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晚上,大半個娛樂圈的明星都在成都。這一天,一年一度的「ELLE風尚大典」首次登陸成都。一場盛大的狂歡,娛樂圈、時尚圈的明星大咖們齊聚於此,紅毯、T臺、秀場、舞臺,群星璀璨,弄潮時尚。
聚光燈、攝像頭,以及不少人的關注:為什麼是成都?
「關注」來自這場大典的分量:作為第一本進入中國的國際高端女性刊物,ELLE是開啟全球時尚力量的啟蒙讀本。本屆「ELLE風尚大典」,是規模最大、陣容最強、效果最酷的一次盛典。
這場大典,也用結果給這些「關注」以答案:成都剛剛好。
事實上,這場大典,只是成都「優雅時尚」的天府文化的一個小切面。大典的背後,成都的時尚氣質和生活美學得益於天府文化的厚重底蘊;大典之外,是一座城市魅力和氣質的全面展現——除了蓬勃發展的時尚品牌、時尚產業,還有國際化消費中心的視野,以及文化、創新、包容、吸引力……
「時尚」的標籤早已鐫刻在了成都城市發展的脈絡之中:一句「像成都人那樣生活」,如今已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價值選擇。一場時尚「奧斯卡」落地的背後,是對一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多重考量,更是對其現代化水平、文化底蘊、經濟活躍度與消費繁榮指數的絕對認可,正如此次盛典的主題「穿越影響力」——穿越75年,從巴黎到成都,一座世界文化名城的「影響力」。
■ 為什麼是成都?
大典之後,人們視線和鏡頭難以從這座城市移開。一個新的話題始終維持著熱度:為什麼是成都?
很長一段時間裡,巴黎的時尚是世界的潮流。誕生於法國的赫斯特集團旗下雜誌《ELLE》於1945年創刊,75年來一直是時尚風向標一般的存在。甚至很多圈外人對其也毫不陌生,因為每年舉辦的「ELLE風尚大典」早已成為了時尚界的「奧斯卡」。從2008年開始,中國版至今已成功舉辦11屆,除2013年在烏鎮舉辦以外,其餘均在上海。
這也就更使得盛典首度登陸成都的討論熱度不下。
事實上,這樣的選擇乍看出人意料,細想,卻又在情理之中。
在知乎上,「為什麼成都那麼時尚」是常被熱議的話題。答案很多元,但毫無疑問,「時尚」的標籤早已被釘在了成都的骨子裡。甚至於,一句「像成都人那樣生活」,如今已經成為了引領時代潮流的價值選擇。
成都無疑是時尚的,但一場時尚「奧斯卡」落地的背後,其對於一座城市的重重考量,卻是複雜而多元的。正如此次盛典的主題「穿越影響力」。穿越75年,穿越萬餘公裡的空間距離,要探討ELLE為何從巴黎走到成都,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詞,是「文化氛圍」。
本次大典上,斬獲年度美妝大師的毛戈平一語道出為什麼是成都:近些年來成都的城市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光是時尚領域的發展,包括城市建設、文化塑造,各個方面都發展得非常快。成都是一座文化名城,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毛戈平尤其提到了「文化氛圍」,「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下,成都的時尚產業發展也十分迅速,政府對成都時尚產業的扶持力度非常大。我自己在辦學,毛戈平化妝品牌在成都有很多店,而且銷售非常好。成都的消費能力,尤其在美方面的消費能力非常強,這從我們公司的報表和數據裡面就能看得出來。很多品牌都把成都作為商業布局的一個重要點位。」
■ 風尚大典背後的「消費中心」
這雖是ELLE風尚大典首次來成都,但ELLE並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時尚圈的人士和尖端品牌,對於成都已是再熟悉不過。尤其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時尚大秀將秀場搬到了這座城市。
紅毯、T臺、大秀,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日常。
許多關注品牌關注時尚的人都還記得,2017年的深秋,CHANEL香奈兒將「2017/18早春度假系列」原汁原味地帶來了成都。秀場,就選擇在了成都的東郊記憶。
再比如,Chloé 2019早春系列時裝發布會將秀場選在了成都太古裡,還有迪奧、路易威登等等一線大牌,都越來越頻繁地將品牌重要活動落地在這座城市。
成都國際一線品牌入駐數量、護膚品消費、奢侈品網購量,均位居全國第三。
品牌的深耕,與ELLE的選擇,無疑都釋放出同樣的信號:成都擁有著日趨提升的城市影響力和吸引力。
毛戈平對這種影響力感觸很深。他坦言,在自己品牌發展計劃的制定中,會把成都作為一個重要的城市去布局。這是基於「公司報表和數據顯示出的成都消費力」,從而進行的判斷。
這種消費力實際上不僅僅體現為「買買買」。那還包含了消費資源的集聚、消費的引領與帶動,乃至消費場景、市場環境的營造等等多重維度。這些,似乎才是國際化的品牌、商家真正看重的能力。
而將這些維度統一起來,一語便可以概括——「消費中心」。
「國際消費中心」,既包含連結全球、貫通世界的「國際」之意;又氤氳市井煙火、時尚前沿的「消費」之味;更蘊含流量樞紐、要素匯聚的「中心」之義,三者相輔相成、有機統一。
這是一盤大棋,除去歷史的基因與「愛買」的個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打造,更需要智慧與格局,需要城市的頂層設計。
2018年8月,《成都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城市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將大力實施消費供給提升、消費場景塑造、消費品牌建設、消費熱點培育、消費平臺打造、消費生態優化六大工程,提升成都對國內外消費的集聚、引領和創新能力。
去年12月,成都召開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會,確定將加快把成都建成充分體現天府文化特色和國際時尚魅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今年6月12日,《成都市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2020年工作計劃》出爐,更是將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作為疫情後穩定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
前不久,成都出臺《成都市全面深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方案》,全面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成都國際化營商環境開啟了3.0時代……
來自成都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成都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54.5億元,增速高於全國3.2個百分點;1-7月,成都限額以上商貿企業通過網際網路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19.2%,新增首店136家,持續領跑新一線城市。
在上半年疫情的巨大影響之下,這樣的成績單,亮眼的同時,讓人訝異。明確的路徑,正讓這座城市距離目標越來越近。
■ 文化名城的「影響力」
其實每一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與性格。
ELLE風尚大典上,幾乎每位明星都喊出了一句響亮的口號:「國際範兒,成都味兒」。短短八個字,實際上很大程度揭示了ELLE選擇成都的另一重深意。不僅要接軌國際,通達全球,還要原汁原味,魅力獨特。
「特色與個性」是玩時尚必不可少的特質。這也是風尚大典現場的時尚界嘉賓們,對成都最頻繁的評價。「時尚是從生活中體現出來的」,在風尚大典上榮獲年度設計師的楊桂東說,在成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體現著個性和靈氣。而在他看來,這是自內而外溢發出來的時尚,內裡,正是城市浸潤已久的獨特文化。
在ELLE世界時裝之苑編輯總監薛劍看來,從東部沿海都市上海,到西南新一線城市成都,有不同的時髦,但同樣開放、包容、蓬勃,「ELLE期望通過這樣從東向西的『穿越』,吸引更多國外時尚人士關注成都。」
正如ELLE的誕生地巴黎,並非為了時尚而時尚。那是由其歷史文化及生活其中的人在互動的過程中沉澱下來的精神氣質。
與巴黎共通的是,成都自古就是多彩時尚的發生之地。
西漢時期,楊雄在《蜀都賦》寫下「錦布繡望,芒芒兮無幅」,還原那時成都生產蜀錦的潮流。而在唐代,成都的「安靖刺繡」作為貢品進入宮廷,一度是皇帝獎賞功臣的「年終獎」。
800多年前,作為元帝國的西南門戶,馬克·波羅所見到的成都,流轉著各地商人們帶來的,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新奇事物。
時至今日,成都仍作為「中國時尚一線城市」,奔湧著時尚潮流。
這時尚,帶著歷史底蘊,也帶著創新活力。比如匯聚了全球時尚品牌的太古裡,與在靜謐安寧中守候成都千百年的大慈寺,對比鮮明卻又完美契合。再比如成都規劃打造總長近1.7萬公裡的天府綠道。那不僅是綠色福利,更是能夠營造多元消費場景的「萬花筒」,網紅打卡點正在不斷「上新」中。
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時裝學院前院長西蒙·柯林斯曾表示,開放、包容能夠讓成都屹立於時尚的潮頭。這與成都骨子裡的特質有關,正如天府文化16字的詮釋: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
其實這就是「成都味兒」,是成都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要始終遵循的本色。
所以,有著國際範兒和成都味兒的消費新場景、新業態隨時都在孕育、營造、誕生。
成都近期火起來的沸騰小鎮,綠水環繞不說,還把火鍋搬到了樹屋;成都誕生了王者榮耀,更將王者榮耀的主題場景搬到了江灘公園,又綠又潮,混搭且時髦。
新的消費場景,新的消費潮流,新的消費業態,形成了線上線下聯動,打破了國內國外的界限,推動著城市進一步朝國際化邁進,更讓生活在其中的人更愛生活。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ELLE會從巴黎穿越到成都。或許在當下,這樣的選擇,本身就是潮流。
-成都日報商業報導-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編輯: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