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女演員的磚家昨天問我:「程英為什麼戴面具?」
我回答:「因為當時能製作面具的只有桃花島一家企業,其他的如霍都等人都只能靠化妝。所以程英戴面具來告訴大家:買面具到桃花島,器大活好量又少。先到先得,過期不侯。」
磚家回覆:「不聊了。88」
言歸正傳。程英作為桃花島島主黃藥師的關門弟子,行走江湖。戴面具實在不是故作高冷,著實是逼不得已。
女子戴面具,無非是亮點。一是容貌可人招人惦記,一是有機密事怕人認出來。
而程英恰恰是一等一的美女。
顏值:
戴面具時:那少女一張可怖的醜臉全在黑暗中隱沒,只一對眸子炯炯生光。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姑娘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沒準還有一條粗又長的辮子。
而摘下面具時: 楊過眼前鬥然一亮,見那少女臉色晶瑩,膚光如雪,鵝蛋臉兒上有一個小小酒窩,微現靦腆,雖不及小龍女那麼清麗絕俗,卻也是個極美的姑娘。楊過雖然當時是個屌絲,但見過的美女著實不少。幼時在桃花島跟黃蓉讀書,後拜小龍女為師。又跟李莫愁鬥了個天翻地覆。又見過洪凌波和陸無雙。不敢說遍識天下美女,卻也算飽餐人間秀色。講道理早已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人了。見了程英,猶然「鬥然一亮」。 若是換了尋常沒見過世面的漢子,眼珠子還不飛出來。饒是如此,楊過依然認為程英雖不及小龍女,卻也是個「極美」的姑娘。除去楊過對小龍女的情感分加成,我們甚至可以認為,程英是可以和小龍女媲美的美女。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女人最大的敵人是時間。甭管你容貌傾城,絕色天下。到老終究只能靠膠原蛋白來撐場面。而程英呢。
黃蓉見她嬌臉凝脂,眉黛鬢青,宛然是十多年前的好女兒顏色,想像她這些年
來香閨寂寞,自是相思難遣,不禁暗暗為她難過。
其時離楊過認為程英是個極美的姑娘已經過了十六年。程英當年不過十七八歲。如今已是三十三四歲左右。一個三十三四歲的女人,依然肌膚柔潤,容貌嬌嫩。皮膚沒有半分鬆弛,眉發一如少女之時。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我們可以想想自己認識的那些美女。甭管用什麼化妝品,有哪個三十三四歲了還能和十七八歲的容顏差不多。而程英,還是那個「好女兒顏色」。在駐顏有術這一方面,程英遠勝黃蓉李莫愁的等人。能與之並駕齊驅的,還是只有小龍女。
在神鵰一書中,美女眾多。
有「自負美貌,任何男子見了都要目不轉瞬的呆看半晌」的洪凌波。結果楊過看了直接評價:「這道姑也算得挺美了,只還不及桃花島郭伯母,更加不及我姑姑」
有「她皮色不甚白晰,但容貌秀麗,長大後更見嬌美」的陸無雙。陸無雙雖然容色俏麗,卻吃虧在「膚色微見淡黃,與小龍女的皎白勝雪截然不同」。
有「臉色白嫩無比,猶如奶油一般,似乎要滴出水來,雙目流動,秀眉纖長。」的郭芙。而楊過見她「臉色嬌紅,秀眉微蹙,確是個絕美的姑娘,比之陸無雙、完顏萍、耶律燕等還更美上三分」更有意思的是。「楊過正吃之間,眼前鬥然一亮,只見郭芙笑語盈盈,飄然進殿,武氏兄弟分侍左右。」 楊過見到郭芙,也是眼前鬥然一亮。
有「那女郎又是格格嬌笑。其實她容貌雖也算得上等,但與小龍女相比固然遠為不及,較之程英之柔、陸無雙之俏,似乎微見遜色,只是她秀雅脫俗,自有一股清靈之氣」的公孫綠萼。
有「她話聲輕柔婉轉,神態嬌媚,加之明眸皓齒,膚色白膩,實是個出色的美人」的李莫愁。而在楊過眼中「李師伯,你年紀挺輕,相貌雖比不上我師父,卻也算得上是個少見少有的美女」李莫愁也是個少見少有的美女。
當然,還有被我們念念不忘的郭襄郭二姑娘。而郭二姑娘雖然也是「雪白秀美 亭亭玉立」。但畢竟年歲幼小,又或者楊過其時心態不復少年,並沒有「鬥然一亮」
耶律燕,完顏萍雖然也容貌不錯,但畢竟不如郭芙。像孫不二、武三娘、公孫止、聖因師太等等更是不需贅述。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神鵰一書中。除卻小龍女與黃蓉兩位主角光環加身的美女。在楊過眼中,程英和郭芙都是讓人眼前「鬥然一亮」的美女。
而程英不但顏值高,還多才多藝。
程英的才藝:
1 裁剪:楊過見她所穿青袍雖是布質,但縫工精巧,裁剪合身,穿在身上更襯得她【身形苗條,婀娜多姿,實遠勝錦衣繡服】,而乾糧、水壺等物,無一不安排妥善,處處顯得她心細如髮。
2 烹調:黃蓉烹調冠絕天下。桃花島廚師技校歡迎您的加入。那菜餚也只平常的青菜豆腐、雞蛋小魚,但烹飪得甚是鮮美可口。楊過一口氣吃了三大碗飯,連聲讚美。當晚那少女果然裹了幾隻粽子給他作點心,甜的是豬油豆沙,鹹的是火腿鮮肉,端的是美味無比。有徒如此,黃老邪好口福。
3 吹簫(某些想法不純的童鞋可以去面壁了):楊過曾見她用玉簫與李莫愁動手,武功甚是不弱,不意這管簫吹將起來卻也這麼好聽。
4寫字:右臂輕輕擺動,姿勢飄逸。板床木凳,俱皆簡陋,四壁蕭然,卻是一應不染,清幽絕俗。程英童鞋深得桃花島三味,魏晉風致。一語天然萬古新,繁華落盡見真淳。
相比較粗枝大葉的郭大姑娘,程英不知高明了多少。當然郭大姑娘身為二代,論出身的話可就不是程英可比了。
綜上所述,程英是一個性情柔順,心思細膩,多才多藝,且容貌天下少有的絕色美女。
這樣的美女,走在大街上大概人人都會多看兩眼。行走江湖,更是難免不被人心生歹念吧。雖然郭芙同樣貌美,但郭大姑娘性格嬌蠻,爹娘名滿天下。誰敢打她的主意。而程童鞋則不然了,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戴個面具行走江湖,自然方便的多。
至於說躲避仇家。程英和李莫愁仇深似海是不假的。但畢竟多年不見。一個人從幼年到青年的變化是很大的。就算程英不戴面具站在李莫愁面前,李莫愁也肯定不知道程英就是當年被黃藥師救走的女娃。相反程英戴了那麼醜的面具,那李莫愁則肯定是見過一次就不會忘記。所以說程英戴面具,只是免得那些好色之人的糾纏,讓自己少些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聯想下多少行走江湖的少女為了避免歹人惦記,於是女扮男裝。這和程英戴面具是一個道理。
最最重要的是,神鵰一書中,唯一能生產面具的。只有黃藥師一個人。所以,能戴這面具的,肯定是東邪門人。而能認出這面具的,大概也只有東邪門人。黃老邪有六大弟子:陳梅曲陸武馮。射鵰書中陳梅曲武先後去世。神鵰書中陸乘風也魂歸道山。只剩下馮默峰下落不明。黃老邪給程英面具,難免不會盼望馮默峰看到這面具。還能師徒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