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我國古老的文學體裁,它要求作者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而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因此,這就要求詩人們有極高的文學素養。詩歌在唐朝發展到鼎盛階段,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兩位大詩人,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都是同時期的唐朝人。
對於詩聖和詩仙,大家都非常熟悉,三順也不再囉嗦。但是,詩囚、詩奴、詩骨、詩魔、詩狂分別是誰,您知道嗎?他們又是因何得到了這樣的稱號?
一、詩囚孟郊
提起孟郊,大家一定想到了他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那麼,他為何被稱為「詩囚」呢?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其十八首,這樣評價孟郊的詩:
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
江山萬古潮陽筆,何在元龍百尺樓。
「詩囚」,不言而喻,即為詩所囚。孟郊一生苦吟,把詩看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詩的囚徒一樣。另外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疾苦,故被稱為「詩囚」。
二、詩奴賈島
提起賈島,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關於「推敲」的典故。賈島和孟郊被合稱為「郊寒島瘦」。賈島和孟郊一樣,一生苦吟,他的作品風格語言清淡樸素,以字斟句酌取勝(推敲的典故就是最直接的證據),情調偏於荒涼悽苦,因此被稱為詩奴。
也有人根據元好問的《放言》「韓非死孤憤,虞卿著窮愁。長沙一湘纍,郊島兩詩囚。」稱他是和孟郊一樣的「詩囚」。
三、詩骨陳子昂
陳子昂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陳子昂的詩一掃齊梁和初唐宮廷詩人的頹靡之音,格調高昂清峻,雄渾蒼涼,語言清新質樸而明朗,大有「漢魏風骨」,因此被稱為「詩骨」。
四、詩魔白居易
提起白居易,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他的作品幾乎篇篇都是精品,就算是幾歲的娃娃也能背誦他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但是提起「詩魔」,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白居易寫詩十分刻苦,他自己曾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因此被稱為「詩魔」。
五、詩狂賀知章
賀知章,號「四明狂客」。其詩狂放,其人狂放,故被稱為「詩狂」。
關於賀知章的傳聞,最著名的要數「金龜換酒」了。有一次,他和李白去喝酒,等到結帳的時候才發現忘了帶錢,他毫不猶豫的解下隨身佩戴的金龜遞了過去。這金龜是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佩戴的,足見金龜的珍貴。但賀知章一點都不在乎,可見其人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