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院子裡種過一顆花椒樹。十一左右是「豐收」的季節,摘下來的新鮮花椒看著特別喜人。
曬乾,細細的把黑色的花椒籽都去掉。得到的乾花椒特別香濃。
我很喜歡的紅燒系列。
紅燒排骨、紅燒肉等等,可以隨心情加點兒蘿蔔、幹香菇、筍乾等等,都好吃。
小火慢燉老母雞湯、紅蘿蔔燒排骨、豆角燉雞翅。
都是一些日常菜,當初的隨手拍。
蔥燒海參。自己用幹海參泡發後燒的。
純玉米面做的窩窩頭。
能噎死人的那種。
一點兒白面也不加,是真的「粗」糧啊,真的粗。一口吃多了都咽不下去。
微波爐紅燒雞翅。
這是特別特別簡單的一道菜,當初給某品牌做活動時候現場做過,讚譽無數。
方子其實很簡單:
雞翅中1斤,土豆、萵筍、胡蘿蔔等其他配菜少量切塊,紅燒醬油(老抽)20克,糖15克,鹽5克,料酒15克,蔥1段,姜1小塊,植物油20克。
★雞翅加蔥姜、鹽醃製1個小時,把其他所有材料都加進來,拌勻,放在帶蓋的微波爐專用容器(或普通大碗,蓋上保鮮膜,牙籤扎一些孔出氣),微波爐高火15分鐘,就可以吃了。
超簡單超簡單。
金錢蛋。忘了是我爸還是我媽做的了(有次他倆到北京來做的)。
家鄉口味,現在看著還會流口水。
同樣是家鄉的臘肉。哇撒,是真的香。
這道菜要好好講一下了。
這是燉的整個豬後肘。通常是老家過年的時候才會這麼做的一道菜。
豬後肘很肥,有著厚厚的脂肪。燉得透透,整個湯麵都會有厚厚一層油。
最後要放一把老家醃製的乾菜來吸油。吸飽了油的乾菜,那個口感,真的無法形容的美味。
雪菜肉絲。
你一定沒有做過這樣的雪菜肉絲——因為這裡的雪菜是我自己種的。
還是大概2014年左右,我迷上了種菜。家裡的陽臺露臺上都堆滿了水培架子(菜在水裡種,不需要土那種)。
這個雪菜就是當時種的。後來天太冷,我把架子搬到了屋內,它們長得勉勉強強的,後來一不小心又長老了。
這就是我當時種的這些雪裡蕻。
我當時還種了很多水培菜,如果你看過我以前的文章,我還曾經吐槽過。
圖裡這種整面的水培管子,我有三套。在露臺的三面環繞。
還有這種獨立的水培架子。看看,這生菜長得多誇張!!
一顆一頓根本吃不了。
開篇提到讓我怨念很深的紫蘇,後來我在水培管上也種過一次,這一次長得巨誇張,葉子大得我都快不認識它了。
認識圖裡面的紫蘇嗎?
這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我後來再沒有折騰過這些東西。水培蔬菜看起來挺美好,實際也是非常繁瑣的。
起碼我後來沒有那個耐心再去折騰了。
紫蘇黃瓜燉鱔魚還是很好吃的!
除了水培,土裡我同樣種過不少東西。
院子裡有一顆小香椿樹,開春的時候能吃到最鮮嫩的香椿。
在地裡種過一些草莓。上面是還沒有成熟的樣子。
這些小草莓很甜!但也很小。
而且快成熟的時候一不小心很容易被鳥吃掉。
在水培架上也種過草莓。長得更好。
還有還有,認識這是什麼果子嗎?
是山楂呀!
成熟的山楂掛滿枝頭,看著非常紅火。山楂大概要到10月底才會成熟。
當時家裡山楂實在太多,根本吃不完。炒紅果(右)是我最喜歡的一種做法。
那段時間,每天和菜、果樹打交道。
感覺自己很象個老大爺,提前步入退休生涯。
為此我還特意買了個草帽,照顧菜的時候用。
2014年的我
最後,如果你問我最值得種的是什麼,我建議:有條件的話,種盆薄荷吧。很好養活的植物。
圖裡是我當初隨意在地裡挖個坑種下的一顆薄荷。之後,從來沒管過它,一年比一年長得多。
如果你做了蛋糕或小甜品需要裝飾,摘兩片薄荷葉是最簡單省事的方法。還可以用來做莫吉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