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爆綜藝《姐姐們》,掀起一股熟女潮,配合眼下潮溼悶熱的夏季,恰恰的好。雖然女賓list沒有俞飛鴻,但秋秋姨想說,要論國內姐姐們,俞飛鴻是不可忘卻的人選。 姐姐們之所以引起社會廣泛認可,「人設飽滿」是主要因素。她們有過成功,有過失敗,也有人設崩塌的歷史。
正因有黑又白,再配以她們的坦蕩灑脫,我們樂意為白玉瑕疵留有空白。
失敗,讓漂亮天仙姐姐們,更具煙火氣息,深得人心。
俞飛鴻,1971年生,書香門第杭州人。8歲進入影視圈,曾在北京電影學院教書,而後,前往美國深造4年語言和藝術,星途大好時,毅然回國繼續拍戲。關於她的美和人設,引用這段:參加《十三邀》,許知遠這種清高的知識分子,見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真好看」。
俞飛鴻不卑不亢地說:謝謝。
短短一回合,俞小姐的書香氣可見一斑。
俞小姐曾在20多歲時初讀小說《銀杏,銀杏》,便有一見鍾情的感覺。往後的日子裡對小說念念不忘,因為老朋友王朔的一句鼓勵,俞小姐決定專門成立文化公司,買下版權將其改編、找投資、開拍,導演和女主角皆是俞飛鴻本人。
從演員到導演的跨度,不是努力就可完成,這裡有一條天然鴻溝。演員立足於角色,戲大於天;導演立足於演員,演員大於天。這裡面需要克服的難,只有俞小姐心裡知道。外景環境艱苦,半年以上的拍攝時間是在雲南海拔3000米的高原,高反、水土不服,高強度工作,每天都有可能病倒,可是,時間就是金錢。她每天對自己說一百遍:堅持住,帶領劇組堅持住,我不能倒。人堅不催,比艱苦更苦到難以下咽的是經費短缺,無奈之下俞小姐賣了套房以來救片。
終於,在2009年這部傾注心血的電影《愛有來生》,正式上映。
俞小姐說這部電影裡有她的愛情觀。其實電影何止愛情觀,還有優美的風景,中式建築及道具設計,服裝與環境的呼應,動靜結合的藝術鏡頭。
環比其他女演員,俞小姐是「低產」演員。這些年,除了自己的片約,其它時間都在打磨這棵銀杏樹。試問,當今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社會裡,誰能定心沉澱自己,多年打磨作品。還記得那件讓人啼笑皆非的報數字對臺詞事件吧。難怪說「面如人心」,你的面孔源自你的心,俞小姐的人淡如菊,愈久彌香皆來自她暗暗等待的追夢心。
惋惜的是《愛有來生》票房遭遇滑鐵盧。投資近4000萬,票房回報僅僅只有200萬
道理很簡單,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是三好學生,但道理又很無奈,因為象牙塔只認卷面分數。其實,零片酬,賣房救片,親自導演,親自出演,欽定男一號(宇宙第一男人味---段奕宏)........林林種種的這些已經表白俞小姐是在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把自己喜歡的小說以光與影的形式展示出來,和更多人分享,產生共鳴和體悟。至於結果,至於票房,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不強求。
我們都知道好電影不能用票房來衡量,閃光之處在於:執著和追求。
從初識小說到電影發行放映,俞小姐一轉眼度過了10年的光景,不論在哪,心裡始終有個角落,那裡有一棵關於愛情、關於等待的銀杏樹。
後來,她栽下一顆銀杏樹,它叫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