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年前,一部國產電視劇《空鏡子》,映射出女性在愛情,婚姻,親情,以及人性,人心之間的複雜矛盾關係。
更神奇的是,當時這部劇依稀透露著前衛,放在如今的婚姻感情關係中也不過時 ,劇中的每一個人物,在現實中,都能找到真實原型。
這部劇的背景是2000年左右的北京城,其中場景如今看來是那麼熟悉又陌生,紅色的城牆,北海的白塔,穿梭而過的公交車,清晨的鐘鳴和鴿哨,老北京四合院,28自行車……
尋常巷陌的宅院裡,一對中年老夫妻,養育了兩姐妹孫麗和孫燕,演繹了她們從青春期到成熟期,各階段因性格迥異所表露出來的差距,卻共同走向了帶有缺憾的婚姻結局。
姐姐孫麗,聰明美豔,自私趨利,不僅是當時人人稱羨的大學生,還獨立能幹,從來不乏優秀帥氣的追求者。她極其不安分,非常懂得利用自己的先天優勢和風情萬種,周旋於各種男人之間。
但又不能說他沒有愛情,沒有真情流露,只是在自我利益面前,對她來說所有男人都是浮雲,或者說都能成為她進階的墊腳石。
妹妹孫燕,有著屬於那個年代的質樸,她性格爽朗,善良,賢淑,長相平平,沒有傲人的學歷和工作,在眾人面前,她只是一個會傻呵呵笑的不停的姑娘。
她從小會偷偷的看姐姐收到的浪漫情書,穿姐姐過季的衣服,她的這一特性,正是在姐姐的光環之下成長起來的,她羨慕但不嫉妒姐姐。
姐姐孫麗有位青梅竹馬的英俊男朋友馬黎明,兩人從小開始,就談起了虛虛實實的戀愛。
可他們的愛情隨著馬黎明的高考失敗而冷淡下來,大學畢業之後擁有穩定公職工作的孫麗又與研究生學歷才幹青年張波相識,換做普通人,大概會與張波發展成情侶,可孫麗是貪婪的,他開始了腳踩兩隻船的危險關係,一邊和昔日情人馬黎明熱情似火,另一邊又貪戀張波的優質條件和寬厚縱容。
在愛情面前,漂亮的個女孩總是能夠輕易得到男人的青睞和原諒,兩個男人一次偶然機會,同時知道了對方,但依舊跟孫麗保持著曖昧,直到後來的馬黎明為了孫麗口中的虛榮生活賺錢非法入獄,當時的孫麗已經懷了馬黎明的孩子,可她絲毫沒有猶豫,立即打掉孩子嫁給張波。孫麗不甘過平凡日子,為了出國深造的機會,她不惜婚後再次做流產,幾經勸阻生下孩子後,棄家庭於不顧,飛去美國讀碩士。
幾年之後姐姐孫麗學成歸來,沒有感恩丈夫曾經對她學業和家庭的慷慨扶持,竟拋出一紙離婚協議,原因是因為她愛上了美國人查理,為了能夠順利獲得美國綠卡,孫麗又不顧查理的破產,聲稱兩人性格不合離婚,後迅速移情別戀多金華人邁克。
而妹妹孫燕呢?她無疑是長輩眼中最佳媳婦的人選,可是這卻並不是「命好」代名詞。
她通過媒人介紹認識了愛打架的糙老爺們潘樹林,後來又迷迷糊糊選擇了小學同學翟志剛結婚,可不曾想,翟志剛是個心胸狹隘尖酸刻薄的男人。
他竟在新婚當日呵斥孫燕的婚紗頭巾包裹不嚴實,婚後繼續疑神疑鬼,將自己的不育怪罪給孫燕頭上,他不許她跟其他男人說話,半夜偷查她手機,不讓她參加會計補習班,還說「一群男人女人湊一塊幹嘛!真學習去了?」
瀕臨崩潰的孫燕,迎來了意想不到的懷孕,可因精弱導致流程再次遭到丈夫殘酷折磨。可想而知,這次婚姻以失敗告終,命運安排孫燕再次遇到了潘樹林,而潘樹林老婆去世,自己帶著孩子,這時潘樹林才意識到,眼前這個是多難得的好姑娘,懊惱萬分當初的選擇,於是兩人結了婚,或許不是因為愛情,只是人到中年,找個踏實的人過日子罷了。
最終的孫燕才領悟,自己永遠不是男人擇偶的首選,而是激動退去後只求安穩平靜生活的退路。
姐姐孫麗看似是個壞女人,人們譴責她的那些自私狠心行為,但是同時我們又看到她對自我的一種堅韌頑強的守護,她做到了真正的掌握自我,將自身命運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妹妹孫燕看似是個好女人,她賢妻良母,低眉順目,但是也代表著軟弱沒心眼,任由別人宰割,委屈自身利益,她被社會男權同化,是一個便於男人控制的自怨自艾的小女人。
最終孫麗獨身,孫燕再婚當「後媽」,孫麗看似一無所有,孫燕看似擁有一切,可是面對遺憾,面對婚姻觀念的變遷,劇中從寬泛的角度給出了人們思考的缺口,不管是已婚的還是待嫁的,都能從中獲得反省和自審。
如今,白駒過隙,姐妹的青春倉惶收場,觀眾也隨著劇中人物仿佛經歷了漫長歲月,哭過,笑過,聊著天,敘著舊,把日子也過了一遍。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劇中的人物現實寫照。
曾經的那些愛恨,如今看來,有則好,沒有則成,人們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沒了交集,沒了相互糾纏的精氣神,年輕時候那些屬於我們的故事,都匆匆結束了。
我們平淡的一生,仿佛隨著劇中眼前那些川流不息的車流一樣,恍惚過去了,沒有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最終回到生活中雋永的溫情,蒼涼與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