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起床拿起手機,就先看到黎小田逝世的消息,一時不知該作何反應。誠然我知道他的老朋友們,終有一天將一一與他相見,這些年我們送走的也不止一兩位,(其中最令人苦痛的,還當屬大家姐張綠萍)。只是黎小田並不高壽,他出生於1946年,只比張國榮大10歲,今年也不過73歲而已。更何況就在年初還看到黎小田的近況。今年1月初,香港一家黑膠唱片店開設新店,請來黎小田站臺捧場。由於該店出清一批上世紀的珍貴黑膠,不少樂迷早早去排隊搶購,都遇到了笑容滿面的黎小田,有心人還帶去88年的「群星金曲伴小田」演唱會門票請他籤名。
△ 樂迷珍藏的1988年11月「群星金曲伴小田」演唱會門票,籤名下落款的日期是2019年1月5日
當時看到現場視頻,我還和朋友討論說,黎小田怎麼都不老,看起來和30年前差不多呀。誰曾想世事難料,還不到一年就傳來他離世的消息。
後來我查到,原來就在前不久,黎小田還接受了廣東的一個兒歌紀錄片《童唱嶺南》的採訪,節目組上個月剛放出一段4分鐘的花絮,這成為他的最後一次節目訪談。
黎小田近年來主要在內地工作。他坦承內地歌手專業素養更高,對藝術更加尊重。他每年仍會產出8-10首的音樂作品,基本都是應內地電視臺或節目要求而創作。
黎小田本名黎田英,他父親黎草田曾是香港著名的音樂家,也多活躍在戲劇行業。他認粵劇名伶紅線女為契媽,6歲便入行做童星。張國榮就曾調侃說:「我幼稚園的時候就已經很喜歡看黎小田哥哥的粵語長片,什麼《神童捉賊記》啊之類的。」這一次他還真沒有誇張
△ 從左至右分別為:黎小田、蕭芳芳、紅線女
別看黎小田成年後其貌不揚(張國榮笑他上下左右都是一個尺寸,身形和賺錢速度成正比,為他起了個「加菲貓」綽號),但小時候他活潑又伶俐,虎頭虎腦的樣子很討人喜歡,一直被港人記掛。
△ 童星黎小田
黎小田自己也很爭氣,出身音樂世家的他沒有給父親丟臉,五歲就學彈鋼琴,從小耳濡目染下,唱歌、彈琴、指揮,樣樣精通。父親曾希望他跟自己學古典音樂,誰知兒子叛逆,喜歡貓王、披頭四,自己另闢蹊徑,從組樂隊開始,在香港流行樂壇闖出一條路來,被稱為「全能音樂人」。黎小田於1973年參加TVB的「作曲邀請賽」獲得季軍,由此開始了創作人生涯。待到1977年,20歲的張國榮參加歌唱比賽時,時年30歲的黎小田已經是該賽事的主要評委和音樂總監了。張國榮在初賽時就遇到了和藹可親的鐘景輝,和始終Pocker Face的黎小田;進入複賽後,黎小田更為全部30位入圍選手擔任音樂監製。這項工作包括作品改編、樂隊伴奏、現場磨合等所有與音樂相關的環節,時間卻只有20來天,任務不可謂不重。
△ 張國榮在決賽中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故事,是黎小田強硬地把張國榮準備的7分半鐘的歌曲《American Pie》改到3分鐘,小張同學雖據理力爭,但抗議無效。這件事令20歲初出茅廬的張國榮真切感受到「權力」這件事,也讓黎小田記住了很有主見的張國榮。張國榮入行後,雖然與黎小田同屬麗的電視臺,但工作本身沒有什麼交集。張國榮被麗的安排做一些綜藝節目,其中《星期三晚會》這檔節目,他是常駐演出嘉賓。其他藝員還有妞妞、葉德嫻等,但節目沒有激起什麼水花,4個月後就被替換了,這些藝員還是通過新聞才知道自己節目被腰斬這件事。而替換掉《星期三晚會》的,正是黎小田和薛家燕搭檔的《家燕與小田》。薛家燕也一樣是童星出身,和馮寶寶、蕭芳芳等七姐妹合拜為「邵氏七公主」。巧合的是,張國榮入行的「亞洲歌唱大賽」上,是薛家燕擔任總決賽主持人。
△ 歌唱大賽決賽前晚的酒會上,香港區冠亞軍和兩位決賽司儀合影,左起:張國榮、薛家燕、鍾偉強、張之玨
觀眾緣真是說不清道不明,張國榮和妞妞這樣的俊男美女組合,就是敵不過家燕與小田這對香港人從小看到大的「美女與野獸」。這已經是《家燕與小田》節目的第三季了,前兩季均創下了非常驕人的收視率,是麗的罕見的可以與無線電視臺抗衡的綜藝節目。
△ 張國榮和妞妞,這樣的俊男美女不香嗎?
△ 不,觀眾就是愛看家燕與小田。這檔節目每一季13集,數不清做了多少季,加起來有100多集,在麗的算是非常長壽了。
初初入行的張國榮很乖巧,雖然與黎小田沒有工作交集,但是平時見了他都「老師」、「老師」的叫,黎小田也就認了這個徒弟。他與薛家燕創作的電影《狗咬狗骨》,以及日常《家燕與小田》節目中,都經常請張國榮來演出,賺點通告費。
△ 1977年9月,嘴甜的小張同學和老師黎小田
甚至麗的在1977年底拍的60集長篇電視劇《追族》,也讓張國榮來演唱,成為他錄製的第一首中文歌,也是第一首真正屬於自己的歌曲。後來黎小田回憶說,當時他寫歌,都是先了解歌手才創作的,因為必須要知道歌手的音域有多寬,擅長什麼樣的風格,因此也可以說,這首歌是黎小田為張國榮寫的。
△ 1977年錄的歌,直到1979年才隨著《情人箭》唱片發行。《情人箭》則是張國榮在麗的時期演唱的另一首黎小田作品。
1991年,老友鬼鬼的師徒二人在節目上「商業互吹」,黎小田說,當時張國榮很講義氣,在我們的節目裡站在後排也肯客串。黎生你實在太客氣了,小張同學當時根本就不被人接受,一日三餐吃食堂,生活都快揭不開鍋了,有演出機會當然不會放過啦
![]()
△ 《家燕與小田》節目參考當時美國最火的同類型節目,一個小時的節目裡有歌舞、有劇情、有談話,內容非常豐富。圖為張國榮在某一期的歌舞演出中。
對了,麗的時期,張國榮與黎小田還一起參與了電視劇《浣花洗劍錄》的拍攝,也是他們唯一一次出現在同一部影視劇中,但印象裡好像並沒有對手戲。
這兩天新聞裡,給黎小田的頭銜是「一手捧紅張國榮、梅豔芳的音樂人」,雖然兩位巨星的走紅不能說是他一人的功勞,但這個評價他確實擔當得起。華星唱片公司1971年就成立了,初時它主要業務是負責一些演出,並為TVB代理唱片的發行,因此與TVB有非常緊密的合作。1982年華星轉型,正式籤約歌手、培養歌星。公司從即將易主的麗的電視臺挖來黎小田負責,並籤下第一位女歌手陳美齡,她在華星的歌手編號是01。之後為了發行一張群星合輯唱片,於是有了02號,成為群星的專屬編號。
△ 順便一說,陳美齡真乃奇女子,後來去美國斯坦福讀了博士!自己又培養出兩個學霸兒子,現在常年定居日本,本職是大學教授,業餘唱歌、出書,忙得不亦樂乎。
剛成立的華星唱片部門,從哪裡去找籤約歌手呢?黎小田想到了自己曾經做過的「亞洲歌唱比賽」,把這個經驗分享給出來,於是一拍即合,「新秀歌唱大賽」就此誕生。鑑於TVB的宣傳影響力,第一屆就招攬到3000人報名,光是海選就用了整整一個月!我一直在找張國榮究竟是何時加入華星的,可惜當時他在樂壇實在默默無聞,無人報導。哪像後來,跳個槽也引起全港轟動,恨不得為他連續做幾個特輯。現在可以確定的是,梅豔芳於1982年7月28日獲得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由此籤約入行,在華星編號04。而張國榮的編號是03,比她早一號,所以由此肯定,他在7月之前已經就籤約了華星(這是陳淑芬的功勞,基本上和黎小田關係不大),也是華星旗下的第一位男歌手。
△ 張國榮唱片編號,前面的字母是唱片介質;中間是籤約歌星的編號;最後四位數我推測是指華星唱片發行的唱片數量(《風繼續吹》是第8張,《STAND UP》是第34張)。△ 梅豔芳唱片編號
1982年上半年就籤約了華星,而張國榮在華星的第一張唱片《風繼續吹》,則發行於1983年1月,這期間大半年的時間,除了選歌錄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學到底如何唱歌,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色。《風繼續吹》的詞作者鄭國江先生後來在一檔節目裡向黎小田求證,這首歌是不是錄了很多次?因為他最初聽到的版本,聲音特別像羅文,「但我們已經有一個羅文了啊。」
![]()
張國榮早期唱歌多用喉部發聲,不懂得運用鼻腔胸腔共鳴,聲音尖細幼嫩,被形容「雞仔聲」。歌手剛出道時,多半是從模仿開始。學習前輩的優點固然有好處,但沒有自己的特色卻也註定無法生存。黎小田找來貓王的經典名曲《Are You Lonesome Tonight》讓他學習,教他降低自己的音階,找到準確的發力點。
![]()
而這一次模仿,可以說,成功扭轉了張國榮的整個事業走向。
![]()
△ 拿著貓王唱片的張國榮
張國榮在黎小田這裡學到的,不僅僅有唱歌的技巧、錄音室裡的專業,還開始了解怎麼包裝自己、怎麼找到商業價值。比如黎小田就認為,好的流行音樂,一定不能曲高和寡,要讓聽眾能夠跟唱。1999年張國榮自己組建唱片公司,第一張唱片《陪你倒數》就大獲成功,出來一首紅透香江並吸引到很多年輕新歌迷的《左右手》,就正說明商業運作的成功。這其中當然有他對音樂、對市場的敏感度,有他多年來對音樂對唱片業的積澱和思考,但早年黎小田為他打下的基礎一定是少不了的。
![]()
黎小田可不好相處。張國榮曾吐槽過:「你不要見他的樣子好像加菲貓那樣,整天搞笑,但他每次做起事來都很認真。我記得開始錄音的時候,常被他罵得狗血淋頭。」我想這是第一次,有人真正用心地、有方法地教他怎麼唱歌,並且這個方式成功地為他找準定位,受益一生。所以雖然黎小田很嚴厲,張國榮卻由始至終感激在心,更認他做「契爺」。
![]()
△ 二人雖然只相差10歲,卻以「父子」相認,黎小田也確實很有長輩範兒。1985年,張國榮在自己的電臺「自傳」節目裡提到黎小田,用了非常高的評價:
黎小田粗中帶細,他在工作方面是一個才華橫逸的人。他很有音樂感,本身很有音樂細胞。他從樂隊出身,做到如今華星音樂部的第一把交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很尊重他,因為他在音樂上對我很有幫助,是一盞明燈。
他為我做了很多事情,譬如我的唱片裡,如《少女心事》的配樂都是他親自彈電子鋼琴,作為一個監製他並不需要做這些,但他卻為我很用心地去做,我很感謝他。
在一個慶功宴裡,他為了我現在這麼好的唱片銷量,為了有二十多席朋友都來捧我場,感動得流淚。認識這樣的朋友夫復何求呢!
1994年,早已退出歌壇(不過就快復出)的張國榮,在吳君如的節目裡提到「娛樂圈值得感謝的十個人」裡,也特地提到黎小田,說他「在我的唱歌生涯裡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張國榮與黎小田的合作實在太多太多了,恐怕無法一一例舉。黎小田是張國榮的前輩、老師、契爺、朋友。80年代他們一同在華星時期,一起雕琢唱片,一起出國走埠,一起登臺演出,留下了無數經典。從1983年發行華星的第一張唱片《風繼續吹》開始,到後來的《一片痴》《MONICA》《為你鍾情》《STAND UP》《愛慕》……等等,張國榮在華星所發行的每一張唱片,均由黎小田親自擔任監製和混音,甚至有時親自演奏,奠定了LESLIE動感歌星、樂壇偶像的地位。
△ 這可能是1983年初《風繼續吹》的宣傳討論會,從圖中可以看到卡帶和海報已經製作完成。年輕的張國榮一臉意氣風發,希望這張專輯能夠一炮打響!
當年他們出唱片,甚至還會做市場調查聽取民意。一張唱片先錄12首歌,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隨機選人試聽和打分,最高分的10首歌才會收錄進唱片,並根據分數來挑選主打歌。所以,黎小田手上還有幾首張國榮已經錄製完成,但從未發行過的歌曲。我想隨著他離世,這些歌我們永遠也無緣聽到了……△ 他在另一個節目裡說是三首,總之肯定有那麼幾首已錄完但未發行的歌1984年的夏天,憑藉《MONICA》終於走紅的張國榮,在出道7年後,有了自己的歌迷會。歌迷會基本每年會舉辦一到兩次活動,黎小田只要有空都會參加,不僅擔任嘉賓,還要臺前幕後的幫忙。
△ 1984年8月30日,「張國榮國際歌迷會成立慶祝酒會」,歌迷會成立後的第一次聚會。
△ 1985年10月6日,第三次歌迷會,黎小田興致勃勃擼起袖子為歌迷們抽獎。
香港流行音樂的興起,也帶動了海外華人追捧香港歌星。80年代,張國榮每年都有外出登臺的機會,黎小田作為音樂總監自然不會缺席。那個年代要出趟國並不容易,很多工作人員甚至願意自費,跟著樂隊出去遊玩一番。
△ 1986年3月26日,美加登臺途中,在加拿大愛明頓的大街上留影
△ 1986年9月21-22日,在澳洲雪梨演出。黎小田這樣打扮可真的太像加菲貓了這次澳洲登臺還有件糗事,黎小田在臺上忘了拉褲鏈,「最佳損友」張國榮隔年就在電視上爆料出來 黎小田還被主持人鍾保羅逼著承認了此事。在香港本土,歌唱事業蒸蒸日上的張國榮,從1985年開始每年都會在紅館舉辦個人演唱會,黎小田連續擔任了兩次音樂總監。
△ 1985年5月中旬,85演唱會的記者會,可能同時慶祝《為你鍾情》唱片大賣
△ 1986年9月27日,86演唱會記者會,此時他們剛從澳洲登臺回來,行程可謂馬不停蹄
一般來說,音樂總監屬於幕後統籌職位,不過黎小田本來也是臺前名人,不介意拋頭露面,所以每次他都會以嘉賓身份出現在舞臺上,與張國榮一起演唱和「鬥嘴」。
△ 1985演唱會上,黎小田與張國榮合唱《藍色憂鬱》,他每晚都繞著舞臺跑得氣喘籲籲。4年後就偷懶了,33場只跑了3場
1986年的演唱會上,張國榮甚至留下了「你當著一萬三千人的面侮(汙)辱(入)我?你他爸(八)爸(八)的……」這樣的搞笑名句!
△ 再糊的畫質也擋不住可愛啊
一般來說,演唱會上的對白都是經過設計的,黎張師徒二人扮演「鬥嘴」的場景自然也是,這是演唱會監製吳慧萍的建議。不過藝術來源於生活,從各類訪談中都可以看到,他們二人私底下也常常這樣「互損」,這亦師亦友的情誼令人羨慕。1987年張國榮跳槽新藝寶唱片公司之後,與黎小田的合作便告一段落。其實他在華星時期就有意逐漸增加幕後經驗,華星最後一張唱片《愛慕》,便是由黎小田與張國榮共同監製的。轉了公司之後,張國榮在選曲、定位、包裝等各環節的話語權都增加了,人氣又更上了一個臺階,可以說,他「出師了」。不過雖然工作上沒有合作,大家私下仍保持著密切的聯繫。陳少琪前兩天就分享一些小故事,原來Leslie的告別之作《風再起時》這首歌,就是他們在飯桌上聊起來,張國榮當即作曲(也太強了吧!),黎小田用紙筆記錄下來的,再由他填詞的。△ 陳少琪分享的小故事。《風再起時》是張國榮與黎小田的最後一次合作。1988年夏天,是張國榮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又是唱片,又是寫真集,又是新電影,還有23場演唱會!說這是「張國榮的夏天」都不為過。原本他計劃在8月20日結束演唱會之後,要休息一段時間進行調整,這年不再踏入紅館演出。然而黎小田突然找到他,因為「群星金曲伴小田」演唱會在籌備中,黎希望邀請他擔任主唱嘉賓之一,每晚演出20分鐘。既然恩師開口,他自是一口答應。當時他正應雜誌社要求寫稿,便把這件事記錄了進去:
星期一(8月22日) 出席黎小田的「群星金曲伴小田」招待會。這個演唱會將於11月在紅磡體育館舉行,到時我與成龍、梅豔芳和呂方將會每晚演唱20分鐘。原本我打算今年不再演出,但小田與我交情深厚,況且我唱的第一首歌《追族》是他的作品,因而破例了。
△ 記者會現場
△ 文章開頭黎小田籤名的門票,就來自這場演出
說起來,黎小田早在1981年就舉辦過自己的個人作品演唱會,是香港最早有幕後音樂人來辦此類演出。那時候張國榮還沒有資格登臺,而這一次,他是主要嘉賓之一。黎小田在70、80年代創作了大量經典的影視劇主題曲,包括如今仍膾炙人口的《萬裡長城永不倒》《人在旅途灑淚時》《問我》等等。其中有一首關正杰演唱的《殘夢》,一直是張國榮的最愛,終於等到機會正大光明唱黎小田作品,雖然手握近30首原唱歌,在這次演唱會上他仍特地挑了《殘夢》一圓自己的歌癮
△ 演唱會上,張國榮與成龍合力將黎小田舉高高
![]()
△ 其實早在麗的電視劇《小小心願》中,Leslie就偷偷唱過這首歌啦只是不知道以88年那醇厚的嗓音,唱出來該是什麼味道呢?就在去年大年初二(2018年2月17日),黎小田又在紅館辦了2場《黎小田作品演唱會》,這也是他最後一次的紅館show了。老搭檔薛家燕是壓軸的重量級嘉賓。兩人在臺上回憶往事聊得毫不設防,家燕姐主動道:「你好似追過我一段時間。」黎小田笑答:「早叫你嫁給我,我那時候還打過電話給你說我會照顧你一生一世。不過還是算了,妳都拖住了三件。(有3個孩子)」說起此事,黎小田沒有追成薛家燕還和張國榮有點關係 1979年中秋晚會,大家在維多利亞公園演出,渾身是汗,黎小田家就在公園旁,他招呼張國榮上去衝個涼再繼續登臺。薛家燕見狀也想去,被Leslie拼命使眼色:「不好不好,你別上去了。」原來之前張國榮曾目睹薛家燕拒絕黎小田的贈禮,以為家燕姐對他沒有興趣,怕去了他家遭致不必要的麻煩
![]()
不過家燕姐,黎小田做朋友願意兩肋插刀,做老公卻未必合格呢。保持一生友情,未必不是另一種幸福。1985年10場,1986年12場,再加上告別演唱會整整33場,黎小田一共擔任了55場嘉賓!1989年底張國榮宣布告別樂壇,這最後一場演唱會,音樂總監是鮑比達,但是他特地請來黎小田做嘉賓。他更鄭重地在臺上對恩師送上敬意:「請允許我用少少的時間謝謝三位朋友,他們也是我樂壇旅途裡面重要的人物之一……第一位就是黎小田Michael。這次我專門邀請他來幫我做嘉賓,因為我想他來分享我今次演唱會的快樂。」
△ 張國榮在《我願意》快唱完時飛奔下臺,給黎小田遞話筒說一句「我願意」,並送上擁抱,非常感人的一幕。黎小田寫的《我願意》這首歌,是《為你鍾情》大碟中的遺珠,陳太就曾表示她喜愛此曲超過《為你鍾情》。
1990年1月14日,黎小田籌備開設自己的唱片公司,在歌壇耕耘多年,讓他順利籤到了麥潔文和羅文。慶祝開業的晚會上,成龍提議搞一個「帽子派對」,當時張國榮每晚都有演唱會,那天還特地準備了行頭,深夜結束個唱後又趕去捧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89年上半年,張國榮就為麥潔文寫下了《一晚》這首歌,麥潔文刻意收收埋埋,一直到新公司才將作品鄭重推出,作為她在黎小田公司打出的第一炮。張國榮一直表示要告別幕前,轉做幕後工作,黎小田便積極邀請他擔任自己公司的形象設計和唱片監製。後來麥潔文證實,張國榮不願意掛名出風頭,但私下實實在在幫了不少忙。△ 黎小田的世紀唱片公司開業晚宴之「帽子派對」,發起人成龍自己卻忘了戴帽子~1991年12月20日,黎小田又開設了自己的演藝娛樂公司,因電視臺訓練班已關閉,他希望藉此為娛樂圈新人提供培訓。當時張國榮正在澳門拍《家有喜事》,二話不說,特地搭船回港,來捧場開業儀式;當晚又從匆匆趕返澳門拍戲。契仔對契爺的情誼自是不在話下。
△ 演藝娛樂公司開業儀式上
1991年1月,已經退出歌壇的張國榮,在拍完了《阿飛正傳》和《縱橫四海》兩部早就籤約的影片後即將離開香港。當時包括他自己在內,大家都以為他將很長一段不再回港。而離開前,一心想退出幕前的張國榮最後一次在電視上露面,就是黎小田和薛家燕的節目《向每顆星致敬》。
△ 這次節目上有很多有意思的細節,比如黎小田對張國榮的稱呼是「阿仔」;比如在張國榮心中,黎小田是個心思細膩的藝術家,也是仗義世故的商業人。
1992年聖誕節,張國榮邀請眾多好友一起開聖誕派對,在私人宴會上一展歌喉,還與黎小田合唱一曲《煙雨悽迷》送給昏迷中的陳百強,祝他早日康復。
90年代中後期,張國榮復出歌壇。卻沒有選擇與恩師繼續合作——事實上黎小田自己的唱片公司也沒有經營太久便以結業告終。其原因當然離不開觀眾口味的改變、四大天王對歌壇的霸佔、盜版猖獗唱片業凋零等外部原因,但黎小田自己過於保守的創作理念也有一定關係。張國榮在1994年的《娛樂性騷擾》節目裡,就曾經大膽地批評過黎小田:「其實我不覺得他在音樂上的造詣非常高,哈哈哈哈sorry sorry sorry!」△ 一定要聽一下原聲,文字描述不出其百分之一的可愛黎小田本人亦承認,他更偏愛典雅的曲風,喜歡正統的演出風格,可以嘗試新意,但不能太過出格。直到張國榮離世後,他也仍然表示,並不十分認同Leslie後期在舞臺上的藝術形式,對於「熱情」演唱會的舞臺效果,他是持保留態度的。「張國榮只要穿著西裝,站在臺上唱歌,就已經足夠好看了啊!」
△ 黎小田直言無法欣賞「熱·情」演唱會
這是黎小田的局限所在,我想也是張國榮在華星之後,就較少再與黎小田合作(其實他在華星時期就已經隱隱約約意識到了),而轉由其他人甚至自己來負責其唱片和演出的原因之一。徒弟成長得太快,師傅有些跟不上了。張國榮在不同的場合說過好多次,黎小田是個情感豐沛的藝術家,所以能創作出非常細膩動人的作品。他很容易動情,經常為了各種高興的、傷感的事而流淚。其中給張國榮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黎小田第一次在他面前彈奏《不怕寂寞》這首歌時,傷心落淚情難自控。
![]()
△ 1987年的節目上說了一次
![]()
1989年告別演唱會的舞臺上,黎小田為他彈奏了一連串經典之作《儂本多情》、《不怕寂寞》、《我願意》。演唱間隙張國榮讓他說幾句話,誰知黎小田眼淚失控,害得Leslie也差點沒控制住情緒,趕緊唱兩句粵曲緩和過去。
![]()
不過張國榮的幽默感到底佔了上風。黎小田感傷說:「雖然Leslie不再唱歌了,但還是可以寫很多好歌留在這個世上給我們聽。」Leslie立刻反駁:「什麼留在這個世上?我現在是死了嗎?」緊接著他回贈一句承諾:「我和黎小田的友情,會直到你釘蓋為止!」黎小田說他最喜歡的張國榮作品,始終是1984年的那首《儂本多情》,本文就以這首歌結尾吧。
△ 1989年演唱會《儂本多情》《不怕寂寞》《我願意》,帶說話完整版
師徒二人如今又再相見,幸得人間還留下你們的音樂迴響。
Rick Springfield曲
林振強詞
黎小田編曲
在微信中搜索「榮史上的今天」
或者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