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昨日,熊貓TV發公告稱《H1Z1》在內的六款遊戲即日起被禁播。消息一出,眾人紛紛猜測鬥魚、虎牙等直播平臺為何沒有禁?其中與《H1Z1》相似的,最近大熱的遊戲《絕地求生》為何不在禁播行列之中,它是否也會難逃一劫呢?
8月22日晚7點以後,熊貓直播平臺發布關於遊戲禁播的公告。公告稱,根據文化部要求,即日起停播《俠盜獵車手(GTA)系列》、《如龍系列》、《熱血無賴》、《H1Z1》、《黎明殺機》、《十三號星期五》六款遊戲,此消息一出便引起眾人的關注。
據悉,就在昨日熊貓TV發布公告之前,許多《H1Z1》遊戲主播似乎已經得到通知,並將直播間名稱改為「最後一次」、「再見了,我的H1Z1」、「珍惜最後的時光」,而發稿之後的熊貓TV便迅速的撤下了《H1Z1》的直播間。
為什麼禁播?
早在21日,《H1Z1》的官方微博(@H1Z1_Daybreak)發博寫道:「關於熊貓禁播問題,我們正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廣大玩家依然可以繼續遊戲。」可以推斷出,禁播的消息在熊貓發布公告之前就已經傳出,並且表示與有關部門進行溝通也可以看出禁播的決定並不在於熊貓TV。
根據文化部印發的《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中第六條的第六點,使用未取得文化行政部門內容審查批准文號或備案編號的網路遊戲產品來進行網路遊戲技法展示或解說的是不允許在網絡表演中出現的。《H1Z1》通過Steam平臺進入中國市場,但並未通過監管部門審批,這也印證了H1Z1等六款遊戲為何被禁。
另外,文化部2011年發布的《網際網路文化管理暫行規定》中表明,網際網路文化單位不得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不得提供載有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文化產品,而《H1Z1》中就包括了大量的暴力畫面和血腥鏡頭,並且大多數靠的就是通過玩家間的低俗咒罵、挑動民眾民族情緒來博人眼球。
事實上,熊貓並不算頭一個。早在今年5月,B站已經發了《關於禁止直播血腥暴力遊戲的公告》一文,全面禁止包括《H1Z1》在內的多款遊戲直播。就在今日,鬥魚有關《H1Z1》的直播間也都紛紛改名「最後一次」之類的房間名稱。看來,當全網禁播成為一種趨勢,即使像鬥魚、虎牙等直播平臺提前改了直播分類名稱,可能也將在不久之後逐一步熊貓的後塵。
H1Z1與絕地求生到底有何不同?
《H1Z1》是一款由索尼公司(Daybreak)開發並於2015年在PS4、Steam平臺上發布的末日求生沙盒網遊,故事背景發生在喪屍病毒爆發後的15年、美國中部地區,玩家會在地圖某處隨機「出生」,然後便踏上了探索城市與荒野的道路。《絕地求生》是Bluehole與《H1Z1》 「大逃殺」模式製作人Playerunknown合作的一款開放世界策略射擊遊戲,每一局遊戲將有100名玩家參與,他們將被投放在絕地島的上空,遊戲開始跳傘時所有人都一無所有。
一定程度上,《H1Z1》與絕地求生的相似性確實很大,都屬於「大逃殺」類型的遊戲,然而最值得讓人去探究的還是他們之間的不同。簡單來看,《絕地求生》畫面細膩,畫風偏寫實,武器也十分細節,操作複雜,節奏慢,需要配置較高,不太適合喜歡刺激,見面就「開打」的玩家,反而適合喜歡用謀略和策略的玩家。而《H1Z1》畫面有點粗,畫風偏卡通,武器粗糙,沒有專門的第一人稱視角,操作簡易,武器不符合現實,需要配置低,玩法刺激,更適合那種「一言不合就幹」的玩家。
當然,導致《H1Z1》被禁而《絕地求生》卻倖免於難的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呢?小編認為,《絕地求生》沒有過多的暴力鏡頭以及玩家互相辱罵的遊戲文化。玩家除了在等飛機、或空投前相互調侃一番,降落後幾乎都十分安靜,交流也只是在自己的隊伍頻道中,生怕發出聲音會被他人發現,顯得十分謹慎;中文語言界面的《絕地求生》中的遊戲人物的血液顏色也在今年5月以後以綠色顯示。
主播流會向《絕地求生》靠近嗎?
早前,網傳騰訊將代理《絕地求生》,並向其投資。雖然《絕地求生》開發商Bulehole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否認了這個消息,但並未否認《絕地求生》國服版本一定不會交由騰訊代理。
就《H1Z1》目前現狀來看,雖然已經比不上《絕地求生》的人氣,但《H1Z1》為直播平臺帶來的流量依然十分可觀。如果真的是官方明令禁播的遊戲,著實可惜,但事情已然如此。因此,失去了熱門遊戲帶來的巨大直播流量後,直播平臺該如何挽回損失就成為了一個大問題。
無論是鬥魚、熊貓還是虎牙等直播平臺,都在加大對《絕地求生》的投入,並且都在其直播平臺擁有獨立的分類區域。從這一點來看,這場禁播風波中《絕地求生》是相對安全的。並且可以推測出在這樣的趨勢下會有更多的主播可能會走向「吃雞」行列,隨著熊貓對《H1Z1》的禁播,這樣的主播流向就顯得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