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廣電總局指導的網絡紀錄片《冬去春歸2•原地生長》在優酷上線獨播。作為《冬去春歸•2020疫情裡的中國》的續作,該片在保留全景記錄、分段敘事的創作思路基礎上,將取景框對準武漢解封後的普通人群體,以「回到學校」「繼續生活」「治癒城市」「攜手前行」作為各集主題,通過四集篇幅的實景記錄續寫了「後疫情時代」的武漢抗疫故事。該片用豐富的素材將疫情影響下的個體成長與社會變化緊密聯繫、真實呈現,並以巧妙構思突顯了城市復甦背後強大的國家力量,向觀眾傳遞了信心和溫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之於每一位普通人都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小到柴米油鹽的生活日常,大到衣食住行所涉各行各業,無不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的不懈努力下,疫情防控終於取得階段性勝利。與此同時,統籌做好疫情長效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為「後疫情時代」橫亙於所有人面前一次新的大考。
由廣電總局指導、優酷出品的網絡紀錄片《冬去春歸2•原地生長》正是以此為觸發點,將「復學」「復工」作為關鍵詞,聚焦武漢解封後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普通人,記錄了他們努力讓生活回歸正軌的真實故事,展現了疫後的武漢人民堅忍不拔、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向觀眾傳遞了堅定信心和強大力量。截至目前,該片豆瓣評分達8.9分。
在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之後,學生如何返校、市民如何生活、疫情防控如何常態化、市政舉措如何有效實施等問題,成為與大眾關係最為緊密、社會最為關切的熱點話題。該片從這四個問題切入,以四集篇幅將其逐一回應,全景式展現武漢從「封城」到「重啟」的真實歷程。
如,第一集以「復學」為主題,以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為主角,將各級院校受疫情影響先後停課、推遲開學等現實困境,以及疫後恢復開學、恢復考試的積極轉變真實呈現:「10後」二年級小學生旦旦待課在家,只能通過線上課程繼續學業;即將迎來高考的「00後」高三學生王科珺,不僅無法回校專心備考,還接連遭遇了異地藝考取消、封城後無法回到武漢、高考延期等多重考驗;「95後」大學應屆畢業生朱琳琳無法返校,畢業典禮只能與同學在出租房內「雲參與」。但是,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他們的學業和生活又重新恢復了常態:旦旦的學校開課在即,核酸檢測正常的王科珺順利走進了高考考場,朱琳琳也如願返校「打卡」、穿學士服拍攝了畢業照……不迴避困境、不過度煽情,該片通過對疫情中後期武漢市民生活冷靜、真實的記錄,書寫了一段眾志成城、共同抗疫的集體記憶。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還選取了多組曾在前作中出現過的人物,通過記錄個體故事的延伸發展,續寫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武漢抗疫故事。如在第一季中父親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自己也不幸確診的秀秀,在該片中再次現身時:換上新髮型、化了妝的她剛剛旅行歸來,正計劃走出武漢去嘗試不一樣的人生。這些縱橫交織的案例正是萬千普通人在特殊時期的生活縮影,續寫了「後疫情時代」日漸回到正軌、恢復生命力的武漢故事、中國故事。
展現武漢市民直面困境、堅忍不拔的生活態度,傳遞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一群人到一座城,該片以層層遞進的方式記錄了武漢市民生活日漸恢復正常的過程,並突顯了普通人直面困境、堅忍不拔的生活態度。
為了儘快復工復產,無法繼續經營的幼兒園順應形勢改造成了燒烤攤,幼兒園老師們懷揣著復園希望的同時也直面現實,以服務員的身份開啟了復工過渡期;為了更好地投身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工作,感染科專家許綠葉毅然決定參加國家心理諮詢師認證考試,並在認證後立即參與到患者的心理康復治療之中。該片將身份角色轉變、工作生活調整等個人經歷,與地攤經濟興起、治癒類服務需求增加等社會變化,以及歷經「重啟」、恢復再到「加速跑」的武漢城市發展緊密聯繫到一起,彰顯了武漢這座城和城裡這些人「硬核」的生活態度。
「硬核」以外,溫情的基調也始終充溢全片。如,在王科珺姐弟18歲生日、也是武漢解封的當天,他們的父親以一條「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朋友圈,含蓄地表達了對子女未來生活的祝福;細雨連綿的高考日,一早便整裝待發的交警們騎著摩託車、穿行在雨中的街道,護送考生安全準時地到達考場。該片別具匠心地捕捉到了特殊時期普通人青春歲月裡的重要時刻,傳遞了來自家庭和社會的美好希冀和溫暖力量,給予觀眾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引發觀眾普遍共鳴。網友們紛紛在留言中為該片點讚:「很好的紀錄片,很有代入感」「感謝武漢,感謝祖國,我會更加珍惜當下、珍惜時間」。
構思巧妙,製作精良,自然呈現城市復甦背後強大的國家力量
總的來看,該片選材精心、表達精細,整體製作較為精良。在細節處理方面,該片表現出了諸多巧思。如,以廣播同期聲的方式,插入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的多條全國範圍內的時政要聞:「小微企業緩繳所得稅」「長徵十一號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習近平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出重要指示」……這些緊貼武漢復甦敘事時間線的新聞報導作為聲音素材自然嵌入,悄然呈現了城市復甦背後強大的國家力量。
在攝影和文案方面,該片也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如,航拍鏡頭下,疫後的武漢四處可見車流不息、地攤遍布的煙火氣息,與第一季中蕭條空寂的城市街景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疫後武漢生機勃勃的城市面貌;「治癒城市」一集的開篇解說詞引用了英國著名作家王爾德的名言「生命就是,你活著的藝術,你把自己譜成曲,你的光陰就是十四行詩」,為該片奠定了積極樂觀的情感基調,也為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文藝風格增色。
正如片名所示,《原地生長》續寫了「後疫情時代」的武漢故事,詮釋了歷經疫情創傷之後的武漢在復甦過程中所展現出的旺盛生命力。現實中洋溢著希望,溫暖中不乏力量,該片既向觀眾傳遞了抗疫必勝的堅定信心,也留下了關於這段特殊歲月的珍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