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看了個電影,如題。故事開始了:
一個流浪漢,身世很不幸,11歲時父母離婚,他染上毒癮。從此自生自滅無家可歸,20年來依賴毒品,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有戒毒的社工幫助他,還是幾次復吸。不知道是不是吸毒的人都是因為內心軟弱,所以用毒品逃避痛苦,總之他在掙扎。
他在街上流浪,從垃圾桶裡找吃的,在別人沒鎖車門的車裡過夜,又忍不住吃了別人遞過來的海洛因,他差點第二天再也醒不過來。他急需幫助。
所幸,有人相信他,給了他一個公寓容身。那天晚上,流浪貓鮑勃造訪了他。他對貓的愛,是我從來沒見過的。他是一個有愛的人,可惜在人的社會中,他沒有人可以愛,別人不需要。他才是那個乞求別人愛的人。雖然他已經三十幾歲,一臉絡腮鬍茬,但是,他的所有不自信,都讓他看起來只有11歲。是的,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沒有成長了。
鮑勃的到來,讓他的愛可以釋放,從此,鮑勃的生命比他的生命更重要。他承諾要照顧它,他的人生在和鮑勃——這隻流浪貓——的相處中,突然有了意義。他和它同甘共苦,他為它冒著被警察抓到的風險重新在街頭唱歌賣藝。
因為鮑勃,別人被他吸引,問他可不可以一起拍照。他久違地找到了存在的價值,還有早已丟失的尊嚴。
當最後他終於戒了毒癮,他去告訴一直躲避和不認可他的父親,跟父親說,他能理解父親當年為什麼拋棄他,他不怪他。他父親拿出皮夾子深層那個11歲他的照片說,他從來就沒有放棄過他,只是,他不知道怎麼做爸爸,他不知道怎麼面對這一切,應該感到羞愧的人是他。
記住這一刻!
他父親承擔了作為父親應有的擔當,向他的孩子道歉。過去的20年,所有的痛苦委屈,他卑微的人生,終於得到正名。他,長大了。
最後,是一個完美的結局,財富、愛情、尊重、人的價值。
流浪貓鮑勃,拯救了一個不被人愛的孩子,讓他看到人生的意義,重新走入正常的生活。
-我是電影和現實的分割線----
2020年6月,這隻14歲的橘色貓咪去世了,感謝它。感謝所有愛貓的人,感謝所有心存善意的人,讓世界更美好。
題外話:
首先,我一點都不喜歡這種隨便就能聊到和買到毒品的國家,似乎說,吸毒是個人的自由。它讓人陷入不必要的消耗。對自己、對社會,都是極大的傷害。
其次,很多人都會摔倒,摔倒了,不要嘲笑,哪怕不幫助,也不要嘲笑。如果幫助,那就是善舉。
最後,所有的成年人都是孩子長大而來的,不要辱罵孩子,更不要拋棄孩子。也不要拋棄寵物。每一分善良,都讓生命多一份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