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封關運作是什麼意思

2021-01-13 鴻鵠高飛翔九天

6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25年前將適時啟動海南島封關運作。海南封關運作就是把全島當成境內關外來看待。什麼是境內關外呢?首先要明確的是外國貨物進入進入一個國家時是需要繳納關稅的,而結算關稅並不是在跨越國境時結算的,而是在通過海關時結算的。比如當飛機飛越國境時顯然不可能在空中辦理貨物出入境的通關報稅手續,只能是停靠在帶有口岸功能的機場後通過海關辦理出入境報稅手續。所謂封關運作就是由海關劃出一個特定範圍:進入此範圍的貨物相當於已進入國內,但還沒通過海關。

這就是所謂「境內關外」的概念。為什麼要劃定「境內關外」的概念呢?如果企業從海外進口的原材料拉到關內是需要繳納關稅的。企業將原料加工成產品後又出口到國外。這時又會涉及到出口退稅的問題,實際上相當於無形中增加了工作的繁瑣程度。於是國家為刺激產業發展往往就劃定一些出口加工區」、保稅區實行封關運作。這樣出口加工型的企業在進口原材料時可以直接進入保稅區,也就不必再繳納關稅,成品出口時也不必再辦理退稅。海南的封關運作實際上就是要打造一個實行零關稅政策的單獨關稅區。「封關」之後從內地去海南會有一道類似於當年深圳和珠海「二線關」的海關。

這是因為海南實施的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政策。所以這個內地和海南之間的「二線關」實際上接近於一個真正的海關。至於海南跟國際之間的「一線關」將會全面放開。全面放開的一個重要標誌是人、財、物的自由流動。早在2018年4月海南就獲批建設自由貿易港(自由貿易試驗區),然而此後兩年多的時間裡一直沒太多具體的動作。直到今年4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授權國務院在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適用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這句話看起來很簡單,但迄今我們在國家層面上只有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享受過這種待遇。

這意味著海南在未來可能將獲得「特殊政策」,成為繼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大經濟開發區以及北京雄安新區以及天津濱海新區兩大新區之後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地區,甚至在開放力度可能將超過之前的特區、新區。單獨立法後的海南可能會享受到中央給予澳門和香港那樣的支持力度。中國南海研究院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中心主任于濤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在海南自貿試驗區暫時調整實施相關法律的有關規定,這樣可以避免海南未來在相關領域的改革創新與國家上位法產生衝突,從而賦予了海南自貿區(港)在相關領域改革創新的巨大空間。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是中國這一屆黨和政府的重要歷史使命,而海南將很有可能在這一過程中扮演先驅者的角色。國際上一般將自由貿易港視為是開放程度最高的自貿區:在自貿港裏海關一線真正放開,貨物自由流動,取消或最大程度簡化入港貨物的貿易管制措施,簡化一線申報手續。也就是說自由貿易港是設在我國境內的海關管理管卡之外的允許境外貨物、資金自由進出的港口區,外方船隻、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也可以自由往來。有業內人士指出:自由貿易港通常被視為開放程度最高的自貿試驗區,往往能成為一個地區、乃至全球開放高度和貿易樞紐中心。

眾所周知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局面。目前我國已在抗疫戰爭中率先取得階段性勝利,現在我們將進入恢復經濟和疫情防控兩手抓的新階段。在這種形勢下我國推動經濟發展、喚醒經濟復甦就需要一個試點。這個試點將會引領中國經濟的新一輪發展。最終這個試點被選擇在海南:在當前全球面臨疫情考驗之時我國決定推動海南自貿區建設彰顯了中國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決心。推動海南自貿區建設代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升級版,將有望成為全球貿易發展和世界經濟增長的新樞紐。那麼中央為何選中海南作為這個試點呢?

位於中國最南端的海南是中國面向南海的大門,也是中國面對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開放門戶,其輻射的範圍廣度決定了貿易全球化的程度。近年來亞太經濟體早已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海南作為國內離東南亞最近的沿海省份在地理上是與亞太國家聯繫最方便的省份。海南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一直爭當中國改革的「試驗田」和「排頭兵」:30年來海南全省GDP增長21.8倍;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30.3倍和24.7倍。30年來海南的經濟發展數據相較於同期的臺灣省及周邊的東南亞國家都有很大程度的上升。2000年海南省率先實行落地籤證政策。

2003年在全國率先開放第三、四、五種航空運輸業務權,2017年進一步拓展國際航線至56條。2011年4月20日開始試點執行的離島免稅政策,從而使海南成為全球第4個實施「離島免稅」的島嶼。2018年4月中央已研究制定了《關於海南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央向海南提了6點具體要求,表示對海南定位很高、期望很高。與此同時中央還提出歡迎全世界投資者來海南投資興業,要舉全國之力、聚四方之財支援海南。海南還是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戰略支點:海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從東南沿海到東南亞的商貿樞紐。

如今依託於「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幾大優勢已發展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中央宣布海南單獨立法、建設海南自貿區意味著海南將來將可能獲得更多的特殊政策,事實上消息傳出後使海南收到了立竿見影的好處。海南有海口、三亞等以旅遊產業為主導的城市,在與自由貿易港結合後可以實現以人流帶動特色商品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自由貿易區,這是有別於其他以加工製造、低稅或免稅的進出口貿易為主自由貿易港相比的獨特優勢特色優勢,因此海南在成為自由貿易港後將有望成為旅遊購物的天堂。

同時以生態理念為主導的自由貿易區的海南也將成為生態養生、康復療養的勝地,海南的機場、車站、公路等基礎設施都將這一過程在得到大幅度的發展。隨著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實施使旅遊企業紛紛加緊布局海南:近兩年凱撒旅業、眾信旅遊、攜程、復星旅文等知名旅遊企業紛紛「扎堆兒」布局海南。隨著海南自貿區建設的消息傳出後各大旅遊企業的投資熱情更加高漲,以致於在疫情形勢下旅遊企業加碼海南的各種布局動作有增無減。旅遊業的發展也勢必帶動基礎設施建設、高新技術產業、教育、就業等各方面的發展。

海南在稅收和貿易方面日漸增長的自由力度將使其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商貿樞紐,成為全球貿易發展和世界經濟增長的新樞紐。為配合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自然由於對其原有政策進行一定調整,為此中央於6月1日發布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介紹稱:《總體方案》的推進實施可以分為打基礎和全面推進兩個階段。打基礎的第一階段即從現在起到2025年。這一階段的目標任務是:突出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有效監管的基礎上有序推進開放進程,推動各類要素便捷高效流動,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

爭取用3年左右的時間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為全面封關奠定良好的基礎。然後即可進入全面推進的第二階段:在2035年以前全面推進自由貿易港政策落地見效。林念修還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主要內容概括為「6+1+4」。「6」就是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數據安全有序流動這六個方面。「1」就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4」是要加強稅收、社會治理、法治、風險防控等4個方面的制度建設。這其中「零關稅」就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設計。

海南省長沈曉明表示:全島封關以後除了極少數產品之外其他都無進口關稅。在全島封關之前設定了四類物品通過清單管理免關稅:一是生產資料,二是原輔料,三是交通工具,四是島內居民的消費品。有人專門就此計算過進口遊艇稅收的成本大概能夠降低38%,也就是說在海南買1000萬的進口遊艇可以節省380萬的稅。事實上海南不只是要實現零關稅,同時也會在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方面給予相當的優惠。沈曉明對此明確指出:從現在開始到2025年海南將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減免所得稅,對在海南自貿港工作的高端和緊缺人才將實行部分免徵。

目前我國內地企業的所得稅率一般是在25%左右,但對註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並實質性運營的企業(負面清單行業除外)未來將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也就是說今後海南的企業將普遍享受15%的所得稅率,這是連上海、深圳等改革開放前沿地帶也未曾享受過的優惠力度。目前我國內地在個人所得稅方面採用的是「7檔超額累進稅率」:稅率分別為3%、10%、20%、25%、30%、35%、45%。海南則簡化為三檔,其中最高一檔也只有15%。當然在「封關運作」之前海南還需要把現行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等稅費進行簡併。

相關焦點

  • 自貿港那些事兒|5分鐘包你看懂「全島封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全島封關到底是啥意思?全島封關後還能自由去海南島嗎?什麼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從洋浦保稅港區運作到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專家用模型展示 一目了然海關在現場講解 身臨其境全島封關運作主要體現在對貨物 商品 運輸工具的管理上對人員流動不會做限制根據中央要求海南自貿港將於2025年前實現封關運作海南正加快做好口岸基礎和監管設施建設 聯防聯控機制
  • 在海南運作全球生意
    原標題:在海南運作全球生意   「上月底,洋浦離岸新型國際貿易
  • 財政部:海南自貿港將建立「一負三正」清單
    財政部副部長表示,海南自貿港將建立「一負三正」清單,重點支持高新技術、生態環保和有海南特色的產業以下為文字實錄:中國財經報記者:我的問題是提給鄒部長,2025年封關運作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實行「零關稅」政策,形成早期收穫。請問財政部是如何考慮的?謝謝。鄒加怡:謝謝你的提問。
  • 一文讀懂海南自貿港怎麼建:離島免稅額提至10萬,不允許搞黃賭毒
    在2025年海南全島封關運作前,率先對部分進口商品實施零關稅,免徵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此外,大幅放寬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限額提至10萬元每人每年,進一步擴大免稅商品種類。發改委:2025年前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林念修介紹,《總體方案》的推進實施可以分為打基礎和全面推進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現在起到2025年以前主要是打基礎、做準備。這一階段的目標任務是,突出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有效監管的基礎上,有序推進開放進程,推動各類要素便捷高效流動,形成早期收穫,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
  • 海南「十四五」規劃建議發布: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成,GDP年均增長...
    海南在近日發布的《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表示,海南「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包括初步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等。
  • 原輔料「零關稅」政策主要內容是什麼?適用條件和範圍是什麼?快來看
    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11月11日聯合印發了《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原輔料「零關稅」政策實施細則。原輔料「零關稅」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有哪些具體管理要求?適用條件和範圍是什麼……對此,根據《通知》內容,海南日報記者進行了梳理。
  • 海關總署署長接受三大央媒專訪,釋放海南自貿港重要信息
    在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著眼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戰略決策。海關總署以「管得住、放得開」為原則,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目前,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結合海南自由貿易港實際,研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洋浦保稅港區監管辦法》,在洋浦保稅港區率先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創新管理制度,率先試行加工增值30%免徵關稅的優惠政策,率先實施一系列有利於貿易便利化自由化的措施,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行探索和積累經驗。
  • 今年海南離島免稅店銷售額突破300億元
    記者12月15日從(海南)省商務廳獲悉,海南離島免稅新政落地實施後,我省進一步滿足消費者購物需求,離島免稅店銷售業績亮眼。今年以來,海南離島免稅店銷售額已突破300億元。中免集團銷售系統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12月14日,海南四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金額(含有稅)超過300億元,其中,免稅商品銷售額超過250億元,有稅商品銷售額約50億元,同比均實現翻倍增長。尤其是7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以來,日均銷售額超1.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倍。
  • 海南自貿港法(草案)全文首次公開,相關概念股暗流湧動
    1月4日午後,海南板塊異動拉升,截至發稿,海南橡膠漲停,國新健康漲逾8%,羅牛山漲超7%,神農科技、海南瑞澤等多股紛紛跟漲。1月4日,據海南自由貿易港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開始徵求意見。
  • 海南離島免稅店全年成績單出爐 總銷售額突破300億元大關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12月15日,海南商務廳官方微信公眾號披露了今年海南離島免稅店的銷售成績單。據悉,今年1月1日至12月14日,海南四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金額(含有稅)超過300億元,其中,免稅商品銷售額超過250億元,有稅商品銷售約50億元,同比均實現翻倍增長。根據預測,今年全年海南離島免稅店銷售額將達約315億元。
  • 海南翻身在望?手握新政大禮包,腳踢韓國,拳打新加坡!
    按照總體方案對「零關稅」的定義,全島封關運作前,海南將對部分進口商品免徵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而當全島封關運作、簡併稅制後,對進口徵稅商品目錄以外、允許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的商品 全國首個保稅區在上海外高橋,目前封關運作面積只有8.9平方公裡。2019年,外高橋保稅區經營總收入17000多億元,商品銷售總額15900多億元,進出口總額8100多億元,在全市108家市級以上開發區、產業基地、區級和鎮級產業園區當中,經濟規模排在第一位。 海南面積3.54萬平方公裡,是外高橋的3977倍。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
    在實現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建設全島封關運作的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對貨物貿易,實行以「零關稅」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對服務貿易,實行以「既準入又準營」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舉措。1.「一線」放開。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設立「一線」。
  • 海南自貿港首票原輔料「零關稅」報關單成功受理
    12月1日,海口海關已成功受理海南自貿港首票原輔料「零關稅」報關單。 據介紹,12月1日0時26分,海口海關所屬海口美蘭機場海關成功受理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貨值381.3萬元的氣象雷達收發機申報進口手續,該批貨物經海關快速放行後投入生產使用,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首票原輔料「零關稅」貨物,免繳稅款53.02萬元,標誌著海南自由貿易港首張「零關稅」清單正式落地實施。
  • 海南將進一步釋放免稅購物政策效應 拉動海外消費回流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25日電 採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題目:海南將進一步釋放免稅購物政策效應 拉動海外消費回流  中新社海口12月15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商務廳15日介紹,截至12月14日,海南四家離島免稅購物店今年總銷售額突破300億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新高。該省將推出多項舉措促免稅消費由「海外購」轉為「海南購」。
  • 海南離島免稅店銷售額已突破300億 免稅商品銷售額預計將超260億
    海口12月15日訊,海南日報記者12月15日從省商務廳獲悉,海南離島免稅新政落地實施後,我省進一步滿足消費者購物需求,離島免稅店銷售業績亮眼。今年以來,海南離島免稅店銷售額已突破300億元。  中免集團銷售系統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12月14日,海南四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金額(含有稅)超過300億元,其中,免稅商品銷售額超過250億元,有稅商品銷售額約50億元,同比均實現翻倍增長。尤其是7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以來,日均銷售額超1.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倍。
  • 海南將儘快開設本島居民進境消費品免稅店
    月14日,今年海南四家離島免稅購物店總銷售額突破300億元,其中免稅商品和有稅商品銷售分別超過250億元和50億元,同比均實現翻倍增長。海南省商務廳消費處處長(省消費局局長)李學鋒介紹,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自2011年實施以來,銷售增速明顯加快。免稅品銷售額在2018年銷售額突破100億後,僅用時兩年就突破200億元。他表示,今年以來,海南四家免稅店加快奢侈品、家居生活品牌的引入,豐富了購物旅客的選擇。
  • 一文讀懂海南自貿港怎麼建:非禁即入、零關稅
    】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表示,等到條件成熟,於2025年實現全島封關運作之後,會在簡併稅制的基礎上,對進口徵稅商品目錄以外的所有進口商品免徵進口關稅,這是實現零關稅的最終制度安排。這一階段的目標任務是,突出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有效監管的基礎上,有序推進開放進程,推動各類要素便捷高效流動,形成早期收穫,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圍繞這一目標任務,我們將抓緊開展工作,爭取用3年左右的時間能夠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為全面封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第二個階段,2035年以前,主要是全面推進自由貿易港政策落地見效。
  • 海南自由港零關稅 試點開放第七航權
    作者:謝白清編輯:三浩商學院(創投傳媒定製)民航局政法司司長顏明池6月10日發布會上透露,民航局公布了《海南自由貿易港試點開放第七航權實施方案》,這是民航局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有關「試點開放第七航權」政策的具體細化和落實。
  • 「每天賣一億」的海南免稅店,東西到底有多便宜?
    有人說這裡就像「線下拼多多」,買東西都是白菜價,也有人說按照這個新政,海南不久之後就會全島封關免稅,成為另一個香港。真實的海南免稅店到底是怎麼樣?我去看了看。 新政實行後,許多人列舉了海南這塊飛地的對標地,香港、衝繩、濟州島……但目前無論從規模還是便利程度看來,海南離這些地方還有很大的差距。在接受《財經》雜誌採訪時,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教授麥磊明曾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對比過海南與香港的免稅市場,"香港零售業繁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市場競爭。
  • 海南四家離島免稅店今年總銷售額突破300億元實現翻倍增長
    海南省商務廳消費處處長(省消費局局長)李學鋒介紹,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自2011年實施以來,銷售增速明顯加快。免稅品銷售額在2018年銷售額突破100億後,僅用時兩年就突破200億元。他表示,今年以來,海南四家免稅店加快奢侈品、家居生活品牌的引入,豐富了購物旅客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