,那就是父親了,只不過父親一年四季能見幾次面就算好的,所以感情淡也是自然。相反對於母親,他沒有一天不思念。其實他是去過泰國的,他有兩個舅舅一個外公。每當想到他們,小林才會放下與年紀極不相符的成熟,開心得像個孩子。
他每天都在努力工作,就是為了攢錢去泰國。不過兩個舅舅還好,就是外公有點……,怎麼說呢,就是有點嚇人,因為他是龍婆。對任何人都是一副表情,從不出門,永遠隱藏在黑暗中。不過唯獨除了小林,但無論外公怎麼對他好,他還是害怕,這或許就是氣場的緣故吧。
終於,小林攢夠了錢,見到了舅舅以及外公。說實話,那段日子是他自母親過世後,再也沒有享受過的快樂幸福時光。之所以回來,或許是他孤獨慣了吧,那裡雖好但也不是家。外公心疼他好久,得知他的遭遇,時不時露出兇狠的目光,說實話一個老頭子如果用這種眼光看人,別提多嚇人了。
臨走前,外公給了他一個寶貝,像是個佛牌。外公說,每天都要供奉它,它能給你帶來好運,無論想什麼都能心想事成。但是如果不供奉將遭到反噬,從而厄運連連。
小林沒當回事,他是知道泰國講究這些,知道自己外公是龍婆,自己是受過教育的人,怎麼可能相信這些,於是新鮮勁一過,就被他丟到房間角落裡去了。不過還真別說,一開始還真是想什麼來什麼,比如沒有錢了,第二日工作自動找上門。
當他真正意識到問題的時候,是那次去道觀遊玩時遇到了一位老道長。「師父,我最近倒黴透頂,也不知道得罪哪路神仙,就連睡覺都能掉床底下摔破頭。」確實,最近小林很倒黴,幾乎每天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至於什麼時候開始,好像是一個月前,也就是沒供奉外婆給的那佛牌的那一天。
「小夥子,來我給你看看。」說完那老道長又是算卦,又是看面相。反正是臉色越來越難看,終於那老道長大喊一聲「大膽,你養了古曼童?真的是嫌命長,這等邪物你也敢養。「
小林心中一驚,古曼童他是知道的,怎麼被老道長說的這麼玄乎。只不過老道長接下來的話,他越聽越心驚,越聽越害怕。「養小鬼」當聽到這三個字時,小林已經不能用害怕來形容了,臉色都成豬肝一樣。於是原原本本把來龍去脈告訴了老道長,求他救救自己。
「原來是這麼回事,你這一生是坎坷,算了念在你無知的份上,我不怪你了。記住,回去之後立馬燒了古曼童,那是邪物留不得。然後做善事九九八十一次,便可化解黴運。」老道長看著漸行漸遠漸的小林又補了句,其實想好運連連,哪用那麼麻煩,你多做好事,多幫助別人,自然好運降臨。
好了這個關於古曼童的故事講完了,還是那句話,故事有點玄乎,但很精彩,切莫與現實相照應,現實生活中是沒有鬼的,好了謝謝大家欣賞。
溫馨提示: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
今日話題:你聽說過「古曼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