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頭在放假前打電話來說自己近來胃口很差、很瘦、面色不好、自己天天懶懶的整個人黴的很……
本來就瘦的女兒,我不敢想像她又消瘦了是個什麼樣子,說得我和他老爸心裡那個擔心。無奈考試還沒有結束,只有再三囑咐她一定要每天按時吃飯,多運動,想吃什麼去吃,別嫌貴,錢不夠了,我馬上給她劃……丫頭連忙說:「不用,錢還有,是外面的飯好難吃,很想念石泉的肉夾膜、涼麵皮、肉絲扯麵等等,最想吃的還是媽媽炒的菜、煲的湯……」說著說著聲音哽咽著,便成了:「媽媽好想你和老爸……」幾句話說的我鼻子酸酸的,當時真想插上翅膀立刻飛到她身邊去陪她。
我和老公當下商議並制定了女兒的增肥計劃。下決心,在她這次回家一定用心做好每頓飯,換著花樣做丫頭喜歡吃的所有食物,每天早上變著花樣給她煲湯,決不湊合。還仔細把丫頭從小愛吃的東西都一一盤點,想著怎麼搭配更能刺激她的胃。除此還制定了最為祥盡的配套運動計劃,我們知道要讓不愛運動的女兒天天出門運動那絕非易事,對於如何能讓他這個假期走出家門堅持鍛鍊我們費了很多心思,並再三彼此囑咐這次女兒回來一定要有耐心,決不能急躁,給她一個寬鬆的,包容的家庭氛圍……我們在心痛、思念的幸福期盼中等待丫頭放假回家。
當丫頭笑容滿面、神採飛揚的從站口飛奔我的懷裡緊緊的抱著我,我期盼已久的心才終於放下。
每天下班打開門,丫頭都是自在的半臥在沙發上,一手拿著遙控器,一手拿著總也不離手的手機笑咪咪的說:「老媽下班了,你留下的早點我吃過了,好香啊!!!老媽,來,親一個。」
我每天總是屁顛屁顛的換下工作服就衝進廚房,快速的收拾著她吃完早點弄髒的碗筷和被她整的凌亂的廚房,忙碌的做起中午飯。心裡為她的懶惰有些隱憂,想著一定要讓她改掉生活中的不良習慣。
我在廚房忙前忙後做她最喜歡的飯菜時,丫頭常常會來廚房,從後面抱著我,臉貼在我背上靜靜的趴上一會,我的心瞬間被融化。再也不忍心說她的毛病,隨她去吧。
每天菜一做好,便會喊著:「丫頭,吃飯了。」她一改以往喊半天都不來的習慣,快樂的應著:「來了老媽。」並一起端菜、盛飯。不管我每天做啥,丫頭先每個菜都嘗一口,還會說:「好吃,太好吃了。」
丫頭:「我做的飯有這麼好吃嗎?」
「有啊,老爸你說是不是?真好吃啊。」
還反問我:「媽媽你自己不覺得好吃嗎?」丫頭每天的誇讚和肯定激發我做飯無比的靈感,我也覺得我隨意做的每道菜都是如此的可口、清爽。
每天我們一邊吃著一邊聊著,互相交流生活中的小事,交流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交流煩惱與開心,說出我們每個人的期望和計劃,相互鼓勵著、肯定著。愉悅的享受著我們的家常美味,沒有比這跟愜意的事。
一切都超出了我們的計劃。她每天快樂的吃著,懶散的呆著,從不幹活,吃完飯以最快的速度躺進被窩裡去睡午覺了,一改以前回家偶爾幫著洗碗的習慣,任憑我們怎麼使,她總是樂呵呵的說:「難的回來,讓我享受幾天。好睏,我睡飽了起來再收拾。」就這樣每次都作罷。
除了幾次有事不得不外出,我們所謂每天外出運動的計劃全部落空。無論我和他爸用什麼招數,她總是笑咪咪的說:「不想出去啦,你們別因為我改變你們原有的生活狀態,我在家等你們回來。」
雖然外出運動計劃擱淺,但在這個假期丫頭堅持每天清晨或者下午堅持做瑜伽,每次兩個小時,從未間斷過,為此我們很欣慰。
從初三起,渴望自由、追求獨立的丫頭很是叛逆,為此讓我們大傷腦筋。她故意和我們保持著一定得距離,選大學也是儘量離我們越遠越好,甚至在學校期間很少給我們主動打電話,假期回來也不願意和我們交流,常常也會為一些小事生氣。而這次丫頭一改常態每天都很開心,陪著我們看電視,聊天,心態變的好生平和,這改變讓我們有些欣喜若狂。我明白,丫頭長大了。
我們像她誇獎我做的飯一樣毫不吝嗇誇讚著的她的變化和進步,在很多方面給予她極大的肯定,我相信我們寬鬆、包容的態度會比不斷的批評和指責能讓丫頭看到更高、更遠的世界。
丫頭在家的日子,素炒白菜、燒冬瓜、炒豆芽、涼拌蕨菜、紅燒豬蹄、燴麵片、白粥……我開心的做著丫頭喜歡的「山珍海味」,她很滿足的享受著。我們因忙碌而變得充實、豐富。我們快樂著丫頭的快樂、幸福著丫頭的幸福。
盼望丫頭下個假期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