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小編有在看跑男,之前的我一直都是對蔡徐坤無感的態度,但是青你2讓我突然一下子get到了它的魅力,沒想到看了跑男之後,發現他上綜藝也是綜藝感滿滿,於是小編我就對他比以前更關注了。
但是前幾天刷微博,我發現蔡徐坤一直沒有籤經紀公司,同一個話題下,也有粉絲提到了白敬亭也沒有籤經紀公司。
小編我感到特別的疑惑——大部分的明星和偶像都會有一個經濟公司,經紀公司可以開發藝人的潛質,幫助藝人尋找機會,幫助處理各種接洽的事宜,很大程度上節省明星的精力。那為什麼蔡徐坤、白敬亭等藝人卻偏偏不籤公司呢?
這得說到2015年蔡徐坤從星動亞洲出道之後,可以說是被公司狠狠的坑了一把,出道和不出道幾乎沒有什麼區別,被公司雪藏,官司加身....就連來到偶像練習生也是背負著官司和高額違約費的。我認為許多經紀公司也不能隨便籤,有些經紀公司就打著造星的名義,但實際上盯著的卻是高額違約費。
後來蔡徐坤以偶練第一名的成績斷層出道,有很多大經紀公司想籤他,但是他都一一回絕了。蔡徐坤後來成立了個人工作室,自己百分百控股,一開始也只有三四個人。我覺得蔡徐坤是一個對自己有清晰規劃的人,目光長遠,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再說到白敬亭,看過他的一些採訪,小編覺得他也是一個十分有遠見的演員,不接太多代言,不參加許多綜藝,接戲也是接自己喜歡並且深思熟慮過的,追求質而不是追求過度的的量。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年代,資本家要做的就是拼命的將流量變現——畢竟流量是很快更新迭代的。所以籤了公司,經紀公司就會拼命的讓他們上綜藝,演戲,開演唱會,那倘若如此的話,留給自己提升的時間又有多少呢?說白了,經紀公司看中的只是他們背後的流量以及流量能夠帶來的利益而已。當然,小編也並不是說籤了公司的藝人不好,籤了公司可以為藝人本身帶來更好的資源與流量,有助於他們的發展。
再分別看過他們兩個人的許多採訪之後,我覺得他們都有一個非常清晰而遠見的目標——就是努力提升自己和自己的作品質量。我覺得蔡徐坤想要沉澱下來做一個音樂人,走音樂道路,而白敬亭想要成為一個好演員。他們都想要沉澱自己,研究創作。
堅持自己所熱愛的,不為討好大眾而去改變自己的道路,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我覺得這便是它們的迷人之處。
在我們的生活中,道理亦如此。小編有一個室友,他一直在做樂器類的視頻自媒體,做了一段時間之後反響平平。別人對他的評價就是他的樂器彈的不上不下,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於是他消沉了幾天之後,便天天窩在自己房間裡練習一首據說特別難的曲子。現在我再去翻他的號,發現它居然漲粉了幾乎三四倍,原來他苦練了一首特別難的曲子,然後上傳之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觀看量,也為自己吸了許多粉。
長久的沉澱與蟄伏,乃是為了未來更好地展露鋒芒。只有整理好羽翼,打磨好自己的鋒刃,成為更好的自己,才會有更多的機會與目光向你投過來。為未來做鋪墊,有遠見才會讓你走的更遠。
希望看到這篇文的你也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
朋友們,你們覺得小編的話對嗎?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