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南衛視的《歌手》製作團隊賦予了這檔節目一個全新的含義,「當打之年」。
除了解決導演組對於參賽選手的選取問題之外,也確實讓無數關注這檔節目的歌迷看到了當今歌壇後起之秀們硬橋硬馬的功底和實力。
其中,二度登臺挑戰的「聲入人心男團」,相當具有代表性。
聲入人心男團,這個名字第一次聽起來會讓人覺得有一些草率——畢竟,拿同樣出自湖南衛視另一檔節目的名字來作為組合之名,顯然沒在起名方面上下心思。
但不可否認的是,聲入人心男團在最新一期《歌手》當中的表現,確實讓人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Qui Con Me 你的色彩》是聲入人心男團今年參加《歌手》競演所選取的歌曲。比賽結果會掌握在評委手上,在這檔節目裡評委就是500名觀眾——但是500人怎樣選擇顯然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但凡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都會被他們所展現出的新鮮感而驚豔。
事實上,現場的500名大眾評審也絕非「聾的傳人」,他們用實際的投票數擺明立場。
聲入人心男團以356票VS蕭敬騰132票,男團高票奇襲成功,得票遠遠甩出金曲歌王蕭敬騰兩倍還要多。
蕭敬騰拿下第24屆金曲獎最佳男歌手時,評審團給他下的評語還言猶在耳:
蕭敬騰兼具明星特質、演唱實力,聲音特色佳,展現出個人獨特的聲線,唱功深厚令人驚豔,對詞曲及音樂的詮釋度都令人激賞,是能唱進聽眾心裡的聲音。
要知道,金曲獎的金曲歌王在《歌手》舞臺上可是個「稀罕物件」,眼下節目共捧出來7組「歌王」,但來參賽的金曲獎歌王:齊秦、趙傳、張信哲、曹格、蕭敬騰,滿打滿算加起來才5個人。
不過《歌手》這檔節目似乎對金曲獎認證過的「歌王」並不感冒,前面7季節目還沒有一個金曲「歌王」能在《歌手》折桂。
當然,作為整個華語歌壇最具分量的獎項,沒有人會小覷金曲獎的權威和影響力。
再來看看金曲歌王蕭敬騰得知成績後,一臉錯愕和尷尬的表情很值得玩味。在這個舞臺上,被奇襲很正常,被奇襲成功也很正常,但萬萬沒有想到他會以這麼大的比分差距被奇襲成功。
這一場,金曲歌王蕭敬騰擺明了是被聲入人心男團「掀翻在地」了。
人們聽了太多流行的唱腔,在《歌手》、在其他的綜藝節目、在許多晚會甚至是引領流行的短視頻平臺上,好聽的歌曲和好聽的聲音都能夠讓人感受。
但是像聲入人心男團這樣,用「偏門」的唱法來打破人們審美規律的選手確實不多見。
按理說,美聲的專業唱法一直都是比小眾音樂更加小眾的音樂派系。但也恰恰因為如此,這些小眾音樂的歌者需要具備更多的專業性與演唱功底。
在這次競演當中,聲入人心男團的表現依然穩健,用層層推進的方式用人聲營造出一種「後搖」式的情感堆砌的邏輯,將一場宏大而又浩瀚的場景通過歌聲展現了出來。
相信很多歌迷都會有這種感覺,相比於去年的參賽,這次亮相的演唱風格還是有所變化的。畢竟,參賽的陣容變了。
鞠紅川和蔡程昱兩人都是登上2019年《歌手》舞臺的老面孔,而另外兩位更具人氣的阿雲嘎和鄭雲龍則換成了仝卓和高天鶴。至少從技術層面來說,這次的「以舊換新」並不是什麼壞事。
其實作為一檔綜合素質極強的綜藝欄目,《聲入人心》參賽選手的歌唱實力不說個個頂級,至少放到樂壇大名單裡做一個橫向對比的話,絕不會輸給大多數的身價更高的流量明星。
而仝卓和高天鶴的特點,相比於兩位「前任」是更加合理的一種搭配。
雖然說阿雲嘎和鄭雲龍的演唱風格都穿透力十足也是足夠動人的中高音男聲,但是作為一個組合的話,以男高音作為優勢組成部分難免會有一種聲部失衡的感覺。
2020年的聲入人心男團鞠紅川放棄了跟隨隊友持續高音炸場的演唱方式,更多是在低音部分穩住陣腳,搭配上仝卓更為擅長的民歌式的中音唱腔,在和聲組當中打好了非常穩定的基石。
在此基礎上,蔡程昱和高天鶴的高音則顯得更加富有力量感。
他們這樣的組合就像是一位功力深厚的老拳師,深諳格鬥必殺之道:拳頭的力量再強,直挺挺的伸在那裡是打不疼對手的,只有收拳蓄力足夠,才能夠真正釋放殺招。
今年的聲入人心男團,就有這麼點兒意思,所有在男團後面,會給他們加一個「super vocal」的後綴。
平心而論,聲入人心男團這樣的合作模式還是相當有創意的。哪怕是在去年他們已經震撼到了很多人,在這個時代他們還是能夠帶給觀眾足夠的新鮮感。
如前文所述,網友都聽膩了流行的唱法,《歌手》節目的優越性無非是在這個領域找到了最具競爭力的聲音,而聲入人心男團通過美聲專業唱法打開的這條通路,無疑是一種類似「降維打擊」的成功嘗試。
在這個舞臺,他們甚至不是第一個打開這種「異次元大門」的開拓者。節目組通過2016年王晰在《我是歌手》第四季踢館成功嘗到了甜頭,也就此延續了這樣的選材模式來豐富節目的歌手維度。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湖南衛視向歐美流行歌壇的又一次「致敬」。
21世紀初,一手打造了Westlife、在星光大道上都擁有自己一顆星的「幕後推手」Simon Cowell,打造出融合流行音樂與美聲唱法的偶像組合IL DIVO。可以說在那個年代裡,無論男女聽到他們的歌聲都會想到「浪漫」兩個字,他們或許就是這種偶像男團在歌壇試水的先鋒。
假如你不知道這個組合的名字,只覺得他們像是德芙巧克力的同款周邊,那麼回想一下2006年的世界盃主題曲《Time of our life》,應該就能體會到這樣的歌唱組合有多麼動人——在那個夏天,為了配合世界盃上發生的感人故事,每天早上CCTV的製作團隊都會把這個首歌作為催人淚下的BGM。
關於浪漫與眼淚,這個在33個國家席捲150個白金獎項的組合一定最有發言權。
事實上在歐美世界,大多數觀眾對於美聲唱法的接觸會比中國觀眾要豐富得多。所以很多觀眾也會有這樣的疑問:《聲入人心》的成功,是不是也能帶動一個小眾音樂領域的崛起呢?
必須要承認的是,《聲入人心》橫空出世確實對音樂劇市場是一種激勵。甚至說,這樣的激勵效果是前所未有的。
內地的綜藝市場如今真的很有力量,這種力量是前所未有的——哪怕是商業的目的作為根本的驅動,但是現實完成的推動作用是此前其他形式都沒能夠完成的。看到綜藝節目對說唱音樂、搖滾音樂的促進,相信不少音樂劇從業者和愛好者都會對此抱有希望。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認識到:聲入人心現在有很高的人氣,從他們第一次橫空出世開始就已經相當有人氣。很多所謂的「歌迷」,關注的究竟是歌手的功底、還是歌手的人設,這裡存疑。
就像前文講到的鄭雲龍和阿雲嘎的「人設」,本質上跟佔據娛樂頭版的「鮮肉」人設並沒有太大差別。
我們當然相信,聲入人心男團在未來能夠繼續奉獻出優秀的音樂作品、更多地打開網友與歌迷的聽覺想像。
但是因為文化市場整體發展程度和觀眾審美視野的局限,這種「現象級」的聲入人心男團在文化引導的方面能夠做到什麼程度,我們靜觀其變。
至少,現在我們所能夠看到的聲入人心男團,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著比較超前的文化普及嘗試。對於很多年輕的觀眾來說,他們以前沒見過這種藝術形式,現在見到了,就是一種可喜的進步。
無論聲入人心男團的發展會不會有一個長期的規劃,至少現在他們的形象符合人們對於一支優秀的「男團」的全部要求。
許多網友都說這樣的「男團」足夠優秀,我們也希望所謂「男團」的概念能夠通過他們得到一種升華。
年輕人的世界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的,但是年輕人的世界需要變得更好,這是我們都希望看到的,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