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獎在鄭州辦,中!」8月29日,在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新聞發布會結束後,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著名導演尹力通過媒體鏡頭,用「河南話」向全國電影人和觀眾發出邀請。
作為電影領域的一場狂歡盛宴,金雞百花電影節引發了大眾關注,尤其是電影節相關消息發布後,鄭州觀眾更是喜大普奔,各界人士紛紛表達了對電影節的看法和期盼。
鄭報全媒體記者 蘇瑜 王戰龍
河南、鄭州與電影頗有「姻緣」
「河南作為地表、地下文物全國第一的大省,文化底蘊深厚。古洛陽、古開封都是幾朝古都,少林寺也好,龍門石窟也好,包括洛陽的水席、鄭州的燴麵等所構成的整體文化氛圍,一定會吸引更多的電影人和關注中國電影的觀眾齊聚鄭州。著名作家、編劇劉震雲也是河南人,他是延津縣的。」在談到舉辦地河南、鄭州與電影的「姻緣」時,尹力說,「1984年第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咱們的牛百歲》,裡面的演員陳裕德、丁一都是當年河南電影界非常有影響的演員,他們風趣、幽默,濃鬱地方特色的表演曾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有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小香玉,她們更把河南地方戲曲影響到了全國。」
「而今年也是轟動海內外、廣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電影《少林寺》拍攝40周年。這部講述傳統文化的中國電影,跟鄭州有著直接的聯繫——在鄭州取材取景。正是這部電影,讓中國武術走向了世界,也讓少林成了鄭州、成了河南、成了中國一張亮麗的名片。」尹力說,「一座千年古城,文化那樣深厚,我相信這座城市的魅力將會吸引更多的電影人、影迷齊聚鄭州,參加這屆金雞百花電影節。」
詩人、音樂人陳維建認為,百花獎體現的是大眾電影、平民精神、自由鳴放。「我十分關注電影節裡那些富有平民情懷的消息,期待像《我不是藥神》《春江水暖》這樣的人文電影成為主流,我覺得真正在大眾心中立得住腳的是不說謊的鏡像和激勵人的力量。」
陳維建說,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來到鄭州,意味著在中原大地種下一顆電影種子,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有了更多期待,也讓中國電影有可能擁有「中」的精神,更加獨立和寬容。「我們說一座城市有它的城市之光,指的是什麼呢?是高樓林立,還是燈紅酒綠?是高歌猛進,還是左衝右突?如果沒有文化浸潤,城市就是精神荒漠。而美好的電影恰似荒漠裡的甘泉,我希望越來越多的甘泉注入鄭州。」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鄭州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程韜光看來,在電影行業受到疫情衝擊即將重啟的當下,金雞百花電影節來到鄭州,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尤其對於中國電影人來說更具有著特殊的意義:「在與疫情的抗爭中,每個電影人都會認真思考個人與家國、藝術與生命的關係。而這樣的深層思考,正是電影藝術所要表達的內容。我相信,曾被暫時摁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會以這次電影節為契機,浴火重生;更相信,電影人會褪去浮躁,以他們非凡的創造力和實踐精神為人民奉獻出有深度、有溫度、有高度的電影作品。」
「眾所周知,精品文化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高度。一部好電影對當地美譽度提升和宣傳起著持久的作用。鄭州有好題材,無論歷史重大事件、歷史文化名人事跡,還是近現代的鐵路建設、德化街變遷和紅色文化,都為中國電影人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藝術養分。」程韜光認為,這是電影給鄭州的一次機遇,對於塑造具有中原文化特色與現代交相輝映的城市形象、以城市人文魅力促進高端要素凝聚,從而加快打造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讓文化「立」起來、「活」起來,具有重要價值。
電影節將為鄭州、河南的影視產業注入嶄新的力量
自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宣布在鄭州舉辦以來,紀錄片《姓氏中國》、電視劇《龍族的後裔》總導演張清就一直熱切地關注著電影節的動向。「鄭州已經舉辦過很多大型活動,但舉辦如此高規格的電影節還是第一次,這令所有河南電影人倍感振奮。」
不過,在開心振奮的同時,張清也頗感遺憾:「河南沒有電影參賽,這說明目前我們的努力還不夠,呈現的電影水準還達不到全國和國際的水準。」張清說,這會激勵鞭策所有河南電影人在以後的日子裡更加努力,同時,河南電影人也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助力電影節的舉辦。
「這麼重要的電影獎項來到鄭州,來到家門口,身為電影人,我是非常驚喜和驕傲的。」曾多次出席國內外各大電影節的演員李易祥告訴記者。他們這些電影人期待很多年了,當得知鄭州將要迎來這場電影盛事時,他們是十分欣喜的,但也有一絲羞愧。
「手頭沒有好的作品來參與這個電影節,我覺得電影節能讓我們向內反省,激勵我們去多創作好作品。」李易祥說,希望本屆電影節能夠給鄭州、給河南的影視文化注入嶄新的力量。
電影見證歷史,電影海報也成為收藏愛好者們追逐的熱點,河南省收藏家協會電影海報專業委員會會長王希祿表示,鄭州有著在全國極有影響力的電影海報藏家,尤其是紅色題材和具有較強時代特徵的電影海報也成為收藏者的最愛。河南也是全國首家成立電影海報專業委員的省份,多次舉辦全國電影海報收藏交流會、全國電影海報紅色收藏博覽會等活動。「去年就聽圈內的朋友說,今年電影節要在鄭州舉辦,非常興奮,一直關注這方面的信息,最近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電影節期間的一系列活動,非常豐富,這對電影海報收藏愛好者來說,也是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
奧斯卡大上海國際影城市場部助理金超說:「正在熱映的《八佰》提振了整個電影市場的信心,但一部電影遠遠不夠。在鄭州舉辦的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對電影市場有著非凡的意義,不僅能提振電影市場從業者的士氣,給普通觀眾以安心和信心,也能促進鄭州市電影市場在電影文化層面實現一次飛躍,十分期待以後鄭州能擁有屬於自己的電影節。」
金雞百花電影節邂逅鄭州,展現古城之美
「每次回鄉雖是步履匆忙,但都驚喜於鄭州的蝶變。2020年金雞百花電影節落地鄭州,讓我們有機會慢下腳步重新審視這座位於中原腹地的黃河明珠之城。」鄭州市兒童福利院愛心使者、長居北京的鄭州歌唱演員檀歡說,在她的直觀感受中,故鄉鄭州的發展可以用兩個字形容:一快一慢。
「快的是城市的發展,連通南北東西的交通路網,商賈繁華的鄭東新區,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讓我充分感受到鄭州厚積薄發的加速度。慢的是生活,拆牆透綠與城市融合共生的公園,濃鬱煙火氣息的特色小街,碧水清波的城市水系,晨曦月色下慢跑的人們,讓我體會到鄭州慢生活的愜意。」檀歡認為,這次金雞百花電影節遇上鄭州,可以讓更多的人有機會重讀鄭州這座崛起之城,體會鄭州的快發展和慢生活,縱覽3600年的滄桑巨變,品味「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發展願景。
「為什麼會是鄭州?」在鄭州求學工作安家的「新鄭州人」邢玉潔得知金雞百花電影節落地鄭州的消息,首先是詫異,仔細想想,心中的疑問也隨之解開:「因為鄭州是大城市了,從去年的人口破千萬到舉辦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從家門口道路的升級迭代到老舊小區的翻修整治,鄭州處處充滿著高大上的味道。」
邢玉潔對新晉形象大使劉昊然的宣傳短片印象格外深刻:清新明亮的畫風,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一街一景,一磚一瓦,都讓生活於此的新鄭州人再次聆聽到一座幸福之城、宜居之城厚重歷史的迴響和快速發展的激越號角。「為什麼是鄭州?家有梧桐樹,自然會引來金鳳凰!」
「金雞百花電影節像一扇窗戶,一扇外界看鄭州的窗戶。」80後知名插畫師袁小真對鄭州變化的感知是具象的,她曾為武志紅的《巨嬰國》、渡邊淳一的《飛往巴黎的末班機》、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82年生的金智英》繪製插圖封面。過去幾年,她在閒暇時間陸續以鄭州為背景,創作了《綠城——舊時光,你是個美人》、《嘿,我為你畫了一座浪漫的鄭州》、《畫不盡的鄭州故事》和《鄭州二十四節氣》等系列插畫。在她的筆下,鄭州是矗立風雨斑駁陸離的國棉廠,是燈光朦朧給人溫暖的大學校園,是陽光透過綠葉傾灑而下的緯一路,是解放路橋上夜色掩映通往遠方的鐵路,是一陣風後,秋去冬來的季節更迭。「電影節邂逅鄭州,我們可以像電影一樣,一幀一幀地欣賞鄭州的靜態美,一部一部地品味鄭州的流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