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來聊聊韓國女團。
不過不是像BLACKPINK,Red Velvet等等那些大火的,雖然近期她們的確很有話題可聊。
這次,還是想先聊聊十八線女團。
不熟悉的群眾對她們的初印象一定不會好。
她們的表演經常是穿著暴露,濃妝豔抹,在舞臺上搔首弄姿;
舞臺打歌服不忍直視
MV畫面常常不堪入目,好不容易出張專輯,也是處處充斥軟色情的味道;
組合stellar《提線木偶》MV
也常常作為桃色新聞的主角,出現在娛樂版甚至社會版的報導當中。女團GLAM成員金多喜就是曾鬧得沸沸揚揚的李秉憲出軌事件的女主角之一。
久而久之,網友就對這個群體產生有色心理,下意識認定她們不是好人。
真相果真如此嗎?她們為什麼總能鬧出么蛾子?讓我們來仔細聊聊。
她們都是誰?
韓國的十八線女團主要分兩種:曾經出名過一陣子過氣的,和出道即無名的女團,後者佔了大多數。
她們往往是小公司出身,公司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能給首歌出道已經是能做到的全部。
三大社出品的女團
有數據顯示,韓國每年出道的團體數量在200個以上。沒有宣傳,包裝低級,顯然拼不過其他大公司精緻的女團,因此出道也被淹沒在龐大的女團中。
再說另外一種。她們曾享受過名氣,有過屬於自己的輝煌,但是沒能維持住這樣的狀態。原因可能是一段時間沒有更新的突破,團隊內部出現致命問題,公司推出新團體而不被重視等等。
這類女團我們可能會更加熟悉,比如T-ara在人氣頂峰時被爆出隊內欺凌事件;因一首神曲《빠빠빠 (Bar Bar Bar)》爆紅的Crayon Pop近些年基本銷聲匿跡等等。
女團T-ara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歌
Crayon Pop獨特的安全帽造型
頻頻作妖為哪般?
雖然難以置信,大多數的爭端都不是出自她們本意的。
最初的她們肯定都有一顆當女團出道的心。只不過這個市場實在太飽和了,即便是普通的女團也要通過當練習生層層篩選,小公司的練習生很多是從大公司中被淘汰的那一批,退而求其次要完成自己的女團夢想。
不過女團的合約制使得她們在出道前會籤一份合同,短則兩年長則5-10年不等。對於不火的十八線女團來講,這樣等同於籤下了一份奴隸合同,將自己的生殺大權交到公司手上。
舉個女團stellar的例子,她們剛出道走的是小清新女團的路線,奈何同類型女團太多,成員本身不具有優勢,人氣一直很低迷。
stellar早期小清新風格
結果公司對她們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走破格性感路線。其實當下也有許多走性感風的女團,她們通過公司的高價包裝,打造出粉絲口中的「高級性感」。
顯然stellar的公司並沒有這個資金和精力,它只是將他們當作公司的賺錢工具,方式就是靠暴露的風格博眼球,既廉價又便捷。
於是公司開始了它醜惡地剝削。
在拍攝《Vibrato》宣傳照時,以試拍為由讓她們穿上另一套暴露的服裝,成員們強烈拒絕未果,只能配合拍攝,結果試拍的照片被用作宣傳照大量傳播;
曾被要求穿丁字褲拍攝MV,成員集體出走抗議才換成正常內褲;
薪酬也低得可憐,並且不是每個月都有。雖然接了大大小小的活動、代言,但公司卻將錢全部拿走,只分給她們很少的一部分。
stellar解散後,成員曾在節目中爆料,外界都認為她們賺得很多,但其實出道7年僅掙了不到1000萬韓元(不到6萬元人民幣)。這還是當年有些人氣,能接商演活動的女團的收入。
小公司往往缺乏系統的訓練生體系,練習生的來源也是五花八門,心智不成熟的成員如果遇上事業的不順利,就容易在別的地方動歪心思。
有些公司甚至會讓女團去當作打通財閥大門的敲門磚,這部分太過黑暗就不細講了。
身心俱疲的年輕女孩們,在遭遇失望、欺騙和傷痛後,有人選擇放棄夢想,有人甚至會選擇結束生命。
故人具荷拉
那麼,她們的出路在哪裡呢?
有一部分女團選擇堅持。她們繼續待在這個圈子的底層,繼續這種默默無名的生活,接大大小小的商演、路演,拼一個走火的運氣。EXID就是當年也是糊出天際的無名女團,全憑團內成員HANI的飯拍視頻大火,《上下》這首歌也成功翻紅。
《上下》的標誌性舞蹈動作
更多女團選擇解散,成員轉行去當演員、女主播,或者直接退出演藝圈,找個公司上班。
Crayon Pop艾琳當了女主播
我們無法說明哪條路更加合理,因為選哪一條她們都需要放棄,放棄尊嚴或者放棄夢想。
韓國每年都有新鮮的女團血液注入市場,她們年輕美麗,生機勃勃;每年也有更多女團淡出大眾視線,她們身心俱疲,落寞惆悵。
SM公司今年推出的新女團
但無論是TOP級或者十八線,登上舞臺的她們都閃著光芒。
因為她們知道,只要燈光一亮,the show must go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