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的軟裝環節當中,除了沙發之外,餐桌同樣是很多人的「心頭大患」。我也是深陷選擇恐懼症當中。餐桌的職能定位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其樂融融。作為糅合家人情感的載體,餐桌的選擇要考慮相當多的因素。
市面上的餐桌類型多種多樣:有圓形、正方形、長方形、銳角、圓角等諸多設計。想要選擇餐桌的尺寸,必須要和家中的餐廳尺寸相適應。筆者屬於90平米的小戶型,餐廳客廳沒有明確的界限,因此把目標對準了長方形餐桌,可以容納4-6人即可。
接下來就是選擇餐桌的材質了。去網上和本地的家具城逛了一圈,發現餐桌主要有實木餐桌、大理石餐桌、玻璃餐桌和火燒石餐桌。我本人比較喜歡實木餐桌和大理石石餐桌。玻璃餐桌有點老氣,火燒石餐桌價格高昂,故捨棄。然而朋友都說大理石餐桌會有輻射,看起來我只能選擇實木餐桌了。但問題在於家中的裝修風格是現代風格,並不是日式原木風。實木餐桌放進去也有些格格不入。正當我苦惱之際,發現了小米有品上的樣子生活貝殼巖板餐桌椅。看了一圈,沒有更合適的了,遂果斷入手,如今使用已接近半年,在此將使用感受分享給大家。
外觀:清新自然、落落大方
巖板餐桌子分為礁石黑、理石白,而椅子則為海巖灰和母貝藍。由於我個人比較喜歡餐桌光亮如新的樣子,因此選擇了理石白外觀,之後又搭配了四把海巖灰的椅子。白灰色系的搭配放在家裡還是比較和諧的,並不顯得突兀。
餐桌的桌角採用的是圓角設計,這一點我給滿分。雖然尖角的茶几、餐桌給人線條凌厲的感覺。但是卻少了幾分家中的圓潤柔和,而且以後家中有小孩的話,尖角也是一個不小的安全隱患。桌腿不是傳統的90°直角,而是85°傾斜角,顯得更加輕盈,相比於傳統餐桌,在打掃時碰到的衛生死角也會更少。
體驗:吹爆巖板,吹爆仿生皮!
巖板餐桌和普通大理石餐桌最大的不同就是材質了。說實話單純用眼睛觀察的話,根本看不出巖板和大理石的區別。不過在日常的實際體驗中,巖板確實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首先是我最關心的輻射問題,官方給出了檢測報告,巖板沒有甲醛、沒有輻射,也沒有金屬。桌面甚至可以直接接觸食物,對於不喜歡浪費的爸媽那一輩人來說,這一點相當可貴。
巖板另外一個讓我吹爆的功能就是耐高溫了。由於目前經常一個人做飯,所以很多時候我就把炒鍋直接放到桌面上,能少洗一個碗是一個。換作是實木餐桌我肯定不敢。但巖板可以承受1200°的高溫,就算熱鍋直接放在桌面上也沒啥問題。這個功能讓來我家吃飯的同事也驚呆了,雖然他們看起來有點膽顫心驚,但是習慣之後他們也感慨以後換個巖板餐桌,畢竟這個功能真的太實用了。
除此之外,巖板還有許多細節上的小優勢。比如巖板的密度達到了納米級,汙漬滲透比為0.02%,近乎無滲透。也就是說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以後大理石材質的餐桌肯定會發黃、變色,而巖板餐桌還可以保持當初的模樣。在硬度上,巖板也更抗劃痕、不易碎,就算在桌子上吃西餐,也不用擔心會留下劃痕。
另外要稱讚的是餐椅的仿生皮軟包了。很多人重視餐桌卻忽視了餐椅,其實餐椅也是細菌滋生的重災區。而巖板餐椅軟包使用的是優質仿生皮,摸起來非常的細膩柔軟,有類真皮的觸感。有一次不小心把一塊蘸醬炸雞掉在了椅子上,用毛巾一擦就恢復如初,在整理衛生時真的是相當方便。
總結
半年時間悄然過去,如今家中的沙發已經不復當年的榮光,廚房的各類電器也沾染了柴米油鹽的煙火氣息,但唯有餐桌還是一如既往的模樣,每次坐在餐桌前,擺上PAD,打開直播,就著熱乎乎的飯菜,歲月靜好,也不過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