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會》:經典的香港黑幫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分!值得一看《黑社會》講述了一個傳統幫會在兩年一度選老大的過程中,幫派裡的「五虎」追查老大的信物,並加入這場老大角逐中的故事。影片並大量描寫了任達華、梁家輝為了爭奪權勢所進行的勾心鬥角的細節,用冷靜的筆調把一場黑社會的選舉展現在觀眾面前。
這是一部與以往任何描寫黑社會類型的電影採用的表達方式都不同的極品之作,杜琪峯的獨到之處與境界上的高度讓人深感敬佩。黑社會是香港的一個文化標籤,同時也深入香港人的歷史情結之中,然而面對新形勢、新時代,黑社會的規則與定義已深刻變化,無論如何,它是一個客觀存在,並且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礎。
《黑社會》是文雅的,任達華曾將它比喻成「一幅水墨畫」,這種風格體現於整部影片極少的暴力和極多的文戲。影片開場,洪門幫會的場面莊嚴而古樸,紅色的畫面渲染出濃鬱厚重的傳統文化。而在之後的大部分時間裡,要麼是黑社會內部針對「話事人」選舉的討論和思考,要麼是黑社會和警察之間語言上的相互恐嚇(如鄧伯說的:「你們的監獄坐得下麼?」)。
《黑社會》中最強的角色有三個,大D是候選人之一,特點是狠,恩威並施,不是他的朋友就是他的敵人;鄧伯是幾十年前的老話事人,為人沉穩,看似公允,其實卻操控著幫會中的其他大老,他在選舉中帶領其他候選人選擇了樂少,理由就是要平衡,潛臺詞就是要能夠控制;樂少是另一個候選人,一付謙謙君子的樣子,其實卻是最精通"忍"的高手,而且在忍耐和殘忍之間的轉換上拿捏得恰到好處,他可以裝作軟弱,讓鄧伯把他推上話事人的位置,也可以轉眼就逼死得罪了大D的吹雞。在需要利用大D的時候,他和大D聯手抗敵;平定了天下之後,只要大D一旦提出權力要求,立刻就下殺手。
整部片子一直處於一個壓抑、陰暗的氣氛中,節奏其實放的比較緩慢,導演小心翼翼的描繪了一幅黑色的眾生相,將一個「選老大」的黑幫故事拍得完整且循循善誘的意味,整部影片無論是整體格局、細節設計,還是人物刻畫氣氛渲染無不耐人尋味。頗有點突出混黑社會核心就是利益而手段就是暴力。 利益是基本,而暴力只是為了維護利益。至於道德仁義,那只是獲得充分滿意的利益後的錦上添花。
情節中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點,即搶棍子過程中的幾個人可以清楚的了解對方行蹤,太神了!他們既沒有GPS,也沒有通過中間人聯繫,是如何知道的呢?我看,是編導太著急了,為了讓電影好看直接就跳過那些繁瑣情節了。當然,這個缺點無傷大雅,因為觀眾都在關注棍子會去哪裡,誰會想那麼多?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本片的暴力可算近年極致。談笑間不以為然地傷人身體、簡陋而入世的武器如刀、石頭和木棍的使用令暴力回歸原始,更埋身也更令人心寒。這些暴力的設置令電影充滿壓迫感與陽剛味,作為滿足男性觀眾一種對暴力的潛在追求,本片絕對是一套男兒必看的電影。《黑社會》:經典的香港黑幫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分!值得一看
本文由雞哥和孤影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