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豆瓣在應用市場的打分,基本已經掉到了2分左右,小米應用市場甚至已經掉到1.5分。
這一切都始於爆火的《流浪地球》,豆瓣評分從 8.5 突然降到 7.9。流浪地球號稱第一部國產科幻片。貓眼電影評分 9.3,淘票票評分 9.1,不可能無緣無故到了豆瓣就扯蛋。
被稱為權威的豆瓣電影評分,就算你沒看過這部電影也可以隨意打分,當然也就導致了水軍穿插其中,甚至出現過有人在豆瓣虛構了一部電影。《即使變成甲殼蟲卡夫卡還是進不去城堡》,劇情信口胡謅,IMDB編號是他生日。
沒想到一年後居然有207人表示看過,還有人煞有其事的寫了長影評。重點是這部電影的打分居然高達 8.9,難道《流浪地球》,還不如一部不存在的電影?不襟有點懷疑自己智商。
沒看過這部電影就能打分,小編覺得這個機制確實不合理呀,畢竟貓眼電影和淘票票可都是,你買票看過電影之後才能評價的。所以只有豆瓣的評分被刷了下來?是因為另外兩個平臺差評成本太高?畢竟一張電影票最低也幾十塊呢,不能白白給《流浪地球》貢獻票房呀。
要想在應用市場給豆瓣app打一星,就必須要先下載軟體才可以,畢竟沒用過軟體怎麼就能給差評呢,你連豆瓣app用都沒用過。你怎麼就敢給這個軟體一星差評(滑稽),這和電影都沒看過就能評價有什麼區別(此處為反諷,我為自己辯解)。
小編秉著專業精神,成功的混入了一個豆瓣水軍群,畢竟想看看這件事的進展,按照群裡管理員的說法,如果惡意買大量的電影差評,就會對電影票房產生很大影響。
某部正在上映的電影一條評價0.7元,評價內容必須按照要求評價,不論是好評差評你只要評價就給你錢。
豆瓣評論有一個缺點,用戶發表的評論是可以修改的,修改後的評論之前的點讚不清零,而且你點的贊是不能取消的,所以就可能出現了花錢改評論的事,幾十萬贊的熱門五星長評論,一覺睡醒就被改成一星差評
在所有的評論中置頂影評
就是下面的這條評論
整篇影評都是在吐槽電影
作者認為《流浪地球》的
科學設定、劇本、
導演與表演、價值觀 都不及格
整篇沒有提及電影的絲毫優點,影評從開始吐槽到結尾,反正這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沒有任何一個點值得讚揚,如果去反駁這篇點評作者,我覺得基本沒有太大的必要,每個人對於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畢竟科幻片如果要科學設定合格,那國外的科幻片大把爛片。
一名合格的影評人,應該對於電影的優缺點都有描述,一部電影也不可能只有缺點沒有優點,就算是殺人犯還可能,是因為保護媽媽才殺人呢,更何況一部在國內熱度很高的電影。《流浪地球》被大家奉為,國內第一部真正意義的科幻電影,如果真的沒有絲毫優點的話,那麼我真的只能恭喜這位影評人,「眾人皆醉你獨醒」!
個人觀點
流浪地球上映的時候我就看了,雖然我看過的電影也很多,但是並不認為自己達到了可以寫影評的程度,說一點自己對於這個電影的看法。
個人認為情節跳轉比較大,煽情戲份稍微有點多,對比一些頂級大片確實顯得不足,但是特效真心的能打滿分,劇組經費基本砸在了特效上。
主演吳孟達先生說過,他以為這部劇本是好萊塢那邊不要的劇本,然後內地的人買過來要拍,他一開始不相信是國內人寫的,但是知道事件後依然努力的想要拍好,並且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流浪地球》的成功更像是國人孕育的一個孩子,看著電影踏出這麼大的一步感到開心和欣慰,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雖然現在才開始蹣跚學步,但是毫無疑問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沒有人可以管的了觀眾的眼睛,越來越多人開始為沒有名氣的實力派演員電影買單,說明人們的消費越來越趨向於理性化,只為自己所想投票。
希望中國電影可以越來越好,誰又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越來越好,各行各業越加完善,越來越富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