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刀有動作,有正有邪有味道,姜文的《邪不壓正》我們都能感到所謂濃濃的荷爾蒙,我覺得如果把它轉換成一種觸覺的話,它有一種熾烈的熱度,它會感染很多人,因為姜文聊著聊著他就會把一個事件完全聊城一個傳奇,比方說很多人一看他的上一部作品《一步之遙》一開頭就驚了,感覺看到的是《教父》的片頭,很明顯的這是在電影史上邊的一個經典的段落,這樣來獲得一種姜文講故事的口氣
這也就是說。他並不是刻意地說把自己的形象收起來,相反的,他原因把自己的這種沉澱也好氣質也好,非常強烈地賦予自己的作品,所以姜文的作品大伙兒一看就會知道說他肯定非常和其它的作品不一樣,所以我覺得已經形成了他的一個召集力,所以我們都會發現,姜文電影『北洋三部曲』它也在形成一種傳奇的意味在裡邊,它的傳奇主要元素就是環境的傳奇性,比方說《讓子彈飛》直接就在一個虛擬的西南的小鎮然後這裡邊充滿了各種奇怪行業的人
一個麻匪,變成了一個縣長,縣長變成了一個師爺,還有一個就是時代的傳奇性,比如說北洋到底是什麼樣,咱沒見過,咱也想看一下,再然後人物性格的傳奇性,它的人物的設定上邊它特像中國的傳統戲曲的做法,生旦淨末醜,所以不難發現,每部電影裡都有一個風情萬種的女人,可能有一個有點邪氣,但是是有底線的人,然後一定有一個特別正義凜然的人,而且這個人一定得是帶有一點點不正常的邪氣的
比如說咱們當時看《邪不壓正》的時候,預告片裡就有一個景象,把我們都驚了,姜文自個兒還j津津有味地自己強調一點說我特別喜歡彭于晏先生的形象,在北京波浪一樣起伏的灰色屋簷上邊一道健美的身軀,飛簷走壁,所以姜文電影當中往往會出現一種瘋癲的讓咱意外的形象,如果按照現實解讀是不好理解的,但是它充滿了一種象徵的意義,或者它就是一場酣暢淋漓的遊戲這就是姜文的電影
說到傳奇,它就像《清明上河圖》一樣,它像是一座城市的浮世繪,由無數個小人物來組成的在《讓子彈飛》裡邊,賣涼粉的包括像武狀元,這些角色恰恰構成了一部傳奇,儘管是一螺絲釘但它又是不可缺少的,在這種小人物或者配角的創造方面,我感覺姜文可能骨子裡邊潛移默化受到北京很多傳統文化的影響,比如說戲曲裡邊那折子戲,一個小人物,他可以撐起一個折子戲,但是他同時也很傳神,傳神是這種塑造人物的時候是一種非常追求的境界
可能這個人的戲不多,但一定要出彩,更不用說姜武那種非常邪魅的演法,而且姜文的電影裡有一種古典美,還有一種摩登美,比如在《一步之遙》裡邊的那個車上面,裝的那個大喇叭,所以這種摩登與古典元素是一種古典的情懷,因為姜文骨子裡邊他有一種英雄情結,這種英雄情結決定了有一些事情,他會毫無顧忌地去做,但有些事情,他是絕不做的,尤其是無聊,是他最不能容忍的,比方說在《讓子彈飛》裡邊名字的取用
張麻子實際上叫張牧之,結果師爺說這名字好啊,這充滿了古典英雄的感覺,幾乎是三國的人會讓咱想起益州牧,徐州牧,然後就變成張麻子了,這就是一個『我本是貴族,但是今天,你們以為我是麻匪,』有一種英雄自況的情節,說白了這也是一種強調,有規矩,至於摩登我覺得意味著一些保守東西的一種對撞
咱看姜文導演的《邪不壓正》後會發現他對老北京的這種風物他做了一種近乎嚴苛的要求和還原,所以這也構成了他電影當中這樣一個先鋒的姿態維護了一個古典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