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支16-35mm f/2.8才是風光利器?

2021-02-14 ZOL中關村在線

對於風光拍攝來說,一枚優秀的廣角鏡頭非常重要。在諸多的廣角鏡頭中,16-35mm f/2.8無疑是關注度極高的一個焦段,一則這類鏡頭具有非常使用的焦段,涵蓋了16mm超廣角到35mm的小廣角;另外一方面,f2/.8的光圈有著更廣泛的適用範圍。另外,例如佳能16-35mm f/2.8,設計上並非大燈泡,這樣使用濾鏡更加方便。

如今的16-35mm鏡頭其實不少,今天我們選擇了現階段最有代表性的兩枚16-35mm鏡頭,一枚是佳能最新的EF 16-35mm f/2.8L III USM和索尼FE 16-35mm f/2.8 GM,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兩枚鏡頭表現如何。

外觀差異

對於16-35mm f/2.8來說,不論是哪家,都絕對是大三元行列,而且屬於高規格鏡頭。從今天參與對比的兩支鏡頭來說, 都是剛發布的新鏡頭。

佳能16-35mm f/2.8發布於2016年,已經是佳能16-35mm f/2.8的第三代進攻圖,而索尼的16-35mm f/2.8則是今年剛剛發布,屬於索尼最高級別的GM系列。

佳能16-35mm f2.8L III USM

外觀上,佳能16-35mm f/2.8第三代已經是佳能新一代的外觀設計,漆面上採用了更富有現代感的噴漆,而不是上一代略帶反光的表面噴漆。

佳能鏡頭在直徑上基本沒有變化,為標準的圓筒造型,鏡頭為內變焦鏡頭,對焦時可以防止灰塵被吸入鏡筒,這樣的設計耐用性更強。

索尼FE 16-35mm f2.8 GM

索尼鏡頭為GM系列鏡頭,屬於索尼最高規格,但是與體積和重量都頗大的24-70mm f/2.8和70-200mm f/2.8不同,這枚16-35mm f/2.8在體積和重量控制上比較好。

不過為了保證更輕巧的體積重量,這枚鏡頭並沒有採用大三元中標配的內變焦,變焦時鏡頭會伸出鏡頭,這一點其實有待改進,畢竟16-35mm f/2.8很可能用於惡劣環境,外變焦會增加進灰的可能性。

 

佳能和索尼體積對比

從體積和重量上看,兩枚鏡頭相差不大。索尼鏡頭全部收回後,比佳能略小0.5cm左右,但是伸出後要比佳能略長一點。

重量上索尼鏡頭為790g,更輕便一些,而佳能鏡頭為680g;口徑方面,兩枚鏡頭都是82mm。兩枚鏡頭同為大三元,因此做工上都比較嚴謹,佳能鏡頭的防護性能更好,但重量也略重。究竟畫質怎麼樣,我們下面來看一下。

在畫質方面,16-35mm的優勢就在於,即可用16mm拍攝風光,35mm毫米和f/2.8的光圈又可以兼顧人文小品,並且有一定的虛化能力。因此我們來看一下兩枚鏡頭的廣角風光表現,和35mm的人文表現。在測試中為了展現鏡頭的最佳畫質,我們分別使用了兩家像素最高的機身,分別是5DSR和A7RII。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廣角端的解析度表現。

廣角端截圖區域

佳能/索尼 16-35mm f/2.8廣角端解析度測試

佳能/索尼 16-35mm f/2.8廣角端解析度測試

在廣角方面,我們選擇了最有代表性的幾個光圈作為測試,這也是大家最常用到的光圈。可以看到,在16mm的廣角端,兩枚鏡頭具有一定的差異。索尼鏡頭走得是高對比路線,機身有著叫明顯的加銳處理,而且對比度偏高,所以看上去要更銳。

但是實際上,兩枚鏡頭的中心解析度基本差別不大。在邊緣上,索尼的暗角較重,所以更暗一些,而佳能的暗角更輕,但是解析度略遜索尼16-35mm f/2.8。在廣角端解析度上,兩枚鏡頭基本上實力相當,索尼邊緣上銳度稍好。

下面我們看一下長焦端解析度表現如何。我們知道16-35mm f/2.8鏡頭的魅力就在於擁有35mm的小廣角,這樣可以拍攝更多的題材,風光拍攝或者人文拍攝時也有更多的構圖選擇。因此35mm的解析度表現同樣非常重要。長焦端截圖區域佳能/索尼 16-35mm f/2.8長焦端解析度測試佳能/索尼 16-35mm f/2.8長焦端解析度測試

在風光實拍中可以看到,佳能鏡頭在35mm依然有著不錯的銳度表現,而反觀索尼,不論中心還是邊緣,在35mm下的銳度下降都比較厲害。

在邊緣部分,解析力下降尤為明顯。如果說廣角端兩枚鏡頭基本上半斤八兩,那麼長焦端佳能的優勢則要明顯很多。

中心截圖區域

佳能/索尼 16-35mm f/2.8長焦端近攝解析度測試

在近攝方面,兩枚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都是0.28m,都有著很好的近攝表現。從畫質上,無疑佳能的表現更好,畫面的細節更出色,而索尼鏡頭在35mm端,不管是風景還是近攝,表現都欠佳。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兩枚鏡頭的鍍膜表現,來看一下鏡頭的眩光和色散表現。這兩枚鏡頭都是最新產品,因此在鍍膜上代表著兩家的最新技術水平,而廣角鏡頭由於大部分用於風光拍攝,因此更需要良好的抗眩光能力。

廣角端眩光對比

長焦端眩光對比

可以看到,兩枚鏡頭在廣角端的抗眩光表現相似,但是長焦端差異很大,索尼的鏡頭在35mm表現不盡人意,有著比較嚴重的眩光和鬼影,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兩枚鏡頭的色散對比。

全開色散對比

從色散來看,兩枚鏡頭16mm的色散都不算嚴重,但是35mm下,索尼有著比較嚴重的紫邊,而佳能的色散並不多。

可以說,在鍍膜上,佳能的技術依然更有優勢。索尼鏡頭在16mm的表現還可以,但是35mm下,不管眩光還是色散,都仍有待加強。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兩枚鏡頭的焦外和色彩對比。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焦外表現,由於35mm f/2.8可以當作人文鏡頭使用,因此必須考量鏡頭的焦外表現。

佳能16-35mm f/2.8在35mm f/2.8虛化表現

索尼16-35mm f/2.8在35mm f/2.8虛化表現

可以看到,兩枚鏡頭虛化上基本相同,由於鏡頭長度不同,因此光斑大小略微有差異。

不過佳能的光圈要稍微圓潤一些。總的來說,兩枚鏡頭的焦外表現比較像素,難分勝負。

佳能直出色彩

索尼直出色彩

佳能直出色彩

索尼直出色彩

從直出顏色來看,佳能的色彩屬於真實風格,比較接近於現實環境。索尼這枚鏡頭有著較高的色彩有些偏向於黃色,而且機身的對比度要更高一些。

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直出表現來看,筆者更傾向於佳能的顏色,更加適合後期處理。

佳能/索尼 16-35mm f/2.8鏡頭

通過今天的對比可以看出,兩枚鏡頭作為大三元鏡頭,都有著出色的做工和優秀的光學性能。

但是兩枚鏡頭的風格並不相同,佳能16-35mm f/2.8的三代鏡頭,各項表現更趨向於綜合表現和均衡性,有著優秀的鏡頭素質。

而索尼的這枚鏡頭,則重點強調廣角的表現力,長焦端的素質要明顯弱於廣角。可以說,16-35mm是非常優秀的風光焦段,這個焦段的鏡頭也都下足了功夫,也都能夠滿足高像素的需求。

但是如果更追求極致的畫質體現,或許佳能這樣均衡性更強的鏡頭,才是一個職業攝影師所追求的吧。

相關焦點

  • 風光拍攝必備 佳能16-35mm f/2.8III解析
    超廣角變焦鏡以視角寬廣的特點,被認為是風光攝影的首選鏡頭,因此各大鏡頭廠商在超廣角變焦鏡上可謂做足了文章,比如佳能去年發布的EF 16-35mm F/2.8L III USM,就是佳能嘔心瀝血為攝影愛好者推出的一支良心鏡頭。
  • 風光拍攝神器 佳能16-35mm F2.8鏡頭
    佳能16-35mm鏡頭擁有非常出色的解析度表現  作為一支L級別的紅圈鏡頭,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配置了3片高精度的非球面鏡片,高精度研磨非球面鏡片,實現了對入射光線的準確控制,從而使被攝體邊緣部分的色暈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抑制。
  • 風光拍攝神器 佳能16-35mm F2.8鏡頭試用
    16-35mm f/2.8L II USM配置了3片高精度的非球面鏡片,高精度研磨非球面鏡片,實現了對入射光線的準確控制,從而使被攝體邊緣部分的色暈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抑制。拍攝海上風光時,廣角非常重要,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鏡頭在廣角端擁有108度的視角,可以拍出極致的廣角畫面,令人印象深刻。
  • 無利器不風光 佳能16-35mm F4鏡頭試用
    近期,隨著多款佳能新鏡的發布,小三元新星EF 16-35mm f/4L IS USM的熱風似已刮過。雖然影友們議論的話題逐步轉移,但是新16-35mm F4仍舊以其優秀的鏡頭素質吸引著廣大EOS用戶的關注。通過我們之前對這款鏡頭的深度評測,大家對這款產品有了一個概念上的了解,那麼這支鏡頭的拍攝效果究竟如何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支鏡頭的使用效果。
  • Canon EF16-35mm f/2.8L III USM真傢伙來了!對比拍攝
    自從入手Canon EOS 5DS R,我就一直盼望著這一支鏡頭,而由於16-35mm f/2.8L II 的邊緣畫質,可能餵不飽我的高像素機身
  • 專業超廣角,索尼 FE 16-35mm F2.8 GM 實戰評測
    F2.8 GM 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發布了這款外界需求呼聲極高的G大師鏡頭 FE 16-35mm F2.8 GM,至此,索尼「大三元」總算是完整了。而如果說 24-70mm F2.8 恆定變焦鏡頭是各廠家的看家花旦,那麼 F2.8 恆定大光圈廣角鏡頭就是各廠家研發實力的體現。在此次的G大師鏡頭 FE 16-35mm F2.8 GM 上,索尼採用了13組16片的設計。在鏡頭的5枚特殊鏡片中,有兩枚是兼顧焦內銳利和焦外柔和的 XA 極致非球面鏡片。
  • 使用索尼FE 16-35mm F2.8 GM鏡頭 拍攝極致風光
    而作為風光攝影師,超廣角鏡頭無疑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了,同樣也是我最擅長的焦段。Alpha 7R III FE 16-35mm F2.8 GM 快門速度3.2s,光圈:F9,ISO 100索尼G大師鏡頭FE 16-35mm F2.8 GM 毫無疑問是眾多超廣角鏡頭中出色的鏡頭之一,也是我每次戶外拍攝,最為信賴的夥伴。
  • 旅行首選,佳能 16-35mm F2.8L III 實拍樣張集
    圖=朱一南 / 文=張豪夫佳能第三代 16-35mm F2.8 恆定大光圈廣角變焦鏡頭 EF 16-35mm f/2.8L III USM 發布剛剛兩個月,趁著網絡上的樣張還不多,我們也是趕緊拿到了一隻進行測試。在 EF 11-24mm 鏡頭髮布前,EF 16-35mm F2.8 幾乎是佳能風光攝影師最鍾愛的一隻鏡頭。
  • 索尼 FE 16-35GM評測 | 廣角變焦選f/2.8還是f/4?
    16-35mm f/2.8GM(以下簡稱16-35GM),GM大三元終於補全的同時,索尼用戶也有了跟佳能用戶一樣的糾結,那就是這兩支廣角鏡頭選哪一個好呢?我們先來看一下索尼 FE 16-35mm f/2.8GM和索尼 FE 16-35mm f/4ZA 這兩支鏡頭:
  • 【器材】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鏡頭樣片欣賞
    佳能新款EF 16-35mm f/2.8L III USM廣角變焦鏡頭,該鏡頭作為EF 16-35mm f/2.8L II USM的升級產品,通過應用眾多新光學技術
  • 一鏡三能,EF 16-35mm f/4L IS USM解析
    EF 16-35mm f/4L IS USM上市良久,受到眾多影友的關注,我們將大家分享其獨到之處。有些朋友在EF 16-35mm f/4L IS USM與EF 16-35mm f/2.8L II USM之間猶豫,不知道買哪個更好,讓我們通過下文了解EF 16-35mm f/4L IS USM的優勢所在。我們先來看看這兩支鏡頭的定位:
  • 一手樣片 | 索尼 FE 12-24mm F4 G、16-35mm F2.8 GM
    分別是 FE 12-24mm F4 G 和 FE 16-35mm F2.8 GM。新品鏡頭展示這兩隻鏡頭的推出,除了將索尼G大師鏡頭的數量提升至5隻,FE 16-35mm F2.8 GM 還和之前已發布的 FE 24-70mm F2.8 GM、FE 70-200mm F2.8 GM 一起組成了傳統說法中的
  • 索尼FE 16-35mm f/2.8銳度、品控測試
    總的來說16-35GM在16mm有著相當出色的畫質,這在之後的對比中也會體現出來。35mm  在長焦端,GM鏡頭的畫質再一次下降了一些,雖然依舊不壞(非常可用的畫質),但就不要和16端相比了。如果要用到35mm拍攝的話,還是換成你自己的24-70吧。
  • 佳能35mm f/1.4 II
    佳能35mm f/1.4 II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採用新結構和大量特殊鏡片,成像質量有保證。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鏡頭  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鏡頭採用了11組14片的光學結構。
  • 魚尷油 | SONY α9 16-35mm f2.8 棚拍樣片賞析
    Sony A9 / 鏡頭 Sony  16-35  f/2.8 GM拍攝器材 由營梓相機行提供SONY A9  16-35mm F2.8GM (16mm)速度1/125秒  光圈值F8  ISO 160SONY發布的A9 作為索尼的旗艦機  擁有眾多黑科技於一身 ;配合大師鏡頭16-35mm f2.8
  • 大小三元PK 佳能新款16-35mm f/4L解析
    這支鏡頭是佳能EF鏡頭中第一支配備IS影像穩定器功能的L級廣角變焦鏡頭。在正式發布前,EF 16-35mm f/4L已經引起了眾多影友的關注,然而,這支鏡頭正式亮相時,引起爭論最多的則是它的定價。那麼花9000多買一隻恆定光圈為F4的廣角變焦鏡頭到底值不值呢?下面我們與佳能大三元鏡頭中的EF 16-35mm f/2.8L II USM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對比。
  • 佳能發布L級EF廣角變焦鏡頭新品EF 16-35mm f/2.8L III USM
    該鏡頭作為被廣泛使用的EF 16-35mm f/2.8L II USM的升級產品,通過應用眾多EF鏡頭的新光學技術,實現了從畫面中心到邊緣成像質量的顯著提升,從而滿足當今高像素EOS數碼單眼相機對鏡頭高解像力的要求,同時16-35mm的焦距範圍能滿足風光、建築、夜景、快照、人像等多種題材的拍攝需要。
  • 更豐富的題材涉獵 騰龍35-150mm f/2.8-4鏡頭評測
    同時,若結合騰龍此前發布的17-35mm和150-600mm兩支鏡頭,從焦距上便能實現從廣角到超遠射的無縫銜接。那麼今天我們就對這支全能鏡頭的實際表現進行詳細的評測。騰龍35-150mm f/2.8-4 Di VC OSD外包裝  騰龍35-150mm f/2.8-4 Di VC OSD在尺寸和重量方面,因卡口的不同也會有所差異
  • 佳能推出EF 16-35mm f/2.8L III USM及EF 24-105mm f/4L IS II USM鏡頭
    -35mm f/2.8L III USM鏡頭和EF 24-105mm f/4L IS II USM鏡頭。不過,在這兩枚新鏡中,相信大家更為關注的還是滿載榮譽的新款EF 16-35mm f/2.8L III UMS鏡頭。本次發布的第三代產品顯得誠意十足,鏡頭不僅採用了16片11組光學結構,內含3片非球面鏡片和2片UD鏡片,而且還使用了包括SWC亞波長鍍膜、ASC空氣球形鍍膜以及氟鍍膜在內的眾多「黑科技」。此外,該鏡頭也同樣為防塵、防滴濺的鏡身設計。
  • 試玩|不走尋常路,騰龍35-150mm F/2.8-4 體驗
    但總有一些鏡頭不走尋常路,就像我們今天體驗的這款騰龍35-150mm F/2.8-4 Di VC OSD(A043)鏡頭,絕對是少數派的存在。論經典,其實17-35mm,35-105mm一度是那個年代的經典焦段,不過考慮到實用性,此次將長焦端覆蓋至150mm,才有了這支新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