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I OM 5評測:讓會拍的人「拍好」 讓學拍的人「好拍」

2021-12-21 宅秘

鄧布利多有一個冥想盆,用來存放頭腦中的記憶和不可思議的想法,所以你看,即使是一個已經活了一百多歲的大魔法師,依然不能阻擋時間從他的大腦裡一點一點竊取記憶,所以他把它們從腦子裡「扯」出來,保存好,在需要的時候,一頭扎進時間裡。在現實生活中,科技同樣也為每一個人打造了一個「冥想盆」,那就是手機。但似乎是「施法方式」的不同,有些人能將生活中的小片段拍成一部「做工精良」的大片,而有些人卻只能將一段舟車勞頓的旅途拍成「世紀末的無聊消遣」。其實問題的關鍵很簡單,就像是徒手施法與魔杖施法的差別,想要將時光復刻的「精緻」,必要的工具一定是不能少的。


從左到右依次為:DJI OM 4、DJI OM 5、DJI OM 3

別慌別慌,並不是說你要隨時隨地背著腳架和電腦才能精緻的捕捉生活的細節,其實一支小巧的智能手持雲臺就能讓你從默默無聞的「群演」變成生活的「大導演」。經過幾年的更新迭代,OSMO Mobile系列手持雲臺已經成為這一類產品中的翹楚,和每一代手持穩定器不斷縮小的體積相對,OSMO Mobile系列手持雲臺可以實現的功能和效果卻越來越多,同時售價也在不斷降低。今年,該系列的最新產品DJI OM 5如約而至,這一次,大疆希望通過OM 5讓會拍的人「拍的更好」,讓那些不太會拍的人「覺得好拍」,經過五代的產品更迭,OSMO Mobile系列手持雲臺不僅將那些門檻較高的專業拍攝工具轉變為人人消費得起的手機外設,同時也讓曾經「神乎其神」的拍攝技巧,變為人人都可以玩轉的精彩生活。

機身「長」起來 然後「藏」起來

許多人的「第一次自拍」或許都是從一根「自拍杆」開始。其實在早些那個手持雲臺還沒有普及的時代,自拍杆可以說是「敲醒」了無數人記錄生活的欲望,一根長長的自拍杆,通過3.5mm耳機孔連接著手機,舉在半空或者身前,許多人第一次嘗試到了一隻手就能「遠程」操控手機快門的新鮮感。而作為一款越來越貼近生活的產品,本次DJI OM 5也終於將「自拍杆」藏進了自己的機身裡。


DJI OM 5


DJI OM 5 

只需要握住穩定器的底座向外拉,就能夠看到本次DJI OM 5新增的「內置延長杆」,延長杆本身的長度為215mm,這樣的設計使得DJI OM 5無論是在面對低角度跟拍或者是多人聚會的自照場景都能輕鬆應對,例如大家在vlog中常用的「步伐轉場」和運鏡,使用OM 5的「內置延長杆」拍攝會方便很多,不用在徒手舉著手機彎著腰,往往還達不到足夠低的角度。當然,如果你的手機前置或者後置鏡頭中有一枚超廣角的鏡頭的話,搭配OM 5的「內置延長杆」就能夠再一次對畫面內容進行「擴容」。而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OM 5的「內置延長杆」手感上設計的還是比較「緊」的,拉開它的話可能需要小小的用力,畢竟是定位高端手機雲臺的產品,為了更多次的拉伸循環使用,避免出現「滑絲」的情況,這種手感上的「緊」突出的是一個紮實有安全感。 


DJI OM 5新增「內置延長杆」

「磁吸快拆」是上代OM 4產品裡令人印象深刻的革新點,本次的DJI OM 5依舊保留了這一產品特性,在使用的過程中,我們只需將手機按照磁吸式手機夾上的方向指示貼紙塞好,隨後將手機夾上的白點與穩定器上的白點對準,聽到「咔噠」一聲後,整個OM 5便完成安裝。為了進一步保證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同時也考慮到不同手機的重量負載,DJI OM5的磁吸式設計搭配了強勁的電機馬達予以支撐,經過我們的實測,即使重如iPhone 12 Pro Max,在承受226克的體重時,OM 5的磁吸接口依舊保持了相當高的穩定性,甚至故意大幅度地搖擺也不會導致磁吸接口脫落。如此看來,OM 5選擇保留「磁吸快拆」的設計,可以讓我們花在安裝和調平等步驟上的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大大提升了OM 5的使用效率。



左邊為OM 5的磁吸卡扣 右邊為OM 4的磁吸卡扣

和磁吸式接口一樣靈活便捷的,還有OM 5的整體機身,依舊是熟悉的可摺疊式設計,只需要像下圖中這樣一折,一疊,就能將DJI OM 5從長長的一根雲臺,縮短為能夠放進口袋的狀態。 

大疆官方還貼心地在軸承連接處設計了兩個「連接點」。只需對準連接點,即可完成收納,無需擔心摺疊後錯位。值得一提的是,這代DJI OM 5重新設計了機身結構,使得它的整體體積相較前代的OM 5減少了三分之一,重量減少四分之一,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來看,DJI OM 4在展開狀態下的機身三圍為276 × 119.6 × 103.6毫米,摺疊後為163 × 99.5 × 46.5毫米,而DJI OM 5在展開狀態下的機身三圍為264.5×111.1×92.3毫米,摺疊後為174.7 × 74.6 × 37毫米;重量上OM 4單雲臺體重為390克,OM 5單雲臺體重為290克,和前代相比足足輕了100克。隨著重量和體積的大幅縮減,DJI OM 5可以輕鬆的放進口袋、隨身包等,外出攜帶無負擔,隨時隨地即可開拍。 


從左到右依次為:DJI OM 4、DJI OM 5、DJI OM 3

同樣經過重新設計的還有OM 5雲臺上的按鍵位置。和OM 4相比,DJI OM 5將原本的M鍵位置移到了雲臺的左側,位於變焦鍵的下方,同時在這個位置上新增了一個「切換鍵」,單擊可以切換手機的前攝和後攝,雙擊則可以改變手機夾的方向,以此來切換手機的橫拍或者豎拍的狀態,也就是將原本集成在扳機上的「三擊切換前後置攝像頭」和M鍵上的「雙擊切換拍攝姿態」的操作剝離了出來單獨成鍵,對於拍攝短視頻的用戶來說,這是非常友好的設計改進。現在在OM 5雲臺上,雙擊M鍵則會進入「待機模式」


左邊為OM 5 右邊為OM 4

同時,變焦鍵的造型OM 5也進行了更改,操作上更加適合「上下推動」時指腹的施力點,整個OM 5正面的按鍵區域更加扁平,但是取消了前幾代上的標準USB接口,所以這代OM 5也不能為手機進行充電了。

當然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由於新的「切換鍵」的加入,DJI OM 5的「重置藍牙連結」步驟,從此前的「同時按下扳機+拍攝鍵+M鍵」轉變為了「同時按下扳機+拍攝鍵+切換鍵」。除了這些,其餘按鍵的功能和操作邏輯均沒有發生改變,依舊是按住扳機鍵可以鎖定雲臺、單點扳機鍵開啟或停止鎖定模式、雙擊雲臺歸位、單擊+按住扳機鍵可以進入運動模式。

續航方面,DJI OM 5的充電接口依然為目前主流的Type-C接口,使用其他Type-C手機或DJI官方標配的充電線均可為其供電。官方表示,在滿電狀態下,DJI OM 5可以持續工作6.4個小時。配色方面,DJI OM 5本次為我們提供了雅典灰和雲暮白兩種配色,當然如果你有夜拍需要的話,還可以選購兩側有燈的補光手機夾來替換原創的手機加,同樣支持磁吸哦。


DJI OM 5取消了機身上的USB接口

總的來說,全新的DJI OM 5在功能升級的基礎上做到了機身設計的進一步「減負」,「內置延長杆」的加入極大的擴展了我們在拍攝時的使用場景和能夠實現的畫面角度。重新設計的物理按鍵在布局上更加合理,前後攝轉換這一高頻的操作從「扳機」上解放了出來,獨立為新的「切換鍵」,這也便於用戶盲操作時的組合鍵功能的記憶。變焦鍵的改變從「手感上」進一步和扳機進行了區分,同樣也是為了訓練用戶的肌肉記憶,以便實現更加熟練的雲臺盲操。很顯然,這一代的DJI OM 5在保留前代產品固有優勢的同時,希望通過對按鍵的進一步區分來讓用戶儘快的適應OSMO Mobile系列手持雲臺的操作設計,對於以「訓練」為產品的核心的OM 5來說,設計,也是潛移默化培養習慣的一部分。

攝影也有私教課 現學現賣一樣精彩

雖然中國有句俗話叫「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但現實情況是能夠擁有「金剛鑽」的人越來越多,可能夠雕琢這「瓷器」的手藝卻鮮有人能掌握。同理,攝影也是一樣,有價的是器械,無價的是拍攝方式和鏡頭手法。屏幕前的你如果是一個攝影小白,丟給你一部手機和一個智能雲臺,之後就讓你拍出一部鏡頭、轉場都無比精緻的vlog,你是不是會當場呆在原地「阿巴阿巴」,上演「拔劍四顧心茫然」。 


「想拍但是不會拍」儼然已經成為扼殺當下年輕人表現欲的頭號枷鎖,重新系統的學習攝影知識無論是出於時間還是成本的考慮都不現實,但是大疆卻在DJI OM 5上推出了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切實可行的方案,那就是「拍攝指導」功能。當然,實現這一功能,自然離不開大疆獨家的DJI Mimo App。 


「拍攝指導」頁面

從DJI Mimo App和DJI OM 5適配連接開始,你的手機取景框內就會出現精細到每一步按鍵操作的新手指引,即使是在不去看紙質說明書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熟悉OM 5的各項物理按鍵的操作。 


以此為基礎,當我們想要拍攝某種效果,或者是在面對一些場景時毫無拍攝靈感的時候,既可以直接在連接了OM 5智能雲臺的手機上打開DJI Mimo App,之後將手機鏡頭對準想要拍攝的主題或者場景進行自動識別,也可以直接點擊取景框左上角的「場記板」按鈕進入「拍攝指導」頁面,在該頁面下,大疆已經為我們預設了非常多場景下的拍攝模板,我們只需要選擇最接近拍攝場景,或者是最符合你心中靈感的拍攝模板,點擊之後,「拍攝指導」將會智能調節好OM 5的各項參數,此時就會進入教學指導部分。 

在「拍攝指導」的過程中,你的取景器左側將會出現一個豎排的小懸浮窗,上面的懸浮窗顯示的是第一視角下模板的預覽視頻,下面的懸浮窗則顯示的是「觀察」攝影師拍攝步驟的,第三視角的教學視頻。而你需要做的,僅僅就是跟著第三視角教學視頻裡攝影師的步驟一步一步拍,最終儘可能的還原成模板的效果,甚至你還可以在拍攝完成後和模板的視頻進行比較,來修正一些瑕疵和失誤的地方。這種已經是「手把手」程度的教學模式,即使是像我這種毫無基礎的文字工作者也能「照葫蘆畫瓢」的拍出個有模有樣的視頻。有了這種「隨身私教」在身邊,「現學現賣」一樣來得及。 


拍攝完成後的對比

「拍攝指導」所提供的模板涵蓋了人物、萌寵、城市風景、自然風景、生活記錄、運動和生日等等幾乎日常生活中你能想到的拍攝場景,無論身處何處,都不怕「腦子裡沒東西」。

除了新增的「拍攝指導」功能,DJI OM 5在算法方面進一步優化了「智能跟隨」的體驗,全新升級的「智能跟隨4.0」算法解決了此前由於快速移動鏡頭跟隨可能會導致的「跟丟」問題,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中,這套新算法給我的最大體驗就是在拍攝人物時,被攝主體終於可以邁開步子放心跑,不用時刻擔心「跟丟」問題而扭扭捏捏的「走貓步」,導致最後的成片很不自然。在屏幕上畫個框,然後交給OM 5放心「追」去吧。

另外,在DJI Mimo App上一脈相承的諸如運動延時、延時攝影、動態變焦、慢動作、視頻、照片、全景拍照、STORY等不同的拍攝模式,DJI OM 5全都可以實現。無論是酷炫的「希區柯克變焦」,還是能夠營造可愛氛圍的分身全景,我們所要做的僅僅就是在Mimo App中選好效果,之後根據相應的提示,剩餘的工作Mimo App會自動幫助我們完成,最後再在內置的視頻編輯器中進行精修,將其發送到各大社交平臺中,與他人分享你的精彩生活。


STORY模式


動態變焦模式

雖然將OM 5與手機相連後依然可以直接調用手機的原生相機,但不得不承認,Mimo App仍舊是OM 5的最佳搭配。因為在App中,只需通過簡單的按鍵操作即可完成拍攝模式切換及素材回放,整個過程無需接觸手機屏幕,畢竟自己人才最懂自己人。 


在硬體層面,DJI OM 5搭載了三軸機械雲臺,這使得它可以根據拍攝時雲臺的姿態進行實時補償,有效控制畫面抖動,抵消由於走路、運鏡或者使用延長杆時所產生的畫面抖動問題,通過自身電機實時調整來保證畫面的平穩,這是手機攝像頭無法做到的。 

從「我可以拍」到「我樂意拍」

人總是願意去做一些能夠做到的事,只要品嘗過一次成功的果實且過程不太曲折,就會有下一次、甚至下下一次的不斷嘗試,本次DJI OM 5的產品核心,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去調動起大家對於OM 5、對於手機攝影的興趣。「拍攝指導」對於整個OSMO Mobile系列手持雲臺來說都是極具升華意義的功能,它讓手機雲臺不僅僅停留在「硬體輔助拍攝設備」的層面,對於剛剛入門的新手來說,DJI OM 5就是最好的「教具」,它的產品理念也從「結果」轉變為了過程的「引導」。漸漸的,當用戶發掘原來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效果自己也能夠親手拍攝而成時,無論是自身的成就感還是來自於他人的豔羨之情,都能讓用戶從「我可以拍」向「我樂意拍」轉變。DJI OM 5從一定層面上變成了寓教於樂的工具,對於OSMO Mobile整條產品線來說,它們的未來將變得更加豐滿。


從左到右依次為:DJI OM 4、DJI OM 5、DJI OM 3

當然對於那些已經有一定基礎的使用者來說,DJI OM 5依舊保持了該系列便攜易用的特點,「拍攝指導」對於這些用戶而言可能「靈感」意義要遠大於「教學」意義,為了進一步縮減機身取消了標準USB接口可能對於有些OM系列的老用戶來說有些難以接受,但不管怎麼說,DJI OM 5進一步降低了智慧型手機雲臺和拍攝專業影像的入門門檻,有越來越多的創意和奇思妙想,正在通過OM 5一步步匯聚成一幀幀的有趣畫面。

盤點2021小米智能生態鏈紅點設計獎產品 你用過幾款?

蘋果發布會沒有MacBook Pro?供應商:會如期到來

聯想Yoga Slim 7 Carbon發布 最輕的14英寸OLED筆記本

相關焦點

  • 你也能拍希區柯克變焦!深度評測大疆OM 4手機雲臺,提升不止磁吸快拆
    2020 年 8 月 26 日大疆創新正式發布了售價899 元的全新手機雲臺 DJI OM 4,環球網無人機頻道第一時間拿到了評測機,下面奉上體驗評測。三、大招:低成本拍出電影級鏡頭一些普通用戶會問,手機的視頻拍攝效果已經這麼好了,為什麼還要買一個雲臺呢?首先雲臺的機械式防抖可以讓你的畫面更穩,這可以讓你拍出一些對穩定度要求更高的鏡頭。
  • 攝影點評(一堆人拍模特很難拍好)
    人像拍攝學習中……點評:一堆人一起拍攝的吧?姑娘壓根看別人,你這個就是蹭拍。要麼等姑娘看你,或者為你擺POSE,要麼就別拍了。姑娘穿了白衣服,就要注意白衣服別死白。你看姑娘胸前。此外記得,感光度該高就要高,快門太慢了,畫面手抖了。
  • 遊玩聚會的好拍檔 怡可拍360°全景相機評測
    遊玩聚會的好拍檔 怡可拍360°全景相機評測 2020年12月14日 17:16作者:申沛編輯:申沛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精緻小巧外觀 配備4枚鏡頭   初看到這款怡可拍360°全景相機時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這是不是一支鋼筆,因為作為數位相機產品來說,其外觀設計太具有個性了同時也非常精緻簡約。也正是因為輕量、纖細的設計,讓它攜帶起來也十分方便,無論是放在包中或者直接放進衣服、褲子的口袋裡都沒有任何問題。
  • 星芒怎麼拍?HDR拍人好不好? 一點精選
    很久沒做Q&A了,以前積攢的問題不少,挑了2個有代表性的來解答一下,相信對多數人都有幫助。星芒如何拍?嗯,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如果是可更換鏡頭的相機,把鏡頭的光圈值儘量設小一點,比如f/11,就能拍出星芒了。如果是固定鏡頭的相機,那麼可能困難一些,因為很多相機的光圈只能收縮到f/8。
  • 輕裝拍攝的集大成者 大疆DJI OM 5手機穩定器評測
    打開包裝後,我們就看到了DJI OM 5 手機穩定器的本體,依舊是摺疊設計的外形設計,不過相較於DJI OM 4,在便攜性和顏值上DJI OM 5有了大幅度的升級,機身的體積縮小了30%,雲臺本體也只有290g,摺疊起來能夠方便的塞入衣褲口袋中,而且這次評測的雲暮白DJI OM 5在外形上應該會捕獲不少小姐姐的芳心,即便是帥氣的男生使用它也不會有什麼違和感
  • 別只顧拍爽,用好了才是大片 攝影教程
    最受歡迎攝影公號數碼評測 | 科技設備 | 選購指南 | 攝影教學 | 美圖分享 | 影像後期數碼圈的那些大小事兒,讓您先知道!工匠聯盟 旗下 精英訂閱號「攝影圈」 微信 ID:photo-fans大光圈鏡頭容易讓人著迷,拍出淺景深的作品比較唯美,極易突顯主體,讓人產生近距離的共鳴感,但不是拍什麼都要用大光圈,只有懂得使用大光圈拍出好作品才能讓人信服。
  • 5個小竅門教你拍好旅行照片
    然而這也是一個機具挑戰的工作,從人像、建築,到食物、風景,你幾乎什麼都得拍。此外,你的拍攝還會受到各種因素制約。在旅途中拍出好照片並不容易,如果你沒有超好的運氣,就必須付出更多努力。本文提供就提供了關於旅行攝影的5條建議。1.
  • OPPO Reno5 Pro評測:給妹子拍視頻就選它了
    和產品節奏一同變化的,還是有產品的配置組合,例如本次評測的主角OPPO Reno5 Pro,就採用了聯發科的天璣1000+晶片,在市面上並不多見。就效果來看,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現,OPPO Reno5 Pro拍出來的視頻裡人物的皮膚不太看得出處理的痕跡,仿佛天生就是那麼好。
  • 拍好「路燈」夜景美翻倍|學手機拍「星芒」
    ▼ 而有的人卻拍出難看的「炫光」,畫面不僅很「油膩,整體雜亂,還不清晰,更談不上好看了。 可能有的夥伴會問—— 什麼是「炫光」,為什麼會造成那種效果?什麼又是「星芒」,人家是怎麼拍出來的?二、巧借「炫光「|拍"星芒"雖說「炫光」難看,小月也告訴大家如何能避免。 但事無絕對,如果你能利用好這種「炫光」效果,創造另一種「美」,沒準「歪打正著」也能拍出意料之外的效果。
  • 你拍風景還是傻瓜式拍法?5招簡單拍好風景照
    要更有「深度」拍攝風影相片相對於體育攝影、獵攝等題材,拍攝時間通常都較為充足,攝影人可以在事前先作一輪構思才拍攝,所以風景相片要拍得好,除了美景先決,構圖亦有很大的影響。其實拍風景不一定只是把遠方的景物收入畫面之中,因為這樣會使相片感覺上只是一個平面,如果適當地加入前景和中景,可以令相片的內容更加豐富,相片有近距離和中距離的景物,觀看相片時就能感受到相片是一個有「深度」的空間。在拍攝時攝影人要注意,光圈不可以開太大,否則景深不足以覆蓋前、中、後景的所有景物。
  • 外拍人像是選擇晴天拍好,還是陰天拍比較好?
    這也很好理解,在很多攝影者眼裡,所謂的好天氣,就是陽光明媚,藍天白雲。當然,晴天拍攝影像確實有很多好處。比如,晴天光線比較足。我們都知道攝影是一個用光的藝術。光線越充足,對成像越有利。創造條件好的情況下,被攝物體的季節會得到更好的展現,色彩還原也比較準確。晴天,光線變化大,光影比較漂亮。晴天,有光線就會有陰影。
  • OPPO R11評測:比首發「神U」更厲害的是拍人
    基本參數:5.5英寸1920×1080像素AMOLED/Color OS 3.1/高通驍龍660/高通Adreno 512/4GB/3000mAh/後置1600萬+2000萬像素/前置2000萬像素/154.5mm×74.8mm×6.8mm/150g參考價格:2999元(64GB)跑分《安兔兔評測》116210優點系統運行流暢
  • 拍好蝴蝶大片,5招來搞定!(下)
    ,5招來搞定!》(4)有相機的攝友,更是不要讓相機在家睡大覺,有長炮鏡頭更是要拿出來發揮一下,不管是鏡頭是70-200,還是100-400,那怕18-105也好,都拍起來!光圈效果越好的,越好大大的用好!(5)選單純背景!選單純背景!選單純背景!
  • DJI Pocket 2上手體驗:0基礎如何拍好視頻?用它就行
    【CNMO評測】"我拍出來的視頻沒想到還不錯。"從來沒有拍過視頻的同事木子拿著DJI Pocket 2如此說道。 在我個人固有印象中,拍視頻是一項技術活,哪怕只是一個幾分鐘的短視頻也要用上半天功夫才能拍完,這還不算後期的剪輯、渲染等過程。
  • 怎麼才能拍好荷花,把荷花拍漂亮
    鬥轉星移,季節交替,很快我們又到了拍荷花的季節了,現在荷花還只是零星盛開,雖然沒有盛夏開得旺,但物以稀為貴,我們喜歡探梅,當然也可以探荷花,零零落落的荷花別有一番韻味。那怎麼才能把荷花拍好拍美呢?這一課小編將一些拍攝荷花的技巧和思路與大家分享。
  • 如何拍好集體照
    一張好的集體合影應該達到以下要求: 1集體群像在畫面布局合理,充實。  2前後排無遮擋現象。  3最前一排與最後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沒有前排頭大、後排頭小的透視變形。  5沒有閉眼睛的情況。 要做到以上五點,就必須掌握好以下拍攝要領—— 1、應選用標準鏡頭 標準鏡頭的視角與人眼一致,用廣角鏡頭拍集體照時會出現透視變形現象,前排人物離鏡頭近而頭大,後排人物離鏡頭遠而頭小。因此,拍集體照不能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變焦鏡頭拍集體照也應選擇50毫米焦距段。
  • 通知|身邊的好照片——「快拍快拍」網安慶師範大學學生攝影作品展來啦!
    清晨的天空、雨天的落葉、夜晚的燈光、路邊的街景……生活中有無數值得我們按下快門的瞬間,也有太多人用照片記錄著時光。如果你熱愛攝影,想讓更多人看到你拍出的照片,那麼現在機會來啦!我校黨委宣傳部、學工部攜手快拍快拍網共同主辦「身邊的好照片——『快拍快拍』網安慶師範大學學生攝影作品展」,歡迎全校學生的積極投稿。
  • 拍照的主體很小,但又不想靠近拍特寫,攝影師應該怎麼拍才好?
    當被攝體的體積非常小的時候,最讓人頭疼的應該就是怎麼安排構圖跟場景布置了。由於被攝體太小,為了拍清楚相機就會離主體非常近,但這樣拍出的照片都是特寫照片,但不想拍特寫,攝影師應該怎麼拍呢?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之前所學到的視覺重量的概念,將多個主體堆疊起來,不管是單純的往上堆疊,還是放在一個容器裡,都可以增加在畫面上所佔的比例。這樣一來,將鏡頭在不拉遠的前提下,一樣的主體通過堆疊方法,就可以拍出全面性的感覺了。
  • 手機拍照小技巧,拍人拍景都適合!這樣拍,很難不好看!
    本文來說:1.拍人頭頂要留空很多人拍照,喜歡「頂天立地」,說讓取個近景,把人放大點,照片剛剛好只拍到頭頂腳底。不管模特長得好不好看,這樣拍出來,太侷促了,背景一點兒沒有,看著難受。經常用手機拍照的話,你也一定能發現,大晴天拍照,畫質問題還沒那麼明顯,到了陰雲密布不怎麼透光的雨天,或是晚上用手機拍夜景,畫面上會出現很多小顆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噪點。
  • 小場景拍人像不好拍?關鍵在於你會不會擺拍,這7個姿勢值得學
    日常生活拍攝人像照,一般都以小場景為主,但小場景的在背景的選擇和構圖技巧上並不好發揮,所以呢,很多人都覺得小場景拍人像不好拍,那小場景人像照應該怎麼拍才能上鏡好看呢,其實關鍵就在於你會不會擺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7個很值得學的姿勢,助你拍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