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名優秀的緝毒隊員,最重要的特質是要堅韌、勇敢、敬業,最關鍵的是要敏銳,要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洞察和捕捉到毒販透露出的每一絲信息,快速做出判斷和採取行動。
第二期全國「公安楷模」發布活動中,當主持人問起優秀緝毒警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時,緝毒警察李瀏華如是說。
10月9日上午,公安部在京舉行第二期全國「公安楷模」發布活動,集中發布5名「公安楷模」先進事跡,授予劉忠義、黃文祝、朱建明、朱振龍、李瀏華同志「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頒發獎章、證書。
這5位公安楷模中,就有我們的「緝毒利劍」——雲南省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副支隊長李瀏華!
英雄榮譽的背後,是九年如一日的堅守和付出,是面對兇殘毒販時的勇猛和頑強,是對公安禁毒事業的執著和奉獻,是對祖國這片淨土無私和深情的大愛。
(視頻時長5:06,建議在Wi-Fi下觀看)
自2008年李瀏華擔任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流動警務站站長至今,他帶領戰友共查破毒品案件456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500餘人,繳獲毒品2.9噸、製毒物品20噸,查獲涉案車輛300餘輛、制式手槍16支、子彈647發。在這些輝煌的數字背後,警務站民警和隊員無一人犧牲和重傷,李瀏華帶領戰友創造了中國禁毒史上公開查緝中九年無一傷亡的奇蹟。
李瀏華工作照
李瀏華在年輕人中的人氣也很高,曾兩次走進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欄目,向全國觀眾展現了緝毒警察的風採。
節目裡,他和在緝毒戰場上一樣從容機智,不時和主持人搞笑逗樂,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幽默的緝毒警察」。
(視頻時長01:52,建議在Wi-Fi下觀看)
接下來,讓我們共同學習公安楷模李瀏華的先進事跡:
緝毒悍將是怎樣煉成的
在雲南昆明通往泰國曼谷的「昆曼國際大通道」上有一個不起眼的小鎮叫青龍廠,它位於雲南省玉溪市境內的崇山峻岭中,這裡是境外著名的「金三角」地區向我國南線滲透毒品的重要過境通道,是許多鋌而走險的販毒分子的必經之路,雲南省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流動警務站就設在這裡。
2011年8月4日中午,玉溪禁毒支隊流動警務站青龍廠查緝點,兩輛從景洪開往昆明的客車在民警的示意下駛入警務站查緝點接受檢查,幾分鐘後,查緝人員從一輛客車上帶下5名女子,隨即,女民警從她們的胸罩內發現毒品,通過移動查緝車的X光檢查,5名女子身上均藏有毒品可疑物。最後,查緝人員從5名女子身上共查獲海洛因2000餘千克。
這時,玉溪市禁毒支隊流動警務站站長李瀏華熟練地一邊指揮屬下取證、處置現場,一邊對5名犯罪嫌疑人開始了現場詢問:你們帶的毒品是誰給的,帶到什麼地方去,交給誰,你們從哪裡上的車,經過前面的查緝站有沒有檢查你們,怎麼檢查的……李瀏華問得十分詳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李瀏華及時詢問犯罪嫌疑人有兩個目的,一是及時了解和掌握毒情形勢的最新動態和販毒分子的規律,二是深挖犯罪線索,擴大戰果。李瀏華對付販毒分子的智慧就是在這平時的點滴之中積累起來的。
在李瀏華的記憶裡,流動警務站成立之初,查獲一起案件其實也很艱難。由於缺乏實戰經驗,李瀏華和大家白天黑夜拼命地查,吃盡了苦頭,十天半月下來卻一無所獲。為了尋找破題之道,李瀏華大量閱讀禁毒業務書籍,上網查閱全省乃至全國各地近期的查緝工作情況,了解新的藏毒方式和販毒路線,學到一點好的經驗就傳授給查緝民警。為了增強查緝實戰經驗,李瀏華還帶領民警深入邊境一線查緝站點,跟班學習別人的查緝方法,使全站的查緝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日常工作中,每查緝到一起案件,李瀏華就召開經驗交流會,由最初發現線索的隊員談經驗和體會,共同討論,總結經驗,尋找不足。針對毒販利用交通工具藏毒運毒日益猖獗的情況,李瀏華就組織大家認真研究各種車輛的結構,分析和查找容易藏毒和容易被忽視的部位。針對人體藏毒突出的情況,李瀏華又帶領大家總結出了一套通過口音、籍貫、職業、出行理由、往返路線及察言觀色來發現線索的方法。李瀏華和全站查緝人員在幹中學,學中幹,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很快就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查緝方法。
2009年11月6日,李瀏華帶領隊員對一輛重慶牌照的豐田轎車進行檢查,駕駛員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頓時引起了李瀏華的警覺,但是經過對全車反覆檢查卻找不到任何可疑物。李瀏華分析,此車可能是「探路車」,真正運送毒品的車輛或人可能還在後面。為了不打草驚蛇,李瀏華果斷決定對這輛車放行,然後派車悄悄跟蹤。果然,這輛豐田車在離開查緝點30公裡後便調頭朝著元江縣城方向駛去,但由於過收費站排隊延誤了時間,當他們的車輛駛出收費站時,跟蹤目標已無影無蹤。經過數小時在元江縣城如大海撈針般的尋找,最後終於在縣城一家酒店裡發現了嫌疑車,並同時發現了另一輛重慶牌照的車。李瀏華通過賓館入住登記信息很快摸清了對方的基本情況,並決定待車主上車時開始行動,確保人贓俱獲。經過6個多小時的艱苦守候,在5名販毒分子準備駕車離開酒店時,李瀏華率領民警果斷實施抓捕,當場從一輛車的後備箱行李包內繳獲毒品冰毒15公斤。
2013年5月3日,李瀏華和往常一樣帶領隊員開展公開查緝毒品工作,上午10時,一輛大型物流貨車開過來,他仔細查看貨物清單,發現一半以上貨物沒有具體貨物名稱,發貨的地址和姓名、接收貨物地址和姓名均填寫不明。憑多年的經驗,李瀏華敏銳地察覺到貨車上的貨物有問題。然而,對大型貨車檢查難度非常大,一車貨物幾十噸,檢查時要自己把貨物搬下來,檢查完要把貨物裝好,這可是裝卸工人幹的活計,但李瀏華是個知難而上的人,既然有疑點了,就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才放心。他帶領查緝隊員親自對車上的貨物展開檢查,正是元江河谷最熱的季節,不到1個小時大家個個汗流浹背,有的隊員提出能否進行抽查,可他卻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疑點,我們都要進行百分之百地檢查,決不能讓毒品從我們的手上溜走!」通過3個小時的艱苦細緻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該車貨箱內400餘件貨物中的兩個紙箱內查獲毒品冰毒50公斤!這是警務站有史以來查獲最大的毒品案件,可別提心裡有多高興了。
為了擴大戰果,抓獲毒販,李瀏華控制著內心的激動,繼續率領查緝隊員把貨物一件件搬上貨車,恢復原樣,並通過化裝跟蹤控制毒品,在支隊其他民警的配合下,此案最後成功抓獲湖南籍犯罪嫌疑人3名,繳獲毒資200餘萬元。
警務站條件艱苦,隊員常年遠離家鄉和親人,為了讓大家在警務站安心工作,李瀏華把帶隊伍、抓黨建、樹文化融為一體,創造性地提出「十個一」帶隊伍模式,即:以一本書提升隊員素養、以一首歌築牢忠誠為民警魂、以一曲舞凝聚向心力、以一盆植物美化生活環境、以一個生日來強化孝心、以一杯茶來傳承禮節文化、以一次問候來關心尊重他人、以獻一次愛心和諧警民關係、以每天一個簡訊來強化孝心、以每天一次集體活動來加強團結。通過以上措施,讓隊員在枯燥的環境和艱苦的查緝工作中以站為家、以苦為樂,找到榮譽感和成就感。
經過幾年的經營,小小的警務站營區常年綠意盎然,鮮花盛開,每盆花都寫著一個隊員的名字,警營文化室裡還有各種奇石、字畫,李瀏華還和戰友一起寫了一首《緝毒前哨鑄警魂》的歌詞,雄壯的戰歌每天迴旋在警務站的上空,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也在歌聲中不斷提升。
多年來,李瀏華和他的緝毒鐵軍一直保持著年度查獲案件數和毒品數全國前三名的輝煌戰績,警務站連續8年被雲南省公安廳授予「先進集體」,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記一等功,2009年、2015年被國家禁毒委授予「全國禁毒堵源截流先進集體」。
多年來,李瀏華帶領查緝隊員以站為家,長期在外開展查緝毒品工作,舍小家顧大家。2011年5月8日,妻子生病住院,直到醫院下手術通知書時,才不得不打電話給他,但李瀏華正在處理剛查獲的案件,只能含著愧疚的眼淚對妻子說「處理完案件就來陪你」。可第二天,李瀏華又發現一夥可疑人員,他毫不猶豫地組織民警跟蹤、抓捕,經過一番生死較量,繳獲高純度冰毒4014克,已上膛的制式(美式)手槍3支、子彈232發。等案件處理完,妻子已經快出院了。
李瀏華還是一個十分有愛心的人,他經常帶領戰友到當地百姓家入戶交心,多年堅持為當地敬老院老人洗衣拖地,做好吃的讓孤寡老人品嘗。他的行動得到當地老百姓的認可和讚揚,群眾自發寫歌《緝毒警察是親人》,並把歌曲編排成花燈節目,在各村寨巡迴演唱。當地敬老院老人栽種的芭蕉捨不得吃,就為了留給他和戰友們嘗嘗,一個70多歲的老人大清早在警務站門口等上一個多小時,只為送幾個新鮮的玉米棒給他,一些老人還專門定期為他和戰友們做鞋墊。他說收到老百姓一針一線縫製的鞋墊心裡特感動,比記一等功、評為勞動模範稱號還珍貴,這對他來說是最高的褒獎。
對群眾的關心帶來的是工作上的豐厚回報,從2010年至今,警務站通過當地群眾舉報提供線索而查獲的毒品案件達51起,抓獲嫌疑人60餘人,繳獲毒品200餘千克,成為警民和諧團結的真實寫照和打贏全民禁毒戰爭的最好典範。
「青山陪伴著我,星星疼愛著我,日夜堅守在國道線上,緝毒工作我最執著」,這是他們自己創作的警務站的站歌。如今一晃九年過去了,李瀏華雖然離開了警務站的崗位,但他依然是禁毒戰線的一名人民警察,他將和警務站的兄弟姐妹們一起戰鬥,用更多的智慧和勇氣在雲嶺大地上打贏一場又一場毒品查緝的攻堅戰,為祖國的禁毒事業奉獻緝毒警察的青春和力量。
【轉自:中國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