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看這篇文章,是因為:
簡而言之,對於星爺的愛和認同,已經被盧正雨內化在了自己的審美體系中,《絕世高手》基本上就是《功夫》的故事加《食神》(的情感,是一部出自星爺粉絲之手,最接近星爺風格的作品。也令人無比感慨,星爺仍然是傳奇,高仿的星爺,都比當今很多的原創要高一點點。
7月6日,《絕世高手》上映了。雖然這部電影是從導演盧正雨那部劃時代性的網劇品牌衍生出來的,但本質上,這是盧正雨作為星爺著名粉絲的大型表白之作,同時也是他擔任《西遊降魔篇》和《美人魚》編劇後,拜師學藝過後的出師之作。
簡而言之,對於星爺的愛和認同,已經被盧正雨內化在了自己的審美體系中,《絕世高手》基本上就是《功夫》的故事加《食神》(的情感,是一部出自星爺粉絲之手,最接近星爺風格的作品。也令人無比感慨,星爺仍然是傳奇,高仿的星爺,都比當今很多的原創要高一點點。
整個故事的內核基本是《功夫》的。和《功夫》裡的星爺一樣,《絕世高手》裡的小魚也是孤兒,也是一路被欺負著長大,選擇以成為混蛋的方式贏回世界。唯一區別是,《功夫》只交待了星爺不現實的武俠夢,讓他如何在保護小蘿莉時遭到無情羞辱,英雄夢被暴力拆解。《絕世高手》裡,含辛茹苦將小魚撫養長大的母親,最終因為他意外身亡,讓他背負上深深的愧疚。
《功夫》裡星爺良心解凍的觸發點,是在高手雲集的豬籠城寨,遇到了有正義感的隱藏高手,為鄰居挺身而出不惜暴露身份,因此被激發成為絕世高手。《絕世高手》裡的小魚則是在墮落街遇到了那些無論經歷了什麼,都能在美食中找到生活樂趣的人,還和女張飛談起了戀愛,這些真摯的情感讓他在面對榮華富貴時,看清了自己的內心,變成了真正的絕世高手。
墮落街和隱藏其中的高手的設置,都和豬籠城寨中包租婆那群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也並不是完全虛構的,而是能夠在盧正雨家鄉湖南找到出處。可見盧正雨的童年經歷,大概和星爺很有幾分相似,被欺負過,很孤獨。《功夫》是星爺的英雄夢,想必曾給盧正雨帶來很多安慰。《絕世高手》用致敬的形式,讓粉絲重溫了一次被「小人物也有金子般閃光之處」安慰的感受。
情感則是《食神》的。《絕世高手》讓我們知道,盧正雨肯定也想做武俠夢,但是因為能力、經驗還不到位,不得不選擇美食這條捷徑,英雄夢破碎帶來的傷痛,也就變成了失去母愛和媽媽的味道帶來的傷痛。相對《功夫》,這個設定對盧正雨來說算是被動的。但事實上,有了這個設定,《絕世高手》裡的情感驅動倒是比《功夫》還要強一些。
小時候的小魚因為媽媽去世,哭到失去痛覺,最後因為對郭採潔和墮落街朋友們的愧疚,才找回超常的味覺。郭採潔也有同樣的設定,從小被母親拋棄,讓她必須強大,強大到超出自己的承受力,直到遇到小魚出現,這個男人雖然廢物,卻會在最危急的時候捨命救她。同樣的傷痛和同樣的善良,讓他們走到一起,合情合理。「女張飛」也不像紫霞、段小姐一樣愛得那麼像花痴了。從這個角度來說,盧正雨對他的女主角,要比星爺好一點。
《絕世高手》的立意,沒有超越《功夫》和《食神》,但形式上玩出了更多花樣,更二次元,更符合新一代年輕人的趣味。這裡所指的年輕人,並不僅限於星爺粉絲。片中想像力最爆棚的有兩處。一處是小魚初到墮落街,三個高手在製作烤肉、小龍蝦和泡麵時,展示出了從未有過的功夫場面的玩法,尤其是用單槓中的旋轉和烤肉結合在一起,令人拍案爆笑。另一處是在範偉和陳衝這對老冤家對決火鍋底料時,盧正雨嘗試了「新概念」特效,讓老湯凝固成的超級賽亞人在火鍋上打敗了兇猛的野獸,一本滿足了80後的童年趣味。
只不過,可惜的是,這兩場戲出現得早了,而高潮戲卻不如這兩場戲精彩,頗令人有些意興闌珊。而且,高潮戲中,小魚雖然成了味覺上的高手,但盧正雨在終極對決中,打出了團結就是力量,戰勝一切妖魔鬼怪的概念,道德正確,但在這樣一個小人物闖關的劇情邏輯進行到最後的時候,讓人無處安放「我曾經平庸,但終究會像金子般發光」的情感投射。無論是作為非科班出身的導演,還是作為一個男人,很顯然盧正雨都並不是那麼自信。
卡通般的劇情和場景中,一眾演員都很出彩,包括範偉、萬合天宜(微博)團隊在內地的各種風格的喜劇演員都能融入其中,又發揮各自特色。陳衝和倉田保昭加入其中也並不顯得違和,甚至還有反差萌。但最出彩的卻是蔡國慶,為了演出一個扁平且浮誇的反派,二次元完全沒有包袱地,把那個曾經一本正經唱著《365個祝福》的自己,365度無死角掰開了揉碎了黑了一遍,讓人笑出眼淚和腹肌。這個創意,就像盧正雨和蔡國慶自己說的,從誕生那一刻開始就註定贏了。
這個年代,「致敬」可能不會再那麼容易就受到歡迎得到高分,有時甚至可能和「偷懶「「抄襲」畫上等號。但儘管如此,《絕世高手》還是讓人覺得是可愛的,因為盧正雨真的是從骨子裡認同他的偶像星爺,對待他就像星爺對待李小龍一樣,處處散發著一種」我不管我就是要崇拜你,就是要賴著你」的感覺。有時候,再成熟理智的成年人,都會在這種不自知的天真無邪面前,敗下陣來。
來自騰訊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