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TVB播出了一部神劇,不僅高收視、高口碑。
當年的TVB頒獎典禮大部分獎項,都被該劇的主演們盡收囊中。
它是2009年播出的《巾幗梟雄》姊妹篇。憑藉主演和一群「有戲之人」,再加上優質劇本的加持下。
經典就此誕生。
你以為我會說《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沒錯,確實是這部經典影視劇集。
刻畫人物的極致,豪門爭鬥與平民歡喜形成極端對比。
開播十年後,它仍佔豆瓣9.2分的高位。
含有抗日元素的它,被譽為是「絕對經典的抗日神劇」。這裡的神劇,可不是指貶義詞,而是對這部劇最大的敬重。
但,湯粉今天想要說的並不是完全是《義海豪情》,而是早在它播出之前,早就誕生的巡禮片劇情。
有人會問,巡禮片和正劇有什麼不同?
此前,湯粉的文章就有提及。
巡禮片有三種,第一種是「預告片」,這種往往是劇集拍完之後,從裡面剪輯出來的內容,正劇百分百還原預告內容。
第二種,是拍好故事大綱,但最終卻沒了下文,時至今日都沒能見到正片的誕生。
第三種,是巡禮片與正劇都播出來了,但劇情、內容質量以及主創人群都有可能發生重大變化。
而湯粉今天要說的,就是巡禮片的第三種。
《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巡禮版
這個巡禮版本,時長僅三分鐘,但它的劇情比正劇,更加腹黑。
如果說正劇中的九姑娘,霸氣、眼神秒殺一切,那麼巡禮片中的鄭九妹,才是觀眾印象中的「真正女魔頭」形象。
不信,請接著往下看。
01 關於封面
你是否想過,《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正劇中的主題曲海報,畫面情節似乎沒有在正劇中出現過。
畫面中,劉醒與九姑娘疑似落魄躺在地上擁抱著。
一副「互相依靠」的模樣,臉上的血跡斑斑預示著他們經歷過重大的變故。
回想起《義海豪情》播過的內容,九姑娘最落魄的時候,莫過於被日本人扔到營裡。悲慘、悽涼在九姑娘臉上刻畫得淋漓盡致。
直到後來劉醒的登場,才讓這位「大姐大」得到了有效的救治。
可當你看完巡禮片之後,你就會明白。這個畫面,其實是來自巡禮片。
這,也意味著製作團隊保留了這張劇照,但因為劇情關係並沒有放到正劇中。
巡禮片裡的劉醒和九姑娘,到底發生了什麼?
02 巡禮片的劇情
《義海豪情》巡禮版的時間背景,同樣被放在了三十年代,這個被稱為「苦難時期」的時代。
短片沒有透露角色名字,但大多數和正劇的角色對得上。
三十年代的城市裡,看似一片繁華,實際上隱藏黑暗。看似正義的警察,實際上有人「收規」。
身為警員的楊陽與排骨,正義凜然,勢必要除掉毒物。
但作為警長的劉醒,在他眼裡,「錢」似乎比職業、品格更加重要。
劉醒有多「貪」?當他帶隊和其他警員來到鄭九妹的煙館掃蕩時,他無懼氣場強大的鄭九妹。
知道對方的「硬氣」,鄭九妹私下找來劉醒,並給他很大一筆錢,只為求得「方便」。劉醒直言「要一半」,這裡的一半,是鄭九妹「生意上的一半」。
具體有多少?鄭九妹的煙館,少說也有數百家。可想而知,劉醒到底有多貪。
為了錢,他可以跟兄弟反目,甚至成為鄭九妹這一邊的人。
這樣的說法,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樣的「劉醒」根本和自己記憶中的劉醒很不一樣。
當然,這只是故事開篇給大家講述的表面樣子。
接下來,再說說鄭九妹。
被稱為「大小姐」的鄭九妹,為父親打理公司,整頓生意。
可實際上家庭背後,父親的妻子們,都各懷鬼胎。
這裡要說一下,正劇中的楊師奶、馬麗華,也就是惠英紅與胡定欣飾演的角色。
在巡禮片中,她們扮演的均是鄭九妹父親的「妻子」,胡定欣飾演的角色,更是躋身於「小媽」行列。
家庭內鬥,各懷鬼胎的「妻子們」懷疑這個「大小姐」鄭九妹是謀害丈夫的真兇。
關鍵時刻,劉醒帶著鄭九妹的父親出現在鄭家人面前。
所有謠言不攻自破。
畫面很快迎來打仗時刻,即便是風光無比的鄭九妹,也難以成為布衣平民的一員,被日本人控制。
當她抬頭看著遠處穿得「花枝招展」的小媽時,意味著這個小媽不是什麼「友好人設」。
此時的劉醒已經成為遊擊隊的一員,他假意投誠,實際上是要對付日本人。
當日本人拿著槍交給劉醒,要劉醒對付鄭九妹時,這段只有短短數秒的戲份,被黎耀祥與鄧萃雯演繹得淋漓盡致。
這裡的畫面,劉醒與鄭九妹不斷對抗敵人,最終臉上、衣服都血跡斑斑。
主題曲定格封面便是源自這裡。
轉眼抗戰勝利,腿腳受傷的劉醒,帶著船票與戒指,懷揣興奮的情緒去尋找鄭九妹。
可是,利慾薰心的鄭九妹,卻想要「重新振作」,她要繼續從事這些「讓人憎恨」的事業,不服從她的人,都會被解決掉。
眼前的鄭九妹,早已不是劉醒印象中的鄭九妹。
她更像一個女魔頭,為了名與利。聽著槍聲響起的面部表情,鄭九妹似乎非常享受。
為了阻止鄭九妹,劉醒決定放火燒掉貨物,卻被鄭九妹用槍對峙。
故事畫面到此結束。
03 人物角色的刻畫
在《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中,主角們的人物刻畫並沒有太過清晰,一個優質的故事又怎麼可能用三分鐘講清楚呢?
但觀看完三分鐘內容,觀眾都會對主角的人設與表現,都會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主角劉醒,他在畫面開場是個貪錢的角色,從劇情發展的畫面看起來,劉醒要多貪,就有多貪。
但他再貪,也會講一個「義」字。
他將鄭九妹的父親抬回鄭家時,此舉早已證明劉醒與鄭九妹的關係非比尋常。
不是競爭對手,也不是合作關係,是超越一切的「朋友」。
後期加入遊擊隊,成為正派角色的一員,就已經證明該角色沒有那麼簡單。
劉醒,更像是一種對角色的各種複雜情緒的有力塑造。
再比如鄭九妹。
無論是巡禮片還是正劇,鄭九妹這個角色都是霸氣、氣場非常強大的。
有膽識、有智慧,從來就是「九姑娘」的人物性格特徵突出點。
但巡禮片的「鄭九妹」,極具暗黑風格,有腹黑的氣質。
後期合作時,九姑娘的黑暗面被九姑娘演得像是一個極為享受的「女魔頭」。
總體來說,巡禮片的風格比正劇更為黑暗,它像是隱藏在黑霧裡的驚喜,等待觀眾去挖掘。
但,這樣的巡禮片劇情是否真的可以被稱為神劇呢?
湯粉個人倒是不這麼認為,巡禮片與正劇相比之下,正劇風格意義更深。
巡禮片的風格,倒不失為像電影版的預告縮影。
04 巡禮與正劇的對比
巡禮片的角色人物性格、劇情構造,多數內容與正劇符合。
但巡禮片的人物性格更趨於黑暗,仿佛是為了突出精華而勾畫出的精彩複雜情緒。
巡禮片的影片結尾,鄭九妹的人設到底是「忠」還是「奸」,影片沒有詳細告知。
但巡禮片還是有許多不乏精彩的片段。
比如劉醒站在臺上被要求射殺鄭九妹,兩人對望極具感情色彩。
在正劇中,兩人的位置卻完全相反,劉醒被拉到萬人坑被鄭九妹處決。
巡禮片中鄭九妹在對付歹人時的狠心,劉醒跑過來的悉心呵護,都非常有時代刻畫的影子。
但巡禮片的三分鐘劇情,只是展現了一段過程。
然而正劇的展現,卻是跨越主角們的大半生。
從年輕,到經歷變故,再到等待與相守、最後老去的過程。
這一點,才是正劇的精華。
巡禮片的三分鐘固然精彩,但倘若是完全根據巡禮片的劇情照搬拍出來,反而未必能夠成為經典。
但無論是巡禮片還是正劇,黎耀祥與鄧萃雯的精彩表現,演技卓越。
這點,是無需質疑的。
這也是為何,《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時隔十年後,仍能夠經久不衰的原因。
時隔十年後,它,仍舊是港劇歷史題材刻畫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