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好紅
主編 | 許涼涼
文案編輯 | 清玉
視覺編輯 | K K
在芒果臺招商會現場,杜華揭開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嘉賓的剪影照,並給出了10個標籤,其中一個是「初代萬人迷」。
大家都不約而同想到了一個人——陳好。
2003年,一部女性題材電視劇《粉紅女郎》紅遍大江南北。
結婚狂、男人婆、哈妹、萬人迷,四大女主性格鮮明,每個都讓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陳好飾演的「萬人迷」,她的風情來自於骨子裡的嫵媚和自信。美豔動人的外表下,還有著自己的獨特智慧。
她將這一角色塑造的太深入人心,以至於前幾天由《粉紅女郎》改編翻拍的《澀女郎》發布預告後,網上一片哀嚎聲,網友覺得誰都勝任不了「萬人迷」這一角色,誰都超越不過陳好的演繹。
但大家有沒有發現,那個人人喜愛的「萬人迷」陳好,好像已經「消失」了很多年。
「萬人迷」和「陳好」,誰成就了誰?
《粉紅女郎》中的「萬人迷」萬玲,一頭波浪長捲髮,一雙顧盼生輝的桃花眼,走起路來腰肢嫋娜,風姿綽約,舉手投足間都是萬種風情,讓人捨不得挪開眼睛。
即便是想打個蚊子,她也要注重儀態,發現有人注視自己後,馬上切換到備戰狀態,瞬息萬變的心理都藏在她狡黠的眼神中。
人們對她的喜愛,一半是源於她美麗性感的外表,一半是欣賞她豁達、智慧的性格。
有人說,萬人迷放到現在,肯定是宇宙第一網紅,有顏有才有三觀,既可以當美妝博主,又可以當情感大V。
她在劇中金句頻出,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能戳透當代人的情感生活真相,堪稱愛情導師。
「男人談十次戀愛,就被認為是情場高手;女人談十次戀愛,就被稱作是狐狸精,這樣太不公平了吧?觀念上應該改一改。」
「當三角戀愛出現問題時,笨女人想辦法解決女人,聰明女人想辦法解決男人。」
「女人先表現自己大方,男人就不敢小氣。」
「要是正經談戀愛,六大渣男不能考慮,花花公子、浪子、遊手好閒的米蟲、媽寶、沙文豬、情緒化男孩。」
「愛情中誰屈居下風,完全看誰比較愛誰。」
既不大談女性權利優先,又不忽略男女性別差異。
她美而自知,有智慧有主見,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做男人慾望投射的客體。正因如此,這個角色才沒有變成只有外表的花瓶,被人喜愛至今。
原本以為,如此犀利洞見的情感「專家」,是需要有一定歲月感的人物來呈現的。卻沒想到,飾演「萬人迷」的時候,陳好只有22歲。
當時陳好並不願意接這個角色,她覺得自己不是「萬人迷」,更像「哈妹」或「男人婆」。但陳好接連拒絕了四次都沒有推掉,在導演的勸說下,經歷了幾次試裝,最終定角。
無奈的陳好只能硬著頭皮上,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強迫自己改變習性。那段時間陳好像著了魔一般,無論在走路還是吃飯,她都刻意讓自己的言行舉止時刻保持著「萬人迷」的模樣。
以至於後來胡兵說:「陳好演完萬人迷,整個人就變了。」
其實「萬人迷」這個角色,一旦把握失當,便很可能被口誅筆伐。難得的是,陳好最終演活了「萬人迷」,而且異常出色,她一挑眉是風情,一眨眼又顯聰慧。
在陳好拿捏精準的演繹下,賦予了角色別樣的魅力:看似刁蠻,不乏真情;看似矯情,不乏率真;看似虛榮,不乏坦誠。
而她也憑藉「萬人迷」一夜成名,獲得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最喜愛女演員。人們早已人戲不分,萬人迷就是陳好,陳好就是萬人迷。
如果說「萬人迷」這個角色成就了陳好,那麼陳好本身的美貌和人生智慧,也賦予了「萬人迷」不息的生命力。
當機遇來臨時,她的實力配得上機遇
陳好是青島人,從小多才多藝,中學時就擔任了青島電視臺少兒節目主持人。那時她夢想成為倪萍那樣的著名主持人。
高二時,她結識了中戲的滕汝駿老師,藤老師慧眼識珠,勸她報考中戲,學習表演。陳好本想去試試看,結果因為太過優秀,不但考上了中戲,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解放軍藝術學院、深圳大學和山東藝術學院也同時向她伸出了橄欖枝。
人生的奇妙之處,大概是因為有無限的未知和無窮的可能,等待著我們去探索。機遇很重要,努力也很重要,當機遇來臨時,她的實力配得上機遇。
大一時,陳好就憑藉電影《那山那人那狗》嶄露頭角。
大三時,她連拍了《大腕》、《亂世英雄呂不韋》、《欲望阻擊》、《李衛當官》等四部電視劇。其中《李衛當官》被評為臺灣最受觀眾喜愛的十部電視劇之一。
有些榮譽,需要機遇;有些角色,需要緣分。
一次去蘇州拍戲,陳好在閒暇時買回了一本小說,名叫《第一次親密接觸》。當她為「輕舞飛揚」最後寫給「痞子蔡」的信而流淚時,電話鈴聲突然響起,通知她去出演話劇《第一次親密接觸》,飾演的角色正是女主角「輕舞飛揚」。
「輕舞飛揚」似乎一直在等待一個有緣人,直到陳好出現。這是陳好人生中出演的第一部話劇,尚未大學畢業的她,成為了北京人藝史上最年輕的女主角。
大學四年,陳好就擁有了大部分演員打拼多年都可望而不可即的榮耀。但作為演員,陳好要的不是觀眾的喜愛,不是更多的名與利,她要的是塑造好每一個人物角色的願望。
陳好說:「我希望我拍的每一個作品都是擲地有聲,日後觀眾們想起我的時候,就能想起我演過的各個角色。」
「萬人迷」之後,她因《天龍八部》裡嬌美俊俏卻偏激陰鷙的阿紫,獲「北京地區最受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
也因《三國》裡驚鴻照水的閉月貂蟬,榮膺「第六屆韓國首爾國際電視節中國地區最受歡迎女演員」第一名;
她還飾演了《紙醉金迷》中墮落的交際花田佩芝,獲得了第四屆首爾國際電視節評審團特別獎,成為在首爾電視節獲單人獎的首個中國人。
陳好為了能演好這一複雜人物,自己揣摩角色,寫了上萬字的人物小傳。片子拍完之後,看的人倒是不少,但也因為角色不討喜,很多人將厭惡情緒帶入到演員陳好身上。
有人說她失策了,不應該接敗壞觀眾緣的角色。但陳好卻毫不在意:
「我接這個戲的時候就知道,田佩芝肯定是個不討好的角色。
但田佩芝絕對是我一生中不可錯過的角色,我相信觀眾將來一定能將角色和演員區分開來。
田佩芝的複雜性給了我太多的發揮空間,為了這個角色,我能榨乾自己。」
成為演員這件事,起初並不在陳好的人生規劃裡,但她卻在演藝路上一路星輝,得天獨寵。這裡頭,離不開她的幸運、天賦,更離不開她用無數心血去澆灌角色的認真態度。
從「萬人迷」到「中戲老師」
她演過最好的角色是自己
體會過名利場的浮華,陳好卻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再見時,她已為人妻、為人師、為人母。
2009年,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陳好低調結婚,婚後生下兩個女兒。之後,陳好便鮮有作品問世。
2010年,她考取了中戲表演系研究生,2013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專心教師事業。她目前是表演系的教授,也會在藝考時擔任考官。
去年,有人拍到她在校園裡的照片,照片中她身著白襯衫,梳著低馬尾,乾淨素雅如一朵清新怡人的百合。
如今已經40歲的陳好,依舊明眸善睞,陽光明媚。那個17年前美豔不可方物的「萬玲」,褪去了性感妖嬈,但時光卻雕琢出她越發成熟的知性美。
但也有粉絲不理解,「這樣的演員不演戲了真是太可惜了」、「她真的甘心去教書嗎?」……很多人說她傻,她卻甘之如飴。
陳好說,在外界看來她的曝光率變低,知名度下降,對她來說是一種損失。但她從家庭中的收穫是外人看不到的,這讓她體會到了「港灣」這個詞的感覺。
「人的一生應該是很豐富的,我沒有辦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是我有能力去擴展生命的深度和廣度。
我不喜歡自己在回憶時想到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在努力工作,留給其他事情的時間不夠。比如說沒有時間去看一看這個世界、沒有時間去看看書,或者沒有體驗過作為一個女人的身份角色的變化。
對於我來講,這些會比演戲更珍貴一些。」
她說她很喜歡教師這份工作:
「回到學校教表演的話,可以離戲劇不是很遠,又可以朝九晚五的工作,能照顧到家裡。
我喜歡學校的氛圍,看他們感覺都是當年的我,能尋找到那時候我的影子。」
陳好家有一個傳統,周五、周六和周日三天,一定是全家人在一起吃飯。等到孩子大一些之後,有了合適的拍攝機會陳好也不會拒絕,但有一個硬性前提就是:拍攝地必須在北京,她希望每天都可以回家。
陳好的微博也是一片歲月靜好,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
其實,從「萬人迷」到「中戲老師」,她演過最好的角色是自己。很多時候,最好的選擇無關欲望和誘惑,只是依心而行罷了。
人們對成功的定義總是過於狹隘,好像只要不斷向上爬才是正確的,像陳好這種女性總會被人說成不思進取。可仔細想想,她退隱江湖,依舊不忘事業;眷顧家庭,同時保有自己的獨立。這難道不也是一種成功嗎?
我很欣賞陳好,欣賞她幹一行像一行的認真勁兒,也欣賞她始終用清醒的頭腦平衡著人生。
她沒有被世俗的標準迷了眼,即便站在無數人羨慕的高度,也沒有忘記問問自己的內心,她究竟想要的是什麼生活。是別人眼中的成功,還是自己微小也確切的幸福?
無疑,她的幸福感來源於後者,也果斷選擇了後者。
想起曾經陳好做客《非常靜距離》時,李靜評價她的話:
「從左往右看她叫『不求上進』,因為她拍的戲越來越少;從右往左看,她是明白了生活的真諦,知道自己要什麼,成為一個好媽媽,然後享受生活的樂趣。」
寫在最後:
真實的人生中,每個人都不曾隱退。
消失多年,不是陳好過氣了,而是她選擇了「過氣」。她雖不再扮演劇中的角色,但她在自己的生活裡,一直都是一個心無旁騖、充滿熱忱的角色。
這,不就是萬人迷嗎?而所謂「平庸」,不過是變成了另一種萬人迷的方式。
點個「在看」,願你我在生活中,都能獲取屬於自己的幸福,活成萬人迷。
↓猜你想讀 ↓
作者 | 好紅
主播 | 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