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汪海林的演講視頻在網上流傳,內容是關於&34;。汪海林的視頻可謂是引起很大的爭議性,同時側面反映出當前對流量時代的思考。
汪海林在視頻中提到:&34;。其實這個所謂的流量,不是明星本人,而是明星背後強大的力量——粉絲。汪海林與粉絲展開了一場惡戰。
在汪海林的口中他罵過很多人,例如鹿晗、蔡徐坤、迪麗熱巴等等,都是娛樂圈具有流量性的人物。但與他糾纏的是王一博和肖戰。他們二人因《陳情令》一劇大火,原本是偶像派活躍的明星走上了演藝界。說實話,演技方面還是略欠火候的,只能是演藝界的門檻太低。
汪海林的一句話得罪了肖戰和王一博的粉絲,導致引火燒身,雙方開始攻擊。王一博的粉絲罵兩天也就消停了,汪海林便停止了對王一博的吐槽。
而肖戰的粉絲卻不依不饒,越發來勁。他們甚至還連帶著王一博一起罵,並且為此專門開了一個話題,說:王一博與汪海林同居了,還P了王一博與汪海林在一起的結婚照私信發給汪海林。這樣的操作的確是刷新三觀,不得不佩服肖戰粉絲的腦洞,只想說一句:&34;。
汪海林作為國內知名的編劇,監製,其代表作品有《一起來看流星雨》《鐵齒銅牙紀曉嵐》《都是天使惹的禍》等作品,他在演藝圈還是有一定話語權和專業度的。
對於肖戰粉絲,汪海林說道:&34;。並且汪海林了解到肖戰粉絲的年齡階段都是在13、14歲。
通過汪海林與肖戰粉絲的這一激戰其實恰恰反映出當今流量時代的弊端。首先是追星。現在追星的年齡都是13、14左右,他們的心智其實還不算成熟。只是看到表面的東西,覺得這個是我喜歡的類型,便瘋狂去追,不惜一切代價。
大家身邊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拿著自己攢下的生活費去買專輯,去飛到各個地方去看見面會等等。這些原本都是沒有問題的,但偏偏變了質。為了見面誓不罷休,荒廢學業,每天打聽關於偶像的消息,導致自己不思進取。這樣的結果是偶像、粉絲和父母都不願看到的。
偶像與粉絲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們為什麼會喜歡偶像?是因為他們身上有我們值得欣賞的地方,有我們嚮往的東西,為了變得優秀一起去努力。無關利益,這才是追星的意義。所以作為粉絲應該具有最起碼的理智,分清是非。
其次是流量市場。當今的流量市場會衍生出很多流量明星,例如肖戰、鹿晗、任嘉倫、丁禹兮、朱一龍等。但這些也是可以去劃分一下的,其中一部分像朱一龍、任嘉倫和鹿晗等人的確是因流量而走紅。走紅的他們在演技上不斷去摸索、去實踐。時間會給出答案,他們具有自己的代表作,而且演技是經過觀眾認可的,這就是進步。
所以,汪海林也不能一桿子打翻一船人,有些流量夯實的鮮花小鮮肉,雖然出道時間不長,但他們確實在努力補課,進步也不小,而且有的小戲骨演技非常之棒。比如說鹿晗,之前的《上海堡壘》確實不咋的,但其最新的作品青春熱血勵志劇《穿越火線》是能看出他演技上有進步的。
而另一部分人便是利用流量多棲發展,每一方面都是平平常常,這也是流量市場值得去面對的弊端。
最後是直面當下的流量文化模式。如今是流量文化模式是擁有了粉絲卻消滅了觀眾,文化自覺是需要文化人去承擔的。現如今青少年氪金的問題,老師帶領追星的問題,這些都是需要面對的痛點。
問題既然出現了就要去解決,作為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本應該是帶領祖國的園丁走向正途,而不是去消遣他們。作為青少年應該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責任,同時也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汪海林演講的最後有一句話:&34;。這些不僅僅是肺腑之言,更是我們需要去下定決心去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