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演完了,結局沒有爛尾。
人人都在喊著吹爆佘詩曼演技,因為她的「繼後斷髮」實在亮眼。
當繼後指著乾隆大罵「弘曆,你是個傻子」的時候,大概觀眾都被徵服了吧。
愛不得恨也不得,這段演技炸裂,任誰都不得不體恤起「嫻妃」。
最終,這場戲還是以繼後的落敗結束了。
一切像魏瓔珞所說,所有人都回到了原來的樣子。
繼後謀逆失去所有權利,瓔珞除掉弘晝為姐報仇,袁春望最終成為了瘋子,弘曆身邊繁華落盡……
追劇的這些日子裡,這幾個深宮女人的結局命運,難免惹人深思。
「嫻妃」作為整部劇裡最大的反派,她是可恨的。
她前半生的正直善良被環境腐蝕,後半生卻長成了腐蝕環境的害蟲。家中遭遇變故,她開始借刀殺人,將後宮中對她有威脅的人物、以及害過她家人的仇人,逐一設計殺死。
但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愛你的人不珍惜,不愛你的人你視若珍寶」,她對弘曆傾盡一生,卻只換得冷眼相待。
傷心到極致是絕望。她剪斷了自己的頭髮,所有人都認為她瘋了。可事實上,她也不過只是「為愛痴狂」。太過愛別人而忘記自己,親手把自己推向了慘澹結局。
她的愛就像那首歌,感動自己,卻始終不會得到回應。
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你說過那樣的愛我,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我這樣為愛痴狂。
——劉若英《為愛痴狂》
正如繼後所說,富察皇后愛皇帝,但卻更愛自由。
從乾隆還是個王爺時,富察容音便已嫁給了他。那時還年輕的富察容音有一顆少女心,曾想牽著皇帝的手走在紫禁城。
她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皇帝身上,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后,活成了帝王之家所希望的樣子。
可是,帝王家的女人並沒有那麼容易。成了皇后的她接連失去兒子,痛苦的疊加讓她早已無心無力。
終究,她心如死灰般墜了樓,她說,她只是富察容音。
理想主義還是幻滅了,她終究沒有活成自己希望的樣子。
愛自由或會忘形,明白是得失總有定,去或留輕鬆對應,孤單中顫抖,可知我實在難受。
——張國榮《有誰共鳴》
看到了前兩任皇后的悲劇,才明白「令妃」才是最聰明的人。
從一名大宮女到大清朝的皇后,她用什麼獨得乾隆恩寵?繼後和我們一樣,也曾發出過這個疑問。瓔珞的回答是:「先說出口的人,就已經輸了。」
說到底,乾隆和瓔珞是一類人。
彼此想要徵服和擁有對方,但又會保持那份游離,他們都不會是先開口認輸的人。也因此,他們走到了最後,談了一場雲淡風輕的戀愛。
相比戀人,他們終究還是更愛自己。
剛開始看《延禧攻略》的時候,高貴妃一直是個「莫名其妙」耍狠的角色。得不到皇帝寵愛,只憑家庭背景,便在後宮飛揚跋扈。
她對其他妃嬪算盡一生,卻也把自己搭了進去。
要說有什麼值得鼓勵的,大概是她在病亡之際不願苟活於世,而將最完美的一面留在了皇上心中吧。
其實,她自己也明,嫁進深宮的女人,不過是家中的一顆棋子。自己不爭氣得不到權利,便會像前期的「嫻妃」一般,無人在意,無人憐惜。
只是,權利並不能招致真正的愛。
就算她五次三番在乾隆的眼皮子底下搞事,卻依然只能得出「他不愛我」的結論。
我知道他不愛我,他的眼神說出他的心,我看透了他的心,還有別人逗留的背影。
——莫文蔚《他不愛我》
還記得深夜在庭院唱《宮牆柳》的舒妃嗎?在紛紛擾擾的後宮之中,她像一個人生贏家,毫不費力從第一集活到了最後一集。
或許只是全憑運氣罷了,又或許無人放她在眼裡,不值一提。
而這,豈不是更可悲嗎?
不管是嫻妃、高貴妃、純妃、令妃,後宮嬪妃的命運,如何逃得過「爾虞我詐」?
在封閉的深宮大院裡鬥智鬥勇,宮心一生,不過是為了博得皇帝的寵幸,想來可悲也可憐。
這大概就是所謂「入宮深似海」的無奈吧。
宮中曲,誰與聽?劇雖已完結,音樂仍相伴。【閱讀原文】裡有《延禧攻略》音樂歌單,不妨再聽一曲清宮戲。
《延禧攻略》裡的女性角色,
哪個最觸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