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TVB劇集《潛行狙擊》面世,劇中蘇星柏與姚可可的感情線,吸引了不少觀眾。青梅竹馬卻相愛相殺的愛情,虐心卻又極具共情能力,即使觀眾知道他們作惡多端,也仍舊被強大的角色魅力徵服。
最終,兩人天人永隔的結局,在情理之中卻又讓觀眾深感遺憾。
次年,另一熱劇《雷霆掃毒》跟進,底層女孩陳家碧與高級督查韋世樂的愛情,幾乎從頭虐到尾。女主不被幸福之神眷顧的一生,更是TVB粉心中的意難平,大結局時觀眾紛紛吐槽要給編劇「寄刀片」。
兩部劇集,兩對情侶,兩份意難平,卻都有一個人的身影。
曾經的TVB當家花旦徐子珊。
徐子珊出現在TVB走下坡路之時,也可以算是TVB仍舊是國民記憶時期最後一波熟面孔,她與胡杏兒、楊怡等人並稱「五小花」。離開老東家後,徐子珊的消息慢慢減弱,24日,她更借媒體專訪公布了全面退出娛樂圈的計劃。
理由很簡單,她希望在自己喜歡的心理學領域有更深入的研究,亦想找回自己。這是她送給自己40歲的禮物,大膽而果斷的作風讓人敬佩又震驚,但回顧徐子珊15年的藝人生涯,卻又早有預兆。
愛跳舞的女孩,一直在追求成長的路上
幼時徐子珊的夢想並不是做演員,愛跳舞的她原本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舞蹈家,從芭蕾到爵士都在努力進修。進入TVB後讓她口碑逆襲的作品《舞動全城》,劇中角色能夠獲得認可,便與她紮實的舞蹈功底息息相關。
然而,受傷的腳踝與競爭激烈的環境,限制了她在舞蹈上的成長空間,大學時期還是選擇了更符合當下年輕人穩妥擇業取向的語言系。畢業以後,她與普通應屆生一樣穿梭上寫字樓之間,成為一名「打工仔」。
但此時的徐子珊已經開始顯露出她不斷追求個人能力增值理念,為了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她努力學習普通話。工作之餘,除了繼續研究熱愛的舞蹈外,還挖掘出戲劇表演的愛好,嘗試出演過音樂劇,這為她做演員打下不錯的基礎。
04年徐子珊通過香港小姐冠軍身份正式出道,但她的學習成長觀念並沒有因身份的變化而動搖,在人氣頂盛的時期跑去進修珠寶設計。後續自認人際交往有些許障礙的她,更對心理學產生深厚興趣,開啟多年半工半讀深造生活。
面對這樣愛習的偶像,徐子珊的粉絲經常調侃:「突然看不到人,通過八卦新聞才知道是學習去了」,這已經成為粉絲對她的固有印象。當下,她通過多年努力也成功拿到碩士學位,讓她退出娛樂圈後事業重新出發有了保障。
能夠從小堅持增長自己的個人價值,能夠在浮華的娛樂圈保持成長理念,能夠在四十歲的年齡選擇重新出發。這樣的徐子珊,擁有太多當下人在忙碌與麻木中欠缺的東西:尋找自我、尋找價值、尋找幸福。
一直在尋求成長的徐子珊,在40歲做出退圈定,很符合她一貫的取向。
不過,徐子珊退出娛樂圈雖然是個人追求與喜好成就,但客觀來說她的演藝事業也的確成長乏力。15年起伏的演員藝人生涯,她有了輝煌,卻也走向迷茫。
逆襲後又陷入瓶頸的演藝事業
TVB一線演員的成長極少有一蹴而就的,徐子珊也不例外,甚至她出道之時還帶了點非好感印象。彼時,港姐已經過了「神顏頻出」階段,自2000年初期大多數冠軍都有被吐槽「最醜」的經歷,五小花之中的胡杏兒與徐子珊有過類似經歷。
待到徐子珊一步步從配角做到主角之時,仍舊有不乏質疑之聲,當下翻閱歷年的網絡記錄,「徐子珊為什麼能當主角」的人氣八卦貼歷歷在目。好在,TVB在挑選演員的審美上一向多元大氣,基本都屬於耐看又有辨識度的類型。
徐子珊便是其中一個,初期看似不夠驚豔甚至因角色不討喜給觀眾帶來的非好感,很快被一個個精彩的角色打破。慢慢地,觀眾發現原來這個第一眼看起來不符合傳統審美的女明星,顏值卻有無限釋放的潛力。
她可以是駕馭古典風情;
也可以野性;
可詭計多端;
也可幹練知性。
更為讓觀眾驚喜的是,她是TVB演員裡少有的「出道即演技巔峰」類型,只要角色有足夠張力,演技便不會鏈子。第一部電影《跟蹤》便拿到了金像最佳新人獎,這在2000年後出道的TVB藝人中,是非常少見的。
待《潛行狙擊》、《雷霆掃毒》兩部高人氣作品之後,她已經坐穩當家花旦的位置,事業與口碑都成功逆襲。但TVB相對封閉的製作格局與市場競爭力的降低,很難讓處於一線位置的演員事業有持久發展力,大多數人會選擇淡出或「北上」。
所以2015年與TVB約滿後,徐子珊與胡杏兒一樣選擇了「北上」發展,籤入自己在《矮仔多情》中的搭檔王祖藍名下。然而,從演藝事業發展角度來看,徐子珊的這一選擇,堪稱「下下之舉」。
要知道,王祖藍雖然在內地人氣極高,但他的優勢在綜藝方面。他的影視資源實力原本就不足,能給到徐子珊的資源更加稀缺,與徐子珊一同籤約的視後鄧翠雯但在解約時便委婉指出王祖藍不能滿足她的事業要求。
事實證明,王祖藍給徐子珊製作發展路線,出相當不適合對方。在兩人合作期間,徐子珊基本上都是一些冷門綜藝裡刷存在感,若非演員真愛粉,恐怕都會以為這段時間她已經「退圈」了。
細捋下來,唯一能讓她發揮到長處的綜藝,反而是沒有王祖藍的《新舞林大會》,她當時的舞蹈作品驚豔不少觀眾。只可惜這檔綜藝並沒有引發現象級人氣,觀眾的焦點也更集中在一些話題嘉賓身上,大家對她的認知度仍舊停留在情懷上。
至於影視資源,更可以用一個「虐」字來形容,離開TVB後她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也只有2018年與老搭檔黃宗澤合作的網劇《守護神之保險調查》。這部作品純看演員陣容便知道,是一部內地參與製作卻主打TVB情懷的電視劇。
很顯然,她只能吃TVB時期積累下來的老底子。
2019年,終於主演了一部純內地製作的網劇《財神》,只是粗糙的造型與幾乎沒有相關介紹的推廣,便已顯露了這部作品的「小製作」範。徐子珊在劇中的少女打扮,更受到了「裝嫩」吐槽,作品能否獲認可相當難預計。
在她的曬出劇照後,粉絲反而留言希望她能重回TVB,可見離巢之後她的處境之尷尬。
出道15年,曾經的TVB一線花旦,有一定國民度,到了可以轉攻厚重一定作品的40歲,卻無施展機會。這樣局面,與出演可能會影響口碑的粗糙作品相比,徐子珊當下轉攻自己更喜愛的心理學,反而是更完美的選擇。
事業雖有瓶頸,退圈決定卻不倉促
從徐子珊離開TVB的作品來看,用「王祖藍耽誤了她的事業」形容,完全不算誇張。但鄧萃雯在意識到新老闆無法滿足自己的職業需求時果斷退出,徐子珊卻一直耐心等到合約期滿,在七話看來,或許也是她自己早有退意。
疲於「扮靚」的演員人生,早已讓她產生迷茫。
在與TVB合約期滿之前,徐子珊被有作品減產的趨勢,彼時很多媒體懷疑她被「冷藏」、「因連續落選視後心寒」。但徐子珊的回應很維護老東家,她坦言這是與公司共同默認的決定,因為她要「慢慢想」,也是在這期間她進修了珠寶設計。
而解約之後的計劃,徐子珊的仍舊是「思考」,並沒有著急籤新公司,直到王祖藍娛樂公司成立她才加入。在職業最大的變動期,徐子珊的「佛系」反應已經展現了她的「迷茫」,同時也反應出她對名利並不執著。
離開TVB後的這四年,或許正是她「慢慢思考」的過渡期,被「王祖藍耽誤」的虐心資源更能讓她看到娛樂圈的不可控性,堅定「離開」念頭。或許對粉絲來說,這是一個傷感的離別,但她能在40歲堅定自己的人生新走向,值得我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