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媒體營銷和網絡營銷迅速發展的今天,通過即時通訊工具進行產品宣傳和營銷的廣告魚龍混雜,虛假廣告層出不窮,而被其誇大效果所吸引的客戶也頻頻出現。2017年6月19日13時左右,一中年男子來到郵儲銀行連城縣支行營業廳,持一張寫了異地收款帳號的紙條要求辦理匯款業務,櫃員錢榮華看了紙條後,詢問其收款人是否認識,匯款用途是什麼。客戶笑笑用方言說,自已有痛風,剛看到某即時通訊工具中宣傳專治此類的藥且效果明顯,打算花200元試試。櫃員憑藉多年臨櫃經驗估計其碰到了網絡詐騙,立即讓營業主管謝忠憲前來勸導,並向該客戶解釋了網絡詐騙的特徵和慣用手段,但該男子說有真實案例,且只有200元,無所謂。營業主管告知其200元雖小,但是如果買回來的是假藥吃了對身體有大害,那才是更大的損失,買藥還是要通過藥店等正規渠道購買。見工作人員說得真切也在理,客戶方才取消對某即時通訊工具藥商的匯款。
該支行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支行長期以來重視電信詐騙案例的分析學習和櫃面風險防範的預案演練,讓廳堂工作人員多告知、提示老年人等客戶群體提高警惕,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全行員工也保持警惕性和敏感性,及時制止涉嫌電信網絡詐騙事件,保護客戶的資金財產安全。」
文章來源:海峽網
點擊「閱讀原文」發布連城找工作、租房等便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