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會,
她是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機械工程碩士,
是美國太空總署的見習工程師,
是1991年的港姐冠軍,
是國際親善小姐,
是最佳談吐幽默獎得主,
是顏值與智慧並存的大明星。
他呢,只有高中學歷,沒車沒房沒名氣,
蟄伏「龍套圈」多年,在戲裡做了多年路人甲乙丙,
他性情內斂,不善於女生交際,
就連那副皮囊也平平無奇,又黑又瘦。
可他竟然真的把她娶到手,牽著她的手去菜場買菜,到大眾餐廳吃飯,還堅持了21年丁克。
很多夫妻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同享富貴,他倆除外。
他有錢了,會因為她不喜歡吵鬧的市區,而購置3000萬海景房,也會為了搏她的一笑送保時捷。
從相識到相戀,已經28年,從他那句不帶任何前奏的告白「我想見你」開始,就註定兩人攜手而行。
這就是郭藹明和劉青雲,前者打破了港姐嫁豪門魔咒,後者打破了男人有錢就變壞的「定律」,兩人像不小心落入凡間的神仙眷侶,在「平民」與富豪間穿梭,貪戀著煙火氣的人生。
郭藹明與劉青雲的婚姻似教科書般讓人羨慕,可實際上,他們也不過是始終遵從本心而已。
1991年,縱橫娛樂圈數十載的吳雨大哥,首次從海外招募港姐人選,將在美國往大學教授進階的郭藹明「請」回香港。
從此,「港姐」的歷史上,多了一個高學歷、高顏值、氣質優、談吐幽默的女星。
而劉青雲,依然是戲裡的路人。
1992年,郭藹明首次演長劇《大時代》時,與第一次當主演的劉青雲相識。但戲外,兩人並沒有過多交集,唯有劉青雲對郭藹明的暗戀。
直到周慧敏在自己的演唱會上特意邀請兩人做嘉賓,這才有了後面二十多年的故事。
兩人戀情公開,外界一致不看好。畢竟,條件不對等的男女,會被大眾冠上俗世的註腳,會被授予各種內涵。
但,即使劉青雲猶豫了,郭藹明並沒放棄。她並不受限於出身、學歷、外形、名氣等世俗的枷鎖,而是隨心而愛。
當許多人都說他「高攀」、「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時,她只是緊緊握著對方的手。
在她看來,愛情並不是俗世的計算,而是用心澆灌花園。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裡有這麼這麼一段話:我們很多人的生活都一直在做「加法運算」,總是被紛繁的信息牽著鼻子走,無形中為自己「加」了形形色色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東西成了我們物質上和精神上的負擔,致使我們在冗長瑣碎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而郭藹明剛好相反,她在物質上做「減法」,在精神上做加法,精神上免了累贅,讓她十年如一日保持初見時炫燦的笑容。
婚前,她注意到了劉青雲人品的底色:專一、責任。所以她對伴侶進行了物質的「減法」,不貪圖浮華背後的虛榮。
婚後,由於兩人都是必須拍戲,郭藹明做不到家庭事業兩不誤,在衡量兩者之中孰輕孰重後,果斷放棄了事業,全身心投入家庭中。
「知道有些事情總要犧牲……家庭對我來說是最重。」
再後來,兩人選擇丁克,很大原因源於劉青雲。客觀原因,一個是他有先天性心臟病,另一個就是因為他受原生態家庭的影響。
不能作為母親,身為女人郭藹明應該多少有些遺憾,但她並沒有糾結於此。
被紛繁世界簇擁前進的人活得比較累,生活中的種種總是冠上形形色色的東西,因負重而蹣跚前行。
可郭藹明不會。
活在當下,沒有患得患失的焦慮,郭藹明擁有得失淡然的平和心態,這是這個時代許多女性做不到的。
郭藹明回歸家庭後,劉青雲的事業也不斷在進步,拿到了「影帝」,物質上也富足起來,買鑽戒豪宅
知道太太不喜歡住吵鬧的市區,於是他直接購置清靜的3000萬海景房入住。
兩人結婚20周年,他送的禮物是一輛保時捷。
面對這些,郭藹明大可以安心做「富太太」,逛街品茶喝咖啡。
可郭藹明沒有,她沒有「安心」享受丈夫帶來的一切,拒絕成為丈夫的附屬品。
她還是她,那個不斷進取的魅力女性。
郭藹明熱愛學習,可以給劉青雲分享新知。當新屋裝修時,她量尺寸、買建材……事無巨細。
劉青雲給她開了公司,很多事情都要郭藹明跟進處理。郭藹明還投資房產有道,幫丈夫賺了過億身家。
郭藹明從來不止步家庭主婦、「劉太太」,她親力親為,將家庭和事業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她始終是風採飛揚卻又踏實努力的獨立女性。
她也告知世人:「家庭煮婦」也有無限可能。
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這句話說的其實是男人的本性。
許多男人的成功始於欲望,一種對掌控規則的強烈渴求,這裡面包含了對女性的徵服,對權利地位的擁有。
特別是娛樂圈裡,從來不缺「水過無痕」的一夜情,男女雙方都心照不宣地遵守「遊戲規則」,各執所需而已。
所以,誘惑,對於成功男性而言從來不缺。
不管是鋼鐵直男,還是「中央空調」,亦或「悶騷」型的,即使被發現婚內出軌,也臉不紅心不跳地來句「走腎不走心」、「生理需求而已」。
而此時的女人,會因為各種原因妥協退讓。
可是,一旦婚姻「蛀蟲」,你的內心還能保持心靜如水嗎?
真正有責任心的已婚男性,對於身邊的女性,不但要控制心,還要把控得住「腎」,要避免瓜田李下之嫌。
萬不可只由錢包來控制你的「多巴胺」。
而劉青雲在這方面就成了娛樂圈已婚男的標杆。
他是緋聞絕緣體。
張栢芝說,劉青雲是唯一一個不看她的男演員。
袁詠儀也曾談起劉青雲,說劉跟她合作過好幾部電影,戲裡兩人很有默契,是合作過的最有默契的男演員之一,可合作期間兩人在戲外的對話,絕對不超過10句。
這方面,古天樂對劉青雲也是讚不絕口,有劉青雲的地方,Amy (郭藹明)就會在旁邊。
2016年劉青雲獲得金馬獎影帝,他對於郭藹明的「太空船式表白」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
每次我開太空船飛到不知道是哪裡的地方時候,你總有辦法讓我安全回到地球。
劉青雲不是不解風情,他只不過是只對老婆說甜言蜜語。他不是那種「划船不靠槳,全靠浪和飄」的男人。
許多男人功成名就了,就忘了怎麼生活,喝酒打球迪斯科外加「走腎」,就是不聞煙火氣。
而女性呢,結了婚後,不再像單身時「端著」了,渾身散發著柴米油鹽的味道。
如此,兩人距離不越發遠了。
可劉青雲不同,除了工作外,他會趕回來給老婆做好吃的、會陪她在非洲的森林裡共進晚餐、觀賞路邊的斑馬,亦或是去菜市場買菜。
陪著妻子擁抱煙火氣的日子,這就是對「家庭煮婦」最大的肯定。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裡,飾演顧佳的童瑤認為全職太太算獨立女性:
有網友問:全職太太不工作沒有經濟來源,在家擔任保姆、廚師、清潔工等20種職業角色,甚至不比職業女性輕鬆,那這些全職太太就不算獨立女性嗎?
童瑤:算!
我們來看看反對此言論的網友的評論:
那中國就沒有不獨立的女性了。
全職太太不參與社會勞動,不參與一次分配。全職太太越多,男女同工同酬越困難,因為社會會認為男性勞動者需要負擔更多家庭支出。
正是這種傳統的思想下,全職太太才越過越憋屈,除了經歷「全職太太」的人理解外,仿佛全社會都在否認全職太太的付出。
在傳統價值觀體系裡,好女人是什麼,上得了天堂下得了廚房。在外如男人般賺錢養家,在內必須十項全能,孩子的健康、教育、生活,老人的娛樂、養老、心理……總之,不管是保姆、醫生、老師等角色必須扮演得完美。
人都是現實體,短時間內沒有肉眼看見的回報,心就會急於否定。
而全職太太,不管是做男人的大後方,還是孩子和老人身上的付出,都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亦或效果是隱性的,這就是全職太太不討好的原因。
如果一定要把全職太太與獨立女性區分開來,但至少,該由衷承認全職太太的付出,她不比家庭裡的任何一個人差,一切不過是分工不同罷了。
當你作為一個男人,打心底肯定並尊重伴侶處在不同角色的不同付出時,對方是可以清晰感知的。
用柔軟的心去感知對方,用感恩的心去回饋家庭,這是保持情感新鮮的基本法則。
有人說,時間是愛情的剋星,可是,28年過去,郭藹明笑起來依然如最初那般純淨無雜質;28年過去,劉青雲依然不忘對妻子說甜言蜜語;28年過去,兩人沒有變成親人,也沒變成彼此的前任,而是像小年輕熱戀般的甜蜜。
劉青雲成了最性感的男神,郭藹明活成了「不老」女神。
前者專一,後者活得明白。
這點,在這個時代,對感情中的男女太可貴。
是啊,現在,「白頭到老」的夫妻越發不被重視。伴侶就像身邊的物品一樣,「更新換代」太快。像這樣28年依然保持初心的夫妻,越發稀有。
人們隔山相望羨慕之餘,卻忘了反思,最初選擇伴侶時,有沒有摻雜太多俗世的條件?兩人攜伴而行時,是否都在計算得失利弊?婚姻中,是否又會將對方種種,放在世俗的秤砣上稱一稱?
切記,任何時候,心浮了,婚姻也就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