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三百首 | 歐陽修《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

2021-02-08 每日解讀詩詞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解讀詩詞

這幾天,他象流雲飄哪裡?忘了回家,不顧芳春將逝去。寒食路上長滿了野草閒花。他車馬又在誰家樹上系?

淚眼倚樓不斷自言語,雙燕飛來,路上可與他相遇?紛亂春愁如柳絮,夢中到哪尋他去?


蝶戀花:這首詞被歸在了歐陽修的名下,選入了《宋詞三百首》,但是這首詞同樣有著作權爭議。在其他一些書籍中,它還是被記錄為南唐時期馮延巳的作品。所以我們在學習今天這首詞的時候,要知道它還有一個版本——《鵲踏枝》馮延巳。

行云:宋玉《高唐賦序》記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後世多借指行蹤無定的美人,此指所思情郎。
不道: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卷四:「不道,擾雲不知也;不覺也;不期也。馮延已《蝶戀花》詞:『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言不覺春將暮也。」
百草二句:清譚獻《復堂詞話》:「行雲、百草、千花、香車、雙燕,必有所託。」寒食,節令名,在清明前一日。譚獻《蝶戀花》詞:「連理枝頭儂與汝,乾花百草從渠許。」以連理枝頭與千花百草對舉,正可與此對看。
淚眼二句:陳廷焯《詞則·大稚集》卷一:「『雙燕』二語映首章。」

這首詞從字面看,是描寫一女子對她遊蕩在外的丈夫久久不歸既埋怨又難以割捨的纏綿感情。從一開頭的「行云何處去」到最後的「夢裡無尋處」,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終在怨嗟與期待、苦悶與尋覓的交織中徘徊。作為一首優秀的閨情詞,由於抒情的深刻與典型,往往容易喚起人們更廣泛的聯想,因而這首詞中所抒發的「忠厚纏綿」之情,似乎也概括了更廣泛的人生體驗。

詞寫閨怨。上片以飄蕩不歸的行雲,比作浪子。

「幾日行云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這三句是閨中少婦的幽怨之詞,表現出她對情郎的惦念。這裡以「行雲」比喻在外四處遊蕩的情郎,非常形象貼切。「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春將暮」字面上是指春光將盡,亦指女子的美好年華將逝,這兩句為女子的自問自答之詞,充滿無窮悲嘆:美好的春光將要逝去了,而情郎卻仍不見歸來。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百草千花」,用辭也典麗雙關,暗中包括那些招蜂引蝶的女人,頗帶鄙薄意識。「香車」,代丈夫的行蹤。車子停在誰家樹下,意指丈夫在誰處冶遊。這樣寫,既切合女主人公倚樓眺望的情景,又形象鮮明,情思宛轉,耐人反覆尋味。

下片則寫閨中少婦的孤獨與悽苦,她眼含淚水,倚立樓頭,不免如痴如呆,獨自念念叨叨。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她想到自己的丈夫在外縱行放蕩,心中是多麼的悲傷呀。「淚眼」寫其憂傷;「倚樓」寫她對丈夫的盼望;「頻獨語」三字,把女主人公那種傷心欲狂的精神狀態清晰地刻畫出來。「雙燕」兩句是她的詢問,她頻頻問那歸來的雙燕是否見到自己的夫君。燕子無情,怎聽得懂她的言語,這一問極寫女主人公之痴。

「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裡無尋處。」問燕燕無語,這令她多麼惆悵,多麼悲痛,心中那春愁頓時如柳絮一般,凌亂無序。這裡詞人以柳絮喻愁,將無形之愁具體化,極寫其紛亂。「悠悠夢裡無尋處」,既然他不歸,她又那般惦念著他,那麼便到夢裡將他尋覓吧,但夢卻那般悠長,令她茫然而不得尋覓。這最後兩句寫得千迴百轉,情意纏綿,形象地表達了女主人公的哀怨與痴情。


這首詞連用了三個問句:「幾日行云何處去?」「香車系在誰家樹?」「雙燕飛來,陌上相逢否?」一次比一次問得更迫切,從而描繪出女主人公越到後來越瀕近絕望的心情。這是一種層層加碼式的手法。雙燕尚懂得歸來而人卻不知,離愁被春光撩撥得像悠悠揚揚的柳絮,漫天飛舞,使你在夢裡也覓不到蹤跡。作者以輕靈縹緲之筆寫朦朧夢境,怨而不怒,蘊藉深婉,可謂別開新境。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030年(天聖八年)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諡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範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相關焦點

  • 宋詞三百首 | 31歐陽修《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
    紛亂春愁如柳絮,夢中到哪尋他去?蝶戀花:這首詞被歸在了歐陽修的名下,選入了《宋詞三百首》,但是這首詞同樣有著作權爭議。在其他一些書籍中,它還是被記錄為南唐時期馮延巳的作品。所以我們在學習今天這首詞的時候,要知道它還有一個版本——《鵲踏枝》馮延巳。行云:宋玉《高唐賦序》記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宋詞三百首|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
    歐陽修《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
  • 詩詞鑑賞:歐陽修《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
    紛亂春愁如柳絮,夢中到哪尋他去?蝶戀花:這首詞被歸在了歐陽修的名下,選入了《宋詞三百首》,但是這首詞同樣有著作權爭議。在其他一些書籍中,它還是被記錄為南唐時期馮延巳的作品。所以我們在學習今天這首詞的時候,要知道它還有一個版本——《鵲踏枝》馮延巳。行云:宋玉《高唐賦序》記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宋詞鑑賞-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馮延巳)
    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淚眼倚樓頻獨語。
  • 歐陽修:宋詞裡最經典的10首《蝶戀花》
    蝶戀花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在淚光瑩瑩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後花、人莫辨,同樣難以避免被拋擲遺棄而淪落的命運。)2.
  • 歐陽修《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
    ,歐陽修的作品《蝶戀花》。作為開風氣之先的一代文宗,歐陽修對宋詞的革新主要體現在對詞抒情功能的提升和通俗化方向的拓展。歐陽修一生三遭貶謫,仕途遠不如師傅晏殊那樣順利,因此對於人生的變幻莫測和官場的艱辛險惡也不時會在詞中表達出來,顯示出一種新的創作方向。
  • 絕美插畫版《宋詞三百首》爆火!帶你品味宋詞之美
    蝶戀花【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2首宋詞,情一字縱使是傷,世人還是纏綿繾綣,難捨難棄。
  • 宋詞300首:收藏!!!
    *古詩三百首、婉約、宋詞三百首、感傷、記夢39.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宋代: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 宋詞|歐陽修《蝶戀花》
    往事悠悠,百種尋思足。煙雨滿樓山斷續。人閒倚遍闌幹曲。唉,金色的年華似春夢般短,悠悠往事逝如煙,茫茫無覓百遍尋思無限。煙雨朦朧小樓掩,青山斷續時隱現。閒愁人哪,曲曲欄杆都倚遍。【注釋】蝶戀花:詞牌名。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翠苑:種滿綠樹的園林。紅芳:花草。綺(qǐ)席:華美的筵席。
  • 古詩詞賞析 | 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紛亂春愁如柳絮,夢中到哪尋他去?行云:宋玉《高唐賦序》記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後世多借指行蹤無定的美人,此指所思情郎。不道: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卷四:「不道,擾雲不知也;不覺也;不期也。馮延已《蝶戀花》詞:『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言不覺春將暮也。」
  • 宋詞三百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蘇軾《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花褪殘紅青杏小①。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五代,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紛亂春愁如柳絮,夢中到哪尋他去?行云:宋玉《高唐賦序》記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後世多借指行蹤無定的美人,此指所思情郎。不道: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卷四:「不道,擾雲不知也;不覺也;不期也。馮延已《蝶戀花》詞:『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言不覺春將暮也。」
  • 蝶戀花詞
    十八首經典《蝶戀花》,一片芳心千萬緒蝶戀花,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黃金縷」、「卷珠簾
  • 讓人過目難忘的五十句宋詞名句,句句說到你的心坎裡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那些令人過目難忘的宋詞名句。1、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2、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晏殊《清平樂》3、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4、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晏殊《玉樓春》5、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一套值得珍藏一生的《宋詞三百首》
    王菲唱過它,周杰倫的歌也鍾愛從它這裡取詞造句,而這次,你也可以擁有它——呈現真實宋朝生活,為每首詞作配上小傳軼事的《攸哉,宋詞三百首》。《攸哉,宋詞三百首》雅致而來 「攸哉,不枉人間百年!」《攸哉,宋詞三百首》雅致而來 「攸哉,不枉人間百年!」
  • 這一首蝶戀花,李清照酷愛首句,有人說作者是歐陽修?
    宋詞的發展從五代即已開始,馮延巳首開婉約而清麗詞風之先河,馮延巳的詞,後有晏殊的承襲,再至歐陽修得其精髓。在馮延巳的《陽春集》和歐陽修的《六一集》裡都收錄了同一首詞,這首詞就是《蝶戀花》。蝶戀花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關於這首詞的作者,眾語紛紛,卻無定論。
  • 宋詞三百首|木蘭花
    【作品簡介】  《木蘭花·相離徒有相逢夢》由張先創作,也題作《木蘭花·和孫公素別安陸》,被選入《宋詞三百首》。此首送別詞是以諳熟別離況味的體驗,突出自己的離愁。首句寫離別,卻用別後盼相逢已是徒勞魂夢,點明再「相逢」的意願及難再逢的事實,寫出不忍心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那樣望行人遠去的心情。「今宵」句與柳永「今宵酒醒何處?
  • 《宋詞三百首》裡的50個名句,最適合發朋友圈
    今天,隱娘分享宋詞中的50個名句,最適合拿來發朋友圈了。1.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2.斷鴻聲裡,立盡斜陽。(柳永《玉蝴蝶》)3.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歐陽修《浪淘沙》)7.遍綠野,喜遊醉眠,莫負青春。(韓縝《鳳簫吟》)8.故人莫問在天涯,尊前苦相憶。(鄭獬《好事近》)9.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 宋詞|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此詞據李清照《臨江仙》詞序云:「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李清照去歐陽修未遠,所云當不誤。  此詞寫閨怨。詞風深穩妙雅。所謂深者,就是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此詞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嘗嘆其用疊字之工;茲特拈出,用以說明全詞特色之所在。不妨說這首詞的景寫得深,情寫得深,意境也寫得深。
  • 宋詞裡的45句情話,句句深情,讓人如痴如醉
    ——歐陽修《玉樓春》 7、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晏幾道《蝶戀花》 24、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25、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