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午後,衢州市常山縣新昌鄉郭塘村家家戶戶的屋頂上,一排排光伏板映著陽光,閃閃發亮。這是浙能集團的光伏發電「消薄」項目。對於郭塘村和村民們來說,這樣的能源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在距離郭塘村千裡之外的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新政鎮周家河村,浙江省擔保集團撥付70萬元幫扶款,建起了灌溉設施、發展肉牛養殖,支持當地脫貧攻堅。
近年來,浙江省國資委黨委深入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關於「千企結千村、消滅薄弱村」專項行動。從浙江到四川,23家省屬企業與浙江衢州、麗水85個薄弱村以及四川省儀隴縣、宣漢縣、萬源市共100個貧困村進行幫扶結對。
由此,一場浙江國資國企助力精準扶貧「消薄」的生動故事精彩上演。
全情投入,聚焦精準扶貧「消薄」
要做好精準幫扶,就要以真情實意的付出、真金白銀的投入和真抓實幹的作風全情投入。
新昌鄉黨委書記林永周至今還清楚記得,安裝光伏電板正是最熱的季節,工人頭頂烈日,沒日沒夜趕進度,100天攻堅完成了任務。「新昌鄉10個行政村,有9個曾是薄弱村。浙能集團的幫扶不僅是資金幫扶,更是『幫興業、幫富民、幫育人、幫美村、幫黨建』全方位的結對幫扶。」林永周說。
2018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啟動「千企結千村、消滅薄弱村」專項行動。省國資委黨委高度重視,迅速部署,用最短時間完成了村企結對薄弱村現狀情況的收集,提供給每家省屬企業決策參考,並指導各企業釐清思路,找準扶貧資源供給和薄弱村需求的結合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
23家省屬企業迅速行動,第一時間與衢州、麗水的85個薄弱村結對,並率相關部門負責人赴結對村實地調研指導,召開座談會,制定幫扶措施,落實幫扶資金1.7億元,實施幫扶項目78個。
2019年5月5日,省國資委召開的一場動員部署會拉開了浙江省屬企業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序幕。2019年7月16日,省國資委領導帶領23家省屬企業集團分管領導及職能部門負責人,赴四川召開省屬企業結對幫扶四川省貧困村籤約儀式,23家省屬企業分別與儀隴縣、宣漢縣、萬源市共100個貧困村籤訂村企結對幫扶協議。
兩年來,省屬企業共落實幫扶資金6222萬元,採取消費扶貧、產業幫扶、就業幫扶、資金幫扶等多種方式推進扶貧工作,幫助改善當地群眾的居住、交通、衛生、養老等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幫扶貧困村增強「造血功能」,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進步。
產業聯動,打通「最後一公裡」
鄉村要脫貧,產業是動力。對於國有企業而言,產業運作是強項,如何讓自己的強項轉化為幫扶鄉鎮和村的「強項」?
為有效彌補結對村產品不精、定位不明、管理不善、銷路不暢等短板,各省屬企業發揮自身產業、管理、營銷等優勢,通過產業扶持和聯手經營,線上線下盤活資源,努力打通從產品到產業的「最後一公裡」。
省國貿集團以「送思路、送項目、送資金、送市場、送服務」的「精準五送」為幫扶思路,根據結對村資源稟賦,提出以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地方產業,藉此帶動村民就業增收的幫扶思路。
據此,省國貿集團因地制宜開展各類產業園項目,在四川觀紫鎮長虹村的13個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大棚,實現收益8萬餘元;觀紫鎮大興村的魚蝦養殖基地一期也已實現產值6000元/天,擴建後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萬餘元;支持三蛟鎮天山村集資入股銀山村聯合建設多功能冷凍庫房,預計年收益10萬元。
在扶助當地特色產業的同時,省屬企業還在產品銷路上為結對村出謀劃策。
省旅投集團通過前期輸血,累計向四川三個結對村提供扶持資金180萬元。根據四川南壩鎮發展中藥材的自然地理條件優勢,五道河村、雙柏村、豐樂村分別引進一家業主,每個村新發展標準化枳殼種植基地約470畝,共種植1410畝。
同時,還藉助集團「悅遊網」線上平臺和酒店線下渠道,對宣漢縣特色農產品開展營銷,擴大市場。通過技能培訓和訂單培養,幫助當地務工人員到集團旗下企業就業。
正是結合自身優勢和產業特色,在這場扶貧「消薄」攻堅戰中,省屬企業找準了扶貧資源供給和結對村需求的結合點,精準謀劃幫扶項目及措施。
立足項目,激活長效「造血」功能
要「輸血」,更要「造血」!
對於衢州市明果村蜂農鄭銀泉來說,去年通過浙江省擔保集團的「鄉村振興(扶貧)保」收到的第一筆貸款,改變了他的命運。通過貸款,他將養蜂規模由原來的20箱擴大到了目前的80箱。如今,他已經把養蜂基地拓展到了村外,一年能產近400斤的蜂蜜,增加3萬元收入。
2019年初,浙江省擔保集團聯合中國農業銀行衢州分行,推出3000萬元額度的「鄉村振興(扶貧)保」專項擔保,為明果村集體和村民提供信貸融資服務,支持明果村村民從事種養殖、特色農業經濟和發展服務型生產經營活動,目前已推出了農戶小額貸、扶貧專項貸、茶葉貸、中藥材貸、養殖貸、民宿(農家樂)貸等產品。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為了穩住經濟發展,在「鄉村振興(扶貧)保」的基礎上,浙江省擔保集團將範圍擴大到杜澤鎮,額度也從3000萬元提到5000萬元,產品升格為「美麗鄉村保」,實現了1.0到2.0的跨越。
為了傳承非遺,謝繼桂花餅老闆謝志雄急需店鋪改造費80萬元。在「美麗鄉村保」的幫助下,他用從銀行獲得了30萬元的貸款,解了燃眉之急。如今,桂花餅的名聲越來越響,他考慮著通過網店、直播等方式,把桂花餅賣到全國各地。
無獨有偶,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為落實「造血」幫扶,建立「集團下單 政府支持 村合作社管理 農戶生產 強村公司銷售」五方聯動的村企合作「消薄」幫扶模式,以「全域訂單農業」實現農戶和集體雙增收。同時,積極推進「知青」茶園農旅項目,打造集茶葉工坊、「知青」文化展示、農業景觀、生活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文化園區,強化產業項目幫扶支撐。
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促進衢州市柯城區石樑鎮白雲村「物業經濟聯盟」項目、龍遊縣社陽鄉鳳溪村「小微產業孵化園」項目和龍泉市八都鎮石川村「飛地經濟」項目落地創效,村企結對成果初現實效。
其他省屬企業也結合自身產業優勢和結對村資源稟賦,「一村一策」打造幫扶項目,切實提升幫扶成效。
「與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開展結對幫扶兩年多來,鳳溪村發生了深刻變化。不僅僅是風貌、數據、環境的變化,更是思想、理念、作風的變化。產業振興,讓集體和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讓鳳溪村走上了消薄扶貧的『快車道』。」社陽鄉黨委書記沈涵說。
黨建扶貧,投身鄉村振興事業
基層黨建做好了,內生動力才能增強。省屬企業發揮黨建引領優勢,發動指導省屬企業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有效提升了村黨支部帶貧能力。
省旅投集團提出要做好「黨建共建、項目推進、責任壓實」三篇文章,確定了青田縣委舊址作為省旅遊集團黨員黨性教育基地,並組織開展了主題黨日共建活動、春節困難黨員慰問活動,打牢幫扶思想基礎。
巨化集團開展以「黨建一幫一一對紅、經濟多幫一一團火」為主題的「紅火工程」,調動多方力量協同參與村建規劃、職工活動、文化建設、電商培訓、吃住行管理等,增強經濟後發力。
省二輕集團深入挖掘衢州龍遊石角村人文和自然資源,共建黨員培訓基地和廉潔教育基地,努力帶動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遊發展。
其他各省屬企業也均高度重視黨建帶「消薄」工作,把結對幫扶作為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重要載體,努力發揮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重要作用。
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浙江國資系統將在建立脫貧長效機制、防止返貧等方面再發力、再鞏固,及時梳理總結村企結對工作情況,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扶貧「消薄」經驗模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浙江國資國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