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七月半,客家人這些習俗和禁忌,你敢聽嗎?

2020-12-28 網易

2020-09-04 07:36:31 來源: 記錄平遠

舉報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鬼節

  ……

  對於「鬼」這種比較玄妙的事物

  似乎每個人都是有著不同的見解

  唯物主義之人確信:

  這世上哪裡來的鬼,要是真有

  現在肯定鬼比人多!

  唯心主義之人覺得

  可能真的是...鬼比人多

  

  撇開這些關於「有沒有」的話題

  我們來細數一下

  客家人都有哪些鬼節習俗吧

  

  七月半傳說

  鬼門關

  有關七月半的傳說很多,最主要的傳說是,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

  七月半時(也有說是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七月又稱「鬼月」。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而在中元時則普渡孤魂野鬼。

  七月半習俗

  客家人過「七月半」,既為祖先準備豐富的祭品,實際上也是為全家人準備了佳餚。

  節日裡,祭品除了豬肉、雞、鴨和粉幹外,還有「漿丸子」,他們用糯米碾磨成粉,炒熟後加水並加入紅糖或白糖揉勻,用手做成棒狀或捏成圓形,有的還用模具拓上各種花紋,蒸熟後先供奉祖先及各路神仙,然後全家人享用。

  

  祭祀祖先

  到了七月十四這天,客家地區的人們會舉行各種活動,準備豐富的美食,隆重慶祝這個即將迎來豐收的日子;並要祭祀先人,向先人匯報這一年的收成,祈求祖先保佑來年大豐收

  

  吃鴨肉

  中元節祭拜祖先的祭品中必須選用鴨子代替雞作貢品,因為雞的爪子往後刨,會把給祖先送去的錢物都給刨出來,如此,後輩的心意就傳不到祖先那裡,所以就派鴨子作為祭祀的使者。

  為什麼派鴨子作為祭祀的使者?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去「陰間」渡鬼:

  傳說七月十四鬼門大開,鬼到人間搵食之後就會回陰間。但是過鬼門就需路過奈何橋,可奈何橋只有一座,鬼擠鬼,擠死鬼,所以我們的祖先為了能讓鬼平安回到陰間,就在「鬼節」這一天讓家家戶戶都殺鴨子,讓鴨子們渡鬼過河。

  鴨鴨做錯了什麼,要讓它承受這一切

  

  祭祀儀式完畢後,剩下的鴨子,人們就會將其「散福」(即食用),據傳食用鴨肉還能驅魔闢邪,所以便留傳了在中元節吃鴨肉的習俗。

  

  鴨鴨雖然可憐,但它的肉..確實好吃

  磨豆腐

  這是客家人少不了的一道菜,他們喜歡用石磨磨自家種植的黃豆做豆腐。做豆腐是一件複雜的技藝,打漿、火候和放石膏量都很講究。豆腐做好後用刀切成塊,放進鍋裡油炸一下,即可祭祀和食用。

  

  客家擂茶

  客家人過「七月半」時,要採幾片新鮮薄荷葉,放進擂缽搗爛,再加入沸水、調料即可,祭祀後隨手端起一碗,一飲而盡,既清涼又解渴;除外「七月半」客家人還會做炒米、炒豆子吃。

  

  舞稻草龍

  舊時,客家人過「七月半」還有舞「稻草龍」的習俗,整條龍全用稻草做成,完工後龍身上遍插線香,而在龍頭、龍身、龍尾的中間則分別點一根蠟燭,這種「稻草龍」在節前就須製作好,一般是七節或九節,插上竹竿就成了。

  七月十五夜裡,孩子們舉著「稻草龍」挨家挨戶串門,索要線香蠟燭,村民們也都慷慨給予。

  

  除了這些,大人還會囑咐小孩子,鬼節晚上最好不要出門,少說話、不熬夜、早早入睡

  另外鬼節這天晚上,看見別人拜鬼神時勿胡言亂語,要繞著走,不要迎面撞上,也不要踩地上的冥紙等祭拜的物品。如果實在繞不開,也注意,在心裡說聲,對不起,請借道等話。

  

  雖然說妖魔鬼怪都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但是七月半卻成為了成為客家人的一個重要節日。其原因是客家人十分尊敬祖先,它完全符合我國儒家的核心思想「禮」和傳統的孝道思想。

  對於祖先的逝世,客家先人們認為「形滅神不滅」,靈魂還活在世界上。

  於是他們在道教和儒家的節日上,增加對祖先的祭祀內容,並把它演變成為具有客家特色的「七月半」節日。

  

  你家是怎麼過七月半的?

  小時候有聽過

  關於鬼節的習俗和禁忌嗎?

  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來源:客家人、梅縣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七月半,鬼亂竄!四川的「鬼節」有些啥子禁忌和講究?
    以前小時候到了8月底,就經常聽到老輩子嘴裡念叨,「七月半,鬼亂竄。」在老輩子看來,「七月半」這個鬼節還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忌諱別人拍肩膀,忌諱踩冥錢撿錢,忌諱半夜慶生,忌諱半夜晾衣服等等。小時候百無禁忌,自然會嫌老輩子說這些禁忌囉嗦,現在長大之後反而會不由自主地去講究這些禁忌。若是身邊有親朋好友不小心犯了忌諱,還會苦口婆心地說上半天。
  • 「七月半」將至,「鬼節」這些民間禁忌,建議每個人都看看!
    過去,民間在七月初七就要通過一定儀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飯,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為止。 現在,逐漸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為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  我就笑笑不說話  以上為中元節習俗  下面給大家看一下「七月半」的禁忌  (註:膽小慎看)  我就笑笑不說話  農曆七月,中國習俗上稱它為鬼月,謂此月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眾鬼可以出遊人間。
  • 農曆七月拜拜習俗禁忌
    : 農曆七月初一: 開鬼門、鬼門開   各地習俗不一樣,其中還有個別地方這天在門口祭祀,準備供品拜拜,所有的供品都會插上一柱香,另外裝水的臉盆、毛巾、牙膏、香皂、鏡子等(因各家習俗準備的也有所不同),放在供桌前的板凳上,提供給好兄弟清潔用。
  • 今天七月半!這3大禁忌可一定要注意……
    今天是9月2日,即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又稱 「七月半」「鬼節」「盂蘭盆節」!這個節日大家熟悉嗎?通常有哪些習俗呢?你都會參與嗎?不過咱今天的重點可不是「鬼節」的習俗,而是「鬼節」也要注意消防安全哦!下面這3大禁忌,可千萬不要犯啊!
  • 大年初一,這些的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嗎?
    大年初一,這些的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嗎?那麼大年初一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呢?節日習俗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 七月半,鬼門開,十條禁忌須知曉
    農曆七月,是我國民俗傳說中的「鬼月」。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上鬼門。
  • 農曆七月半,中元節鬼節禁忌的七問七答,默默記住了
    農曆7月14或7月15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其實,「七月半」才是我們民間習慣的稱呼,源自上古時期,只是後來各大宗教為了順應民俗,紛紛創建了自己的說法,如道教把「七月半」說成是「中元節」,佛教把「七月半」說成是「盂蘭盆節」。當然,不同叫法就有不同做法,但都是針對去世的人。
  • 大年初七「人日節」,這些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那麼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呢?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告訴你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吧。大年初七「人日節」這個已被漸漸淡忘的「生日」,是中國傳統習俗的「人類生日」—「人日」。民俗專家說,在中國至少史長兩千年。
  • 新鋪「七月半」不單有「吃」的,更有「細哥細妹」可以看!
    而今,他們倆雙雙登上新鋪「七月半」文化大舞臺,極大活躍新鋪「七月半」文化氛圍。此次新鋪「七月半」文化節還有一個重大任務,那就是由民眾現場品嘗小吃後,投票選出「你最喜愛的新鋪傳統小吃」,再結合前期「尋找新鋪最美小吃」微信投票情況,來評定出兩種新鋪最美小吃。怎麼樣?你的權力挺大的吧!
  • 客家人的七夕節,你知道怎麼過嗎?
    農曆七月七又叫做「乞巧節」、「祈巧節」、「七巧節」關於這個節日客家地區流傳著許多特殊的習俗對於客家人而言這一天,待字閨中的女孩子和年輕媳婦都會買來七色彩絲用傳統手工編織成七色帶,而且還要摘一些新鮮的豆角、黃瓜、苦瓜、辣椒葉、茄子葉、南瓜葉、蕃茨葉七種青菜煮成一道名謂「七姐妹」的菜。
  • 客家人的二次葬習俗:遠古的繼承和對祖先的敬畏
    筆者是一位廣西客家人,從小就聽長輩說,我們從廣東遷移而來,而廣東的祖先又是從北方遷移過來的。 而這之上更遠的祖先從何而來,族中長輩也說不清楚。客家民居客家人自古就有二次葬的文化,至今仍舊施行。因此也常為外人所不解。關於二次葬習俗,其實沒有外界傳言的那般玄乎。
  • 鬼門開、活人避,七月你不可不知的禁忌
    中華上下五千年,流傳下來眾多的傳統習俗和生活禁忌。本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對習俗和禁忌我們也一直敦敦遵循著。但是今天,我們不講習俗,而且來講一講「鬼月」的夜晚禁忌!七月,就是我們俗稱的「鬼月」了;由於某種特性,這個月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陰盛陽衰中,所以流傳下來夜晚的禁忌也非常多。
  • 陰曆七月所謂「鬼月」的一些禁忌
    7月14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陰曆七月俗稱「鬼月」,忌諱也特別多,您知道哪些禁忌萬萬不能觸犯?鬼月護身秘訣大公開,讓你了解各類鬼月禁忌,學會正確拜拜方式,趨吉避兇,永保安康!◎忌半夜晾衣服溼衣服容易讓游離電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脫身,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裡,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 七月半,這10條禁忌一定要看
    每到農曆的七月半,很多在外遊子,都會放下工作,放下忙碌的生意,放下旅程,匆匆趕回老家,目的:回家接祖! 小時候常聽老一輩的人說,七月半鬼門開,這期間千萬不能到處亂跑,尤其是晚上,不然輕則生病大則…… 以下十條禁忌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 尋根系列(序):漂泊的客家人,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叫客家人嗎?
    「你是深圳人,為什麼來我們湖南呢?」「因為湖南是我媽媽的老家啊,我們跟媽媽回老家的。」「湖南是你媽媽的老家,那你的老家在哪裡啊?」「我的老家在梅州,我是客家人。」「你是客家人啊,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嗎?客家話就是廣東話嗎?」然後Cathy便答不上來了。Cathy姐妹倆都出生在梅州,生長在深圳。阿公阿婆常叫她們客家妹,有時會跟她們講客家話,但家裡和幼兒園都是普通話環境,她們不會講客家話,也不了解客家的文化和習俗。這個春節,帶Cathy姐妹回梅州過年。
  • 民間習俗:喪事四禁忌傳說你都知道嗎
    很多人認為靈魂也是有壽命的,不否認輪迴的存在,都寧願相信肉體消亡後靈魂仍然存在,而民間習俗對喪事都會特別注意禁忌,具體禁忌有哪些都知道嗎1、眼淚不能掉逝者身上親人過世都會難免傷心,要節哀,都聽過節哀這句話,卻不知道節哀是什麼意思,而在各處都有哭喪的習俗,在過去哭的聲音不夠大,還說明不夠孝,這話是我外婆跟我說的現代早已淡化了這些哭喪習俗,但是據民間老輩人傳說,節哀的深層意思就是節制眼淚,如果傷心過度把眼淚掉到了逝者身上,逝者會有感覺的,會影響逝者無法專心上路。
  • 七月十五中元節七大禁忌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7個風俗禁忌
    七月十五中元節七大禁忌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
  • 都說「男不娶五,女不嫁六」,這些婚禮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每一對結婚的新都不想婚禮有任何的差錯,因此一些婚嫁習俗和禁忌還是需要了解一下。中國傳統的七大結婚習俗1、中國結婚習俗之六禮是指由求親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續。3、中國結婚習俗之嫁妝女方家裡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財富和象徵。嫁妝最遲在婚禮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妝險了衣服飾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徵好兆頭的東西,如剪刀,寓意蝴蝶雙飛:痰盂,又稱子孫桶:花瓶,寓意花開富貴:鞋,寓意白頭偕老:尺,寓意良田萬頃等等。當然各地的風俗語和講究都不一樣。
  • 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大年初二回娘家你準備好了嗎?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回娘家,在中國北方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至於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怎麼不先給你公婆磕頭,而大老遠地進宮先拜我們呢?去!去先去給你公婆拜年,老老實實在家待一天伺奉他們,明天再來給我們拜年吧!」說著就把女兒攆了出去。打那時起,大年初二才回娘家拜年,就成了民間習俗,延續至今。其實,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的進步,許多禁忌和約束已經煙消雲散。無論哪一天,兒女都應該常回家看看以報對父母養育之恩。
  • 七月十四鬼亂竄,德保人這些禁忌千萬不要去犯!
    所以,整個七月是需要多加注意各種忌諱的月份,諸事不宜,更要謹防外出。為了讓陰陽兩界的人鬼都平安,自古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民間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都要進行拜祭。榕樹是聚陰的植物,同時也是最招鬼怪的植物,家門口擺放,不敢相信……鬼魂平時喜歡依附在冰涼的牆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起鬼上身好兄弟會看鞋頭的方向來判斷生人在哪裡,如果鞋頭朝床頭擺,那麼好兄弟就會上床和你一起睡…平常時刻玩碟仙就很容易發生事情,更何況在這鬼節時分…在外需多防夜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儘量都以代號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