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孟潤梅
茫茫人海,能夠相識是一種緣分。能遇到同名的朋友,該是何等的欣喜。恰恰在我的身邊,盛開著七朵紅梅花,她們朵朵嬌豔,個個芬芳無比。
先來說說我初中時的同桌李紅梅吧,她也是我此生結識最早的一朵紅梅花。記得那時我們才上初一,她的熱情活潑,大方從容,讓我一下就記住了李紅梅這個名字。後來她給班上端來她家的花,逢勞動時常常和距學校近的同學往班上拿勞動工具,且處處搶著幹。她敢說敢做,對班上不正之風敢說"不"。上自習時班上特別吵,身為文科科代表的我不敢吭氣,反是她維護紀律……她的種種優點讓我對她佩服有加。升入初三老師排座位時,我與她有幸當了同桌。我們在課堂上嚴肅認真學習,課餘盡情歡樂,縱情歌唱。有時她給我一個人唱黃梅戲,聽得我如痴如醉。我們小女生秘密的話不知說了有多少?估計連天上的星星,也沒有我們說的話多吧?還有,她常常帶好吃的給我吃。記得有一次快十月份的天氣了,她帶到學校裡給我吃的煮玉米棒子可香甜,直到現在我對那個味還是記憶猶新。然而好景不長,她要去接她父親的班,不再上學了,我們的分手就在眼前了。她很捨不得離開我們這個班集體,我更捨不得她,把這個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讓我把她帶到我們家包餃子,為我的同桌送行。下了晚自習,我倆手挽著手,踏著月光回到了我家。至於媽媽包的餃子是什麼味兒,我都忘了,只記得她那毛毛的黑眼睛溼潤了。兩天後她的確不來學校了,我們真的分手了。
時光飛逝,一晃30年過去了。2016年11月,我們同學群建立起來了,當年的同學慢慢的出現時,我急切地注視著我的同桌的出現,她果然出現了。我第一時間加了她的微信,線上說話時,我們幾乎沒有這30年未見面的生疏,仿佛又回到了當年一樣。當時她在深圳出差,一回到寶雞來,第一時間就來看了我。我們當年的親切一點都沒有改變,她依然如當初般漂亮,活潑開朗。我年少時遇見的紅梅花兒,願你若干年後仍然是少年!
接下來遇到的第二朵紅梅花,是我的工友武紅梅。九四年春天的一個下午,我廠工友任軍芳手牽著一個瘦高個子,白白淨淨,丹鳳眼的清純小丫頭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大家問他領的誰家小丫頭時,他自豪地說是他的未婚妻。我們都羨慕這小子有眼力,追了這麼漂亮的媳婦。沒多久他們結婚後,這漂亮的新娘子居然成為了我們的工友。她心靈手巧,我們廠那些活她一看就會,而且幹得如同她的模樣一樣漂亮,誰見了都誇。在後來的相處中,她為人厚道,真誠友善,與誰都合得來,深得大家的讚賞。再後來,我倆在一個班上幹活,面對面看機器。我忙了她進來幫忙,她忙了我出去相助。打掃衛生等那些雜活我倆搶著幹,一點私心都沒有,處處為對方著想。相處久了我們的友誼也如同我們每天的工作產量一樣,節節上升。下班後我倆一起帶著各自孩子去玩,她女兒比我兒子大兩歲,兩個孩子能玩到一起,我們兩個大人也開心地拉呱拉呱家常,分享一下做家務、帶孩子的心得,好不愉快。
我結識的第三朵梅花,就是我的弟媳,我的親人蒲紅梅。記得她和我弟弟訂婚不久,有一次我的工友武紅梅來我家叫我去上班時,我說:"紅梅等一會兒。"被我媽聽到了,急忙從裡屋迎出來,(以為是他未過門的小兒媳婦來了)一看,瞪著眼睛問我:"紅梅在哪裡?"我哈哈大笑:"就你心偏,我的工友也叫紅梅,她叫武紅梅!"媽媽笑著說:"快走,別讓人家娃娃等久了。"
蒲紅梅過門後,果然沒讓母親失望。她不但深愛我弟弟,還很愛我們家的每一個人。特別是對待我的母親,如同她自己的母親一樣。給她買個啥,就一定記給我母親買個啥。從衣服到牙膏、牙刷、襪子、手套、圍巾……當我們這些做女兒的看到有適合母親的東西時,弟媳紅梅早就給母親買了,讓我感覺到好慚愧!
她對我兒子更愛,記得那時我每次下班回家(我兒小時我們一直住娘家)只要紅梅在家,她身邊總是左邊我兒子,右邊他兒子。她給兩個孩子講故事,或者教他們畫畫。我若不上班時,我們倆就下一下午的棋,或我們一起帶著孩子去圖書館,亦或跟母親一同去千河灘玩,我們既是親人,又是朋友。
她對待工作也是一絲不苟,從不因任何事情而耽擱。那些年在鄉裡工作,每個星期天下午她戀戀不捨的與家人告別,依然奔向工作崗位,沒有絲毫的懈怠。慶幸這麼好的一朵梅花,落入我家!
在這些紅梅花中,認識較晚的要數美女作家常紅梅了。儘管認識的得晚,但我倆的心卻貼得最近。對於她的認識是從她的文章中開始的。2014年,從我的顧客朋友那裡見到了她所著的《陌上花開》散文集。書拿到手大概一瀏覽,就被她那令人心動的標題所吸引了。《不負如來不負親》、《能娜麗莎之美》、《跪著燒炕的母親》……我要耍賴了,非纏著顧客朋友讓我先看,我看完你再看,顧客朋友不勝其煩地點頭同意了。我捧起書,一口氣鑽了進去,厚厚的一本書,只用了不到三個晚上就把它看了個遍。常作家那些調皮,活潑可愛的文字,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她用通俗易懂,優美的文字營造出溫馨浪漫的畫面,像放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中一遍又一遍的回放;她那有熱量,有深度的溫暖文字,浸潤了我乾渴的心田;她對名著獨到的見解,深深地叩擊了我的思想。說實話,那些書我也讀過,可我總是看熱鬧,了解故事,根本沒有像她那樣深度思考。對於她的人我一無所知,只從書的簡介照片中,看到了一個清純,而不失書卷氣的愛笑小丫頭,兩隻手豎起兩根手指,像可愛的小白兔一樣。她也是上個世紀70年代後的人,在她的文章中我就感覺到我們是同齡人。再往下看,乖乖!她已從教許多年。在文學創作上已碩果纍纍。近年來在各級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200多篇,獲獎30多次。讓我連連咂舌,佩服不已,我感覺她就是我心中的太陽女神!從此常紅梅這三個字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裡。
接下來在微信公眾號《紅梅散文》中,可以欣賞到她更多的散文作品,我立馬關注了她的公眾號,她每出一篇文章,我都認真拜讀,學習,時間久了心裡痒痒,還抖膽在她的文章留言區留言。我每次留言她都熱情回復,我心中好激動,這麼有名的作家原來還這麼平易近人。就這樣我們未曾謀面,文字拉近了我們的心靈。感謝文學!感謝網絡!我們在她的文章中慢慢靠攏,她加了我微信,我們大概知道了彼此的一些情況。原來我們彼此就在身邊,只是未曾謀面而已。去年冬天的一個黃昏,她來我店裡造訪讓我受寵若驚。我心中的女神,大作家不嫌我店裡亂,環境糟糕,竟然很隨意地坐在小板凳上,一邊看我幹活一邊和我聊文學。後來幾次她又來我店裡看我,並把我拉進《縣功一家人》群裡,介紹我認識了好多老師。2018年11月23日晚上。她發來微信消息邀約我第二天去蟠龍塬上,與《縣功一家人》那些老師們吃攪團,她請客。我好激動,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但她不知道,這也許是機緣巧合吧?從此我們成了分不開的好姐妹,一見如故。她帶我融入了《縣功一家》,冬天我們一起去看蘆花,春季我們一起去挖野菜,還跟著她們去蘭州訪友……總之,走近了常紅梅,就走進了美好,從此我心不孤單。她是我的好老師,幫我修改文章,為我解疑答惑,我們亦師亦友;她讓我面向陽光,心便燦爛。
我認識的紅梅中還有顧客朋友王紅梅、千陽的鄉黨寇紅梅、山東的文友張紅梅……她們都很有吸引力,令我心馳神往。
感謝這些紅梅花與我相識!有了你們的陪伴,我心裡充滿了陽光!願你們越來越芬芳,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