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三候: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何解?一組美圖釋三候!

2021-01-09 藝術泛舟

白露節氣到來預示中國大部分地區由夏進入真正意義上的秋天。

秋天收穫、黃金季節。最美的秋景往往是在北方和西部。

正所謂:萬裡晴空如洗,月明星稀露沾衣。滿山楓葉逐變黃,落葉飄零水漸清。

秋天
秋天

千字文中說:秋收冬藏,秋天既要收還要藏。而藏就是為過冬準備充足的食物儲備。

人以貼秋膘為主要養生之道 ,以儲備脂肪及營養迎接那漫長的冬天。植物則是落光全身的葉子過冬,飛禽走獸的熊和松鼠自然在夏天就拼命的吃和藏食物,準備冬眠。

白露由來:

古人在《孝緯經》中:「處暑後十五日(平氣法劃分的節氣)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陽氣在夏至日達到頂峰,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現代氣象學解釋是:白露之後,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
白露
白露
白露

二十四節氣均有候,每節氣有三候,共計七十二候。

24節氣分三候正好為七十二候,而且每候均有一個自然現象:或者動植物現象,一般而言是植物抽芽、生長、萌發這類。動物一部分是冬眠動物和候鳥飛回飛走。另一部分就是一些自然氣候現象,比如雷、電、雨、霜這類。

所以"七十二候」是我國古人根據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也大部分相符)的動物、植物以及其它自然現象變化的徵候等編寫而成,用來說明節氣變化,作為農事活動的依據。它以五天為一候,一年共有72候,為與24節氣對應,規定三候為一節(氣)。72候的「候應」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兩大類。雖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麼準確,其中還有不科學成分,但對於了解古代華北地區的氣候及其變遷,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白露三候:鴻雁來; 玄鳥歸;群鳥養羞。

意思是說白露時節,鴻和雁開始列隊從北向南飛,燕子等候鳥開始集體朝南遷徙,尋找過冬的樂土,百鳥開始儲存乾果以備過冬。

但是細心的人會發現:

雨水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中也有鴻雁來,這不是這不是衝突了嗎?

鴻雁來

實際古代的表達方式多樣的,雨水的鴻雁來是從南向北,白露的鴻雁來是從北向南。

鴻雁歸

初候鴻雁來:

鴻大雁小,自北而來南也,不謂南鄉,非其居耳。

二候玄鳥歸: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鳥解見春分(春分初候,玄鳥至;燕來也),此時自北而往南遷也,燕乃南方之鳥,故曰歸。

白露
白露
白露

玄鳥即燕子。可能是商的圖騰。傳說有娀氏女簡狄吞燕卵生了商的始祖契。《山海經》上說,玄鳥是一種四翅鳥類,羽毛呈淡黃色,喜食鷹肉,性暴戾,居於平頂山。《詩經》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三候群鳥養羞:三獸以上為群,群者,眾也。

《禮記》注曰:「羞者,所羹之食。」養羞者,藏之以備冬月之養也。羞」是「饈」的本,字。古代「羞」、「饈」通用。養羞指儲藏食物。《逸周書·時訓》:「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群鳥養羞。」朱右曾校釋:「養羞者,蓄食以備冬,如藏珍,羞。」

唐代元稹在《白露八月節 》就有養羞:

露沾蔬草白,天氣轉青高。葉下和秋吹,驚看兩鬢毛。養羞因野鳥,為客訝蓬蒿。火急收田種,晨昏莫辭勞。

詩《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

白露
白露
白露

民俗、養生及生活注意事項:

民間有白露有吃紅薯、吃龍眼(桂圓)、養生粥、喝白露茶、釀白露米酒等風俗。

白露茶
白露米酒
龍眼
白露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

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白露到了,就會有秋燥現象,比如口乾、唇乾、鼻幹、咽幹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有時喝水也無法緩解,這裡就要加強食療了。

推薦的食療多喝冬瓜湯這類最為經濟實用的。百合熬粥也是很方便的。

人參、沙參、西洋參、川貝等這些客觀講不但製作麻煩,費用也太高昂,而且也不適合所有人。

秋天一般提倡:春捂秋凍。但秋凍並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都不適合「秋凍」。

相關焦點

  • 今日白露,白露三候「鴻雁來,元鳥歸,群鳥養羞」什麼意思?
    摘要:白露節氣到,白露三候「鴻雁來,元鳥歸,群鳥養羞」,是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每年的九月初就將要迎來24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白露。在白露節氣的時候也有三候,即「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白露節氣三候的意思是說白露節氣到了,鴻雁就要開始飛往南方去過冬了。而五天以後燕子等候鳥也要南飛去避寒了,十天以後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節,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鴻雁是一種大型的水鳥,主要是在河流、湖畔、水庫等地方活動。
  • 節氣:白露三候——群鳥養羞
    七十二候是我國最早的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曆法,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是我國的文化瑰寶。2018年9月26日,翼城歷山被國家氣象部門授予「曆法之源」稱號。2019年7月18日,被授予中國「天然氧吧」稱號。
  • 「白露」三候是什麼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每年九月初,人們都會迎來一年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人們隨即進入典型的秋季氣候——天氣轉涼,空氣乾燥。在我國古代,人們將白露時節用不同的物候現象劃分為三候,今天就為你介紹,白露節氣物候意義,白露三候是什麼。我國古人將白露劃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思是說白露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節。
  • 從「白露三候」感悟青年幹部錘鍊成長
    今日12時8分,我們在涼爽秋風中迎來新的節氣——白露。白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白露三候」也許會給青年幹部錘鍊成長帶來諸多啟示與思考。一候鴻雁來,不變的徵程,迎來生命的綻放。鴻雁飄飄,向南跋涉,高邈的雲霄,再一次迎來生命的舞蹈。
  • 白露丨從白露三候看生態環境保護
    白露丨從白露三候看生態環境保護 2019-09-08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諺:白露種蔥,寒露種蒜,白露三候有何寓意
    白露過後,除了是各種水果與穀物收穫的季節,另外,白露節氣降雨漸少,光照充足,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過冬蔬菜作物的種植與生長。一、白露三候,有何說法?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 今日白露:露沾蔬草白,天氣轉青高
    9月的第一個節氣,我們迎來白露。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時間點在每年公曆9月7日至9日之間。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古人以四時配五行,認為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之際,花木尚錦簇繁盛,秋景宜人,農業生產也進入繁忙的秋收季節。莫負好時光。資料圖 多彩貴州網記者 楊昌鼎攝 白露三候:皆以鳥類物候體現一候,鴻雁來丨鴻為大,雁為小,是不同的兩種。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二候,玄鳥歸丨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
  • 二十四節氣|白露:人生如露,知白守黑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白露,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載:「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場白露一場霜。白露後,天高雲淡、氣爽風涼,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地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到來。白露三候一候:鴻雁來鴻雁千裡迢迢,翻山越嶺飛回南方過冬。
  • 白露 | 夏盡炎氣微,火息涼風生
    白露,在每年9月8日前後,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在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白露之日,說的鴻雁來,是指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則南飛。
  • 歲時箋 • 白露 |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歲時箋  9月8日  白露」太陽到達黃經165度▲任淡如攝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說:白露是農曆八月的節氣。秋在五行裡屬金,而金對應的是白色。此時陰氣漸重陽氣漸少,露水凝結,故稱白露。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十五天,每五天一候,共有三候。
  • 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涼風至:立秋過後,人們會感覺到刮的風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此時的風讓人有涼爽感。 白露降:早晨人們會看到外邊有霧氣產生。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由此可見,此時夏季帶給人們的陽氣已不再很強盛,秋天的陰氣已開始增強。
  • 白露在仲秋,早晚涼悠悠
    白露後五日為初候,鴻雁來。秋重,鴻雁自北而南遷徙,大者為鴻,小的稱雁。再五日為二候,玄鳥歸。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如今紅花半落燕歸去,秋風蕭瑟,要白露滿山葉飛墜了。再五日為三候,群鳥養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之義。
  • 白露來了,炎熱的夏天要結束了嗎?
    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我國古人將白露劃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思是說白露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節,可見白露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詞)
    白露,顧名思義,白色的露。它指的是白露過後,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事實上,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它表示了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我國古代就曾把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思是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確實是天氣轉涼的象徵。那麼,關於「白露」的詩詞,你又知道多少呢?
  • 白露到丨秋涼漸起,適量添衣
    白露時節,天氣逐漸轉涼,空氣中的氣態水達到飽和,便會凝結成為液態水。進入白露,送走高溫酷暑,迎來了氣候宜人的收穫季節。白露三候1一候鴻雁來鴻為大,雁為小,是不同的兩種。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2二候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
  • 白露:一個極富詩意的節氣
    白露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當此時節,鴻雁與燕子等候鳥開始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 白露諺語露水見晴天。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幹霧露陰,溼霧露晴。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裡熱。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白露日雨,到一處壞一處。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白露下了雨,市上缺少米。
  • 今日白露,時光清淺,思念悠悠
    相思黃葉落,白露溼青苔。(唐)李白《寄遠十二首》節選天空是秋雲的舞臺它時而婀娜、時而飄逸時而又聚攏在一起擁抱暖色的光點綴回家的路熱浪逐漸化為清風夜晚悄悄變得涼爽露珠藏在綠植的懷抱靜待分享朝陽的光芒秋風入窗裡羅帳起飄揚今日12時08分我們將迎來白露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