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變種人》立項,到了最近,這部電影終於以姍姍來遲的姿態完成了。如果以爆米花片拍攝的時長為準,《新變種人》無疑是十分拖沓的那種,但這種拖沓是有原因的,導演兼編劇喬什·波恩曾表示,他一開始和福斯討論的是拍攝三部曲,每一部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恐怖電影。
你沒看錯,《新變種人》是恐怖電影,而非爆米花大片。這種想法源自於喬什·波恩曾受到過《閃靈》、《猛鬼街3》等恐怖電影的影響。在這種影響下,他希望《新變種人》能如《蝙蝠俠:黑暗騎士》一樣將PG13級推到極限。
顯而易見的是,當漫威與DC分別將超級英雄題材推向兩個方向的極致時,喬什·波恩更青睞的是DC那種模式。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漫威與DC在電影領域的彼此角逐。通常認為,漫威贏得了票房,DC贏得了口碑。漫威抓準了爆米花電影的精髓,將超級英雄變成了一種符號,把電影特效發揮到極致,俘獲了大量年輕群體的喜愛。而DC電影則更為藝術的表達人性,以灰色的調性去衝刺禁忌。
拿漫威與DC最近的兩部成功作品來比較,《復仇者聯盟4》在多個國家成為年度票房冠軍,一度在全球引發超級英雄狂潮。而《小丑》奪得高票房的同時還登上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角逐之列。
這似乎也印證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邏輯性。
有意思的是,DC與漫威都沒有試圖改變自己的風格,儘管彼此都擁有自己所羨慕的成就。
回過頭來看《新變種人》,這部電影走的是暗黑風格的恐怖路線。講述5位年輕的新變種人在一家秘密機構內發現了自己的能力,為了擺脫過去的罪惡,他們不得不戰鬥來保護自己的故事。
這種設定延續了《X戰警》的世界觀,變種人是一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存在,邪惡的科學家與政客覬覦變種人的能力。而擁有強大且不穩定能力的變種人有的開始反抗——萬磁王;有的幫助變種人掩藏身份,建造世外淨土——X教授。
總的來說,《X戰警》系列電影雖然算不上特別成功,但始終維繫著電影的風格基調。而該系列電影與復聯最大的差距在於,只有金剛狼一個角色能夠脫穎而出,這也讓《X戰警》始終無法連貫的啟動自己的宇宙。
漫威在這一點上做的要好得多,鋼鐵俠的崛起盤活了系列,美國隊長與雷神的加入使復仇者聯盟初現雛形。而整個漫威宇宙圍繞著初代復聯英雄不斷向外開拓,使每一個超級英雄都有自己獨有的人格與價值觀,終於在《復仇者聯盟4》中畢其功於一役。
反觀《X戰警》系列,天啟像是一個狹隘版滅霸,靈魂人物X教授與萬磁王一個過於沉悶,一個搖擺不定。其餘暴風女、冰人等等更是撐不起全局,唯有金剛狼能單獨拿出來自成一個系列。
《X戰警》裡的變種人變得有些功能化了,他們為劇情服務,而不是跟隨著劇情一起成長變化。
布萊克·斯奈德在《救貓咪》一書中將超級英雄分為人民的超級英雄、漫畫裡的超級英雄、真實生活裡的超級英雄,虛幻類的超級英雄與故事書超級英雄。像蜘蛛俠與美國隊長等就屬於漫畫裡的超級英雄,他們的特點是,曾掙扎於自己「有別常人」,醒悟後在「責任越大,能力越大」的信條下幫助普通人。
所以,《X戰警》的割裂形態也的確更適合走DC路線,比如《小丑》就是一部獨立出來卻大獲成功的電影。
根據《X戰警:新變種人》新曝光出的預告來看,五個年輕的變種人成為主角。這種陣容其實在「第一戰」中出現過,年輕的X教授與萬磁王帶著一幫更加年輕的變種人成長,然後去阻止世界大戰。
只不過,《X戰警:新變種人》似乎沒有老司機帶了,年輕人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這種陣容上的變動也讓新變種人的命運充滿著不確定性,而這種全盤新人的另一個目的在於,X戰警需要更新鮮的血液了。
在《復仇者聯盟4》後,鋼鐵俠與黑寡婦死亡,美隊老去,錘哥變成了肥宅,獵鷹等不夠突出,漫威面對著後繼無人的情況。DC那邊,蝙蝠俠與小丑的演員都更換過,倒是超人比較穩定,但DC好在神奇女俠與海王都打出了身價。
相比於復聯與正聯,X戰警無疑是最尷尬的那一個。黑鳳凰未達預期,法鯊飾演的年輕版萬磁王也以不再年輕,狼叔更是隱退,左看右看,已很難再找到現成的角色來進行宇宙觀的拓展了。
《X戰警:新變種人》其實就是X戰警系列的一次重啟。它拋開了過往包袱,試圖以一種暗黑風格走出自己獨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