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風光拍攝來說,一枚優秀的廣角鏡頭非常重要。在諸多的廣角鏡頭中,16-35mm f/2.8無疑是關注度極高的一個焦段,一則這類鏡頭具有非常使用的焦段,涵蓋了16mm超廣角到35mm的小廣角;另外一方面,f2/.8的光圈有著更廣泛的適用範圍。另外,例如佳能16-35mm f/2.8,設計上並非大燈泡,這樣使用濾鏡更加方便。
如今的16-35mm鏡頭其實不少,今天我們選擇了現階段最有代表性的兩枚16-35mm鏡頭,一枚是佳能最新的EF 16-35mm f/2.8L III USM和索尼FE 16-35mm f/2.8 GM,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兩枚鏡頭表現如何。
外觀差異
對於16-35mm f/2.8來說,不論是哪家,都絕對是大三元行列,而且屬於高規格鏡頭。從今天參與對比的兩支鏡頭來說, 都是剛發布的新鏡頭。
佳能16-35mm f/2.8發布於2016年,已經是佳能16-35mm f/2.8的第三代進攻圖,而索尼的16-35mm f/2.8則是今年剛剛發布,屬於索尼最高級別的GM系列。
佳能16-35mm f2.8L III USM
外觀上,佳能16-35mm f/2.8第三代已經是佳能新一代的外觀設計,漆面上採用了更富有現代感的噴漆,而不是上一代略帶反光的表面噴漆。
佳能鏡頭在直徑上基本沒有變化,為標準的圓筒造型,鏡頭為內變焦鏡頭,對焦時可以防止灰塵被吸入鏡筒,這樣的設計耐用性更強。
索尼FE 16-35mm f2.8 GM
索尼鏡頭為GM系列鏡頭,屬於索尼最高規格,但是與體積和重量都頗大的24-70mm f/2.8和70-200mm f/2.8不同,這枚16-35mm f/2.8在體積和重量控制上比較好。
不過為了保證更輕巧的體積重量,這枚鏡頭並沒有採用大三元中標配的內變焦,變焦時鏡頭會伸出鏡頭,這一點其實有待改進,畢竟16-35mm f/2.8很可能用於惡劣環境,外變焦會增加進灰的可能性。
佳能和索尼體積對比
從體積和重量上看,兩枚鏡頭相差不大。索尼鏡頭全部收回後,比佳能略小0.5cm左右,但是伸出後要比佳能略長一點。
重量上索尼鏡頭為790g,更輕便一些,而佳能鏡頭為680g;口徑方面,兩枚鏡頭都是82mm。兩枚鏡頭同為大三元,因此做工上都比較嚴謹,佳能鏡頭的防護性能更好,但重量也略重。究竟畫質怎麼樣,我們下面來看一下。
在畫質方面,16-35mm的優勢就在於,即可用16mm拍攝風光,35mm毫米和f/2.8的光圈又可以兼顧人文小品,並且有一定的虛化能力。因此我們來看一下兩枚鏡頭的廣角風光表現,和35mm的人文表現。在測試中為了展現鏡頭的最佳畫質,我們分別使用了兩家像素最高的機身,分別是5DSR和A7RII。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廣角端的解析度表現。廣角端截圖區域
佳能/索尼 16-35mm f/2.8廣角端解析度測試
佳能/索尼 16-35mm f/2.8廣角端解析度測試
在廣角方面,我們選擇了最有代表性的幾個光圈作為測試,這也是大家最常用到的光圈。可以看到,在16mm的廣角端,兩枚鏡頭具有一定的差異。索尼鏡頭走得是高對比路線,機身有著叫明顯的加銳處理,而且對比度偏高,所以看上去要更銳。
但是實際上,兩枚鏡頭的中心解析度基本差別不大。在邊緣上,索尼的暗角較重,所以更暗一些,而佳能的暗角更輕,但是解析度略遜索尼16-35mm f/2.8。在廣角端解析度上,兩枚鏡頭基本上實力相當,索尼邊緣上銳度稍好。
下面我們看一下長焦端解析度表現如何。我們知道16-35mm f/2.8鏡頭的魅力就在於擁有35mm的小廣角,這樣可以拍攝更多的題材,風光拍攝或者人文拍攝時也有更多的構圖選擇。因此35mm的解析度表現同樣非常重要。在風光實拍中可以看到,佳能鏡頭在35mm依然有著不錯的銳度表現,而反觀索尼,不論中心還是邊緣,在35mm下的銳度下降都比較厲害。
在邊緣部分,解析力下降尤為明顯。如果說廣角端兩枚鏡頭基本上半斤八兩,那麼長焦端佳能的優勢則要明顯很多。
中心截圖區域
佳能/索尼 16-35mm f/2.8長焦端近攝解析度測試
在近攝方面,兩枚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都是0.28m,都有著很好的近攝表現。從畫質上,無疑佳能的表現更好,畫面的細節更出色,而索尼鏡頭在35mm端,不管是風景還是近攝,表現都欠佳。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兩枚鏡頭的鍍膜表現,來看一下鏡頭的眩光和色散表現。這兩枚鏡頭都是最新產品,因此在鍍膜上代表著兩家的最新技術水平,而廣角鏡頭由於大部分用於風光拍攝,因此更需要良好的抗眩光能力。廣角端眩光對比
長焦端眩光對比
可以看到,兩枚鏡頭在廣角端的抗眩光表現相似,但是長焦端差異很大,索尼的鏡頭在35mm表現不盡人意,有著比較嚴重的眩光和鬼影,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兩枚鏡頭的色散對比。
全開色散對比
從色散來看,兩枚鏡頭16mm的色散都不算嚴重,但是35mm下,索尼有著比較嚴重的紫邊,而佳能的色散並不多。
可以說,在鍍膜上,佳能的技術依然更有優勢。索尼鏡頭在16mm的表現還可以,但是35mm下,不管眩光還是色散,都仍有待加強。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兩枚鏡頭的焦外和色彩對比。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焦外表現,由於35mm f/2.8可以當作人文鏡頭使用,因此必須考量鏡頭的焦外表現。佳能16-35mm f/2.8在35mm f/2.8虛化表現
索尼16-35mm f/2.8在35mm f/2.8虛化表現
可以看到,兩枚鏡頭虛化上基本相同,由於鏡頭長度不同,因此光斑大小略微有差異。
不過佳能的光圈要稍微圓潤一些。總的來說,兩枚鏡頭的焦外表現比較像素,難分勝負。
佳能直出色彩
索尼直出色彩
佳能直出色彩
索尼直出色彩
從直出顏色來看,佳能的色彩屬於真實風格,比較接近於現實環境。索尼這枚鏡頭有著較高的色彩有些偏向於黃色,而且機身的對比度要更高一些。
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直出表現來看,筆者更傾向於佳能的顏色,更加適合後期處理。
佳能/索尼 16-35mm f/2.8鏡頭
通過今天的對比可以看出,兩枚鏡頭作為大三元鏡頭,都有著出色的做工和優秀的光學性能。
但是兩枚鏡頭的風格並不相同,佳能16-35mm f/2.8的三代鏡頭,各項表現更趨向於綜合表現和均衡性,有著優秀的鏡頭素質。
而索尼的這枚鏡頭,則重點強調廣角的表現力,長焦端的素質要明顯弱於廣角。可以說,16-35mm是非常優秀的風光焦段,這個焦段的鏡頭也都下足了功夫,也都能夠滿足高像素的需求。
但是如果更追求極致的畫質體現,或許佳能這樣均衡性更強的鏡頭,才是一個職業攝影師所追求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