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因「媽味」十足被網友黑:中國式的媽媽為何讓孩子很反感?

2020-08-25 啞鈴媽媽

文|啞鈴媽媽

伊能靜最近一段時間翻紅了,不過是「黑紅」,「黑紅」的。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綜藝節目中,伊能靜因為「媽味」十足,居然獨領風騷,成為話題量最大的姐姐。

節目開播第一天,伊能靜和王麗坤、王智一起分到了主打vocal 的《推開世界的門》。

伊能靜說,她想當隊長,幫扶一下實力比較差的隊員。

「幫扶」的過程中,伊能靜很認真負責,也很有耐心,但是卻敗光了我們對她最初的好印象。

伊能靜像極了一個嚴格要求孩子的媽媽,她說王麗坤,「五音不全,唱歌跑調」,王智,「因為倒數第一,一直哭個不停。」

而她自己,啞了嗓子,還在一直教,一直教。

有的網友表明:這樣子多像我的媽媽,平時在家裡訓我的模樣

「我每天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默默無聞地付出多少年,你呢,就不能爭點氣。學習成績不好,還一身的壞毛病,你對得起我嗎?」

「好好的褲子,非得上面破幾個洞,趕快換掉,你是乞丐嗎?」

「天氣冷了,你必須多穿一條保暖,要不然別想出門。」

「不許減肥,必須再多吃一碗。」

相比於爸爸大男子主義的「爸味」,很多孩子表示經常被「媽味」的訓斥困擾。

中國式的媽媽可能是全世界最愛孩子的媽媽,但孩子卻未必會覺得幸福。

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的父母,他們見面的談話,三句之內,必談孩子。只要一開口說孩子,幾個小時滔滔不絕。這些父母很無私,他們把畢生的精力、積蓄、生活的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可是,他們也可能是自私的父母。他們覺得你冷,你就要多穿衣服,他們覺得你餓,你就要多吃飯。

媽媽們非常非常愛孩子,但是卻不知道,真正的母愛是要學會適時地放手。

我有一個朋友,幾年前去國外留學了。

她說,剛到國外,覺得自己真的很幸福。因為,很多其他的同學,都需要拼命打工掙錢,才能獲得學費和生活費。但是她不用,每個月媽媽都會把足額的生活,按時打給她。

可是,媽媽要求很多,隨時會打電話詢問她的學習、社交、甚至吃什麼,穿什麼,事事都想要遙控操縱她。

她開始羨慕自己的同學們,他們雖然辛苦,但是卻是自由自在的。

後來,她研究生轉去了自己喜歡的專業,也不再接受父母給的學費、生活費。雖然辛苦,可是她說,感覺自己生活得特別幸福。

大家看過電視劇《小歡喜》吧。劇中有三個不同類型的媽媽,分別是喬英子的媽媽宋倩,方一凡的媽媽童文杰,季楊楊的媽媽劉靜。

三個媽媽,你覺得哪一個最成功?可以說,宋倩把喬英子培養得最成功。可是,我卻覺得,季楊楊的媽媽更親切,方一凡的生活最幸福

喬英子成績很優秀,可是她被媽媽宋倩嚴格地把控,沒有自己一丁點兒的自由。愛好天文學,喜歡樂高,在媽媽眼裡都成了罪過。直到後來,喬英子得了嚴重的抑鬱症。

相比之下,方一凡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可是媽媽願意遵循他自己的意願,讓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生活中,我們很多的媽媽,都像宋倩一樣。我們有的人想要掌控孩子的一切,結果孩子更加叛逆,想要逃離我們的身邊。

有的人,是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結果就把孩子養成了生活上什麼都不會的「廢人」。

媽媽管得太多,就成了「事兒媽」。自己太累不說,對孩子的發展也不利

養育孩子,是一個漸行漸遠的過程,父母要學會漸漸地放手。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獨立的空間。我們要相信孩子,他可以自己解決和處理一些事情。父母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去成長,他的認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孩子除了需要獨立的空間,還需去擴展成長的空間。比如和同學打交道,和朋友交往。人際關係空間的拓展,孩子的情商、交際能力才會得到發展。

當然,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引導。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引導他們發現真、善、美,去做一個善良、正直、幸福的人。

媽媽的愛,對孩子很重要,不能少。媽媽的愛,不要太重,讓孩子承擔不起。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伊能靜的說教,比「媽味」油膩
    最近翻車很厲害,除了她胡亂評價天后梅豔芳引起反感外,還因為她的」媽味「太重。網友說寧靜、張雨綺、黃聖依都是當媽的人,怎麼就沒她媽味重?伊能靜一張嘴就令人害怕,不論線上還是線下都喜歡談論娃,也愛四處認娃,張嘴閉嘴就是「孩子們」,將隊友王智、王麗坤都當成三歲小孩來看待,隨時擺出自己的資歷和年紀來當人「小媽」。
  • 被群嘲媽味十足的伊能靜,當媽的時候卻一點媽味都沒有
    近日,伊能靜在乘風破浪姐姐中以「媽味&34;我為你好」的大旗苦口婆心地說教,這樣的「媽味&34;媽味"都沒有,兒子哈利更是坦言52歲的媽媽就是個「小可愛」。,卻又不是你的沒有任何一個媽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但伊能靜卻做到了。
  • 大齡姐姐伊能靜被說媽味嚴重,得到當事人回應,並不反感
    今夏最受關注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讓很多在娛樂圈消失匿跡的姐姐們重新出現在觀眾的眼前,有些人繼續被抨擊,有些人卻讓網友們改觀,前有被連番轟炸的黃聖依,後有質疑聲不斷的伊能靜。近日,伊能靜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就被問到之前有人說她媽味嚴重,她本人有沒有覺得很委屈
  • 伊能靜翻車:讓你變老的不是年齡,而是「媽味」
    ,伊能靜確實被黑的有點過。但一個有意思的事實是,伊能靜倒扎紮實實憑藉一己之力成功帶火了一個詞,「媽味」。的確,伊能靜身上濃濃的「媽味」,隔著屏幕都感受到了。節目中,她把作為「前輩」的擔當發揮得淋漓盡致,悉心照顧同組的王智和王麗坤兩位音樂小白,逐字逐句教唱,得知王智被淘汰一度哭倒在桌上。
  • 伊能靜採訪翻車,拉踩甩鍋「媽味」十足
    在伊能靜口裡,就變了味。不止如此,網友還發現伊能靜前後矛盾,啪啪打臉。之前說自己不在乎過去的榮譽,但在採訪中卻不斷地cue到自己拍侯孝賢的電影,出了二十三張專輯,拍電視入圍了金鐘獎最佳女主角。一遍遍回憶過去,生怕別人不知道她過去有多牛。
  • 被吐槽"媽味"太重,伊能靜式說教為何讓人接受無能?
    大齡媽媽人設、出道36年老資歷老將人設、犧牲自己辛苦帶&34;團員人設……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伊能靜確實有在唱歌上去幫助王智和王麗坤,本該收穫一波好評的行為為什麼反而被吐槽不斷?根本原因就是她姿態擺的太高了,說教意味太濃。
  • 伊能靜被群嘲「媽味」,暴露了中國女性「越愛越累」的扎心真相!
    網友甚至仿照「爹味」一詞,為伊能靜創造了「媽味」。01什麼是媽味「給所有人當媽」這個人設,還是伊能靜自己cue出來的。宛如打著「防老」算盤去生娃的媽,投資進去自我和一切,再把這份犧牲全算在孩子頭上。02既強勢又軟弱的「媽味女友」「萬物皆可媽」這件事,不止有伊能靜做到了。當一個女人深愛一個男人時,也很容易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
  • 「爹味」「媽味」罵上熱搜:中國式家長,怎麼就成了貶義詞?
    這幾天,伊能靜以一己之力帶火了一個新詞——「媽味」。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期裡,觀眾們還在為她的奉獻精神感動落淚:面對團隊裡的音樂小白,她開啟了自稱媽媽般的教育模式仔細指導,看得觀眾想為她頒發一個「關愛後輩獎」。可到了第三期,眾人對伊能靜的態度卻悄然改變,紛紛吐槽——「為什麼想給所有人當媽?」
  • 伊能靜為何又翻車?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種不被人喜歡的「媽味」
    伊能靜從翻紅到翻車用了不足半個月。這個打造勵志人設且付出型人格的人為何會被全網嘲?總結下來就是她身上揮之不去的 「媽味」吧。「媽味」是由之前網絡上挺火的一詞「爹味」延伸過來的。網友們給出「媽味」解釋:普天之下,媽皆是她。
  • 被網友指「媽裡媽氣」,伊能靜回應:我不反感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章清清 8月27日下午,伊能靜做客《乘風破浪的姐姐》媒體採訪群,分享了很多節目背後的故事,也對一路以來的爭議做了不少回應。 先前,伊能靜在《定義》節目中的採訪引起了不少爭議,外界質疑她對王智和王麗坤不太友好,還網友指責她「媽裡媽氣」。
  • 從伊能靜遭非議談「媽味」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伊能靜的「媽味」和疫情下的反智主義。伊能靜遭非議:「愛說教的女人」為什麼也讓人不快?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衍生節目《定義》中,伊能靜接受採訪時的言辭引發了網友質疑。一是她稱自己真的很幸福,因為是「在完成了愛之後,再去完成自我價值」,但梅豔芳是「先完成自我價值,事業已經到頂」,但「一輩子都在尋找愛」,「很慘」。
  • 我怎麼看伊能靜的「媽味」
    「媽味」。媽味是隨著爹味出來的,都不是啥好詞。爹味我以前寫過(連結: ),總的來說,爹味大概就是控制欲強的控制型人格。不懂裝懂,喜好賣弄和說教,甚至用自己的價值觀評價、否定他人價值觀。啥啥都是自己很對的樣子。
  • 伊能靜女兒「不負眾望式」長大,網友:媽媽的基因真好
    可能孩子這些地方像媽媽,那些地方像爸爸,隨著長大,卻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畢竟女大十八變嘛,寶媽們肯定都希望寶寶是「越變越好看」。 伊能靜女兒「不負眾望式」長大 《乘風破浪的姐姐》一經播出,30+的姐姐們驚嘆眾人,怎麼可以保養得這麼好,尤其是52歲的伊能靜,根本看不出來實際年齡
  • 當媽後,我們對孩子的態度要像女王寧靜,千萬別成為媽味伊能靜
    大家受不了她整天絮絮叨叨,倚老賣老,媽味十足的樣子。而伊能靜則恰好相反,她想當老大,想像媽媽一樣在孩子心目中佔有絕對地位,但卻死不認錯,堅持自己才是對的一方,認為別人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她的孩子永遠跟不上她的步伐。不同的心態,不同的環境,就是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
  • 同樣是「媽味」,為啥伊能靜被眾人嘲笑,她婆婆卻人見人愛?
    」為啥伊能靜被罵,秦昊媽媽卻人見人愛大家都知道,伊能靜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以「媽味」出圈,動不動就擺出自己是「前輩」的架勢,來教育跟她同組的女星。甚至把自己比喻成是她們的「小媽」,被人群嘲「媽味」十足!
  • 高情商回應惡評‧伊能靜大方認媽味
    「媽味」,坦言不介意被指有「媽味」,表示亦母亦友很棒。伊能靜近期連續登上兩檔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婆婆和媽媽》,人氣跟著上漲,不過人紅是非多,被網民認為在「姐姐們」中像一位媽媽太愛操心,遭指有「媽味」。對此,伊能靜也高EQ回應此事,並表示她不反對「媽味」這個詞,伊能靜反而認為有媽味是很珍貴的事。
  • 沒有爹味和媽味,你才算是個現代人
    《媽媽是超人》截圖伊能靜只是中國女性的一個縮影。她已經是中國女性裡最能幹、最能掙錢,又最能兼顧事業與家庭的了,為什麼總讓人覺得費力不討好呢?如果說「爹味」是由眾多男性模板合起來構成的一個形象,伊能靜則憑一己之力詮釋了「媽味」這個詞。其實想一想,伊能靜只是中國女性的一個縮影。她已經是中國女性裡最能幹、最能掙錢,又最能兼顧事業與家庭的了,為什麼總讓人覺得費力不討好呢?
  • 由伊能靜、鍾麗緹、張雨綺及萬茜等,談談已婚女性身上的「媽味」
    比如寧靜,出場自帶大姐大氣場,美得大氣,氣質灑脫;比如張雨綺,節目裡的她就像個活潑天真的小女孩兒,讓你真的很難把她跟兩個孩子的媽媽聯繫到一起;再比如萬茜,氣質清冷,韻味十足但似乎只有伊能靜,節目中一直不斷重複並強調自己媽媽的身份。排練時,她眼裡含淚,訴說自己在外面工作,有多想念自己的孩子。又提到不能陪伴自己的孩子,心裡有多不舍,多愧疚。但是她只顧著訴說自己的心情,卻忽略了,節目裡其他幾個小姐姐,跟她一樣不能回家,不能陪伴孩子。她忘記了,別人跟她一樣,也是會思念孩子,牽掛孩子的。
  • 伊能靜:不反感「媽裡媽氣」,母是一件我們特有的武器
    important}《乘風破浪的姐姐》最初播出的那段時間,伊能靜可以說是被黑的體無完膚,不過隨著節目的持續播出,大家也都能看到每位姐姐們身上的閃光點,其中當然也包括伊能靜。此前在《定義》採訪中的言論,被網友指責
  • 伊能靜嘲梅豔芳「很慘」:為什麼有的人總喜歡給人當「媽」?
    像極了我媽做完飯之後,指著菜跟我描述做這個有多累,我必須再三鼓掌表達肯定才能吃到飯,時常會想「你還不如不做呢」!「媽味」這麼濃,也就親女兒能忍,成千上萬的觀眾不滿伊能靜這番話,芒果臺很快刪除了這段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