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演員而言,擁有代表作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但同時,也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幸運的是,這意味著他不再是娛樂圈的小透明。
但不幸的是,往後他再出演其他角色,就不可避免地會與「代表角色」進行比較,然後得出結論:不如從前了,或者好出戲啊。
所以,有遠見的演員,在成名之後,基本都會避免角色的同質化。
近年來,這一點,在「超級英雄」的再就業熱潮上,就顯得比較明顯。
從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到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都在退出漫威電影宇宙之後,尋求不同的劇本和表演方向。
但效果都不盡人意。
但這也並沒有阻止這些「超級英雄」的再就業之旅。
9月16日,一部電影在網飛正式上映。
光看主演名單,很多人都應該覺得這部電影穩了!
暮光男羅伯特帕丁森、蜘蛛俠湯姆赫蘭德、冬兵塞巴斯蒂安和小丑比爾·斯卡斯加德(《小丑回魂》)。
尤其是暮光男在《信條》上映之後,演技得到了一致的認可,並且還將在DCEU中擔任新任蝙蝠俠。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對這部由他們主演的《神棄之地》都有著信心。
但上映之後的結果卻是十分的糟糕。
首先要承認的是,電影文本是十分出色。
電影改編自201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神棄之地》,在2012年中入選了《出版人周刊》的年度十佳圖書。
而改編的電影,也是誠意滿滿。
全片採用35mm膠片拍攝,在電影畫面上,十分具有質感,畫面也是十分優美。
用比較詩意的話來說就是「不知是在觀影,還是人在影中」。
並且,從文本來看電影,也是看點十足。
小說本身是充滿了麥卡錫風格的,所以在電影中,能夠看到神棍、惡棍、凋敝的美國南方小鎮、愚信卻虔誠的信徒、悲劇的原生家庭、陽剛卻衝動的大男孩。
於是,陽光的蜘蛛俠成了暴力問題少年,瑪麗蘇吸血鬼成了神棍牧師。
整部電影本身也並沒有脫離文本的主題思想。
也是在對美國文化基因之中自帶的野蠻和侵略進行批判,揭露了美國社會現有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和宗教狂熱。
在電影之中,人物往往都是帶著自我毀滅的傾向。
所以,如果是帶著「蜘蛛俠」、「暮光男」以及「動兵」等以往的人物角色來看這部電影的話,百分百會失望的。
雖然不帶這種期望來看,也會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概率會失望。
因為整部電影看下來,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也沒有一個人是值得同情的。
這是電影失敗的重要原因。
一部講述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惡人的電影,很難讓觀眾去為他叫好。
當然,描述惡人的電影,也有叫好叫座的,類似《小丑》。
但是《小丑》的成功,是建立在電影本身對人物有著充足的刻畫,引起觀眾共鳴的。
而《神棄之地》的導演可能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
所以,在前期的時候,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去刻畫男主角童年父母所發生的事情。
這種鋪墊則是顯得有些平淡如水。
不同於《小丑》的鋪墊,是遞進層漸式的,並且也是有著矛盾發生的。
而《神棄之地》則是選擇了用旁白來進行補充。
過多的旁白是很影響觀影感受的。
在鋪墊過長的情況下,本身就容易顯得寡淡,再加上過多的旁白,在場的觀眾的感受可想而知。
總體而言,這部電影是一言難盡的。
即使是有著蜘蛛俠、暮光男、冬兵和小丑的加持,電影質量都難以挽救。
雖然電影稀爛,但是其中演員的表現是值得肯定的,甚至還可以用驚豔來形容。
暮光男羅伯特帕丁森自然不必多說。
在《暮光之城》以及被女友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分手之後,羅伯特一直紮根於小眾電影磨練演技。
這一點,就連身為好萊塢十大導演的諾蘭,也是對此十分肯定,在新作《信條》之中選擇了他。
看過《信條》的觀眾,都會對那個溫柔的尼爾感到一陣心痛。
至於蜘蛛俠赫蘭德,則是完全顛覆了以往觀眾的認知。
在MCU之中,他是個話癆的蜘蛛俠,為了證明自己的成熟不斷惹麻煩。
但是這次出演了一個有著悲痛過往、沉默寡言,二話不說就動手打人的壞小子,也是十分出色。
儘管這是一部爛片,但它是一部令人惋惜的爛片。
因為它本可以很好。
在有著優秀文本,和優秀演員的演技加持之下,導演依然沒能將這個故事更好。
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原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