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是《醉玲瓏》首播,很猶豫要不要說一說這部離自己預先的期望值還是有一定偏差的劇。
在沒播和預熱階段曾被安利到期待的不行,可播出後後期的剪輯應該成為了主要大問題,部分拼接很凌亂。道具服裝相比《楚喬傳》的製作貴了很多,演員演起來觀感還是不錯的,可為什麼會看了之後just soso,可能有很多原因。
一開頭便緊湊的開始交代劇情,劉詩詩所飾演的巫女進入到了巫族最後一關的考試,畫面生動活潑有趣。
所以我本以為這樣的快節奏劇情會快速鋪開,和快節奏的審美模式保持一致。
沒想到這樣介紹完帥帥佔位置的皇族皇子們,就真的開始有點劇情快慢的主次不分了。
本來說是巫族一直守護著皇族,而陳偉霆飾演的凌王則是一心為民的好將帥,無奈遭當今皇帝設計陷害,迫使他跌入離境天。
本身這些劇情挺不錯的。。。
可鋒頭並沒有聚焦如何策劃陷害,以及落入離境天被女主救了之後的如何暗生的情愫。或者說沒有聚焦很多理事的線索,直接就從男女主感情線簡單直白入手,在光速的四集過後,兩人經歷了相遇相知,甚至相戀都跳過,直接要結婚非她不娶咯……
看得一臉蒙蔽的我這是劇情速度太快直接塞糖麼,直接霸道總裁式快速在一起符合劇情真的好麼?
如果單純從節奏角度來談很快相戀沒什麼,但是前兩集敘事和相戀的節奏跟不上,一慢一快。讓我腦袋中這兩條線是分散的,到了三四集又變成兩人感情佔重比,敘事顯得有拖沓和蒼白,一快一慢的夾雜又讓我覺的看的感受就是這部劇好亂。
綜上所述,節奏的把控和敘事的剪輯穿插都不是演員演技,服化道和特效的所能決定的,而是命脈的後期製作以及後期剪輯該負責主要責任,一部好的電視劇和每一方面密不可分。
如果看上圖的時間就不難明白,三月份才殺青,七月份就要播出,這對一部大製作的電視劇只要四個月的時間真的能完成龐大的後期麼?(當然不排除在劇一開拍的同時就在不停的剪輯和製作了,但五個多月的拍攝時間和四個月的拍完製作時間真的來得及麼……)
舉個例子,《琅琊榜》的後期製作用了一年時間,而《甄嬛傳》更是不止一年,要想精緻那就必須捨得時間。中國目前的電視劇相比日韓歐美的同時製作還有差距,但我記得在去年看過的一篇行業內幕後期的博文裡,直白的闡述了中國電視劇要求大IP,大題材,大製作!這和其他地區的一些小規模相比後期會花費更多時間,但通常的結果是會要求幾個月迅速完成。
高強度的工作量有可能還要同時攬幾部劇的活,勢必會出現趕時間的偷工減料和強行參水製作。《醉玲瓏》或許就是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加工要求,導致現在的劇情剪輯銜接很亂,有的拖沓有的太快。(希望後續打我臉)
現今影視行業浮躁的快餐文化正在改良道路,可事實還是必須承認的,注水沒注水,觀眾看的出!
這部開篇比我預料差了很多的劇果然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及格分6分,廣大網友的吐槽也多過於正面的評價,後期的製作剪輯以及劇情等各方面關注其實都看的到。(服化道和很多場景其實投入都很大,只不過這不能蓋過重點)
高星級評價較少,而且聚焦電視劇本身專業層次的正面評價寥寥無幾,但至少這部劇是過了及格線。
相比之下,一星的吐槽更是數不甚數,有不少網友都反映了劇情發展對不上,後期剪輯很凌亂,敘事線條不流暢等等包括了我上述所反映的一部分問題。
更看見了有人發帖來來聲明很多電視劇已經可以閉著眼睛不知到甄嬛羋月還是白淺未央卿成在說話,演員的演技部分配音可以來加分。這個問題的話題度年初就一直在討論,該不該用原聲和如何規避電視劇配音的趨同化或許是一個重要問題。
內部縱向比較完之後,再來看看橫向的同期比較,已經播完的《軍事聯盟》無疑以該小半年最佳古裝劇斬獲8.1高分,一相對比醉玲瓏可能商業性質更濃。
但商業性較強的《我的前半生》也憑藉戲骨的都市劇殺出重圍,至少拿到了7分以上。
甚至沒有贏過以搞笑,娛樂為主,魂穿定義清晰的熱門網劇《雙世寵妃》,也許這部劇本身在定義和主線層次拓展到的主題就有些模糊。才會被同期的電視劇口碑都給虐了。
作為同《花千骨》一樣,每周只播四集的慢速周播劇,很擔心該劇沒能贏得口碑而成為另一個《幻城》,期望值很大的該劇,同樣給了較大的失望值。如果此劇想要欲揚先抑,後續反轉,那就繼續觀望……
最後來說說該劇還是不錯亮點,韓雪飾演的桃夭在角色上有不錯的發揮空間,包括頭飾做了很多古代壁畫的考究,雖為架空但借鑑了傳統之美。
禮儀符合巫族審美,在這一塊體現了該有的設定。
服飾考究,大製作的景美,配上劉詩詩的冰山氣質,很有壯闊,巫族維護天地的感覺。
當然,預告裡又要在一起光速談戀愛啦。當作偶像劇的話沒什麼,如果強加什麼家國大義和天下蒼生等等史詩情懷會顯得敘事線單薄,有些混亂的剪輯更是無法支撐起這麼大的框架,以我之見還是簡單定義為偶像劇吧。。 。
具體小夥伴們怎麼看這部劇,請盡情暢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