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將改編成電影 編劇周梅森:小說每天賣掉十萬冊

2021-01-10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4月19日訊,「每天十萬冊、每天十萬冊,現在已經到這種程度了」,昨天周梅森在接受《北京晚報》記者專訪時一進門就感嘆。印廠忙,周梅森更忙。在北京的這4天裡周梅森也是連軸轉,和電視劇方面開過研討會後,原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三平又來找到他,希望能將《人民的名義》改編成電影。

《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 視覺中國供圖

周梅森透露,電影目前在籌備中,編劇是否是他還沒有確定。昨天採訪結束後,周梅森又趕晚9點的飛機去了長沙,參加湖南衛視書香節的節目錄製。

沒想到「達康書記」最火

從原著問世,到「變身」話劇,再登電視螢屏,《人民的名義》這部兼顧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正面觀照國家現實政治生活的藝術精品,成為2017上半年度最受讀者關注和歡迎的現象級作品。記者從十月文藝出版社了解到,截至4月18日,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先後7印,以10天突破100萬冊的速度,累計發行達138.3萬冊。電子書點擊破5億,有聲書的收聽量也突破了2000萬。圖書的電子版在亞馬遜電子書全品類銷售排名第一、微信讀書熱度榜第一名、網易雲閱讀點擊次數破兩億。

對於爆發式的影響力,周梅森認為「絕不是天上掉餡餅」,「我覺得《人民的名義》的成功在於反映出了當代中國各個層面的人、觸摸到了這個社會的痛處,我以往的作品《中國製造》《國家權力》等都有比較明確的指向,但這部作品要比我以前的作品博大得多,它可能是我無意間完成的一次厚積薄發。」周梅森同時透露,這部小說一定會有下一部,但「需要沉澱一段時間」。

最讓周梅森意外的是「達康書記」的爆紅。「李達康竟然成了最火的,我之前完全沒想到,我和李路兩個人直播,使勁了渾身解數,用了兩個小時,觀看的人數才200萬,前一天晚上吳剛直播,在線人數兩千萬啊。」周梅森哈哈大笑,「我和李路導演是製造出『達康書記』的人啊,可人氣加起來還不到『達康書記』的十分之一。」

周梅森也見識到了90後們的熱情,「他們統計了,80後、90後的受眾竟然佔了三分之二,他們思想很活躍,接收方式和我們老一代的人完全不同,他們把新媒體的表情包啊這些東西都加進來了,很有趣,是非常可喜的現象。」

必須得為陸毅說幾句話

接受的採訪多了,周梅森還被粉絲「圍攻」了,在接受人民網的採訪時周梅森曾經談到如果再寫一次這個小說,會把「達康書記」的戲寫多些,而把侯亮平的主角戲份寫少一些,這句無心的話引發了陸毅粉絲的不滿,被粉絲們誤會成是「對陸毅演技的批評」。「某些網站斷章取義,說我批評陸毅的演技,恰恰相反,我特別想表揚陸毅」,周梅森解釋。「陸毅這個男主角的確定,是我跟導演李路商量過好幾次,最終定下來的,首先因為他外形俊朗,侯亮平這個角色找個長得歪瓜裂棗的來演肯定不行。」周梅森說,他們還看中陸毅的形象陽光,「這個演員從來沒有什麼負面新聞或者緋聞,我們不可能找一個自己不檢點的演員,哪怕他戲很好。」

對於陸毅的演技,周梅森也進行了肯定,「我敢說陸毅是全劇組臺詞背得最熟練的,他拍戲過程中也一點大腕兒的架子都沒有,和那些老戲骨對戲的時候十分謙虛地向他們請教,他的敬業和老戲骨相比一點不差。」周梅森認為,現在部分觀眾對他的演戲方式不接受,這需要一定的時間,他相信隨著劇集的播出,大家會喜歡上陸毅的表演。

對於網友們認為劇中鄭西坡父子的劇情、林華華周正戀愛的劇情衝淡了主線,周梅森也表示了反駁,「現在網上有兩種評價,有人說小說好,有人說電視劇好,有人說電視劇有些支線不好看。我不這麼看,如果沒有這些普通人或弱勢群體的故事,我不敢把這部戲叫『人民的名義』,也代表不了人民。」

「六易其稿」都改了什麼

「坦率的說,因為這個故事的珍貴、稀缺,電視劇開播後的效應等因素,我們預料到圖書會熱銷,但沒想到會這麼火,會引發這麼大的反響和這麼高的銷量」,《人民的名義》一書的責任編輯陳玉成告訴記者。《人民的名義》火了之後,媒體報導該書稿歷經了許多次修改,是因為一些敏感的詞彙和字眼。陳玉成對此作了澄清,解釋每一次的修改都是在文學性上的打磨,「周老師寫了很多年,基本上每一稿他寄送給我們,我們都會逐字逐句在清樣上寫出意見,再給他快遞迴去。這些修改都是為了使故事線索更加完整,細節更加飽滿,人物性格更加鮮明。」陳玉成說,「從初稿到終稿的人物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讀者最終看到的故事比我最初拿到的故事更加飽滿了。」不過陳玉成透露,最初「高育良書記」叫胡玉貴,高小琴原本叫胡小琴。

這部小說能夠出版,背後還有一段故事。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章德寧與周梅森是近四十年的老朋友,對於文學、社會現象,包括腐敗現象,有一致的看法和深刻的交流。八年前,章德寧開始約周梅森寫長篇小說,周梅森根據自己90年代下海經商的經歷,先寫了一部小說,後又根據在金融領域的遭遇,構思了另外一部小說,但因覺得不理想而中途擱筆。某日,周梅森參加一位領導幹部的追悼會,會後他激動地給章德寧打電話,說想寫正面的幹部形象。之前未完成的兩部作品和追悼會上萌生的想法,都成為了後來《人民的名義》中蔡成功、高小琴、李達康等人物形象的緣起。作為一位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周梅森對於腐敗現象同樣深惡痛絕,在黨和國家大力反腐、民意民情聚焦反腐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周梅森決定完成這樣一部作品,託付於章德寧與十月文藝社編輯出版。

在章德寧眼中,周梅森不是一位高高在上、高居象牙塔的作家,他當過礦工、編輯,至今還和底層礦工朋友來往密切,經過商、掛過職,熟悉商人、幹部的行為方式、所思所想。說他接地氣,不如說他本身就是地氣,他始終生活在群眾中,他本身就是人民的一員。

盜版火了 周梅森怒了

《人民的名義》愈發強烈的市場需求同時引發了盜版影視資源和小說的猖獗。衛視直播尚未結束,電視劇全集已在網絡上公開流傳,而作為《人民的名義》小說獨家數字版權籤約方,僅4月12日一天,中文在線就監測到小說非法傳播信息共1036條,未授權的電子書及有聲書通過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網盤等渠道被大量違規閱讀。「紙書的盜版出來了,電子書的盜版出來了,有聲書的盜版出來了,更荒唐的是電視劇的送審樣片都被放出來了。你想想,標著實碼的送審帶都流出來了,如果這個案件都不能偵破,那我們怎麼保護作者的權利?」周梅森說得很激動。

長期以來,網絡文學及線上閱讀都被盜版問題所困擾,據統計,2014年PC端網絡正版閱讀因盜版損失43.2億元收入,移動端損失34.5億元,衍生產品產值損失21.8億元,行業損失近100億元。為此,中文在線聯合北京出版集團於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起反盜版宣言,呼籲版權業堅決秉持「先授權、後傳播」的原則,禁止任何形式的盜版傳播,並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版權鏈條上的各方利益。

「雖然現在都說我是『網紅』了,但我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感受,要說唯一感到的,就是盜版太瘋狂了。儘管小說已經被列為版權保護的重點了,情況還是不容樂觀。紙質書相對好控制一些,但也打掉了好幾個窩點,光是澎湃新聞就來向我核實過兩次。」周梅森說,「電子版圖書和有聲書的很多伺服器都在美國或歐洲,我們的團隊24小時監控,仍然不能禁止。我希望大家能尊重所有人的付出,包括電視劇拍攝的這兩年中導演和演員都非常辛苦,為這部劇付出了太多太多,所以我希望大家能自覺抵制盜版行為。如果盜版繼續這樣下去,我們可能真的守不住了。」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陳夢溪 實習生 高倩

相關焦點

  • 專訪周梅森:《人民的名義》大熱是文學的勝利!
    環環(ID:huanqiu-com)和周梅森都想到了同一個名字:《渴望》。近30年後,萬人空巷的情景再度上演。在《人民的名義》迎來漢東反腐行動「收網」、幾名「大反派」相繼被捕的大結局後,現實中的劇情也亮了:該劇收視率一度破8,市場份額位列全國第一;原著小說加印107萬冊,14天賣到脫銷。
  • 周梅森又一力作,《人民的名義》姊妹篇在徐州開拍了!
    周梅森,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主要作品有《人間正道》、《中國製造》、《絕對權力》、《至高利益》、《國家公訴》、《我主沉浮》、《人民的名義》等政治小說,這些小說均被其親自改編成影視劇。其作品多次榮獲國家圖書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中國電視飛天獎、中國電視金鷹獎等。
  • 周梅森:我火,是因為人民!
    周梅森:我火,是因為人民作者 | 素手纖雲   編輯 | 安般蘭若(ID:anbanlr)來源|素手纖雲(ID:sushouxianyun1208) 《人民的名義》大結局,據說創下了國產電視劇10年來最高的收視率。
  • 周梅森寫「續集」,連沙瑞金也腐敗了嗎?
    周梅森對待自己的作品就像對待孩子一樣,既喜愛又嚴厲,還有些許霸道。《人民的名義》劇照《人民的名義》熱播後,周梅森又開始緊鑼密鼓地張羅下一部作品《人民的財產》。寫劇本的時候,他會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哪怕導演已經開拍了,他突然想到哪句臺詞不夠好,就會立刻要求改臺詞,而且周梅森不允許任何演員修改自己的臺詞,一句也不行。這是周梅森的職業尊嚴。
  • 《人民的名義》未侵權!李霞訴周梅森著作權糾紛案終審判決
    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就李霞與周梅森、北京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出版集團)侵害著作權糾紛案作出二審判決,認定周梅森所著、北京出版集團出版的小說《人民的名義》不構成對李霞所著小說《生死捍衛》的歪曲、篡改,周梅森並未侵犯李霞享有的保護作品完整權,北京出版集團未侵犯李霞的複製權、發行權,判決駁回李霞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判決。
  • 周梅森:以「人民的名義」靠前站
    這是話劇《人民的名義》的舞臺設計,有著深刻的隱喻——人性,在貪腐中漸漸迷失。先是小說出版,再是話劇首演,接著電視劇開播,在反腐題材作品沉寂數年後,同名小說、話劇、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在早春三月「三連發」。
  • 小說《人民的名義》被訴侵權 法院判定沒有抄襲
    小說《人民的名義》被訴侵權 法院判定沒有抄襲 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 李鐵柱)去年,根據作家周梅森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曾引起全民熱議。
  • 格力電器股價創新高 《人民的名義》編劇成大贏家
    、員工持股等財經、金融領域專業詞彙,也因沾了神劇的光,成了網路上的熱搜詞。而隨著人們對劇裡劇外人物事件的深入挖掘,最近,這部劇潛藏的一位金融投資「牛人」被曝光——此人正是《人民的名義》的編劇和原著小說的作者周梅森。本文就來扒一扒牛人周梅森和他重倉的牛股格力電器。「牛人」與「牛股」擦出火花   周梅森早已著作等身。多年前,周梅森就以創作《人間正道》、《絕對權力》、《國家公訴》等小說聞名文壇。
  • 《人民的名義》將拍電影?電視劇試水成功,投資人:坐不住了!
    原著作者周梅森日前透露,原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三平已經找到他,希望能將《人民的名義》改編成電影。周梅森(視覺中國供圖)引發全民追劇熱潮的《人民的名義》因題材特殊,反腐尺度大成為最近的爆款電視劇,從劇情到角色再到演員本身,都是社會輿論熱議的焦點。
  • 《人民的名義》火了!想不到這部戲編劇之一竟是淮工畢業的!
    小編今天手裡拿到了一個大料,原來這部戲的編劇之一孫馨嶽(孫馨月現名),可是咱們淮工的畢業生喲!同時,她也是這部戲小說原作者、編劇周梅森的愛人!《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  據中國第一大報業集團上海報業旗下的「界面」報導,《人民的名義》有兩個編劇,除了周梅森,還有他的夫人孫馨嶽,「可能有一些關乎於當下的時代的、情感的戲份出自於他夫人之手
  • 有錢沒錢買本書看,從《人民的名義》看背後的百億閱讀市場
    作者|孟婕茜報導 |新芽NewSeed(ID: pelink)  周梅森說:「想不到我60多歲了還能當網紅」。左為周梅森 右為中文在線董事長童之磊  反映當下時政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爆火,讓它的原作者及編劇周梅森老先生走到了臺前。他說要是早知道達康書記會這麼火,就給達康多加點戲份了。
  • 周梅森:因為不狗血、不腦殘,《人民的名義》劇本曾被判不及格…
    此時,一部題材嚴肅的正劇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將反腐敗這一深刻的社會話題,用藝術的手段拉近老百姓切身的生活,或許我們是時候讓電視螢屏回歸真正的藝術了。而在不久前記者發現,同名長篇小說也被擺放在北京圖書大廈醒目的位置上。
  • 《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一審宣判
    2017年,根據作家周梅森小說改編的檢察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因認為《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自己的作品,《暗箱》作者劉三田向法院起訴該劇編劇、著名作家周梅森及七家共同出品人侵犯其著作權,要求小說《人民的名義》全面下架並賠償其經濟損失1800萬元。
  • 喜歡《人民的名義》的你,下面這7部小說絕對不能錯過!
    熱播的《人民的名義》引發了公眾對反腐題材作品的再度關注縱觀改革開放後的反腐題材文藝作品,我們不難發現,優秀的反腐劇和優秀的反腐小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二者向來不分彼此,甚至很多優秀的反腐小說作者,本身就是出色的編劇。
  • 周梅森任編劇,靳東閆妮主演,《人民的財產》陣容超強,不火都難
    周梅森任編劇,靳東閆妮主演,《人民的財產》陣容超強,不火都難 說到反腐劇,大家都會想起《人民的名義》,雖然已經過去了三年,但它創造的輝煌時刻大家都還印象深刻 其實,《人民的名義》之後,《人民的正義》、《國家財產》、《人民的財產》等類似題材的電視劇都相繼開拍了。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民的名義》裡的導演李路和製片人李學政在《人民的正義》裡再度聯手,而《人民的名義》的編劇周梅森則在《人民的財產》裡再任編劇。最近,這兩部劇都傳出了即將要播的消息。
  • 影視日報|韓三平想把《人民的名義》改編成電影;美國編劇工會罷工投票,5.2日可能罷工.
    1、《人民的名義》「送審樣片」全集資源就在網絡上流出,目前劇組已經成立了打擊盜版維權行動小組,初步鎖定送審樣片洩密源
  • 人民的名義只排第9,第1老戲骨雲集
    人民的名義只排第9,第1老戲骨雲集。大雪無痕 | 必看指數:5.0上映: 2001年集數:20集主演:任程偉、曹穎、何政軍等看點:陸天明編劇。看點:陸天明的同名小說改編。周梅森小說《中國製造》改編。第八屆全國法制題材電影電視劇目金劍獎;第二十屆江蘇電視金鳳凰優秀作品獎。人民的名義 | 必看指數:9.5上映:2017年集數:52集主演: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等看點:周梅森編劇。
  • 6本和《人民的名義》一樣「大尺度」的官場小說
    作為一部官場劇,一部反腐劇,它火的原因包括描繪官場時稀見的大尺度,包括一眾老戲骨的傾力出演,也包括一個相當漂亮的高質量小說底本。周梅森《中國製造》被譽為「中國政治小說第一人」的原著小說作者周梅森在官場小說界已算是一個品牌,他的作品個人特色鮮明,劇情緊湊矛盾突出,很適合拍攝成劇,在世紀初就已聲名鵲起。
  • 全民追劇《人民的名義》,電子版原著小說獻上!
    時下全民追反腐熱劇《人民的名義》,小編也不例外,完全跪服!這部反腐連續劇,截至今天優酷播放量破15億,豆瓣評分8.6(86340人評價)。
  • 如何評價【人民的名義】?
    比如,這兩天各大媒體都報了一輪的《人民的名義》,就是一種沉寂了很久題材——反腐劇。很巧,這次播出的《人民的名義》也出自周梅森之手。他擅長官場小說,作品曾是眾多大腕都爭相加盟的「超級大IP」——比如,《人間正道》中有「曹丞相」(鮑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