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家不依賴翻臺率的餐廳。幾乎每個到這裡的客人,都不捨得離開。
在南京江寧的青龍山上,有一座青龍山莊,其中一間餐廳名叫龍吟山房。從餐廳裝潢到茶餐設計,龍吟山房都帶有中國文化元素,生有一種文藝氣質。
龍吟山房遠居青龍山腰,距南京市區40分鐘車程,每日客人卻絡繹不絕。除了文化元素,還有「不時不食」的美食理念,與「移景入室」的優美環境。龍吟山房不僅僅承載著文化自信的餐飲品味,也代表著無數都市人對理想生活狀態的嚮往,2019年、2020年,龍吟山房蟬聯美團黑珍珠餐飲指南一鑽餐廳。
龍吟山房是小廚娘集團旗下餐廳之一,據小廚娘集團副總經理魏季峰介紹,疫情之後,客人更加嚮往開放的自然環境。「來了就不願意走,午市的客人上午九點半來,下午客人還沒走完,晚市的客人又早早到了。」今年國慶,龍吟山房的預訂量同比增長30%以上,疫情使人們更加鍾愛這裡的開放環境。
文化自信造就黑珍珠餐廳
南京人都知道,這裡有兩座青龍山。一座位於龍潭街道,原名蟠龍山,因山上多青石而改名青龍山。另一座位於江寧區,李白曾在此觀看日出,做詩道「青龍見朝暾」。龍吟山房就在江寧區的青龍山上,客人坐望南京的青石,或許李白也曾坐過。
這裡有山景、有湖景,幾年前青龍山莊想打造一個集合茶、餐、景的餐廳,龍吟山房應運而生。餐廳從設計到落地整整耗時兩年,於2016年上半年正式竣工。
這裡的每一處設計,都在去掉「建築」本身的概念,讓景色更多地映入客人眼帘,享受最淳樸的自然風光。比如,在餐廳門口有一處水池,顧客坐在餐廳的一樓遠眺,水池倒映的天色,與遠處藍天連成一線,實現「水天一線」的效果。
與此同時,山房中隨處可見中國元素。如取自二十四節氣的包間名、一整面牆的香茶儲罐、隨處可見的燭臺和竹木裝飾,以及悠悠綿長的古箏琴音。餐廳所有建築材料,都取自自然植物,充滿天人合一的禪意。而且,每一處設計都包含巧思,值得客人用時間去細細品位。
再如,餐桌墊紙採用宣紙,客人可以用毛筆寫字,曾有書法協會的書法家在紙上作詩一首;餐廳會舉辦雅集大賞,會請漢服社的老師表演,並介紹漢服制式;山房以茶為特色,有老師教客人在茶餅畫畫,客人可將自己作品買走。
開業初期,龍吟山房以茶為主營業務,也沒有大規模宣傳,很多客人都是住進青龍山莊,才知道龍吟山房的存在。直到2017年,龍吟山房由茶轉餐,才逐漸有了名氣。
在餐食上,龍吟山房講究「不時不食」。這句話出自《論語》,講究用餐要應時令、按季節,吃每個季節該吃的東西。與其他餐廳不同,龍吟山房只提供套餐,遵循不同時令,挑選當季新鮮食材定製餐品。春季烹河豚,夏天醉龍蝦,秋日以花雕酒配醉蟹,冬季則是地人參。
龍吟山房慢慢有了名氣,越來越多食客慕名而來,有人車程長達一個小時。他們不為在青龍山莊住宿,只為在龍吟山房享用一頓美食。因為在美食之外,這裡每一處巧思,似乎都承載著傳承上千年的文化自信。
某種程度上,龍吟山房這一特質與美團黑珍珠餐廳指南相契合。2018年之前,國人一直缺少一份代表中國口味的美食榜單。龍吟山房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的裝潢設計與餐食理念,獲得國人的喜愛,也承載著人們的文化自信心。而入選黑珍珠餐廳指南,也為龍吟山房進一步聚集人氣。僅僅2019年上半年,黑珍珠榜便為龍吟山房引流了近40%的客人。
傳統之下的科技內核
隨著龍吟山房的走紅,越來越多人前來體驗「不時不食、意境美食、裸心禪茶」的傳統之美,並留下新的點評。 在一條條點評背後,龍吟山房無意間成了南京美食圈的網紅。這次採訪中,魏季峰揭開了不為人知的經營細節:「我們也十分注重顧客們的評價,包括評價回復、精選評價,都有專人負責。」
據了解,龍吟山房的管理團隊專門設立評價分析師。分析師只有一個工作,將餐廳每一條差評摘出、分析,然後反饋給餐廳整改建議,進行精細化經營。若一個月內有三條差評指向同一個問題,那問題便必須整改。比如顧客吐槽山房上菜慢,也有客人表示上菜速度還可以。於是,管理團隊便開始反思原因:一些客人是為了體驗來的,但也有客人是來商務宴請,後面還有其他安排,用餐需求不一樣,對時間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隨後,山房便定製了不同的套餐,在點餐時進行建議,以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
與此同時,龍吟山房還通過大數據改良菜品。比如,山房有一款主打菜是煎牛肉,味道鮮美,但銷量忽高忽低。團隊分析數據發現,菜品在秋冬更受歡迎,夏季則被冷落,發現是因為這道菜要用到鐵板,炙熱的溫度有損夏季的用餐體驗,團隊便更換的夏季菜單。
在魏季峰看來,山房的數據中藏著無盡秘密。他們分析用戶畫像發現,客人以女性居多,會帶著伴侶、閨蜜、家人來「打卡消費」。為照顧女性顧客用餐體驗,他們新增了甜品,並將點心和冷盤用小碟裝盤,分量剛剛好讓一個女性顧客一口將餐品吃完。
從餐品、服務到經營,龍吟山房似有一道無形指針指引,每次調整都有的放矢。這道指針便是線上數據能力。據悉,為了提高更多商戶的線上化能力 ,美團在今年9月推出「春風行動」商戶成長計劃,提高門店服務水平,優化線上門店裝修、優惠和推廣策略,吸引更多客流,針對堂食場景,美團推出餐飲商戶線上經營體系(Restaurant Operation System,ROS),將幫助餐飲商戶全面評估自身經營情況,並提供系統性指導,助力更多「龍吟山房」的出現。
目前,該項計劃已在天津、長沙、廈門、南京、蘇州、無錫等六個城市試點,43%的餐飲商戶通過美團推出的餐飲商戶線上經營體系,實現了線上門店流量及營收的提升,本月底將在全國鋪開。據悉,國慶期間,成長較快的商戶線上門店訪問量平均增長了126%,通過線上經營產生的到店交易平均提高256%,營收增幅比大盤高出200個百分點。
如今,龍吟山房也加入「春風行動」商戶成長計劃中。魏季峰認定,餐飲線上化是必然趨勢,「這是一個現代化公司管理的必經之路」。
疫情之後的期許之地
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讓更多人對封閉空間產生不安和恐懼,餐飲堂食一度陷入停滯。魏季峰介紹,往年春節龍吟山房都是近郊家庭聚會的最佳選擇,而今年春節卻過得「很痛苦」,大量的退單讓公司陷入困局。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餐飲業復甦,魏季峰卻也深刻感受到人們對於自然環境的嚮往。魏季峰發現,有的預訂午餐的客人,早上九點半就到了山房,到處走走看看,欣賞風景;結束午餐的客人,也不著急離去,點一壺熱茶聊天休憩;預約晚市時間的客人,還沒等午市客人離去,在下午便早早趕來。
「特別是在疫情之後,客人一呆就不想走。」魏季峰無奈笑笑,他們只得將客人請到公共休閒區域,人們坐在搖椅上慢慢欣賞風景。
客人對慢生活的「追求」,實則因為「匱乏」。魏季峰深刻感知到,社會正在快時代中運行,而龍吟山房像是快時代中的慢速氣囊,所有人的時間被一同放緩,恢復正常的生活流速。尤其疫情之後,人們經歷離別、見證生死,反而更珍惜生活本身。而龍吟山房,就是當代都市人尋回生活本源的一塊自留地。
作為南京本地人,魏季峰認為,龍吟山房與南京這座城市也有一定契合之處。「南京是一個很內斂的城市,帶有獨特的江南氣息,無論城市格局還是南京人表達方式,都不會十分張揚。龍吟山房也因為南京的氣質,而變得更為內斂,不突兀。」
南京的獨特氣質也成為旅遊風向標。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節,全國各地的遊客蜂擁而至,強勢拉動本地消費。據美團到餐交易數據顯示,10月1日至6日期間,南京外地人到店交易額環比飆漲147.7,僅次於北京,而本地人到店交易額只環比增長24.3%,不足外地遊客消費增長幅度的1/6。
這次國慶節,也有很多在外漂泊南京遊子回鄉,帶著家人來龍吟山房相聚。魏季峰介紹,這個假期龍吟山房的預定量同比去年非但沒有下滑,反而增長了30%以上,足見人們對於龍吟山房的鐘愛。
作為土生土長的南京人,魏季峰有時會登上山頂,遠顧金陵,近看山房。山房景色四時不同,如果讓他畫一幅畫,畫上會有四種顏色:春天的綠,夏天的黃,秋季的金,和冬日的白。這裡的四季顏色,正如人們對生活最本真的期願:願每一季節,都有值得期待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