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29個家庭參與評選「宜都最美家庭」,家和萬事興!

2021-01-12 愛宜都網

為深入推進家庭文明建設,聚焦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以積極培育、廣泛宣傳最美家庭的先進事跡,團結引領全市廣大婦女和家庭成員踐行新時代家庭觀,身體力行家庭文明建設,助推宜都高質量發展,市婦聯、市文明辦聯合開展了2019年尋找「宜都最美家庭」活動。

經逐級推薦,本次活動共有29個家庭參與評選。

肖銀芳家庭

肖銀芳一家,四世同堂,上有鮐背老人,下有兒女成雙,家庭幸福美滿,在村裡可謂是家喻戶曉。提起他們,村民都會流露出羨慕的眼神,他們一家家庭和睦、孝老愛親,是紅花套鎮2018年「幸福家庭」、窯坡堖村2018年「孝親家庭」模範,更是致富的帶頭人。他們善於經營家庭的同時也善於生產經營,平時熱心助人、鄰裡之間相處和睦,生活、生產方面在村裡能起到帶頭作用。

張道軍家庭

張道軍之家勤勞致富、勤儉持家的家風在鄰裡廣受好評,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美德也一直被大家交口稱讚。家住土坯房的五保老人郭學書兩口子與張道軍無親無故,張道軍卻主動擔起修復重建的擔子,道路崎嶇,路途較遠,張道軍親自騎著三輪車運送砂石料,房屋起好後他又幫老人添置家具,忙前忙後。張道軍家還帶頭柑桔品改發展紅肉蜜柚,帶動群眾走出柑桔發展的瓶頸期。張道軍的勞務服務公司一直帶動鄉親務工致富,手下有瓦工30餘人。

劉洪傳家庭

劉洪傳,連續擔任中坪村黨總支書記40個年頭,曾經帶領中坪村創造了六個全市第一。他們一家愛國愛家、一心向黨,成為全村的典範。在他的影響下,全家人養成了每天收看新聞聯播的習慣。劉洪傳時常告誡自己的家人,一定要在各自的崗位上敬業奉獻,盡己所能幫助鄰裡鄉親。離職後,依然在村級各項事務、各種場合傳遞正能量。現在75歲的他,每天都忙碌奔波在田間,在他的影響下,全家人也都養成了勤勞、質樸的生活習慣。

劉中芹家庭

劉中芹,宜昌市"巾幗脫貧先鋒",自幼肢體二級殘疾,過去一家人靠養雞養豬勉強維持生計,2007年禽流感暴發讓她家背負了十幾萬元外債,劉中芹鼓勵丈夫重新振作。在精準扶貧幫扶幹部的幫扶下,探索發展電商,巧用網絡平臺銷售自製土特產,實現了增收致富。摘掉「貧困帽」的第一年就拿出5000元錢資助貧困學子。2018年,流轉土地進行無公害蔬菜種植,成立了宜枝獨秀蔬菜專業合作社,並積極帶動身邊貧困村民脫貧增收。她們一家勵志向上、自強不息,受到廣泛讚譽。

龐華家庭

龐華,姚家店鎮文體服務中心主任,兼任姚家店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自2009年擔任社區書記以來,他從未在社區領取過一分錢的工資,人稱「免費書記」。他從不計較得失,不爭名奪利,也毫無怨言,全心全意為社區居民服務,把社區的「苦與累」轉變成了「樂與愛」。他常說:愛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間,那麼這種愛只是小愛,如果把這種愛這份情延續到親朋鄰裡和陌生人之間,那才是一份大愛。一家人樂於助人,謙和熱心,資助貧困學生10餘年。鄰裡關係非常融洽,誰家有困難,都會儘可能地給予別人幫助。

塗祥玉家庭

塗祥玉,男,姚家店鎮劉家嘴村二組組長。作為一名有著35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始終以一名合格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一家人勤勤懇懇,相互扶持,共同進步。真心待人是他們家的處事準則。鄰居家有事需要幫忙,總喜歡找到他們家,因為他們熱心,因為他們公平公正,也因為他們真心實意。在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裡,雖然各人的性格不同,但每一位成員都有一顆愛心,他們互幫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是人人稱讚的幸福之家。

劉多禮家庭

2012年10月,一場車禍讓劉多禮家庭陷入悲痛之中,家裡頂梁柱的離開打破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兩年後,因為一個名叫周德榮的人的到來,讓這個家庭再次燃起了希望——老人又多了個兒子,兒子重拾了父愛,一家人其樂融融。生活逐漸富裕的他們,開始參與公益活動。周德榮利用傳媒公司奠定的社交基礎,多次舉辦公益演出愛心募捐活動,現場捐款和網上輕鬆籌共一百多萬元:有人在他們的幫助下轉危為安,開始了正常人的生活;有人因為他們的幫助多活了兩三年;有人沒能痊癒,但也是帶著溫暖離開的。劉多禮一家用無窮無盡的正能量,詮釋著助人為樂的博大胸懷。

黃昌財家庭

五眼泉鎮雞頭山村,住著一位七十多歲的退休老人——黃昌財。作為一名老黨員的他,退休後也沒閒著,和老伴兒一起帶頭美化家園。如今的大衝口:樓在林中晃,人在景中忙;自來水清亮,熱水靠太陽;蔬菜堤上長,魚在水中浪;庭院經濟型,四季花果香。黃昌財一家積極踐行村規民約,還將自家的字輩譜和家規家訓立在稻場邊,用傳統文化教導子孫後輩。在兩老潛移默化的教導下,全家上上下下都能堅持勤儉持家、孝敬長輩、關愛晚輩、團結鄰裡。一家人互相關愛、共同進步,用行動譜寫著「最美家風」的動人樂章。

熊文鈺家庭

熊文鈺,肖家崗村普普通通的農民,拒絕「等靠要」,用真心、真情、真行回報政府,2016年熊文鈺選擇在梁山村開墾荒地和流轉田地來發展茶葉,一年裡,產業拓寬致富路,他將茶園規模擴大到60畝,勤勞樸實、踏實肯幹,經過兩年多的時間,終於有了穩定的發展致富的門路,一家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李萬芹家庭

李萬芹,白家淌村三組村民,2016通過精準扶貧政策支持,建起了新房,改善了居住環境,自強不息謀出路,發展生豬和養殖業,建水池、養牛羊、養蜜蜂……2017年底共出欄牲豬近100頭,這是李萬芹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得來的成就。他堅信,在習總書記的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辛勤勞動的努力下,所有貧困群眾的生活都會越過越好。

鄒學丹家庭

鄒學丹一家四代同堂。上有兩位八十多歲爺爺奶奶、年過半百的父親和么爹,下有七歲的女兒,父親離異多年,么爹一直單身,丈夫黃愛平是上門女婿。家裡情況,外人看來複雜,但一家人始終以愛為前提,尊老愛幼,相處和睦。2015年鄒學丹夫妻方便照顧家裡老人,回鄉創業開了一家摩託車修理店。爺爺奶奶每年住院時,家人都會去輪流照顧他們,搶著付醫藥費。因為鄒學丹有著良好的家風,深受周邊群眾信任她,2018年,她被群眾推選成為新一屆的婦女計生委員。

譚傳炳家庭

譚傳炳的妻子李祖蘭率先組建了一支村級廣場舞隊,面對零基礎的農村姐妹們,從外地請來專業老師親臨指導,忙裡偷閒的到外地學習,自己私下練功,再指導姐妹練習。2007年,在鄉「農商杯」廣場舞比賽中,一舉榮獲三等獎,讓周邊群眾刮目相看。在他們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廣場舞隊,改變了農村婦女打牌愛說是非的壞毛病。2019年廣場舞隊被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文藝小分隊、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潘家灣鄉呂家坳村演出小分隊。

冉昌群家庭

冉昌群家庭是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16年前,丈夫萬善連在農村電網改造施工中因意外導致腰椎骨折,從此與輪椅相伴。面對不幸,冉昌群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以女子柔弱之肩扛起家庭重擔,撫養女兒、照顧丈夫,連續16年來從沒有連續外出超過一天。她還以耐心、熱心和真心,獲得了家人與群眾的支持,連續兩屆高票當選為村婦女計生委員。丈夫和女兒體諒家人不易,從不輕言放棄,一家人相互尊重、相互扶持,譜寫了一曲人間真情和大愛的華麗樂章。

劉仁平家庭

劉仁平家庭是四世同堂的六口之家。勤儉持家,帶動鄉親同致富。務農為生的劉仁平不滿足於地裡刨食,自學瓦工手藝,帶領著十幾名鄉親組成瓦工班子,講誠信、重安全,為鄉親帶來人均10萬元的年收入。孝老愛親,上門女婿親如子。作為上門女婿,劉仁平精心侍奉嶽父嶽母,孝老愛親的舉動獲得周邊鄰裡交口稱讚。助人為樂,鄰裡和睦媲遠親。劉仁平夫妻秉承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的觀念,深得鄰裡的信任和尊重,結下了很好的人緣。

周祥玉家庭

周祥玉家庭在家庭陷入困境時,不氣餒、不放棄,勵志向上,並在自身發展的同時,致力於帶動鄉親們共同走上致富道路。她變賣超市,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帶領周邊農戶種植綠色生態的冬瓜、南瓜,並通過電商銷售當地的農產品。經過三年多自強不息的奮鬥,她終於打造出一個留住鄉愁,傳遞家鄉味道的「廟河山珍」品牌,並發展代理300多人,將家鄉的葛根粉、土蜂蜜、豆皮、豉醬、米酒、高粱粑粑等土特產遠銷海外,帶領鄉親們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

譚芳家庭

譚芳一家原本是村裡的「幸福家庭」,丈夫黃萬林在廣州開車,收入不菲,一家人生活富裕。但這原本幸福美好的生活卻被2014年一場意外擊破。丈夫黃萬林因一場意外成為「癱瘓人」,當時公婆以淚洗面,擔心兒媳譚芳會棄他們而去,但在這5年裡,一家人不離不棄、和和睦睦、互敬互愛,譚芳更是對癱瘓的丈夫悉心照料,對年邁的公婆孝敬有佳,對年幼的子女倍加疼惜,一家人的生活因為和睦而幸福,也成為當地的一段佳話。

劉浩家庭

環城村劉浩家庭,夫妻和睦,家庭團結,是和諧友愛的示範典型。劉浩是環城村的治調委員,妻子楊雪從事個體經營,兩人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兒子,夫妻二人二人互敬互愛、互商互諒、互相支持,劉浩給兒子分別取名「溯」和「源」,是希望兒子不忘根本,追根求源,兩夫妻孝親敬老、團結鄰裡,時時不忘以身作則,齊心協力打造文明和諧友愛的家庭。

張小平家庭

有人說,婆媳關係是中國家庭中最難處理的關係,其實不然,張小平和她婆婆漆開玉就是一對關係和諧的好婆媳。她們的溫馨家庭、和睦關係在周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們深厚的感情已成為佳話。婆婆視媳婦為親女兒,兒媳因病治療體弱,是婆婆用瘦小的身軀背起了她,給她無限鼓勵支持和溫暖,兒媳回饋婆婆以真心真情,一家人共同努力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呵護濃濃親情。

黃華蓉家庭

黃華蓉是一名來自於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平時忙於工作,為了不讓她被家中事務分心,公公婆婆把家裡家外操持的有條不紊。在家庭中,一家人互相體諒,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文明家風。2006年,公公因心肌梗塞住院,為防止再次出現類似情況連續半個月日夜守護在公公床旁直到老人脫離生命危險。女兒在一天天長大,也形成了一個家庭習慣,無論買什麼吃食都要給爺爺奶奶送一份,每次會告誡女兒:百善孝為先,要以順為孝。他們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

陳敏家庭

提起宜都志願隊的敏姐---陳敏,熟悉的人都對她讚譽有加。她熱心公益,善良積極,總能給身邊人帶來陽光與正能量,照顧多病的公公婆婆,而且長期堅持參加文峰、宜都人、心連心、義工協會等志願隊活動。與志願隊員們和抗戰老兵聊崢嶸歲月,和特校孩子們一起製作精美的蛋糕,植樹護綠拾垃圾護衛清江河,參加護學,堅持義務獻血……她曾多次獲得「好兒媳」、「優秀志願者」等光榮稱號。現在《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這個主旋律正通過更多「敏姐」這樣的凡人善舉在一個個家庭釋放著更多的正能量溫暖著我們這座城市的你我他。

孫際舫家庭

孫際舫的家庭是一個普通而不簡單的礦工家庭,一家人相親相愛、相互扶持,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發揚著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一句「一切有我在」的簡單諾言,讓孫際舫挑起了對家、對親人的責任。如鐵人般悉心照顧年邁多病的雙親和中風偏癱的妻子三人。他用自己的行動將孝道深刻詮釋、將親情書寫,更在言傳身教下教育子女,三個子女中兩個都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員。他們熱心公益、樂於助人,用真心溫暖著身邊人。

羅萬喜家庭

羅萬喜,松宜礦區鴿子潭社區退休職工,1977年招工入礦以來,紮根礦山井下一線,28年如一日,工作踏實肯幹,任勞任怨,先後8年被評為礦級勞動模範,連續5年被評為局級勞動模範,2002年被評為湖北省「勞動模範」。退休後,他仍然發揮餘熱。不管在社區志願服務活動,還是綜合治理、平安建設工作中都有他的身影。在家裡以身作則,孩子們以他為榜樣。社區工作中,用實際行動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時刻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曹海濤家庭

工作於宜都市財政局的曹海濤,一家6口,四世同堂,和諧美好。「孝老愛親,言傳身教」他的父母常年精心料理著93歲奶奶的生活起居,讓「百善孝為先」成為他的家庭準則。「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是她與妻子之間真實的寫照,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攜手度過生活的挫折與磨難。「互敬互愛,婆媳和睦」是他妻子在婆媳關係處理中,遊刃有餘的法寶。正因為這樣和諧的家庭關係為曹海濤解去後顧之憂,成就了在工作兢兢業業,全力以赴的他。

江貴寅家庭

江貴寅同志出生在宜都市枝城鎮黎家坪村,黎家坪村風景秀麗、民風淳樸,鄰裡鄉親相處融洽。父母親一直把「百善孝為先、孝道至上」作為家訓掛在嘴邊,也同時用自身行動言傳身教。他爺爺一直患有肝病身體不好,1990年又因突發腦梗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母親在爺爺臥床的幾年裡,一直耐心地給予關懷和照顧,每天按時給他餵藥、餵飯,還要給老人清理便盆、洗滌衣褲被褥、剪指甲等,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和困難,盡到了一個兒媳婦的責任和擔當。後來他們一家搬到枝城後,每逢周末,不管工作有多忙,父親都要抽空帶著妻兒回鄉探親,每個周末回黎坪,幾乎成為他家一條鐵打不動的鐵律,一家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孝道。

王中奎家庭

王中奎,42歲,中共黨員,宜都市三立路橋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妻子廖青,38歲,中國平安保險宜都分公司職員;育有一個女兒,目前初中在讀。王中奎長年堅守施工一線,20餘年間他保持了年均255天在工地的記錄,他習慣了拼命工作,忘記了自己還有家庭。而他的妻子主動挑起了家庭的大梁,解決丈夫的後顧之憂。牽手相伴十五個春夏秋冬,王中奎夫婦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困難,他們用自己的真誠、善良和相互理解換來了家庭的和諧美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鋪開一條文明幸福的陽光大道!

餘昌清家庭

嶽父楊功發因腦溢血癱瘓在床20年,女婿餘昌清夫婦久處不厭,照顧不煩,從不敷衍,絕不怠慢。三天給老人洗一個大澡,一周換一次床單,每天餵飯洗澡陪他說話;每逢老人大便乾結,餘昌清就用手摳;偶爾肺部感染,幫他吸痰;天晴推老人出來曬太陽,雖常年癱瘓在床沒得一次褥瘡。宜都市農業農村局優秀農技幹部餘昌清夫婦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孝老孝親動人事跡。

鄭崢家庭

她的家庭是大千世界裡極其平凡的,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寬容,相敬和愛護演繹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在父母孝順長輩耳濡目染的環境下長大,父母對家庭的責任感,三十年如一日的親力親為、無微不至的細心照料常年生病中風的爺爺奶奶讓她對家庭有著特別深厚的情感寄託。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愛、善,它們才是幸福的源泉。鄭崢家庭平凡而有溫度,沒有驚天動地感人肺腑的故事,但卻能彼此溫暖心靈。

詹中敏家庭

詹中敏,44歲,中國共產黨黨員,現就職於湖北宜都市熊渡電業有限公司,任聶河電站機電科科科長。妻子楊春玲,現為聶河電站辦公室副主任,兒子詹睿琪現就讀於市外國語學校。結婚20年來,家庭成員愛國守法,在工作中遵章守紀、務實敬業;夫妻恩愛和親、尊老愛幼、熱心公益、樂於助人、勤儉持家;鄰裡之間真誠相處、互幫互助;家庭的團結和諧,積極樂觀,深受同事、鄰裡和社會的好評。

李業睿家庭

李業睿的家庭是個平凡的家庭,但是平凡的家庭有著不平凡的幸福。2018年4月,李業睿父親突發腦溢血,在宜都市中醫院搶救治療60餘天,經過手術治療,李業睿父親面臨嚴重的手術後遺症——右側肢體偏癱、基本喪失自理能力。面對臥床的父親,李業睿一家沒有怨言,而是精心照顧,吃飯、喝水、排便等等都是李業睿家人幫助完成的,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他們的家訓——「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嚴於利己,寬以待人,尊師以重道,愛眾而親仁。」

相關焦點

  • 宜都兩江匯合涇渭分明
    當日清江宜都段水位約49米,未到設防水位,水勢平穩。清江是長江一級支流,全長423公裡,流經宜都44公裡,在宜都陸城匯入長江。進入汛期以來,宜都市強化「兩江一河」防汛應急值守、預警發布、巡邏巡查,全力服務各梯級水庫洩洪調度,確保安全渡汛和沿線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宜都14億元修復山水林田湖草
    鄭瑞強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為控汙截汙,他們在居民家附近修建小微溼地,通過三層過濾,減少生活汙水對溼地汙染。「人和動植物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人有活動空間,動物也要有。」鄭瑞強說,項目實施過程中,他們將建設兩棲動物遷徙廊道,實現「生態、生活、生產」合理布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修復與鄉村振興同規劃、共實施。
  • 中國最粗壯的天然石柱,就在湖北宜都!直徑12米至少20人才能合抱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湖北。中國地大物博、美景眾多,尋訪各地名山、幽谷、秀水、奇洞的旅途,是一次次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旅途。在湖北宜都,當我們邂逅「中華第一巨柱」的神奇鐘乳石石柱時,又一次為自然的神奇發出了由衷的讚嘆。
  • 那些藏在周杰倫歌詞裡的美景,在宜都也能找到!
    那些藏在周杰倫歌詞裡的美景,在宜都也能找到! 其實那些年 藏在周杰倫歌詞裡的風景 在宜都也能找到 那些經典的周氏歌詞和宜都風景放在一起
  • 宜都輔警用英文助外國人找到配送物資
    宜都輔警用英文助外國人找到配送物資發布時間:2020年02月25日 20:22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2月25日電 (陳婭君 潘俊亦)2月22日,一段宜都輔警姚小鈞用流利的英語熱情幫助外國友人迅速找到配送物資的視頻在網上流傳,網友紛紛稱讚並點讚。
  • 遠嫁到泰國的宜都菇涼蛋妹心繫家鄉,好樣的!
    遠嫁到泰國的宜都菇涼蛋妹心繫家鄉,好樣的!50箱N95(大約8000個)口罩的捐贈者,是連真實姓名都不肯說的宜都姑娘蛋妹,她嫁到泰國,看到家鄉的疫情,在國外想盡一切辦法購買醫用物資,開車跑了好多地方,趕在航班起飛前送到曼谷機場。今天三峽機場的國內航班都取消了,只有這架曼谷-宜昌飛機順利到達,旅遊團領隊汪女士和遊客帶著這些物資回來。
  • 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宜都綠色礦山示範項目揭牌
    ,因此亟待通過樹立項目示範建設的體系來規範和引領全國礦業行業加快綠色礦山建設。千龍網發綠色礦山業主方代表、宜都昊飛礦業負責人張宏強介紹,目前,昊飛礦業已通過湖北省的省級綠色礦山評審,並且已經作為國家級綠色礦山的省級推薦,將於本月下旬進行覆審驗收,在作為湖北省級綠色礦山的基礎上,進一步積極打造成為國家級綠色礦山的樣板工程;此次通過不懈努力和積極爭取到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和國際生態經濟協會的重視和支持,成為了國家級科研合作基地;特別是企業的前期重資產投入
  • 【最美健康家庭】家和萬事興
    作者:和浩  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家和出凝聚力,出親和力;困苦時,家和出親情;悲傷時,家和出慰藉;重壓時,家和出力量;沮喪時,家和出堅強。家是甜蜜,是溫馨和浪漫,更是人生旅途的驛站。世間萬物,因和諧而美麗,因和諧而溫馨,社會是這樣,家庭也是這樣。
  • 2020年度全省高素質女農民黨員示範培訓班在宜昌宜都舉辦
    為進一步發揮婦女在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的 「半邊天」 作用,由省婦聯、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湖北南橋土老憨培訓中心承辦的2020年度全省高素質女農民黨員示範培訓班於12月23日在宜昌宜都開班。隨後,省婦聯發展部部長黃曉芳一行前往湖北土老憨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農業生產、加工情況。到宜都市青林古鎮疊繡閣、湖北薇薇旗袍服飾有限公司考察調研婦女手工產業。到宜都市婦幼保健院考察調研婦女「兩癌」篩查情況。
  • ①18號停電通知​②宜都橋河記憶③堅持近10年的義剪④一本泛黃的詩歌手稿
    刀光劍影,腥風血雨,廟宇不在,石獅消亡,老街石板印滿千年滄桑,唯老屋馬頭牆上和石堤縫隙掙扎出的小草,不知愁怨地生長。1973年12月,清江大橋建成,橋河才有名有實。「一橋飛架南北」,停靠碼頭上的「沙宜班」退休,「宜都商場」矗立清江橋頭,橋河開始變老,成了今天這個模樣。水是橋河的造物主,不論怎麼變,清江總繞著它。民國初年,地方紳士籌資建民堤,解放後大興水利建設,沿江逐年建成條石階堤。
  • 「家和萬事興——吉林省家庭家教家風主題展」在長春開幕
    9月4日上午,由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省婦聯、省直機關工委、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主辦,長春市婦聯、吉林省圖書館承辦的「家和萬事興——吉林省家庭家教家風主題展」在長春盛大啟幕。本次展覽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教、培育良好家風,引導廣大家庭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 【今日頭條】宜都大酒店一樓要被擠爆了~到底發生了什麼?
    宜都的兄弟姐妹們!今天就給你這個機會買買買!不用剁手宜都城有一場瘋狂折扣的工廠特賣會來啦!贈送圍巾僅限活動開業前三天(10月28日~10月30日):每天限量100條,快告訴你的朋友啊~(有多種款式和顏色,圖片僅供參考,隨機發,不挑款挑色)
  • ①明日停電通知②200餘斤變壓器銅芯被盜③這部電影在宜都開拍④街頭驚現神秘盒子
    停電時間:2020-10-20 08:00-18:00停電範圍:【區/縣】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 【影響辦事處/鄉鎮】聶家河鎮 【影響供電公司產權客戶】:白家淌1#、白家淌10月9日晚,抓捕時機成熟,民警兵分三路分別在宜昌、當陽、枝江等地,經過3個多小時的蹲守,分別將3名盜竊嫌疑人先後抓獲。經審訊,徐某某(男,50歲,宜昌人)、熊某某(男,50歲,枝江人),尹某某(男,46歲,枝江人)3人對盜竊事實供認不諱。
  • 獻禮影片《我的三次旅行》在宜都開拍 以自強女孩李玉潔為故事原型
    三峽晚報訊(全媒記者黃今 通訊員王廣宜)10月18日下午,由湖北電影製片廠和思源影視文化聯合出品的慶祝建黨100周年獻禮影片《我的三次旅行》(暫名)在宜都市舉行了開機儀式。電影《我的三次旅行》定位為青春/勵志/情感類型院線電影,故事以宜都市殘疾人李玉潔自強自立、奉獻社會的真實故事為原型而創作。
  • 宜都法院「六專四室」規範化建設落地見效
    宜都法院「六專四室」規範化建設落地見效 2020-12-22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都一輔警用流利英文 幫外國友人尋找配送物資
    宜都一輔警用流利英文 幫外國友人尋找配送物資 2020-02-23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都青林古鎮出歌了,《青林戀歌》歌唱中國謎語村
    近日,宜都青林古鎮對外發布旅遊形象歌曲《青林戀歌》,一經發布,就在網絡躥紅,網友紛紛稱讚《青林戀歌》歌詞朗朗上口、結構井然有序、韻腳合理,入境入情,令人愛不釋手。《青林戀歌》由宜昌本土詞曲作家鄭年忠、楊世清兩位老師創作完成。
  • 這29個家庭,獲評2020年「荊楚清正廉潔最美家庭」
    9月27日,由省紀委監委、省婦聯、省委直屬機關工委聯合主辦的「樹清廉家風 創最美家庭」主題活動在漢舉行,100餘名代表相聚一堂,感受和傳遞清廉家風的力量。今年,省婦聯聯合省文明辦在全省啟動尋找「荊楚清正廉潔最美家庭」活動,經各地各單位組織推薦、評委會評審、社會公示,武漢孫曉彬家庭等29個家庭獲評荊楚清正廉潔最美家庭。
  • 巾幗聚力幸福家 | 家風正、萬事興——走進脫貧明星魏文鳳家庭
    巾幗聚力幸福家 | 家風正、萬事興——走進脫貧明星魏文鳳家庭 2020-08-19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和萬事興:習近平談家庭的重要性
    2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了家庭的重要性,他指出,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家和萬事興。Family has always been valu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and harmony in a family makes everything successful.我們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