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家庭醫生」(ID:jtys1983)
冬天的天氣,怎一個「幹」字了得。
嘴唇起皮,身上發癢,皮膚掉屑,到處都是靜電……實在不好受!
前幾天趁著雙十二,本想買一臺加溼器放在家裡,改善一下生活質量。
但朋友卻說:「別買加溼器了,你不知道那個『加溼器殺人事件』嗎?」
聽起來怪可怕的。上網一查,發現是這麼一回事——
2011年春,首爾一家醫院內,多名孕婦因不明原因肺炎相繼死亡。更可怕的是,相似的病例仍在不斷增加……
人們陷入恐慌:難道,這又是某種新型的傳染病?
經過調查發現,死者生前都有一個習慣——使用加溼器。
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加溼器,怎麼會是「致命殺手」呢?
關鍵就是加溼器殺菌劑中的聚六亞甲基胍鹽酸鹽(PHMG)成分。
PHMG,一種相對安全、低毒性的抗菌聚合物,被廣泛應用於水處理、紡織、醫療設備消毒等領域。洗髮水、溼巾等日用品中,很多也有它的蹤影。
一般來說,PHMG不會威脅人體健康;可問題是,加溼器的情況太特殊了。
加溼器的原理,是將水霧化成水汽。殺菌劑中的PHMG經過霧化處理後,也混進了空氣中,被人吸進肺裡,引發了不可逆的肺損傷,甚至死亡。
也就是說,加溼器、PHMG,本身都不會讓人中毒,但當二者組合在了一起,就可能「殺人於無形」。
當時的官方資料顯示,有1553人死於加溼器殺菌劑引發的相關疾病。
但前不久,韓國社會災難調查特別委員會公布了最新的調查結果:死亡人數或為原登記數量的10倍!
相關人員說:「我們謹慎估算致死人數為1.4萬,但實際可能更多。」
另外,調查顯示,大約還有67萬人因此患上哮喘、肺病、鼻炎等疾病。
加溼器事件受害者遺屬聯合會負責人崔某說,他的孩子去世時還不滿2歲。
「為了孩子健康才想到使用加溼器殺菌劑,結果4個月後,孩子失去健康,我也失去了孩子。」
孕產婦、嬰幼兒,這些最需要「加溼」的人群,受到的傷害也最大。
直到事件發生5年後,生產商英國利潔時公司才第一次正式公開道歉,並賠償受害者及家屬,可這幾十萬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卻拿什麼也換不回來了。
感慨之餘,想提醒那些家裡有加溼器,或者正準備買加溼器的朋友們:
不要隨意往加溼器中添加消毒劑,因為這樣容易使消毒劑中的PHMG、PGH等成分大量進入呼吸道,傷害鼻腔、氣管、肺部等器官。
總而言之,加溼器不是不能用,關鍵是要用對。
除了殺菌劑,很多人還會往加溼器裡加其他的「料」。因為各種「騷操作」而進了醫院的例子比比皆是。
01. 檸檬
不少商家宣稱,可以在加溼器裡放入檸檬等花果,「使空氣變清新」。
在評論區,不少人都貼出了放有檸檬、花瓣的買家秀。
但勸你別輕易嘗試。上網一搜,因此染上肺炎的人還真不少。
武漢晚報2013年報導,一名女士想讓感冒的女兒早點恢復,就往加溼器裡添了點醋,本以為能有殺菌效果,沒想到女兒睡到半夜出現了胸悶、喘氣的症狀,醫院檢查的結果是「被醋燻成了支氣管哮喘」。
稀釋後的醋,起不了什麼殺菌作用,但對黏膜來說,倒是會產生不小的刺激。
03. 精油
不少精緻女孩喜歡加點芳香精油,營造浪漫氣氛。
但說實話,經過加溼器的霧化,你吸進去的其實是一鼻子的芳香劑、防腐劑。
04. 自來水
往加溼器裡放自來水,是最多人會犯的錯誤。
自來水中含有各種金屬離子(鈣離子、鎂離子等)和殺菌成分,經過加溼器的霧化,這些物質會進入空氣中,被我們吸進體內。
如果你家的自來水硬度較高,那就可能對皮膚、呼吸道產生不好的影響。
那麼,加溼器應該放什麼呢?
答案是純淨水或者蒸餾水,其他的水,像自來水、礦泉水,最好都不要。
Tips:純淨型(冷蒸髮式)加溼器是個例外,它可以加自來水。如果你用的是這種加溼器,請忽略這條。
江蘇淮安的王女士,在家24小時開著加溼器,結果導致2歲的女兒得了「加溼器肺炎」。
長時間開著加溼器,會使室內溼度過高。
潮溼的環境很容易滋生黴菌,對體質比較差的人來說,可能引發肺炎等疾病。
所以——
02. 定期清潔
如果不定期清潔加溼器,暗藏在內的黴菌等微生物會隨著噴出的氣霧進入呼吸道。
因此,建議最好每天換水,每周對加溼器的水箱做一次徹底清潔。
清洗時,儘量少使用殺菌消毒劑,可用流水反覆衝洗,然後用軟布拭去水箱周邊的水垢。
03. 注意擺放的位置
加溼器附近溼度高,所以不要放在床頭等離人太近的位置,最好與人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
至於高度,最好放置在距地面0.5~1.5米高的檯面上,以保證加溼效果。
另外,加溼器最好與其他家電、牆面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以防受潮。