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電影分級是必要的,這裡有一個受眾面的問題。
內地電影分級自然是天朝的鐵律,規定較為具體,條款大類就有九種之多,後來有刪減和修改。
香港電影分級:一級、二級、三級。三年級以後就畢業了。
臺灣電影分級:普遍級、保護級、輔導級、限制級。
韓國電影廢除了電影審查制度,採用分級制度帶來了電影的輝煌。五個等級:全民、12歲以上、15歲以上、18歲以上可以觀看和限制放映。
日本電影分四級:一般;PG-12;R-15;R-18。
伊朗電影:A、B、C,級數是電影質量的分級,電影法律決定了影片的內容及市場。
英國電影分級:U、Uc、PG、12、15、18。又是字母又是數字的,大家可以上網搜集具體群體。
法國電影分級:12歲、16歲、X級。
新加坡電影分級:G、PG、RA。
加拿大電影分級:普通級、家長指導級、14陪看級、18陪看級、限制級、成人級
美國電影分級:G、PG、PG-13、R、NC-17
馬來西亞電影分級:U、PG13、18。
總之是以年齡段為主要思路劃分等級為主,還有衝破束縛在放映領域方面的作出規定,旨在給電影導演鬆綁。韓國電影近些年的騰飛就基於電影審查制度的廢除。
當然,電影分級也不是我們聊的重點。
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知名學府人士不喜可繞行。本片的確是草根影迷養成記,不適合學院派的打法。不過北影的田壯壯導演的確是個有個性的教授。
那咱們聊聊18歲以後的事情吧,去他娘的電影分級。在我看來專業與業餘只有一個區別:專業是專項;業餘是除專項外,還有餘出來的部分。
姑且總結五個等級或者五個階段吧:入門級、提高級、大師級、骨灰級、炊煙級。聽我慢慢說來。
一、入門級
你得通讀《認識電影》、《電影是什麼》、《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對電影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還要讀幾本電影史,喬治·薩杜爾版《世界電影史》就不錯,大衛·波德維爾和克裡斯汀·湯普森版的《世界電影史》也行。讀到什麼程度都行,梅裡埃、盧米埃爾、格裡菲斯、愛森斯坦你總會記住的。
作為一個影迷沒有豆瓣是萬萬說不過去的,還有新浪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知曉別人都在幹什麼。
國內一線影迷你得時常關注,這些人加起來未必能讓《戰狼2》止步56億,但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影視風向標,左右市場的話不敢講,泛起些漣漪還是可以的。包括但不限於:桃桃林林,magasa、奇愛博士,木衛二,衛西諦,大奇特,風間隼,大旗虎皮,雲中,本南丹蒂,何小沁,獨孤島主,妖靈妖,謀殺電影機,周黎明,鄭政恆,大瘦瘦,電子騎士,圖賓根木匠,趙翔宇,公元1874等。
微博可以關注自己喜歡的影人:謝飛、吳念真、彭浩翔、賈樟柯、管虎、婁燁、郝傑等。
一些主頁藍大V比如豆瓣電影、看電影周刊、V電影、中國獨立影像展、FIRST青年電影展、電影票房、拍電影網、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等。
網站標籤:迷影網、IMDB、電影FM、電影天堂、六維空間、ED2000資源共享、時光網、射手網(現在叫偽射手網)
電影節的功課是必須要做足的。
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獎(2、3月,政治意味較濃),法國坎城金棕櫚獎(一般在5月中旬),威尼斯金獅獎(一般在8、9月)。
亞洲三大電影節:北京天壇獎(BIFF)4月,上海金爵(SIFF)6月,東京電影節金麒麟獎(10、11月)。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獨立於電影節,每年都會在世界各地的電影節組成自己的評審團,並搶先在電影節頒獎前一步頒發獎項,公信力很強)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金貝殼獎(9月底)
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帆獎(每年7、8月)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聖喬治獎(7月下旬)
美國聖丹斯獨立電影節(1月下旬,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
日本電影學院獎
日本電影旬報獎(雜誌主辦,公信力很好)
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每年10月上旬
韓國青龍獎(觀眾基礎好,公信力較強)
亞太影展(泛亞太地區影展,成員地區輪流舉辦,大陸未加入)
香港金像獎(4月中旬,港片,地方保護政策)
臺灣金馬獎(11、12月,泛華語地區,公信力較強)
金雞百花獎(9月)
長春電影節(8月)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華語電影,偏港片,公信力較強)
亞洲電影大獎(香港,亞洲地區,公信力較強)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南方都市報,媒體主辦,公信力較強)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表彰大會(公信力很強)
最後當然是奧斯卡金像獎(電影,1月中旬)和金球獎(電影和電視,2月下旬)。
作為影迷,了解電影史是基本素養,電影網站和電影節是掌握世界電影動態的窗口。
二、提高級
知道電影界的動態就有了一個清晰的脈絡,影史鉤沉和最新的影訊花邊。但是最主要的得有一定的閱片量,豆瓣TOP250、MDB250的排名相對而言還算客觀,至少不會覺得浪費時間。
不到500部興許一年多就看完了,因為二者還有相當多重合的電影,我們還得有一個計劃或者安排。
我們可以分導演、編劇、演員甚至分配樂、攝影來看。比如作曲家Hans Zimmer,你就可以列出一個單:《獅子王》《雨人》《末路狂花》《勇闖奪命島》《黑鷹墜落》《角鬥士》《為黛茜小姐開車》《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盜夢空間》《漢尼拔》《卑鄙的我》,這位近年來和諾蘭大神眉目傳情;
還有作曲家 Ennio Morricone,你又可以列出一個單:《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倫之旅》《一九零零》《黃金三鏢客》《黃昏雙鏢客》《荒野大鏢客》《革命往事》《西部往事》《美國往事》,到這裡也發現,他和多納託雷和萊昂內合作較多;
最後如作曲家John Williams,你又可以列出一個單:《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ET外星人》《人工智慧》《貓鼠遊戲》《幸福終點站》《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奪寶奇兵》,這個時候已經發現了,他一直是和史匹柏搞基的。
墨西哥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他的御用編劇為吉勒莫·阿里加,隔閡三部曲《愛情是狗娘》《21克》《通天塔》一看故事就知道他的風格為多線敘事。
王宏偉和趙濤,他們分別主演了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小武》《站臺》《任逍遙》的兩部。
梁朝偉、美術張叔平、攝影杜可風之於王家衛,演員任達華、劉青雲、古天樂、林雪和編劇韋家輝、遊乃海之於杜琪峯。
喜歡素人拍戲的侯孝賢,他的編劇也基本都是朱天文,吳念真攝影好多都是李屏賓。
不喜歡重複題材的李安,他的製片或是編劇中詹姆士·沙姆斯出現過十次、王蕙玲出現過三次。
陳凱歌與陳紅,馮小剛與徐帆,賈樟柯與趙濤,寧浩與邢愛娜,王家衛與陳以靳(製片),徐崢與陶虹,顧長衛與蔣雯麗,兩口子齊上陣的也不新鮮。
電影最好分門別類系統有計劃的欣賞,比如分地域分導演分演員。導演其實會選擇固定的班底以形成自己的風格。如果一個導演的三部作品還沒有形成風格的話,那這個導演就是失敗的。
三、大師級
達到一定的閱片量以後,比如2000部吧,你已經很熟悉一些風格導演了。
香港的杜琪峯、吳宇森、周星馳、王家衛、許鞍華、陳果。
臺灣的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張作驥、鍾孟宏、魏德聖。
大陸的第五第六代甚至第七代。
日本的黑澤明、森田芳光、小津安二郎、北野武、是枝裕和、三池崇史、崔洋一、黑澤清、巖井俊二、內田賢治及動漫系宮崎駿、手塚治虫、高畑勳、細田守、今敏、新海誠、押井守、大友克洋。
韓國的金基德、樸贊鬱、奉俊昊、姜帝圭、康佑碩、金知雲、李滄東、洪尚秀、許秦豪、郭在容、柳承莞、樸勳政、姜炯哲。
美國的的史匹柏、諾蘭、奧利佛·斯通、彼得傑克遜、伍迪·艾倫、斯科塞斯、科波拉父女、蒂姆波頓、庫布裡克、大衛林奇、大衛芬奇、雷德利-斯科特、科恩兄弟、史蒂文·索德伯格、薩姆-門德斯、泰倫斯·馬力克、詹姆斯-卡梅倫、喬治-盧卡斯、昆廷-塔倫蒂諾、理察-林克萊特、沃卓斯基姐弟、韋斯-安德森。
卓別林的《城市之光》和《摩登時代》;呂克貝松、蓋裡奇、戈達爾、特呂弗的《四百擊》《祖與佔》都不錯;《筋疲力盡》就真的看得眼皮筋疲力盡了;費裡尼的《八部半》;羅曼-波蘭斯基的《鋼琴師》《影子寫手》,克日什託夫-基斯洛夫斯基的藍白紅三部曲也是必須瞭然於胸的;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金號》你也可以看看,儘管現在這樣的默片覺得有點沉不住氣。
希區柯克的電影最好做成一個專題一次看完,懸疑大師的牛逼不是吹出來的;維姆文德斯的《柏林蒼穹下》《德州巴黎》《公路之王》也不能放過;萊昂內的往事三部曲和鏢客三部曲一定要看;安東尼奧尼和貝託魯奇你也可以看。
伯格曼的《第七封印》也是不錯的選擇,至少告訴你兩個人下棋也可以拍成一部電影。
最近拍過雲圖的湯姆提克威的《羅拉快跑》,施隆多夫的改編的《鐵皮鼓》、米哈爾科夫的《烈日灼人》和安哲羅普洛斯的《霧中風景》。
電影重要地域的作品是必須要看的。
四、骨灰級
伊朗、土耳其、以色列、比利時、荷蘭、匈牙利、捷克、羅馬尼亞、奧地利、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印度這些國家的電影也不能錯過。
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的大衛·柯南伯格、阿託姆·伊戈揚、丹尼斯·阿康特、保羅·哈吉斯、文森佐·納塔利、佛朗索瓦·吉拉德。
奧地利的麥可·哈內克、恩斯特-馬利契卡和伍瑞克-塞德爾的天堂三部曲。
羅馬尼亞的塞爾玖· 尼古萊耶斯庫、呂西安·平特萊、米爾恰·德勒甘。
土耳其的努裡·比格·錫蘭、耶斯姆·烏絲達奧古、尤馬茲·古尼。
希臘的麥可·柯楊尼斯、塔索斯·布爾梅提斯。
比利時的香特爾·阿克曼、達內兄弟、雅克·范·多梅爾、傑拉德·考比奧、Rémy Belvaux。
荷蘭的保羅·范霍文、瑪琳·格裡斯、亞歷斯·馮·華麥丹、喬治-斯魯伊澤。
匈牙利的伊斯特凡·薩博、米克洛斯·楊索、貝拉·塔爾、卡羅利·馬克、伊爾蒂科·茵葉蒂、凱內爾·穆德盧佐。
捷克的揚·斯維拉克、米洛斯·福爾曼、維拉·希蒂洛娃、揚·霍布雷克、伊利·曼佐、楊·史雲梅耶、揚·內梅克。
波赫的丹尼斯·塔諾維奇。
馬其頓的米柯-曼徹夫斯基。
南斯拉夫的庫斯圖裡卡、杜尚·馬卡維耶夫、戈蘭·馬克維奇、哈·克爾瓦瓦茨、塞德加·迪格傑威特。
芬蘭的阿基-考裡斯馬基。
瑞典的羅伊·安德森、彼特·納斯。
丹麥的拉斯-馮-特裡爾、卡爾·西奧多·德萊葉、羅勒·莎菲、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克里斯多福·鮑伊。
瑞典的萊塞-霍爾斯卓姆、比利·奧古斯特、魯卡斯·穆迪森、揚·特洛爾,西班牙的胡裡奧·密譚、亞歷桑德羅·阿曼巴、費爾南多·楚巴、比格斯·魯納。
英國的肯·洛奇、大衛-裡恩、詹姆斯·伊沃裡、彼得·格林納威、麥可·溫特伯頓、艾倫·帕克、約翰·施萊辛格、邁克·李、邁克·內威爾、丹尼·鮑爾、尼爾·喬丹、德裡克·賈曼、吉姆·謝裡丹、史蒂芬·弗雷、肯尼思·布拉納、特瑞·吉列姆、麥可·鮑威爾、史蒂芬·戴德利,
波蘭的阿格涅絲卡·霍蘭、克裡日託夫·扎努西。
紐西蘭的理察·柯蒂斯、簡·坎皮恩。
澳大利亞的彼得-威爾、巴茲·魯赫曼 、布魯斯·貝爾斯福德、喬治·米勒、吉莉安·阿姆斯特朗。
法國的雅克·歐迪亞、侯麥、夏布羅爾、阿倫-雷乃、讓-雷諾瓦、羅伯特·布列松、路易·馬勒、奧塔·埃索裡亞尼、帕特利斯·勒孔特、雅克·裡維特、弗朗索瓦·歐容、貝特朗·塔維涅、讓-雅克·阿諾、安德列·泰西內、讓-皮埃爾-梅爾維爾、讓-皮埃爾·熱內、阿涅斯·瓦爾達、帕特裡斯·夏侯、雅克-貝漢、克勞德·勒魯什、亨利-喬治·克魯佐、雅克·杜瓦隆、讓-谷克多。
埃及的尤瑟夫·夏因。
墨西哥的亞歷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奧圖羅·利普斯坦、阿方索·阿雷奧、阿方索·卡隆。
巴西的沃爾特·塞勒斯、卡洛斯·迭戈、海科特·巴班克、Felipe Lacerda、布魯諾·巴列託、費爾南多·梅裡爾斯、卡裡姆·埃諾茲。
阿根廷的帕布羅·查比羅、路易斯·普恩佐、費爾南多·索拉納斯、馬西路·品尼路、法比安·別林斯基、胡安·何塞·坎帕內利亞、盧奎西亞·馬特爾。
烏拉圭的胡安·帕羅·裡貝拉。
古巴的託馬斯·古鐵雷茲·阿萊 。
智利的Silvio Caiozzi、拉烏·魯茲、米蓋爾·裡廷。
玻利維亞的豪爾赫·聖西內斯、Rodrigo Bellott。
印度的薩蒂亞吉特-雷伊、阿素託史·哥瓦力克、桑託什·斯萬。
以色列的阿莫斯·吉泰、阿莫斯·科萊克、伊藤·福克斯、伊利亞·蘇雷曼。
泰國的彭力·雲旦拿域安、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彭氏兄弟(香港人,在泰國出道)
越南的陳英雄、東尼·包。
伊朗的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馬基德·馬基迪、莫森·瑪克瑪爾巴夫、賈法·帕納西、瑪茲嫣·馬克馬巴夫、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巴赫曼·戈巴迪。
日本的深作欣二、今村昌平、溝口健二、大島渚、鈴木清順、成瀨巳喜男、森田芳光、吉田喜重、市川昆、稻垣浩、周防正行、小林正樹、降旗康男、木下惠介、冢本晉也。
韓國的林澤權。
香港的嚴浩、譚家明、張徹、胡金銓、方育平、李翰祥、彭浩翔、爾冬陞、關錦鵬、徐克、麥當雄、林嶺東、陳嘉上、遊達志、遊乃海、許冠文、劉偉強、麥莊組合。
臺灣的徐立功、王童、林正盛、吳念真、鈕承澤、李行、張艾嘉、楊力洲。
大陸的馬徐維邦、吳永剛、沈西苓、萬籟鳴、費穆、謝飛、謝晉、謝添、吳子牛、史東山、桑弧、黃蜀芹、趙丹、路學長、顧長衛、吳貽弓、吳天明、凌子風、李陽、寧浩、張猛、韓傑、郝傑、程耳。
大師級影迷你必須看遍世界各國各地域的重要導演的代表作。
五、炊煙級
法斯賓德、赫爾措格、茂瑙、維斯康蒂、帕索裡尼、阿莫多瓦、布努艾爾、卡洛斯·紹拉、塔科夫斯基、梁贊諾夫、索科洛夫、帕拉讓諾夫、羅西裡尼、德-西卡、格拉西莫夫 、安傑-瓦伊達、曼努埃爾·德·奧裡維拉、格裡菲斯、山姆·伍德、麥可·柯蒂斯、奧遜·威爾斯、 山姆·佩金法、西德尼·呂美特、比利·懷爾德、約翰-福特、羅伯特·奧特曼的電影挨個過。
當然,電影資源也是個大問題,看運氣吧。
這時,德尼羅、帕西諾、梅麗爾·斯特裡普之流才能入你的法眼。無片可看,也非常期待好幾部電影的出現,比如說寧浩的《無人區》,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諾蘭大神的《星際空間》,史匹柏的《機器人啟示錄》。
韓國電影在99年分級後越拍越好,我們的電影卻越拍越爛,期待著大陸電影分級的那一天到來。
我始終相信電影裡有另外一種人生,電影不僅是視覺的體驗,而是一種綜合的呈現。相信大家在電影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年,每一個人的經歷都不盡相同。
讓電影延長數倍的生命。
加微信號:jkjkfwb 邀你進電影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