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現代傳記相比,古代的史書最不能讓人容忍的,就是不記載人物的出生年月。出生年月不詳,人物的脈絡就不夠清晰,榮辱的評價就不夠完整,20歲擔任將軍和40歲擔任將軍意義能一樣嗎?
關羽也是如此。作為後世心中的武聖,他斬顏良時多少歲,去世時多少歲都成了謎,不能不讓人遺憾。本文就是想根據現在殘存的一些史料,結合一些假設,推算一下關羽的出生時間和生卒年。
根據《三國志·關羽傳》、《三國志·吳主傳》的記載,關羽被殺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這一點是清晰的。不清晰的是其出生時間。
(一)關羽出生時間的文字記載
《三國志》雖然沒有記載關羽的出生日期,但後世卻蹦出了許多記載。元朝時,有一個叫胡琦的編了一本《漢壽亭侯志》,聲稱關羽出生在延熹二年(即公元159年)。
到了清朝道光年間,兩江總督梁章鉅編了一本書,叫作《楹聯叢話》,裡面記載了這樣一條見聞:
今附錄《筠廊偶筆》中一條,以廣見聞。云:偶得蒲州朱牧所撰《關侯祖墓碑》,事奇而文不雅馴,以示吾友馮山公。山公走筆作記一篇,庶足與侯並不朽矣。記曰:「天之生聖賢也,必鍾祥於世德之家。故大孝尊親,鹹思貽父母令名。予嘗慨漢壽亭侯生而忠貞,沒為明神,廟貌遍宇內,血食綿千古,而其祖若考名氏獨闕軼無考,侯在天之靈必有衋然隱痛者。予每遇河東博聞之士必周諮之,不可得。康熙十七年戊午,解州有常平士於昌者,讀書塔廟。塔廟,侯故居也。昌晝夢侯授以『易碑』二大字,驚而寤。見浚井者得巨磚碎之,磚上有字。昌急合讀,乃紀侯之祖考兩世諱字生卒甲子大略。循山而求,得墓道焉。遂奔告解州守主朱旦。朱旦作《關侯祖墓碑記》,記中載:『侯祖石磐公,諱審,字問之,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解州常平村寶池裡。公衝穆好道,以《易》、《春秋》訓其子,卒於桓帝永壽三年丁酉,享年六十八。子諱毅,字道遠。性至孝,父沒,廬墓三年。既免喪,於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侯。侯長,娶胡氏,於靈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平。其大略如此。昔趙宋時,劉廷翰官貴,當追封三代。少孤,其大父以上不皆逮事,忘其家諱。太宗為撰名,親書賜之,載在《宋史》,以為美談,亦以教孝也。而況侯之祖若考皆有名氏載壙石,章章可考,顧忍軼之哉。』」
從法律上來說,這個記載屬於典型的傳聞證據,不可採信。翻譯過來就是說,梁章鉅在《楹聯叢話》中記載,曾在《筠廊偶筆》一書中看過這樣一段話:《筠廊偶筆》的作者得到了朱牧撰寫的《關侯祖墓碑》,碑中的文字來源於一個叫做於昌的士子從井裡撈出的一堆磚,磚上寫了關羽出生在漢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
這一聽就比較扯,就好比中國的神仙體系一樣,最開始只有玉皇大帝等神仙,再後來就有了三清,最後又加了鴻鈞老祖,年代越往後初始的神仙越多。按《楹聯叢話》記載,關羽的墓碑發現於他的家鄉解縣,但關羽從解縣逃出時尚不出名,等出名的時候解縣已經成了曹操的地盤了,指望解縣的族人給他立一塊兒碑,可能性不大。又根據《蜀記》的記載:
「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關羽是被滅族的,沒有後代留下來,那給他立碑的又是誰呢,還能一口氣說出關羽爺爺、關羽、關羽兒子的出生年月,著實不簡單。
另外,《楹聯叢話》說關平出生在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五月十三日,那麼他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被殺時就已經41歲了。憑著關羽的影響力,41歲的關平怎麼著也得位至****將軍了吧,鐵定比關興的侍中、關統的虎賁中郎將高吧,那麼陳壽不可能不記載關平的官職。而且41歲的話關平應該也有子女了,也不可能不記載。
再退一步講,即便《關侯祖墓碑記》的記載是真的,那為什麼只記載關平,不記載關興。關興可是繼承關羽爵位的人,按理說比關平重要多了。
所以說,上述記載不可信。關羽的出生時間還得再細細分析。
(二)關羽和劉備誰大?
按《關侯祖墓碑記》的記載,關羽出生在延熹三年,而劉備出生在延熹四年,關羽比劉備還大1歲,有沒有這個可能。
根據《三國志·二主妃子傳》記載:
「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臨豫州,住小沛,納以為妾。」
「臨豫州」指的是劉備擔任豫州刺史,即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此時劉備33周歲。從文中「納以為妾」來看,劉備當時已經有了正妻,甘夫人只是二房,乃至三房之類的。
而《三國志》注引的《蜀記》也記載:
「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從文中來看,關羽向曹操討要秦宜祿妻子的目的是「娶其妻」。一個「娶」字說明關羽還沒有正妻(當然,也有可能是去世了),但此時已經是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了,劉備都37周歲了。如果關羽還比劉備大1歲,在那個年代38歲的人沒老婆,那活得也夠磕磣的。所以說,邏輯上可能性不夠。
如果按常理推斷,年齡大的先結婚,這就能解釋過去了。關羽年齡比劉備小,結婚晚點自然沒什麼。
另外,對於關羽和劉備的關係,在《三國志·關羽傳》裡描述的是「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但是在《三國志·劉曄傳》裡則說:
「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雖說劉備是皇帝,地位高,但皇帝和一個比自己年齡大的將領能以父子比喻嗎?傳出去,誰是父,誰是子?但如果將領年齡小,就可以說了,比如乾隆和福康安。
所以說,關羽的年齡應當比劉備小,而且應當還有點差距,不然「恩猶父子」說不過去。
(三)關羽應該出生在哪一年
為了便於推算關羽的出生時間,我們引入一個參考系:張飛的出生時間。
根據《三國志·張飛傳》記載:
「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單純從文意和語氣來看,「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這句話語氣很隨便,翻譯成口語就是說關羽比張飛大幾歲,所以張飛把他當哥哥對待。陳壽在這裡重在「求同」,而非「存異」,意思是表明關羽和張飛服侍劉備的共性。如果他們相差3-5歲之內,這樣說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差個8-9歲,都快有代溝了,這樣說就凸不出這樣的語氣。
作為對比,可以感受一下《三國志·楊戲傳》中關於費觀的記載,
「觀為人善於交接。都護李嚴性自矜高,護軍輔匡等年位與嚴相次,而嚴不與親褻;觀年少嚴二十餘歲,而與嚴通狎如時輩雲。」
「觀年少嚴二十餘歲」,短短幾個字,是不是就讀出了陳壽重在「存異」的感覺?一聽就能感覺到陳壽想讓人注意到李嚴和費觀年齡的差距。而「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則讓人感到二者差距不大。
當然了,文意和語氣太縹緲,我們說點實在的。
根據《魏略》記載:
「建安五年,時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
由文中可知,張飛是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結婚的。而關羽是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想結婚的。
還是按照年齡大的先結婚來推算,關羽年齡大自然要早點張羅。由於張飛和關羽的生活經歷是一樣的,一起忙著打仗,一起忙著逃跑,一個要沒機會找老婆另一個也極有可能沒有機會,我們假設關羽和張飛都是在相同年齡想結婚的話,那麼他和張飛的年齡就應當差別在2歲。考慮到誤差的因素,他們的年齡可能會相差2-3歲,但應該不會超過5歲。
另外,從關羽的兒子關平和張飛的兒子張苞的年齡中也能看出一點端倪。根據《三國志·呂蒙傳》記載:
「蒙入據城(江陵),盡得羽及將士家屬,皆憮慰,約令軍中不得幹歷人家,有所求取。」
《三國志·吳主傳》記載:
「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章鄉,遂定荊州。」
呂蒙在江陵俘虜了關羽的家屬,但是馬忠卻在章鄉俘虜了關平,這說明關平的年紀已經較大,能跟隨關羽一起行軍打仗了。但是,陳壽卻又沒記載關平的任何官職,說明關平可能還沒被正式授予官職,其地位和馬超的兒子馬承是一樣的,而其根源在於年齡還未達標(感興趣的可以查看小編的另一篇文章的論證:《五虎上將中為什麼只有馬超的兒子沒有官職》)。因此,關平被殺時年齡可能在13-17歲左右,其出生時間應當在建安七年到建安十一年之間。
至於張苞的出生時間,小編在另一篇文章《張飛長子張苞生卒年、去世年齡分析》中推算,應當在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二年之間,和關平的出生時間非常相近,從中也能反映出他們的父輩關羽和張飛結婚時間非常相近。結合上文,我們就能發現,上面推算的關羽和張飛年齡相差2-3歲還是比較靠譜的。
關於張飛的出生時間,在「三國在線」網址中,雲飛羽曾寫過一篇《張飛的年齡》,對其年齡進行過推測,寫的很好。文章大意是,在《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記載:「(張飛)少與關羽俱事先主」,作者論證這個「少」大致在13-16歲,「俱事先主」指的是公元184年黃巾起義。以此倒推,說明張飛大致出生在公元169年到172年之間。
考慮到關羽比張飛大2-3歲,那麼關羽的出生時間就應當在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到建寧三年(公元170年)之間。如此一來,關羽和劉備的年齡就相差5-9歲,符合上文對其關係的推定。關羽去世時就應當享年49周歲到53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