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隻剩最後一個月,黑天鵝事件開始了!

2021-02-15 李榮茂

進入12月,我們即將揮手告別這個"至暗"的2020了。

這一年,全球人民都在奮力抵抗新冠疫情。

不過,這一年,並沒有很平靜。

在地球村,指責、背鍋、制裁、退群,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精彩故事"。

我們能順利告別這個"至暗時刻"嗎?

中東腥風血雨將至

蘇萊曼尼在機場被炸仿佛還是昨日之事。

一場腥風血雨又將拉開新的帷幕。

當地時間11月29日晚,伊朗頂級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遭暗殺。


根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導,整個暗殺行動持續3分鐘,並且暗殺現場沒有人為因素,槍擊全部由遠程控制的自動武器完成。除保鏢外,無其他人員傷亡。

據報導披露內容,具體情形如下:

當天法克裡扎德與他的妻子在三臺保鏢車的護送下前往目的地,他們從伊朗北部馬贊達蘭省出發,途徑德黑蘭省的阿伯薩德地區,此時,一臺保鏢車輛離開車隊,去檢查目的地的安全性,與此同時,法克裡扎德乘坐的車輛被子彈擊中,他以為車子出現故障或者被碰撞,於是出去查看,結果被150米之外的尼桑汽車裡的一架自動遙控的機槍三發子彈打中,被擊中後,他身邊的保鏢試圖通過肉盾的方式保護他,結果也被擊中。

之後,那輛尼桑汽車爆炸,法克裡扎德被送至德黑蘭的一所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目前,伊朗政府已查明尼桑車車主身份,但該人早在10月29日就已經離開伊朗。

這不是伊朗科學家第一次被暗殺,從2010年到2012年,伊朗共有四名科學家被暗殺,手法十分類似。

粒子物理學專家馬蘇德·阿里·穆罕默德離開德黑蘭家中時,被綁在摩託車上的遙控炸彈炸死。 

而另兩名曾經與法赫裡扎德共事的科學家,其中一名叫馬基德·沙赫亞的核科學家也死於類似方式,另外一名費雷頓·阿巴西·達瓦尼同樣未能倖免於難。

從法赫裡扎德被暗殺來看,一方面證明了伊朗的安保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證明了某些力量在伊朗根本"無法無天",可以"為所欲為"。

這些力量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妄圖攪亂中東,以此達到離岸制衡之目的。

中國有句俗語:"吃一塹長一智",何況伊朗的科學家和重要將軍都曾這樣被暗殺,吃的虧也不少了,該"亡羊補牢"了。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中國。

中國每一個頂級核科學家,比如鄧稼先、程開甲等,他們都是到退休年齡才被公開,一直隱姓埋名,甚至連自己的親人都不知道他們的行蹤。

以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相遇》片段為例,由於原子彈研發工作保密度極高,同事之間也互不知姓名,在國防科技戰線的科研工作者高遠三年未與家人聯繫,後來因病離崗,在公交車上偶遇曾經的戀人方敏。在國家大愛與親人小愛之間,中國的科研者都選擇站在國家一邊。

看到伊朗核科學家的遇難,這也是給我們的一個警示:

大國之間競爭沒有那麼簡單!

那麼伊朗這次暗殺到底是何人所為呢?

綜合多家媒體報導,伊朗方面認為,此次襲擊由以色列策劃實施,將在"適當時機"採取報復行動。

在電視直播的內閣會議中,伊朗總統魯哈尼也表示了自己態度。

他指出,德黑蘭會在"適當時機",採取報復行動,而以色列是"罪魁禍首",並且指責以色列意圖通過這一謀殺事件來"製造混亂"。

以色列內閣部長哈扎比表示,他"不知道"誰是法赫裡扎德謀殺案的幕後主使。

據《以色列時報》援引以色列電視臺消息稱,暗殺伊朗首席核科學家穆赫辛·法赫裡扎德是以色列一項破壞伊朗核計劃長期戰略計劃的"頂峰"。

更加細思極恐的事情是這件事情肯定離不開美國的支持。

從川普個人的立場來看,川普是美國歷史上最親以色列的美國總統。

他的女婿是猶太人,女兒伊萬卡皈依猶太教,他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是"鐵哥們",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正因為"鐵哥們"的友情,很多人說川普假公濟私,讓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受到損失。

從川普政府的立場來看,川普下臺了,拜登上臺後還要重返伊核協議,此次暗殺,使拜登重返伊核協議的計劃將變得異常艱難。

一旦重返,就等於川普之前的對伊策略白幹了,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原點,川普肯定不同意,只能搶佔先機,以此獲得自己和拜登談判的籌碼。

綜合來看,這是"一石二鳥"的做法。

法赫裡扎德是伊朗的首席核科學家,是歐美國家和以色列描繪的2003年停止的伊朗秘密原子彈計劃的負責人,是國際原子能機構2015年對伊朗核計劃進行"最終評估"時唯一被點名的伊朗科學家。

所以說,法赫裡扎德的死一方面在短時間清除了伊朗的核威脅,另一方面給拜登重返伊核協議增加了困難。

同時,他的死除了激起了伊朗的"報復",同樣加劇了中東的緊張局勢。

據美聯社11月29日消息稱,伊朗一家媒體發表文章指出,如果以色列殺害了伊朗科學家,伊朗應毫不猶豫地襲擊以色列港口城市海法。

據相關報導,以色列已經開始警惕伊朗可能報復的行為。

從伊朗現在的國力來看,有可能只是"嘴上功夫",當初報復美國,不也是找了個沒有能造成傷害的"空地"進行了所謂的"報復",實際上沒有傷到美國的任何"元氣"。

新冠疫情"紅上加紅"

這最後一個月是熱鬧的。

美國的聖誕節、感恩節。

2021年的開啟。

不過,這也有可能成為一場不可控的聚集。

截止到12月1日,全球疫情現狀如下:

累計確診病例超過6000萬;

累計死亡病例近150萬。

在美國:

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400萬;

累計死亡病例近30萬。

這個數字簡直讓人驚恐。

這說明平均每30名美國人中就有1人確診。

誰能想像到僅僅是一個美國的累計確診病例就佔據了全球總確診的六分之一還多。

這樣的數據,證明了美國目前的疫情形勢十分嚴重。

然而,川普政府依舊沒有任何限制,甚至鼓勵美國人在感恩節進行聚會。

據悉,在感恩節前夕,據美國官方統計顯示,全美至少110萬人乘坐飛機回家,這個數字達到了3月以來最高。

接下來就到聖誕節了,誰也不能想像接下來的數字會發生怎樣"驚天動地"的變化。

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發文,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達到了"巨大災難"的級別。

與此同時,美國的醫療系統也"亮起了紅燈"。

據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教授喬納森·萊納表示,持續增長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將使醫院重症監護室不堪重負,即使可以設立更多的重症監護病床,也沒有相應數量的醫護人員。

由於美國形勢十分嚴重,紐約州州長科莫上月緊急下令,宗教場所禁止人員聚集。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美國最高法院以5:4的結果推翻了這項禁令,認為這違反宗教自由。

對我們而言,防控疫情仍然不能放鬆。

疫情之下,美國經濟"紅上加紅"。

11月30日,美國摩根大通發布了《2021年美國展望》,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將萎縮1%。

這是什麼原因呢?

從短期因素來看,疫情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它導致美國經濟活動面臨限制,日漸增加不利因素。

從中長期來看,美國債臺高築,改革乏力,在推動經濟上力不從心。

據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6月,美國所欠的外債已經超過了21.3萬億美元,總額已經超過其GDP,創歷史新高。

今天,美國的政府債務已經超過27萬億美元,是其GDP的130%。

11月25日,據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1月21日的一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環比上升了3萬,達到77.8萬。

相關數據已經連續兩周攀升,美國勞動力市場壓力可以說是以小見大。

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對新一輪財政紓困的談判數月也沒有任何結果,

同時,美國財政部與美聯儲似乎"鬧掰"。

美國財長姆努欽叫停美聯儲部分抗疫緊急貸款,在大量質疑聲中出面解釋稱,該決策是基於這些項目沒有得到大量利用,國會可以將這些資金重新分配給小企業並擴大失業補助。

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則稱美聯儲將按要求將那些尚未使用的資金退還美國財政部。


在美國經濟重創之際,美聯儲和財政部的意見分歧也加劇了美國經濟復甦的困難。

如果第三波疫情持續發酵,美國這些託底工具很有可能降低其金融市場抵禦風險的能力,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可能會下降。

即便是美聯儲在12月採取其他政策行動,對於美元而言也是不利的。

11月21日,FDA授予再生元製藥公司"抗體雞尾酒療法"的緊急使用權,新冠疫苗的好消息讓市場維持風險偏好情緒,也讓美國經濟上空密布的烏雲露出了金邊。

但美國已經持續了10多年的持續低通脹,如果美國疫情得到防控,美國生活回到疫情之前,在推動本國旅遊、餐飲和其他服務消費的同時也會推動本國的物價,繼而會提高通脹。

這是拜登上任後需要重視的內部問題之一。

川普是個"不定時炸彈"

前面文章筆者一直強調川普已經到了最後的時間,他現在所作所為都是在為了保護自己、家人以及他的集團。

這幾天,川普又開始"爆炸"了。

1、"大選訴訟"相繼被駁回

美國"大選"基本上定型了,但川普卻一直不承認選舉結果。

近日,他提起訴訟的結果讓他急了。

據環球網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消息,當地時間11月28日晚,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最高法院駁回了共和黨人提起的一起競選訴訟。

據美國媒體統計,由共和黨團體發起的類似選舉訴訟已經有20多起遭到法庭的駁回或撤銷。

當然,在今天,他依舊沒有放棄。

11 月29日,他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頻道採訪時宣稱國大選存在舞弊,自己將花費"125%的精力"繼續通過法院對選舉結果提出質疑。

11月30日,他在推特發文稱:

我不是為自己奮戰,而是為了7400萬投票給我的人而戰,還不忘提到,這尚不包括"許多被丟掉的川普票",就已經成為"美國史上最高"的現任總統所獲票數。

2、精神錯亂,像瘋了的喬治三世

11月29日,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顧問爆料總統大選失敗後"精神錯亂"。

顧問表示,川普就像瘋了的喬治三世,一直嘟囔著"我贏了我贏了我贏了"。

喬治三世曾經是英國國王,在統治期間發生了幾次狂躁,在788-1789年和1801年兩度患病,因此被稱為"瘋王"。

1810年,他永久性精神錯亂。

除了精神錯亂,確診過新冠肺炎的川普又遇到"危險了"。

據美媒11月29日報導,共和黨議員道格·馬斯特裡亞諾近日在白宮參加匯報工作時被突然帶走,他被證實已感染新冠病毒,川普也在場。

所以總體來看川普的這些"患病"消息,筆者認為,他還是在為自己"成功脫身"找藉口。

3、繼續打擊中國企業

當地時間30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中國電子進出口有限公司(CEIEC)。

理由是"CEIEC支持非法的馬杜羅政權破壞委內瑞拉民主的努力"。

11月30日,環球時報援引英國路透社報導稱,川普政府計劃將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以及中國海洋石油天然氣生產商中國海油(CNOOC)列入所謂的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企業名單,限制他們與美國投資者的聯繫。

接二連三地打擊中國企業!

據悉,早在29日,川普政府曾"預告"川普政府計劃再將4家中企列入國防部"黑名單",除了目前已知的中芯國際、中海油外,還有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

中方一直以來反對美國的"長臂管轄"以及單邊主義和極限施壓,川普在最後關頭依然堅持制裁中國企業,本質上是想繼續獲得選民的支持,給拜登製造更多外交難題(為自己留後路)。

切莫小看黑天鵝事件

前面三個部分都是近期的黑天鵝事件。

總結起來,規律如下:

1、意外發生;

2、非常衝擊;

3、可預測;

4、後果十分糟糕。

像伊朗,還沒有從失去國寶級核專家的悲痛中出來之際,當地時間11月29日,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沙赫丹遭到無人機襲擊後身亡。

重要人物又遭到暗殺。

對我們而言,這是警醒,是危險。

11月28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發布了2020至2021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2020年四季度中國的GDP增速將到達5.9%,全年增速為2.3%,相比於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數據中預測的2020年中國1.9%的增速,上漲了0.4個百分點。

根據年度報告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預計全年增速有望破8,達到8.1個百分點。這是因為2021年疫情會有一定的緩解,中國經濟可能實現前高后低的增長態勢。

綜合來看,中國經濟處於恢復性增長,一方面是軍工板塊的拉動,另一方面是國外的防疫物資、生活物資訂單的需求。

目前中國經濟恢復性增長勢頭良好,這說明中國經濟全面向好。

2020 Q1-Q3中國軍工行業整體業績同比持續增長,整體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9.25%,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4.38%,剔除艦船板塊影響,軍工行業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7.98%。

在生活物資訂單方面,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中國家電出口累計數量的增速從1-6月的-2.8%提高到1-10月的9.7%,累計金額的增速也從4.2%提高到19.1%。

目前全球二次、三次疫情正在大規模爆發,顯然,這些訂單需求仍會不斷增長。

這個底層邏輯是:

從經濟方面來看,國內目前強調"去槓桿",大家要知道"槓桿"是指負債經營,"去槓桿"是指避免企業負債經營或儘量降低企業負債率,實際上這是警告國內企業不要盲目擴張。

在傳統安全方面,中國和俄羅斯可能會迎來中俄戰略互信的解構,這樣可能會促使中國不得不提前解決臺灣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就會從經濟方面直接進入內循環,主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原因。

1、國外的疫情依然在爆發,由於靠放水和玩金融遊戲支撐的泡沫經濟會迅速的破裂,國外沒有錢和物質與中國進行交換,同時降低了他本身的需求,對於支撐中國這次一枝獨秀的經濟的外部訂單就沒有了,中國會直接進入內循環。

2、中國為解決臺灣問題,不僅可能會從經濟上和西方全面脫鉤,而且在政治上會保持高度對立。

在科技高速發達的今天,不斷崛起的中國一直是川普政府的"眼中釘"。

當然,剛剛"當選"美國新總統的拜登,近日也發推呼籲:

"是時候放棄刺耳的言辭,要降溫,並重新傾聽彼此的聲音了。為取得進展,我們必須停止把我們的對手當作敵人。我們不是敵人。我們是美國人。"

顯然,拜登和川普是行事作風不同的兩種人,在前面文章中,筆者強調了在對外方面,兩個人還是高度協調一致的,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

美國擁有最佳先進的醫療和軍事技術,誰能想像他們的疫情能這麼嚴重。

在生命面前,戴口罩都能上升到政治高度,醫生不讓聚集也沒有任何效果,走上法院之後,結果還會失敗,宗教自由和生命至上難道沒有共同之處,難道神不知道"生命至上"?

2021年就要來了,經過了這一年的黑暗,大家都比較期待春暖花開的日子。

但看看美國和全球的狀況,只能說道阻且長,仍需努力!

寫作之餘,筆者帶領團隊研發了一整套《小白財商提升特訓營》的課程,旨在通過9天的學習,讓零基礎的人不斷提高財商知識,學會資產配置方法,在可控的範圍內實現財富增值。

點擊放大課程的思維導圖

原價599,現價福利19.9,不到一杯奶茶的錢。

筆者會教授大家關於目前國內外主流的"無風險薅羊毛"方法,每次輕輕鬆鬆賺個水電費。

不到一頓飯的錢,

給自己一個躍升的機會!

長按下方二維碼報名!

和筆者進行更多的交流!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此次課程!

相關焦點

  • 2020年最後一個月不太平,三個黑天鵝事件接連出現,各國要警惕
    2020年對於各國來講,是一場巨大的挑戰,各種危機交替出現,國際局勢也越發緊張。盤點今年的事件可以看到,非洲蝗災、美國和澳洲山火、越南颱風洪災等,接踵而至,還有貫穿一整年的疫情危機,也讓各國民眾人心惶惶,然而2020年最後一個月,再次出現了三件黑天鵝事件,各國要提高警惕了。
  • 2020年最後一個月,世界必須警惕的三隻黑天鵝!
    2020年太不尋常了,太多太多的變數,我們已經見證了太多的歷史。2020年還剩下最後一個月,我們至少要警惕三隻黑天鵝。第一隻黑天鵝,中東大亂。伊朗會報復嗎?這應該不用懷疑。這是2020年年底最大的懸念,大家等著吧,報復肯定會發生的。上次最大的悲劇是烏克蘭客機,這是又是什麼呢?庚子年,虎狼中東,血雨腥風啊。第二隻黑天鵝,瘋漲之後再瘋漲。
  • 2020年最後1個月不大太平,同時出現3個黑天鵝事件,值得世界警惕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小灰灰】前言:2020年即將謝幕 ,在這一年時間裡面大家經歷了太多,甚至可以用多災多難來形容。這種情況下2020年最後1個月不大太平,同時出現3個黑天鵝事件,值得世界警惕。據觀察者網報導,首先就是中東問題,美國一直想要對伊朗發動襲擊,來徹底將伊朗給擊垮。年初的刺殺事件已經讓伊朗政府相當不滿,到了年底伊朗核專家再次被暗殺。這種情況下伊朗並沒有大搖大擺採取復仇計劃,反而選擇隱忍。這讓以色列相當害怕,生怕伊朗控制不住自己,將怒火遷移到以色列身上。
  • 六大「黑天鵝事件」接連出現,釋放的信號,值得各國重視和警惕
    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另一個標籤,那就是「2020年是時代變化最劇烈的一年,或許也是時代變革的初始年、轉折年。」未來的人類,在談及2020年時或許更願意將「時代變革」作為這一年真正的標籤。哪怕是到了2020年的年末最後兩個月,時代變革的腳步似乎也從未放緩過,六大「黑天鵝事件」接連出現,值得世界各國給予足夠的重視、警惕。
  • 「黑天鵝」事件代表著什麼?
    常常在金融,商業等領域看到「黑天鵝」事件的說法,下面看一下具體指代什麼意思。2019陝西真題人們常常用「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來形容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同的風險。下列表述中,屬於「黑天鵝」事件特徵的是( )。
  • 細數2020年轟動一時的「黑天鵝」事件
    沒想到,2020年瑞幸咖啡「黑天鵝」事件竟然延續到了2021年,實在令人唏噓。自2020年初,年度最大「黑天鵝」新冠疫情寂然拉開新年大幕,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各種「爆雷」花樣百出,「黑天鵝」扎堆。不由得感慨一句,2020實「鼠」不易!那麼,2020,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黑天鵝」事件呢?
  • 2020年汽車黑天鵝事件的發生是偶然還是必然?
    在金融界當中,人們通常會用「黑天鵝」一詞來形容一些具有意外性並對整個市場產生連鎖負面效果的事件,如今該詞已被各界廣泛應用。在2020年全球經濟都受到了「新冠」這隻黑天鵝的影響,中國的汽車市場亦是如此。在市場環境本就惡劣的同時,一些企業自身還出現了問題,可謂雪上加霜。
  • 豆瓣日曆 2020年12月17 日《黑天鵝》
    2010年9月1日,《黑天鵝》作為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它於2010年12月3日開始在美國限量發行,並在2010年12月17日全國上映。《黑天鵝》在發行後獲得極高的讚譽,特別是對于娜塔莉·波特曼的演出及艾洛諾夫斯基的導演。全球的電影票房收得$329,398,046,是電影票房的一個顯著成功。
  • 黑天鵝事件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小概率風險事件
    黑天鵝事件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小概率風險事件時間:2020-03-16 14:4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黑天鵝事件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小概率風險事件 指小概率風險事件,非常難以預測,通常會導致連鎖的巨大負面影響的事件。
  • 前瞻2020 找出「黑天鵝」:前方到底有多少高能?
    來源:金十數據2019年,市場上的「黑天鵝」此起彼伏,讓不少交易員血本無歸;也有一些運氣與技術兼備的交易者,大賺一筆。那麼在暗湧叢生的新一年裡,哪些風險事件最有可能演變成下一隻「黑天鵝」呢?又有多少一夜爆倉/暴富的神話將要上演?下面我們不妨一起預測一下。
  • 薛洪言:2020黑天鵝與大變革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薛洪言2020年,我們邂逅了不止一隻黑天鵝。新冠疫情是第一隻,它創造了一個容易引發黑天鵝的環境,又孕育出更多的黑天鵝,使得2020變得如此不同:每個人、每家機構、每個國家,都受其影響。壓力是最好的變革催化劑,所以人們才說不要浪費一次危機的機遇。
  • 美伊黑天鵝事件,和共濟會第三次世界大戰預言有關?星象解析
    美伊黑天鵝事件,和共濟會WWⅢ預言有關?年1月3日凌晨,伊拉克首都就傳來了轟炸聲,新年第一場黑天鵝拉開序幕。 共濟會已經成功預言了很多世界重要事件,比如美國會有第一位黑人總統,黛安娜王妃被殺害,美國911事件,川普上臺等等。
  • 黑天鵝計劃正式開始招募:不做後浪,要擊水逐浪
    2020年伊始,黑天鵝事件頻發,先是猝不及防的疫情,全國按下暫停鍵,緊接著海外疫情爆發,北美、歐洲、南美洲感染人數屢破新高,澳大利亞山火,野生動物逃亡,全球厄爾尼諾現象劇烈作用,7月內澇發難。一幕幕世界末日般的像極了《流浪地球》的開篇,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
  • 薛洪言:2020,黑天鵝與大變革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薛洪言  2020年,我們邂逅了不止一個黑天鵝。新冠疫情是第一個,它創造了一個容易引發黑天鵝的環境,又孕育出更多的黑天鵝,使得2020變得如此不同:每個人、每家機構、每個國家,都受其影響。
  • 發現一個未知錯誤時,三種心態會讓你死於「黑天鵝」事件
    可見,至少在事件發生後的前幾個小時,體制的幹擾並不大,管理者的決策完全受到核心技術人員判斷的影響。把責任全部歸因到體制上,簡單痛快不費腦,當然人人都願意幹。但這麼做就忽略了,類似事情可能在任何一個組織中發生。事實上,在之前發生的美國三英裡島核電站事故和之後發生的福島核電站事故,一開始都因為技術人員的誤判,大大低估了事件的嚴重性。
  • 2020,金融業中的三隻黑天鵝
    本文作者:薛洪言,題圖來自:視覺中國2020年,我們邂逅了不止一個黑天鵝。新冠疫情是第一個,它創造了一個容易引發黑天鵝的環境,又孕育出更多的黑天鵝,使得2020變得如此不同:每個人、每家機構、每個國家,都受其影響。壓力是最好的變革催化劑,所以人們才說不要浪費一次危機的機遇。
  • 《黑天鵝》讀後|王夢:從黑天鵝中尋找白天鵝?
    那時候的我大概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離開家鄉的山山水水,去一個往南走幾步就是大海的學校開啟一段新的旅程。回顧自己的經歷,好像大多數事情都是出乎意料的。個人如此,社會也是如此。當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毫無徵兆的出現在大家面前時,它們迅速的對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猶如求學之於我的人生)。
  • 為什麼說2020年見證歷史?五大黑天鵝事件引領世界危機,給我們敲響...
    的確,2020年對於世界來說多災多難,讓我們始料未及,在不經意間見證了多個歷史。下面,我們就來總結一下今年的五大黑天鵝事件。 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讓一直在擴張的歐盟第一次出現了分裂。之後,英國開始與歐盟劃清界限,緊跟美國的腳步在世界耀武揚威。而歐盟各國則開始與美國在駐軍問題上產生爭執,標誌著美國這個龐然大物的影響力進一步走向衰弱。 7月,美國正式退出世衛組織。意味著在疫情的衝擊下,正在加劇國家間的結構性洗牌,大國博弈持續深入。
  • 《黑天鵝》讀後|李衛廣:在有秩序的世界中認識黑天鵝
    日常生活中,人們會時不時地提到「黑天鵝」三個字,比如美國2001年的911事件、2008年的次貸危機、2016年川普贏得總統大選,2020年川普競選總統失敗;比如日本2011年的地震;國內的黑天鵝事件比如2013年光大「烏龍指」事件;2015年證券市場暴跌事件;2020年的冠狀病毒流行事件。
  • 黑天鵝事件下,可口可樂都沒頂住,星巴克股價卻創新高,憑什麼?
    在本月17日,世界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就因業績大量下滑而選擇了全球範圍內大量裁員,引發外界一陣熱議國外網友紛紛表示可口可樂這樣的巨頭都沒能頂住此次黑天鵝事件的影響,未來形式會不會更加很嚴峻。星巴克的股價在2月21日至3月20日的5周時間裡一度暴跌35%。3月18日,星巴克在美股多次熔斷後更是觸及最低點49.73美元,星巴克的經營一度陷入寒冬,不過好在在接下來的9個月,星巴克強勢逆襲,公司股價累計漲幅達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