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聊起三部曲這一話題,那無疑不能忽略義大利偉大導演費裡尼的作品。費裡尼的作品中包含了背叛三部曲、孤獨三部曲以及回憶三部曲。而今天,我們的焦點就是費裡尼的背叛三部曲。
背叛三部曲包含了費裡尼最出色的作品《八部半》,以及電影《甜蜜的生活》和《朱麗葉與魔鬼》。
1960年上映的《甜蜜的生活》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電影講述了一個過著奢侈生活的三流記者渴望成為一個作家,但最終未能如願,回歸奢侈浮華的生活的故事。這部電影是費裡尼早期的新寫實主義電影和後期的藝術電影之間的分界點。電影用傳統的宗教與現代化的世俗生活之間的對比,來表達時代發展給社會帶來的思想衝突。《甜蜜的生活》不僅在票房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還在第13屆坎城電影節上斬獲金棕櫚獎。
在創作完《甜蜜的生活》後,費裡尼卻面臨到一定的創作瓶頸。然而,這一困境反而讓他於1963年創作出了他最出色的電影《八部半》,也正是背叛三部曲的第二部電影。這部電影以當時費裡尼所面臨的處境為藍本,講述了導演古依多在籌拍電影時,不僅在創作上面臨困難,而且在感情上也陷入困境的故事。這部電影將意識流發揮到了極致,深入到了主角的內心,通過回憶、想像、夢境和幻覺等內心層面的事物與現實世界的結合,將主人公內心的煎熬體現地淋漓盡致。《八部半》最終也拿到了當年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獎項。
兩年後,也就是1965年,這一系列中的第三部作品《朱麗葉與魔鬼》誕生。在這部電影裡,與丈夫結婚多年的朱麗葉整天忙裡忙外,但她的丈夫卻忘記了結婚紀念日,甚至欺騙他的感情。在這種打擊下,朱麗葉陷入各種奇奇怪怪的幻覺。與《八部半》一樣,費裡尼同樣用意識流這一手法來描繪朱麗葉的心理,像極了文學界裡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這三部電影被合稱為費裡尼的「背叛三部曲」,自然是因為他們都是以背叛為核心的故事。《甜蜜的生活》中記者背叛了他的理想,《八部半》中導演背叛了他的妻子,而《朱麗葉與魔鬼》中丈夫背叛了朱麗葉。「背叛」無疑是一個貶義詞,但它又似乎就是人類的天性,而費裡尼就直面了這種天性。在他的這三部電影裡,主角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們沒有崇高的道德,他們只是想要在混亂的社會中安身立命,找到最舒適的狀態。而從電影技術上講,「意識流」的嫻熟應用加深了這一主題。
「背叛三部曲」無一不在牴觸著傳統的社會體系,然而這並沒有讓影片遭人唾棄,反而讓觀眾更清晰、深刻地接觸到了人性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